2020年,我們經歷了太多不可思議的事情。
今年的奧斯卡,也爆了冷門。
第92屆奧斯卡破天荒的第一次將最佳電影獎頒給了一部非英語片,韓國導演奉俊昊的《寄生蟲》。這部《寄生蟲》奪得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國際電影、最佳原創劇本和最佳影片四項大獎。這對於一部非英語片來說,已經是莫大的榮譽。
《寄生蟲》這部電影聚焦了韓國社會的貧富差距問題,通過窮人一家和富人一家的生活形成對比,雙方在行為上的差異也顯現出了這種貧富差距帶來的那種無法避免的傷痛。可以說,《寄生蟲》通過諷刺韓國的社會現狀中突出的問題,在廣泛的程度上引起了觀眾的共鳴,這是這部電影最成功的原因之一。
然而,這部《寄生蟲》中卻有一個巨大的缺點或者說BUG
這個缺點或者就是,電影《寄生蟲》把富人的形象表現得太過愚蠢。
電影中基宇一家人在富豪家雨夜狂歡的那天晚上,富人一家人本來要打算出遊,但因為大雨被迫回家。富人爸爸和媽媽坐在客廳的沙發上時,基宇一家人就在他們的眼皮子底下像蟲子一樣蠕動著逃走。這樣的一幕,哪怕是富人稍微用點覺察力,用眼睛的餘光都能夠發現這一家人。可是《寄生蟲》中導演並沒有給出這樣的情節設定,反而是讓富人一家像傻子一樣愚蠢的對基宇一家人視而不見,即使是富人爸爸在客廳說聞到了他們四個人身上那種下水道的氣味。
當然,這是可以被理解的。
畢竟《寄生蟲》是一部商業大片,電影需要一些緊張刺激的故事情節來誘導觀眾、促進故事的發展。緊張刺激的劇情發展,往往是一部商業大片必不可少的環節。《寄生蟲》也確實滿足了很多觀眾對商業片的預期,無論是基宇一家人在躲避富人一家時逃跑緊張的刺激感,還是基宇一家人從地下室中從寄生老夫妻的手中逃出來的緊張時刻,或者是最後基宇爸爸忍耐了很久怒氣值填滿把那把解恨的刀子插進了富人的身體。
《寄生蟲》在很大的程度上滿足了觀眾的期待,同時又通過電影涉及的敏感話題將故事變得更加深刻和有價值。這仿佛讓電影中的一點點瑕疵看起來似乎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畢竟富人只是傻了一點,窮人的環境更加理想一點罷了。
就像電影中基宇的爸爸說:「沒有計劃就不會出錯」。
然而,現實中卻不是這樣的。
在真實的社會中,我們看到的貧富差距不僅僅是電影中那麼簡單,它還會包括社會資源的不平等、機會的不平等、規則的不平等。電影《寄生蟲》僅僅將貧富差距濃縮成為富人對窮人的鄙夷和窮人對富人的寄生。而且,電影中的富人太過愚蠢,現實中的富人卻不可能這麼低智商。
現實中的富人,我們舉個例子,馬雲、李嘉誠、王健林等等,哪個富人不是足夠聰明、足夠精明、足夠有想法的呢?
我想,《寄生蟲》這部電影確實是不完美的,但是正因為它的不完美,才使得它成為一部可以評論的作品,也正是因為這部電影能夠引起很多討論,所以它才成為了可以批判的藝術。
《寄生蟲》不夠完美,但它足夠撼動人心。
不知道大家對這部韓國導演奉俊昊的《寄生蟲》有怎樣的理解呢?大家對電影中富人的設定有怎樣的看法呢?歡迎大家在評論下方留言,一起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