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頂起育兒半邊天,祖父母齊助陣,爸爸去哪兒了?| 造就Talk·沈洋

2020-10-18 造就

沈洋

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副教授

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研究員

我是沈洋,主要研究性別、移民、親密關係與公共政策。從2018年至今,我和我的合作蔣萊副教授在做二胎媽媽研究今天演講的素材部分來源於我們的研究。

麼是「母職懲罰」」與「男性紅利」?

在大多數家庭的育兒活動中,爸爸去哪兒了?

怎樣提高丈夫的育兒參與率?

下載造就APP,觀看完整視頻

「母職懲罰」與「男性紅利」

虹和丈夫的人生經歷

這張圖展示的是二胎媽媽研究的被訪者之一:虹(化名)的人生經歷。

虹和丈夫同齡,是碩士同班同學。

04年碩士畢業後,開始在上海某三甲醫院工作,06年生了一胎,母親幫忙帶孩子。醫院的工作強度大,需要三班倒,於是她在14年去了外企工作。年之後懷了二胎,由公公婆婆和鐘點工幫忙。她發現外企工作需要出差,工作時間長,壓力也不小,於是她在2018年辭職,去地段醫院工作。的每次跳槽都伴隨著工資下降。

而虹的丈夫在碩博連讀之後,在某三甲醫院工作,至今沒有換過工作。在第一個孩子三歲時,虹的丈夫出國訪學,目前已經是事業小有成就的教授。

當我的合作者問虹,職業道路是否完全為了生育讓路,她作了肯定的回答。她也提到地段醫院的收入比公司少一半。

虹和她丈夫的經歷反映了社會學研究中「母職懲罰」與「男性紅利」的概念。


沈洋在造就演講

學術界對「母職懲罰」的定義是:由於生育導致職業中斷或者工作時間減少,降低母親的收入。即使她們繼續全職工作,僱主可能會認為母親能力更弱,投入工作的精力更少,使得女性的晉升機會相對更少。 

虹在生育之後,從三甲醫院跳槽到外企,又從外企跳槽到地段醫院的經歷,反映出她職業中斷、工作時間減少與收入下降。

而相對的父職紅利,指的是男性在成為父親之後通常會更努力地投入工作,獲取更多人力資本與收入,減少家務勞動。這在虹的丈夫身上也得到了體現。

虹覺得隨著丈夫事業的蒸蒸日上,他變得越來越強勢,越來越傾向於掌握決定權。這呼應了文獻指出的,妻子收入降低可能意味著她們在家務分工方面的協商能力也會相應降低。

我們的二胎媽媽研究一共訪談了26位已經生育二孩的職業女性,年紀從30歲到46歲不等,其中25位有上海戶口,12位出生在上海,其餘的屬於「新上海人」。其中5位本科畢業,14位碩士畢業,7位博士畢業。

二胎媽媽研究中的26位受訪者

我們把已生育二胎的職業女性分為4種類型:事業上升型、事業中斷-上升型、事業中斷型和事業停滯型。我們發現,有四分之三的被訪者生二胎後經歷了職業中斷、中斷-上升或者事業停滯。在26位被訪者中,只有2人表示丈夫能平分育兒勞動,其餘表示丈夫的參與度從零到三分之一不等。

按照常理,工作年限增長、人力資本增加會導致工資上漲,畢竟這在高學歷男性當中很常見。但為什麼像虹這樣的高學歷女性會經歷職業中斷,「選擇」收入更低的工作?

這與性別化的無償勞動有關。女性在婚育後承擔了家庭生活中更多的無償勞動,而這很可能會影響個人事業發展。

得不到認可的無償勞動

從19世紀60年代後期開始,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者把勞動分為有償勞動和無償勞動。從事無償勞動的以女性為主,家務和生育是被所謂「愛」與「母性」掩蓋的無償勞動(Finch & Gloves, 1983)。

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者認為,無償的家務與生育活動對於正常維持有償勞動不可或缺。但正因為無償,這些活動的價值沒有得到應有的認可

無償勞動包括與繁衍後代有關的一系列勞動,可以分為體力勞動、情感勞動、和認知勞動,其中認知勞動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勞動之一。

女性在婚育後承擔了大量得不到認可的無償勞動

下面這兩張圖片是我在小紅書app上的截屏。左圖比較了9款嬰兒尿布,右圖圖文並茂地比較了24款尿布。我們有一位被訪者提到,成為母親就好比又開始讀一個新的博士學位,需要花大量時間學習新的知識。

通常是母親,而不是父親,首先想到要給孩子買尿布,要從市面上幾十種尿布中挑選一兩款,放到購物車,購買之後還會時不時跟蹤一下物流情況。

小紅書APP上的紙尿褲測評

這一系列過程都屬於認知勞動。哈佛大學的艾莉森·達明格(Allison Daminger)把認知勞動分為需求生成找出不同選項做決定以及過程管理四個步驟。

產生買尿布的需求是第一步,在小紅書或者淘寶等平臺搜出不同備選項是第二步,從不同尿布品牌中做出購買決定屬於第三步,而在網購平臺上跟蹤物流、投訴、退貨等屬於第四步。四個步驟同樣適用於挑選嬰兒車、給孩子擇校等。

認知勞動通常是隱性的。如果你在拖地板,別人都能看到你在做具體的體力勞動,但如果你用手機或者電腦給孩子購物,別人很難察覺到你在做什麼,也可能不認為這是一項勞動。

此外,認知勞動沒有明確的邊界。你可能在上班開會時突然想到要給孩子買件衣服,因此邊開會邊挑選下單。因為認知勞動是隱性的,邊界比較模糊,所以很難具體計算在認知勞動上花費了多少時間和精力。

尿布有什麼品牌,該如何挑選都是認知勞動,在這些勞動上付出的時間精力無法轉化成收益或者職場人力資本,反而會影響工作,可能使得自己與同等資歷的男性以及未生育女性的職業發展差距越來越遠。就像開頭提到的二胎媽媽虹,她的事業發展完全為生育讓路,這與她承擔了大量育兒工作有關。

無償勞動中不光有性別差異,也有年齡差異。在我國,祖輩參與孫輩照料的比例在70%左右。祖輩參與育兒彌補了丈夫在育兒與家務中參與不足的問題,使得職業女性可以少受母職懲罰。尤其是有自己原生家庭支持的獨生女,很少會因為家務與育兒的責任而不得不當全職媽媽。但值得注意的是:上一代中,很可能也是女性承擔了更多育兒責任。

父母參與包括兩個方面:對家庭的經濟貢獻與育兒/家務勞動貢獻。前者屬於有償勞動帶來的收入,後者是無償勞動。

根據全國婦聯與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雖然已婚女性的收入佔家庭收入的40%,但是她們包攬了70%的家務勞動。女性對家庭的經濟貢獻幾乎能頂半邊天,但還是承擔了大部分家務,或者說無償勞動。

女性對家庭的經濟貢獻幾乎能頂半邊天,但還是承擔了大部分家務

從勞動時間來看,有償勞動、無償勞動和休閒時間方面都呈現出性別差異。根據全國婦聯與國家統計局2010年的調查數據,女性平均每天工作9.6小時,男性工作9小時。女性平均每日休閒時間為4小時,男性為5小時。這裡的工作時間包括有償和無償勞動。

工作時間和休閒時間的性別差異

女性總勞動時間比男性多,這一差距在休息日更為明顯。2010年的數據顯示,在工作日,城市女性比城市男性多勞動29分鐘;在休息日,這一差異擴大到79分鐘。

未婚女性的總勞動時間比未婚男性少13分鐘,但已婚女性的總勞動時間比已婚男性要多39分鐘,這反映了已婚女性由於結婚與生育,在家庭中承擔了更多的無償勞動。

父親在無償勞動中的參與程度偏少是個全球現象。在美國,已婚女性花在家務和育兒上的時間比已婚男性多兩倍。即使在性別相對平等的北歐,女性仍然包攬了三分之二的無償勞動。

為什麼丈夫育兒參與率低?

丈夫的育兒參與率普遍較低,原因可以從不同角度來解釋。首先,如果丈夫有償勞動的收入比妻子高,工作時間更長,那麼育兒參與通常更少。在我們的研究中,有幾位父親收入頗豐,但常年在國外或者外地工作,這種情況下,父親很難參與到育兒中。

第二,「掌控型」祖父母阻礙父親參與。一方面,大多數祖父母樂於為養育孫輩提供物質和時間上的支持;另一方面,年輕父母也大多習慣或不得不接受這些幫助,尤其是「媽寶男」,自己的生活還需要父母打點,更何況孩子。還有些年輕父親,在經歷與祖輩的育兒衝突後,最終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退居二線。

第三,傳統的性別分工模式仍然深入人心從這張圖表裡,我們可以看出,無論在城鎮還是農村,相較於2000年,2010年認同「男主外、女主內」等傳統性別分工的男女都有所增加。對性別分工的觀念會影響行動,傳統觀念是導致父親育兒參與率低的原因之一。

「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影響了父親的育兒參與

那麼丈夫為什麼應該參與育兒?是不是祖輩在育兒方面給力,父親的參與就無所謂了?我覺得並不是。

首先,通過陪伴孩子,家長也可以獲得樂趣,獲得成長的可能性。

第二,丈夫參與育兒可以減少對職業女性的母職懲罰。目前國內有30%左右的年輕父母沒有上一代幫忙,其中不少母親不得不犧牲工作。丈夫增加育兒時間,那些想工作、想有自己事業的女性就可以不用無奈中斷工作。

第三,目前的性別分工對丈夫也「有毒」。社會或者家庭對父親賺錢能力的期待過高,對於父親的育兒參與期待過低,會造成父親的經濟壓力和職業壓力過大。如果達不到社會、家庭或者自身的期待,可能會造成內疚、焦慮等負面情緒。

第四,目前的性別分工對祖輩也「有毒」。有部分祖輩並不願意帶孩子,尤其是二胎。上一代理應有自己的生活,不能強迫他們參與育兒。

目前,「老漂族」這一群體已經成為常見的社會現象,見諸各大媒體。本該在故土安度晚年的老人,為了幫助子女照顧晚輩、操持家務而漂泊異鄉,媒體將他們稱為「老漂族」。

根據衛建委統計,我國有1800萬流動老人,其中800萬人的流動目的是照料晚輩。他們在晚年離開了熟悉的環境,參與繁重的育兒工作,也可能產生孤獨、與子女衝突等各種問題。

媒體報導的「老漂族」

如何提高父親育兒參與率

如何解決父親育兒參與不足,緩解性別不平等?光靠家庭內部協商,要求丈夫參與育兒,效果不一定明顯,需要多方共同協調行動。

三點建議

首先,由政府動員,宣傳育兒不僅是母親和上一代的責任。

第二,政府需要出臺相關政策。建議政府延長父親陪產假,增加父母育兒假。在上海,目前父親的陪產假是10天,如果把陪產假延長到3-4個月,可能會減少求職時對於女性的性別歧視。此外,工作單位和社區可以進一步覆蓋普惠型託育園,滿足有0-3歲嬰幼兒的家庭的託育需求,使得母親生育之後的母職懲罰降到最低。

第三,對於新手父母在生育之後的一年內進行嬰幼兒養育方面的專業指導,以避免再次出現今年4月發生的「三個月嬰兒訓練趴睡身亡」這樣的悲劇。 

目前全世界推崇的北歐模式中,父母可以獲得有償父母假,政府提供低廉的育兒服務。拿瑞典舉例,瑞典夫妻在生育之後,有480天父母共享的有償育兒假,其中父親至少要休90天,這從政策上保證了父親的育兒參與。我國或許也可以參考,並挑選一些城市進行試點。

沈洋在造就演講

最後我想重申,並不是所有已婚已育的女性都會受到母職懲罰。基於我們的二胎媽媽研究,有四分之一的被訪者在生育二胎後的三年內經歷了事業上升。我自己在生育後也經歷了升職,這與我丈夫在育兒方面的投入密不可分。

在娃出生之後,哄娃睡覺、給娃處理屎尿屁等工作主要都是我丈夫在承擔。但我不會認為這是他在幫助我「分擔」,因為這是他應該做的,這一點我們在還沒結婚時就已經達成了共識。

所以,各位職場媽媽或許可以對丈夫提出更高要求,各位單身女性在擇偶時可以加上「願意參與家務和育兒」這一條。

感謝上海市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上海市婦女聯合會對本次大會的大力支持和指導。

(本文未經造就授權,禁止轉載。)

文字 | 田曉娜;視頻 | Don
版面 | 王海虹

相關焦點

  • 中國第一位女天文臺長:我的「大膽」與「魯莽」 | 造就Talk·葉叔華
    所以到後來我有機會到法國去開會,也到前蘇聯去,也遇到前蘇聯的同行,彼此沒見過面,但是都認可彼此的工作,大家還是像老朋友一樣。當時還沒有我們自己出來挑頭做項目的,我就去跟澳大利亞、日本的同行說,「你看,我們觀察了很多,最後的結果都是由美國人去處理,他去發表文章,我們就處理。」「怎麼可以這樣,應該我們自己來做這些事情。」結果就鼓動了大家,都覺得應該這樣。有了這個底氣以後,我就敢去發動這些事情。
  • 女兒作文全篇歌頌媽媽的愛,爸爸氣到變形:嫉妒使爸爸面目全非
    這下,暴躁爸爸真是既妒忌又生氣,直接在線吃醋,一連質問女兒:爸爸沒有愛嗎?你吃的喝的穿的拿來的呀?你去旅遊的錢哪來的?這就像我們中國的家庭大多是媽媽在家相夫教子,爸爸賺錢養家,所以陪伴孩子的時間就很少,讓孩子覺得爸爸對這個家庭沒有愛。那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喪偶式育兒」呢?中國家庭中的爸爸,大多以工作和掙錢為主,因為要給孩子創造更好的物質條件,所以他們由於工作太忙,而沒有時間陪伴孩子。
  • 成年版「爸爸去哪兒」,《一路成年》有點偷懶了
    距離「限童令」的發布已經過去整整三年,曾帶給湖南衛視不少「高光時刻」的《爸爸去哪兒》,也在第五季後迎來了停播的命運。《一路成年》號稱成年版「爸爸去哪兒」,似乎是要走曲線救國的模式,但是第一集看完以後,硬糖君懵了。以做明星萌娃的思路做成年版親子節目行得通嗎?沒準行,但也不必完全照搬以前的套路嘛。
  • 第019期:時間都去哪兒了
    春晚一曲《時間都去哪兒了》,驚動了無數人的心弦, 隨著歌曲走紅的,還有那組「大萌子和爸爸30年合影」,看著大萌子從襁褓中的女嬰長成了端莊穩重的女人,時間留下的,不僅僅是她青春美麗的容顏,也帶走了父母曾經清秀的臉龐……時間都去哪兒了?看看父母臉上的皺紋,看看孩子一天天長大,看看自己走過的春夏秋冬,時間都凝刻在裡面吧。
  • 愛奇藝PPS播放領先 爸爸去哪兒收視翻番
    【TechWeb報導】10月21日消息,網絡大熱的明星親子真人秀節目《爸爸去哪兒》上周五(10月18日)在眾人矚目中播出第二集,再次引發全民叫好。最新收視數據顯示,《爸爸去哪兒》第二期湖南衛視收視率猛增至1.67,相比第一期增長幅度達50%。
  • 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在線雲科普活動(一)——「爸爸去哪兒了?」如何獲得兩個來自媽媽的小鼠
    直播時間 5月10日 14:00-14:30直播邀請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副理事長 李勁松研究員 帶來「爸爸去哪兒了?」如何獲得兩個來自媽媽的小鼠 科普講座本場直播由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和上海市細胞生物學學會共同主辦,由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官方抖音、微博平臺同步直播。掃描圖中二維碼或登錄相關平臺收看(如打開抖音、微博搜索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
  • 爸爸去哪兒萌娃變化有多大?陸雨萱美成小女神,黃憶慈卻讓人不敢認!
    說起來《爸爸去哪兒》這個綜藝節目,一直都是備受歡迎的綜藝節目,這樣子可以近距離了解到星二代的生活其中《爸爸去哪兒》裡面最受歡迎的兩位萌娃分別是黃憶慈和陸毅的女兒陸雨萱,當年兩個人也是玩的相當的不錯,被稱為最美姐妹花!
  • 《爸爸去哪兒》結"萌"歐洲動畫王《昆蟲總動員》
    8月7日,《爸爸去哪兒》和3D《昆蟲總動員》(Minuscule: Valley    中歐「萌」主惺惺相惜    說到時下國內最火、人氣最旺的電視節目,自然非湖南衛視旗下的王牌節目《爸爸去哪兒》莫屬。目前該節目的第二季正在熱播中,各位星爸帶著萌娃一路萌翻了全國觀眾,收視也是持續高歌猛進,穩居冠軍。    《昆蟲總動員》則是歐洲最成功的動畫品牌,其電視版風靡全球,之前也曾登陸央視少兒頻道,至今仍有大量擁躉。
  • 爸爸去哪兒第五季在哪拍攝 東癢島在哪裡東癢島旅遊
    說是要開拍了,那麼大家是不是很期待爸爸去哪兒第五季名單,據說吳京、張丹峰、吳尊、杜小春等明星都在受邀之列呢,那么爸爸去哪兒第五季在哪拍的?來看看吧。爸爸去哪兒第五季名單  據說阿拉蕾還會繼續出演呢,而這一次也會帶上因為戰狼2而出名的吳京來參加,看看我們忙於工作的吳京是怎麼樣子帶小孩的。
  • | 造就Talk·吳曉靜
    我們只能儘可能去減小測軌誤差。,以後還會去哪裡? 有些人可能知道,我們還會去探測小行星,木星,甚至更遠。我們會繼續去探究有液態水的地方,尋找有生命的天體。可是越往深空探測,越難。測控通信和軌道巡航更難。我們該怎麼去提高在深空領域VLBI的測量精度呢?
  • 女兒心疼爸爸洗碗,說媽媽是「只會下蛋的母雞」,網友:白養你了
    這幾天,有一個視頻在網上爆火,畫面中的爸爸正在洗碗,女兒站在旁邊,媽媽正在用手機錄視頻。視頻中的小女孩,不開心的質問媽媽:為什麼要爸爸洗碗。隨即斥責媽媽:娶你這個老婆能幹嘛?媽媽開玩笑,娶老婆是為了生你啊,從媽媽的語氣中,還聽出滿滿的寵溺。
  • | 造就Talk·鄭熙青
    去美國留學之後,很偶然地發現粉絲文化可以進入正式的學術研究,就此徹底地改變了我的研究方向。01 為什麼大家會覺得「粉絲=腦殘」?在網際網路的環境中,粉絲通常會參與自己的興趣組織而成的網絡群體,興致勃勃地去發表意見、評論、互相交流,產出有趣的段子,甚至是二次創作。這就是典型的粉絲交流環境。
  • 小學生作文《換爸爸》走紅,老師:媽媽同意嗎?
    爸爸育兒一直是被大眾吐槽的熱門話題,畢竟在很多家庭,媽媽承擔了育兒的主要任務,爸爸一般不需要操太多心,久而久之,對家庭和孩子有所忽略。最近,柏柏看到一篇小學生寫的作文《換爸爸》,雖說童言無忌,但爸爸們也該好好反思一下了,平時不管孩子,孩子嘴上不說,但內心還是意見很大的。小作者在作文中列舉了很多別人家的爸爸,有的爸爸是「家庭主婦」每天孩子玩,有的爸爸會開挖掘機,有的爸爸會給孩子買他愛的玩具……只有他的爸爸是個程式設計師,不陪他玩,還身無分文。
  • 父親節特輯之大斑啄木鳥育雛的故事——爸爸去哪兒了?
    前兩天和寶貝視頻,女兒問我去哪兒,然後寶貝學會了出差這個詞,Miss U,my little princess!閒言少敘,步入正題,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野外工作站附近的一窩大斑啄木鳥的故事。5月底我來到甘肅蓮花山自然保護區開展今年的野外工作,住處旁邊總有一對大斑啄木鳥,一開始我並沒有在意,但老在我面前晃悠,讓我覺得它們可能在這片小林子裡繁殖,也勾起了我找巢的癮。
  • | 造就Talk·張莉
     在我看來,關注和討論性別觀問題,可以幫助我們打開理解力,打開更靈敏的觸覺,讓我們成為寬容有愛之人,去認識和貼近更廣闊的人間。通過性別觀調查,我希望我們對現實的理解能更深刻、更深入,更複雜,更多元。
  • 女兒寫作文全篇歌頌媽媽,爸爸氣到語無倫次,折射中國家庭的心酸
    孩子的成長父母都要儘可能多地去關注,尤其是孩子爸爸,很多爸爸忙於工作就忽略了孩子的感受,經常出現這種事也會讓孩子對父母產生誤解。認為母親是家庭的支撐,父親對家庭沒有付出。女兒寫作文全篇歌頌媽媽,爸爸氣到語無倫次,折射中國家庭的心酸女兒學校留了一篇寫父母的作文,但是女兒全篇都在歌頌媽媽,未提一句爸爸的付出。爸爸看到後非常生氣質問孩子:爸爸沒有愛嗎?女兒答:爸爸沒有愛。聽到這爸爸更生氣了,又接著問:沒有愛你怎麼長這麼大的?你衣服哪來的?出去旅遊怎麼去的?吃的喝的都是哪來的?
  • 《爸爸去哪兒2》臺灣花蓮錄製 kimi與林志穎強勢回歸(圖)
    今(13日)晨,記者從湖南衛視處確認,《爸爸去哪兒2》第七站錄製將會首次離開內地,前往臺灣花蓮進行拍攝,而第一季中有著不錯人氣的林志穎和Kimi也將會作為特別來賓亮相花蓮站拍攝。
  • 爸爸去哪兒5Jasper神複製陳小春 陳氏基因果然強大
    《爸爸去哪兒5》播出後陳小春Jasper這一對父子圈粉無數,雖然Jasper不想陳小春那樣脾氣不好,但是很多地方和爸爸完全是一個樣子。   近日,應採兒微博曬出幾張陳小春和兒子jasper神同步的照片,微博稱:「基因強大!對了!「懶」是遺傳誰?有圖有真相!
  • 《爸爸去哪兒2》費曼為什麼受傷 feynman眼角永久性傷害
    針對這段視頻新浪娛樂致電吳鎮宇方面的工作人員,工作人員表示費曼確實受到了永久性的傷害,他在紐西蘭拍攝《爸爸去哪兒》時眼角受傷。吳鎮宇發飆怒斥爸爸節目組不作為 費曼眼角永久傷害  目前經過醫生鑑定,這個傷疤是永久性傷害去不掉了。為此吳鎮宇非常的心疼。
  • 《神秘世界歷險記2》8月8日上映「爸爸節」來襲
    影片的主要觀眾是小朋友們,把上映日期定在8月8日爸爸節是最合適的。8月8日,爸爸節去哪兒?到影院去看雨果、啦啦,《神秘世界歷險記》陪小朋友們一起告訴爸爸「我愛你」!  不與同類影片扎堆,獨闢蹊徑,率先提出「爸爸節」檔期新檔期  深入分析和開發電影市場,打造契合自身特點的新檔期,成為一個影片對市場負責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