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眼尖的「吃貨」們發現,這段時間各個城市都開了很多家「38元醬大骨」自助餐店,店名簡單直接,讓人看了就覺得這家店是奔著「虧本」去的,畢竟在我們的印象中,排骨的價格雖然不能說太高,但是如果有人開了一家自助餐店,叫囂著「隨便吃」,價格還僅有38元?相信很多人都會願意去給年輕的老闆「上一課」的。
在沒有去這家店消費之前,大部分人都覺得老闆肯定是虧本賺吆喝了,特別是家庭主婦們。在菜市場,一般的大骨都要十幾元一斤了,吃幾個就能回本,空著肚子去隨便吃肯定是划算的。不過在實地去店內吃了一次之後就發現,原來這些店是有「套路」的。身邊有一位給飯店供貨的供貨商朋友說出了這種「醬大骨」店的內幕,拋開老闆在店內設置的一些「套路」外,「醬大骨」的貨源成本其實是非常低的。
醬大骨都是國外「進口」?
其實我們可以從醬大骨延伸到其他的食材,超市生鮮冰櫃裡的凍雞翅、凍雞腿相信很多人都買過,明明是雞身上最好吃的部位,但是價格卻比買整隻雞便宜多了,每斤的價格甚至打對摺,如果是按箱買的話可能價格還會更低。而醬大骨也是一樣,相較於「鮮骨頭」,醬大骨大部分都是從貨源飽和的國外進口的,因為很多國家基本上是不吃這種大骨頭的。
在國外,會製作醬大骨的人非常少,一般外國人都喜歡吃牛肉、漢堡之類的速食,也沒有中國人對飲食這麼講究,所以很多大骨頭都會出口到國外,而中國就是進口比較多的國家了。這類冷凍骨頭有的價格自然是非常低的,「漂洋過海」來到中國之後,經過了倉儲、出庫、檢測、投放的方式,逐漸進入各大商超、飯店,最終呈現在食客們的桌上了。
對於精明的老闆們來講,為了節省成本,自然要選取成本低的貨源了。眾所周知,現在的肉類價格是十分高的,老闆如果購買鮮骨頭,就必須要付出更高的成本,為了賺錢就只能提高菜品的價格了,食客自然是不願意了。這時候老闆就將目光瞄準了這種冷凍的「醬大骨」了。該怎麼才能讓食客心甘情願掏錢來消費呢?有人就想到了「自助餐模式」,利用食客們想要「吃回本」的心思,結合佔便宜的習慣,推出了這種38元醬大骨自助餐,立馬在很多城市一炮而紅了。當然,有些地區的此類自助餐定價更低。
不過很多人表示,只有進店之後才發現了老闆的「套路」。有些店在醬大骨還有種類區分,價格不等,酒品飲料也需要付錢,還設定了自助餐的時間,超時要加收服務費。而醬大骨本身也比較油膩,廚師故意放很多醬油,一般人吃幾個就飽了,自然不會一直吃下去了。
原本帶著給老闆上一課的心思進店消費,卻最終被老闆「安排」了,很少有人向短視頻上的那些大胃王一樣吃一整桌骨頭的。你被「38元醬大骨自助」騙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