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海域發現「章魚城」

2021-03-01 煎蛋


credit: 銳景創意

科學家們最近在澳大利亞東部的傑維斯灣發現了深度為10-15米的「章魚城」。這一發現挑戰了以往人們對章魚習性的了解。

這種章魚可以在紐西蘭和澳大利亞之間的亞熱帶海域漫遊。初期,人們以為它們是獨居且沒有社交的動物,一年只在繁衍時和配偶見一面。相反,在8天的時間裡,研究人員發現它們是10-15隻章魚居住在同一個地方。章魚的社會行為比我們想的要普遍的多。

這個章魚城是由一系列的洞穴組成的,建築奇特,布局完美。這些洞穴是由食物殘渣、啤酒瓶和魚餌製成的。章魚會把它們的觸角從巢穴中伸展出來,把四周的碎石聚攏以加固自己的巢穴。這座「城市」建立在某種類型的金屬板上。但形成的時間太過古老,研究人員沒辦法知道它是什麼。

章魚們會互相合作並發出信號、保護伴侶、雄性章魚間互相追逐、更換室友,甚至是漠視不受歡迎的同伴。聽起來更像是大學宿舍而不是城市吧。這項由美國和澳大利亞研究人員展開的研究被發表在《海洋淡水行為與生理學》雜誌上。就像脾氣暴躁的紐約人一樣,這些章魚會因為黑暗且狹窄的環境而變得煩躁不安。

人們通常認為它們喜怒無常並渴望獨居。雌章魚在交配和照料卵子後,一旦幼體孵化出來,就會為了保護自己而離開。這也正是為什麼章魚城的發現讓人如此驚訝。不過,這已經是第二個被發現的章魚城,2009年人們在這附近也發現過一個深約17米的章魚城。

章魚會被把丟棄的殼堆成一堆。這可以幫助你識別它們的巢穴。它們很難被圈養。它們要求有特別的生存環境,而且很擅長逃避。在章魚城裡,它們也非常好鬥,驅逐同類也是司空見慣的事。就像一個延伸的、功能失調的家庭,每個人都有八條腿。

為什麼它們會決定共同生活呢?有些動物,比如魚類會成群結隊以保護它們免受捕食者的傷害,進一步共享目標,甚至能夠在消耗更少能量的同時遊得更快。而章魚很有可能是因為其他地方缺乏食物,這迫使他們同居。研究人員表示:「這些行為是自然選擇的產物,可能與脊椎動物複雜的社會行為非常相似。」這表明,在合適的條件下,不同的生物群體的進化可能產生非常相似的結果。

該研究的合著者Peter Godfrey-Smith表示,巢穴能夠為章魚提供良好的保護,在該地區的西北角有一個非常大的扇貝床,這是這種頭足類生物最喜歡的食物。除了扇貝外,還有許多的剃刀貝。這些豐富的賞金也是章魚能夠彼此包容的原因之一。

隨著它們吞噬軟體動物,它們的垃圾會不斷堆積,這為未來的居住者提供了空間,未來的居住者再消耗扇貝,這又會導致進一步的堆積。研究人員稱這一過程為生態系統工程。

本文譯自 bigthink,由譯者 鏡子大王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

相關焦點

  • 【大白鯨】不可思議的「章魚城」
    最近就有人在海底發現了一座不可思議的「章魚城」。  在法國波克羅勒島東北清澈平坦的地中海海底,海洋學家們發現了一座「章魚城」。此「城」建築之奇特、布局之完美,令人難以置信。章魚大都聚居在巖石和暗礁縫隙地帶,然而波克羅勒海域中奇妙的章龜巢穴,卻顯然是它們苦心營造的。
  • 澳大利亞海域 發現罕見大鰭魷魚
    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11月12日發布公報說,該組織的科研人員在澳南部的大澳大利亞灣拍攝到5隻大鰭魷魚的罕見鏡頭,這是首次在澳海域發現這種軟體動物。 在這家研究組織安排的深海科考中,科研人員運用攝像裝置在大澳大利亞灣某海域水深兩三千米處拍攝到這些魷魚。
  • 澳大利亞珀斯海域地圖詳解 位於南印度洋偏遠位置
    新華網快訊:澳大利亞總理阿博特20日在議會說,澳方在印度洋中發現了可能與馬航失聯客機有關的兩個物體。  據媒體此前報導,澳大利亞應馬來西亞方面的請求,負責協調在南印度洋海域搜索馬航失聯客機。從18日上午,澳大利亞的飛機在珀斯西南3000公裡以外海域進行搜索。
  • 看起來有點怪 澳大利亞海域驚現無臉魚
    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30日報導,日前,澳大利亞科學家進行了世界首次深海探索,並在塔斯馬尼亞島北部到昆士蘭中部範圍內的海洋自然保護區東部發現了無臉魚
  • 奇醜無比的「無臉魚」,只在澳大利亞海域才有,屬於深海魚!
    澳大利亞現無臉魚,這條魚無眼無鼻,科學家認定其為新物種。當地時間2017年5月31日,澳大利亞,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博物館和聯邦科學與研究組織一艘考察船在該國東岸水域進行為期一個月的深海探索,發現了一條奇特的「無臉」魚,這條魚無眼無鼻,科學家認定其為新物種。
  • 研究者稱首次在澳海域發現罕見大鰭魷魚
    新華社坎培拉11月12日電(記者白旭 嶽東興)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12日發布公報說,該組織的科研人員在澳南部的大澳大利亞灣拍攝到5隻大鰭魷魚的罕見鏡頭,這是首次在澳海域發現這種軟體動物。根據這一公報,在這家研究組織安排的深海科考中,科研人員運用攝像裝置在大澳大利亞灣某海域水深兩三千米處拍攝到這些魷魚。相關論文已發表在美國期刊《科學公共圖書館·綜合》上。海洋科學家德博拉·奧斯特哈格說,大鰭魷魚屬於巨鰭魷科,是一種深海魷魚,它們的鰭尺寸較大,其腕足和觸鬚的末端伸出很長的細絲。「目擊到大鰭魷魚非常罕見。
  • 印尼海域發現奇特新種鯊魚:可用鰭在海底行走
    科學家在印度尼西亞海域發現的一種奇特新種鯊魚,被命名為「hemiscyllium halmahera」。這種鯊魚能夠利用魚鰭在海底「行走」,搜尋獵物 這種鯊魚對人類無害,身長可達到27英寸(約合70釐米),夜晚時在海床上搜尋小魚和無脊椎動物 珊瑚礁生態學家和海洋保護主義者馬克-厄德曼拍攝了「行走鯊」覓食的視頻。
  • 澳大利亞科學家在南大洋海域拍到流星火球划過夜空
    當地時間 11 月 18 日 21:21,澳大利亞聯邦科工組織(CSIRO)的一支科學家團隊,有幸在南大洋海域捕捉到了流星火球劃破夜空的場景。周三當晚,這艘科考船正位於澳大利亞以南約 60 英裡的地方(塔斯馬尼亞島的南部海岸),船上安裝的實時攝像頭記錄下了這個百聞不如一見的奇妙景觀。
  • 澳大利亞科學家團隊在南大洋海域捕捉到巨大火流星劃破夜空的場景
    澳大利亞科學家團隊在南大洋海域捕捉到巨大火流星劃破夜空的場景(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當地時間11月1日21:21,澳大利亞聯邦科工組織(CSIRO)的一支科學家團隊,有幸在南大洋海域捕捉到了流星火球劃破夜空的場景。
  • 澳方:疑似海域水深4500米 海盾號再發現水下信號
    澳方公布專家繪製的海底地圖中新網4月7日電 澳大利亞海事安全局聯合協調中心發布會要點如下:一、澳大利亞「海盾號」6日在搜救區域北部偵測到兩次水下脈衝信號,第一次持續了2小時20分鐘,第二次持續了13分鐘。澳方認為這些信號與之前搜索到的黑匣子信息相符,是目前為止最好的線索,但仍需進一步確認,要謹慎、負責對待。二、海盾號將繼續停留在原來海域,用水下聲學定位儀搜尋。
  • 澳大利亞海域的魔鬼魚:體型可長達8米,如同飛毯卻性格溫順
    澳大利亞海域的魔鬼魚:體型可長達8米,如同飛毯卻性格溫順大家都知道,在海洋當中,生活著許許多多非常奇怪的生物,它們往往形狀各異,看起來也是特別的讓人感到害怕,而我們今天要說的蝠鱝就是其中之一,蝠鱝有著極其獨特的外形,
  • 日澳海域發現新品種海葵,長得像外星生物,和寄居蟹共生
    據英國媒體12月20日報導,科學家在日本和澳大利亞附近海域250至1100米深海中發現了新品種海葵,因為它長得很像1979年電影《異形》中的外星生物,所以科學家暫時給它命名「抱臉蟲」。
  • 奇形怪狀大鰭魷魚 驚現澳海域
    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11月12日發布公報說,該組織的科研人員在澳南部的大澳大利亞灣拍攝到5隻罕見的大鰭魷魚,這是首次在澳海域發現這種軟體動物。
  • 澳大利亞海域塑料汙染嚴重危害野生動物
    人民網雪梨9月16日電 一項新調查顯示,四分之三在澳大利亞海岸線發現的垃圾,都是塑料,而野生動物很有可能被這些垃圾纏繞,或者食入垃圾,造成嚴重後果。 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報導,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研究員以每100公裡為間隔調查了澳大利亞綿長的海岸線, 收集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海洋廢棄物數據。
  • 美媒:澳大利亞發現「新物種」,體表純藍酷似外星生物
    當然和人類一同生活在地球上的還有很多其他的生物,人類對地球上生物的認識其實是很少一部分的,像一些深海的海洋生物,大部分都還沒有被人類發現,有很多長相和形態是我們完全沒有見過的,曾經在澳大利亞就發現了一種「新物種」,這種物種的體表呈純藍色,長相也完全不像地球生物。
  • 澳大利亞海灘出現「大王烏賊」(圖)
    這是2007年7月10日在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西海岸的大洋灘發現的體長達8米的大王烏賊  體長達8米的「大王烏賊」驚現澳大利亞海灘   千龍網7月11日訊 澳大利亞一位官員7月10日說,一條足足有一輛公交車那麼長、重達550英鎊的巨型烏賊日前被海水衝上澳大利亞海岸。
  • 澳大利亞「幽靈」遊艇乘客疑落海中
    新華社今日上午專電 澳大利亞救援人員21日縮小對「卡茲2號」遊艇3名失蹤人員的搜救範圍。警方初步排除犯罪可能,認為這3人可能於6天前在航行途中落入海中。  警方負責人羅伊·沃爾告訴澳大利亞媒體說,遊艇全球定位系統的數據顯示,遊艇在15日偏離了航道,進入一個風浪較大的海域。
  • 澳大利亞海岸驚現「幽靈船」 - 浙江日報
    澳大利亞著名的大堡礁附近海域就出現了這麼一艘「幽靈」遊艇,遊艇的發動機還在運行,但艇上的人卻不見蹤影。  空無一人  英國《泰晤士報》20日報導,澳大利亞海岸警衛隊一架直升機18日下午巡邏時在昆士蘭州湯斯維爾以東80海裡(148公裡)的海域發現一艘漂浮著的雙體遊艇,遊艇前桅上的船帆破裂。直升機上的海岸警衛隊成員嘗試與遊艇取得聯繫,但是沒有得到回應。
  • NASA的衛星拍到,在澳大利亞西部出現神秘雲團,或與山火無關!
    澳大利亞的山林大火多次出現在微博的熱搜上,從去年一直到現在,澳大利亞的山火已經持續燃燒了5個多月的時間,當然這場山火的到來,也給澳大利亞當地的居民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現在的澳大利亞天空當中出現了兩個顏色,一邊是晴空萬裡,另一邊是紅色的雲朵,越來越多的生物,開始被列入瀕危保護動物,據悉現在的澳大利亞山火已經開始逼近首都坎培拉。上門討水的考拉,遍布的動物屍體,已經讓整個澳大利亞慘不忍睹。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根據2月8日美國宇航局的報導來看,在2月6日的時候,美國的一顆衛星在澳大利亞的西部拍攝到了一朵形狀非常奇怪的雲。
  • 澳大利亞深海怪鯊:長尖鼻子 滿口利齒似匕首(圖)
    中新網3月3日電  據外媒報導,今年1月,澳大利亞漁民在該國東南部海域發現一條罕見的劍吻鯊(Goblin Shark)。日前,這條劍吻鯊被送往雪梨一家博物館,準備向公眾展出。  據介紹,這條劍吻鯊於今年1月被漁民從澳大利亞東南部海域水下約200米處撈出,之後被送到當地的一家水族館保存。近日,這條鯊魚被送往位於雪梨的澳大利亞博物館,準備向公眾展出。  這條劍吻鯊外貌奇特,全身「軟綿綿」,皮膚呈粉紅色,而且長有尖鼻,口腔滿布短而尖的牙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