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平衡中的同程
在兩聯供中經常能聽到同程這個詞,那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兩聯供中同程也就是同程式系統設計
他的定義就是不論末端距離主機遠近,每個末端到主機的供回水總長度都相同,就是同程設計,反之為異程。
打個比方如果水力循環是一場比賽,主機是起終點,水管就是賽道,每個選手就是水
水選手1從主機起點出發剛剛跑到末端中轉站,卻發現選手4已經到了終點。
選手1很奇怪明明大家速度一樣為什麼4卻先到了。
跑過去一看4發現他的賽道短很多,水1心裡不平衡了大喊內幕,導致其他選手也不平衡了,這就造成了水力不平衡
裁判一想選手都罷工了就不行了,趕忙把賽道全部調整成一樣的,這才解決了問題。
當然前面是開玩笑的說法,但其實在系統設計中,同程可以有效減少水力失調,是一種好的實際設計方案。
同程與異程的區別:「程」簡單來說就是水路循環所需要的路程,也就是管子的長度。
對支路來說阻力的來源最多無非是各設備閥件與管件產生的局部水頭損失和管道帶來的沿程水頭損失,對同程來說末端設備水壓降差不多,其總壓降也差不多,這樣不會有水力失調了。
異程需通過閥門來調節,管路優化才能做到接近水力平衡。
但同程也是有缺點的,可能因為管路較長,費用會稍微比異程增加。
空調系統水力不平衡的現象依然很嚴重,水力不平衡是造成空調能耗浪費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時,水力平衡又是保證其他節能措施能夠可靠實施的前提。
因此,對空調系統的運行而言,首先應該做到水力平衡,讓支路幹管的實際運行流量與設計流量儘量相符,讓每一個末端都不會有著明顯的欠流過流現象,系統的節能舒適穩定運行也就有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