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的液體環境會產生生命嗎,它們會長什麼樣子?

2021-01-07 大科技雜誌社

太空是什麼樣子的呢?

在晴朗無雲的夜晚,我們能看到頭頂上方黑色幕布上的點點星光。天文望遠鏡傳回的照片上,一望無際的黑暗中,對人類而言巨大無比、璀璨奪目的星球就像一粒粒灰暗的塵埃,太空就像一片廣闊漆黑、荒無人煙的沙漠。

在科幻電影中卻不是如此,太空中充滿著多種多樣的生命和文明。《星球大戰》中許多星球上都存在著高智商生物,但是他們的外形跟地球人很不一樣,三角腦袋、金色眼睛的類人生物;沒有眼睛、全身粘液的蛞蝓;頭上長著潛望鏡的蛇形生物等。《阿凡達》中外星球潘多拉的原住民是約3米高的藍皮膚類人生物,他們被地球人稱為納威人,具有與動植物交流的能力。

太空到底是沒有生命的荒漠還是生機勃勃的大花園?雖然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在太空中找到活體生命的痕跡,但是許多科學家仍然信心滿滿地認為,答案應該是後者。

環境不同,生物有異

地球上的生命是數十億年適應環境、發展進化的結果,其他星球的生命也應是如此,因此在科學家的想像中,其他星球的生命與地球生命在外形上會有很大的不同。

讓我們先從星球軌道來看。2016年,我國的科學家通過計算郭守敬望遠鏡和克卜勒衛星的測量數據,發現約八成的太陽系外行星的軌道與太陽系行星的相似,大多為偏心率小於0.1的近圓形軌道,只有兩成左右的系外行星偏心率較大,平均值大於0.3,呈現明顯的橢圓形軌道。這個結果讓人振奮,因為近圓形軌道的行星在任何時間都不會太親近或疏遠自己的恆星,溫度將更加穩定而舒適,更適宜哺育生命。八成行星軌道是近圓形,大大提高了科學家尋找地外生命的信心。在這類行星上,有可能存在與地球上相似的生物。

不過即使是軌道狹長近橢圓的行星,比如迄今為止發現的軌道偏心率最大的行星HD 76920b,它接近恆星的時間短暫,夏天非常炎熱,隨後將迎來漫長寒冷的冬天。這樣的行星,它的生存環境對地球生物可謂十分惡劣了,但是科學家也沒有放棄希望,他們樂觀地想像著,也許這樣的行星上面會生存著長著四肢和樹葉的步行植物呢。步行植物周身披著綠色葉子外衣,卻又長著動物的四肢,可以靈活運動。光照充足的午後它會靜靜地沐浴著日光進行光合作用,而資源緊張的時候,四肢能幫助它們競爭和奪取生存物資。在炎夏和寒冬,它們會逃離到溫度適宜的地區,又或者靠著長長的睡眠越冬。當行星接近和離開恆星的過程中,會有兩個短暫的溫度適宜的時期,這時步行植物就可以抓緊時間開花結果、繁衍後代。

如果要在地球上找類似的生物,那可能就是綠葉海蛞蝓或者中縊蟲蝘蜓了,前者是一種螺類,後者則是一種纖毛蟲。它們靠吞食藻類生存,但是不會完全消化藻類,而是將藻類的葉綠體納入自己的細胞中,自行進行光合作用,這樣它們就同時具有了動植物的本領。

恆星對行星的引力強弱也會影響行星孕育的「孩子」。與恆星距離過近的行星將受到恆星強大的引力影響,使得行星運行在固定的軌道。在這個軌道內,行星的自轉周期和它繞恆星公轉的周期一致,這就造成行星總是同一個半球面向恆星,就像我們在地球上總是看到月球的同一面一樣。這樣的行星一面永遠沐浴著陽光,另一面則陷入永恆的黑暗,不同的兩面將生存著完全不一樣的生物。向光的一面進行光合作用,與地球上的沙漠植物類似的生物可以生存在這裡。背光的一面寒冷黑暗,這裡可能生存著身披皮毛、長睡不醒的動物,它們大張著嘴巴,「迎接」迷路的來自向陽那一面過來的動物。

而離恆星太遠的行星受到的引力就太過微弱。當受到另一個星系的恆星的引力影響時,它很可能會脫離原本的軌道,成為宇宙中孤獨的流浪者,在宇宙中這樣的「流浪者」多達250億顆。流浪的過程中,行星很難再享有恆星的光和熱,但也許它並不是一顆冷冰冰的「死星」,其核心可能進行著元素衰變反應,又或者發生著劇烈的地質活動,能為行星的生命提供能量。但是這些生命將不得不適應沒有陽光的環境,就像地球巖石和海洋深處的硝化細菌、硫細菌和鐵細菌一樣,即使沒有陽光,它們也能通過化能合成作用,氧化無機物,並運用氧化過程釋放的能量將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維持生命。但是這種方式生產的能量是有限的,它只能滿足微型生物生存的需要,所以暗星中的生命大多具有迷你的體型。

內部條件決定「外貌」

除了星球的運行軌道和恆星引力,星球的內部條件也影響著生物的形態。

比如它是氣態星球還是固態星球,這能決定其中的生物是身輕如燕還是體壯如牛。土星和木星這樣的氣態星球上的動植物可以獲得巨大的浮力,它們都在大氣中「遊動」生活。因為重力更小,那裡的樹木可以生長到地球上樹木的10倍高,動物們將依靠著充滿氫氣或甲烷的氣囊在空中「飛行」,盡情享用漂浮在高處的綠藻雲、氣球狀植物和章魚狀動物。

當飛行能力變成生物的必備本領時,肌肉的供氧能力會決定動物是否能長時間追捕或逃跑。地球上的多數動物是利用血紅蛋白中的鐵原子來結合、運輸氧氣的,而章魚等頭足類動物卻不同,它們利用血藍蛋白中的銅原子來運送氧氣,與鐵原子相比,銅原子結合氧氣的速度更慢,但是它能結合更多的氧氣,這使得章魚行動遲緩卻能長期運動。為了長期飛行,也許氣態星球上的生物會拋棄紅色的血紅蛋白,它們的血液會是藍紫色的。

我們知道,地球上的生命起源於海洋,所以我們一直認為水是生命存在的必備條件。在木星的衛星木衛三的地表之下,科學家發現了一個巨大的分層海洋,其海水總量遠大於地球,這裡想必藏著許多我們夢寐以求的外星生物。木衛三高溫的核心溫度使核心附近的冰層融化成水,但是沒法融化整個冰層,接近地表的冰層則受到木星引力的影響而破碎消融,於是海洋被分成一層冰一層水的「三明治」結構。如果這個分層海洋中有生命的話,它們很可能起源於海底,慢慢地逐層入侵,形成一個有共同起源的垂直生態系統。從外觀上看,這個生態系統就像一棵巨大的古樹。底部的「樹根」可能由無數的變形蟲細胞組成,延伸到上層的「樹幹」和「樹枝」則被蝦蟹、魚類等食肉動物佔據。

但是海洋中的液體一定要是水嗎?其他的液體環境會產生生命嗎?科學家認為是可能的。土星的衛星土衛六,看起來非常像地球,它的河流和湖泊充滿著液體,但是這些液體與地球上的水有天壤之別,這是液體甲烷,是燃料天然氣的主要成分。美國和墨西哥的科學家團隊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發現了一個以甲烷為基礎的生態系統,其中的微生物依靠甲烷生存,其他動物則以甲烷微生物為食。既然地球都有甲烷微生物,其他星球也完全可能存在。

想像可能成真

上述生命雖然仍僅存在於科學家們的想像中,但現在我們找到了一些與地球生命不同的生物存在的證據。

土衛六,是土星最大的衛星,美國宇航局的惠更斯探測器的數據顯示,土衛六含有許多與地球相似的跟生命起源有關的有機成分,比如由氮氣、甲烷和其他碳氫化合物組成的厚厚大氣層。但是遺憾的是,土衛六的平均氣溫為-187℃,液態水很少,湖泊裡基本是液態甲烷,雖然地球上也有甲烷微生物,但是它們到了更加嚴寒的土衛六上肯定活不了。

那土衛六的甲烷湖泊中能存活自己的甲烷微生物嗎?現有證據讓科學家們對此信心滿滿。

氣態行星中也許孕育著「章魚」

2017年,美國宇航局的「卡西尼號」太空船探測到土衛六上存在兩種化合物,它們的發現使得科學家更加確信土衛六能孕育生命。在土衛六的上層大氣中發現了我們稱為丙烯腈的化合物,這種化合物可以在實驗室低溫的甲烷中形成穩定的與細胞膜類似的膜結構。而另一種被稱為碳鏈陰離子的化合物被發現存在於土衛六的電離層中,它是能生長成更複雜的有機微粒的「種子」,以它為起點繼續進行化學反應,極有可能出現有機生命體。

無獨有偶,「卡西尼號」太空船也在土衛二上發現了生命存在的可能性。2015年,美國宇航局分析「卡西尼號」在土衛二上採集的樣本,發現了大型複雜的有機物分子,它們的分子質量超過200個相對原子質量(以一個12C原子質量的1/12作為標準,任何一種原子的平均原子質量跟一個12C原子質量的1/12的比值,稱為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由長碳鏈和碳環組成。這意味著土衛二上能進行複雜的生化過程,而地球生命起源之初也在進行著這樣的生化過程。

2017年初,「卡西尼號」還在土衛二表面探測到了氫分子。在地球上,產生氫氣的生化反應過程為深海熱液噴口的微生物獨有,通過這個過程給周圍的整個生態系統供能。據此,美國西南研究院的大氣科學家亨特·韋特推測,土衛二的地下海底熱液噴口處的有機物可能已經演化成了生命體,氫氣正是由它們進行的化學反應產生的。

目前我們還無法去驗證上述衛星中是否真的存在外星生物,但是它們的生化環境與地球生命出現初期的環境非常相似,這是科學家們的猜想最有力的支持。而如果靠化能合成作用生存的微生物真實存在的話,其他生物生存的可能性不就大大增加了嗎?

DNA使我們生而不同

如果外星生物真的像科學家們想像的那樣與地球生物完全不同,那麼這是什麼東西造成的呢?在地球上,我們把決定生物性狀的物質叫做DNA,這裡姑且把決定外星生物的性狀的東西稱為外星DNA吧,兩者DNA有什麼不同,科學家們做了一些大膽的猜想。

我們已經知道,地球生物的DNA由4種叫做鹼基的有機小分子組成,它們被命名為鳥嘌呤、胞嘧啶、腺嘌呤和胸腺嘧啶,改變鹼基的排列順序,就可以決定地球生物的所有性狀特徵。外星DNA也是四種鹼基組成的嗎?如果不是四種,而是6種、8種會怎麼樣呢?美國生化科學家史蒂文·本納領導的研究小組在實驗室裡製造了一些「外星DNA」。

史蒂文·本納關於合成DNA的研究由來已久。早在2006年,本納小組就通過調整天然鹼基的結構來造出了兩個人工鹼基,稱為Z和P,後來他們又用同樣的方法獲得了一對名為S和B的鹼基對。

2019年2月,本納小組將他們的人工鹼基與天然鹼基組建在了一起,造出了數百個合成DNA分子。合成DNA跟天然DNA確實有差異,它不能被地球生物原有的酶複製、轉錄和翻譯。本納小組找到了T7 噬菌體的一種突變的RNA聚合酶,最終成功實現了這個合成DNA的轉錄。這是不是說明,外星DNA的鹼基極有可能與地球生物的很不一致,它們有自己的鹼基和相應的酶呢?

不過本納小組的工作就到這裡了,另一位科學家做了將合成DNA轉入地球生物的基因組中,製造新型蛋白質的實驗。

美國斯克裡普斯研究所弗洛伊德·羅姆斯伯格領導的研究小組製造了與本納小組不同的新鹼基,它們被命名為X和Y。2014年5月,他們首次將含有這對新鹼基的合成DNA插入大腸桿菌基因組。當大腸桿菌分裂繁殖時,這些人造鹼基也成功複製並遺傳到子代中,而且只要提供足量的人造鹼基,它就能穩定地遺傳下去。

不過與本納小組相似的是,大腸桿菌原有的搬運胺基酸的tRNA在遇到人造鹼基時不起作用,無法翻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們改良了tRNA及其攜帶的胺基酸,最終子代大腸桿菌生產出了一些新類型的蛋白質,變成了一種「新物種」。

天然DNA可以控制20種胺基酸的製造,而8種鹼基的DNA能控制172種胺基酸的製造,能合成的蛋白質類型更多。如果外星DNA與天然DNA完全不同,生產出的蛋白質自然千差萬別,那麼外星生物們長得「奇形怪狀」,具有各種奇特本領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也許我們從來不孤獨,太空處處都充滿著生命,只是我們生而不同,彼此之間無法識別也無法交流。但是我們對其他星球生命的探索熱情從未消減,期待著未來某一天能夠打破壁壘,對外星人Say Hi。

相關焦點

  • 如果存在外星生命,它們會長什麼樣?環境不同外形差異會很大!
    現在就開始想像一下,如果地球的行星圍繞恆星運行,那麼在行星的表面會擁有怎樣的生命呢?生命的生存是需要液態水,研究人員認為如果行星上面真的適合居住,那麼行星所處的位置應該是非常重要的。行星和恆星的距離則是非常重要的,行星距離恆星較近,那麼行星的表面則會產生高溫,所有的液態水將會被蒸發掉,如果與恆星的距離較遠,那麼星球表面的液態水將會以冰的形式存在,因此想要孕育生命,那麼位於宜居地帶則顯得非常重要。
  • 地球上的生命是怎樣形成的?地球以外,還有其他形式生命存在嗎?
    人類從誕生至今已經有300多萬年,無論是人類,還是地球上的其他生物,生命的誕生總是充滿了奇蹟。人類到目前為止都沒有發現地球以外的其他生命,這樣的特殊性讓我們不得不的思考:地球上的生命究竟是怎樣形成的?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聖經》中關於上帝造人是這樣描述的:上帝看到海裡的魚、天上的鳥、地上的牲畜和昆蟲,覺得它們需要一個管理者,於是準備按照自己的樣子造人。於是上帝用地上的塵土造人,然後將生氣吹進這些人的鼻孔,就變成了有靈魂的人。上帝創造的第一個人叫亞當,他還在東方的伊甸建了一個園子,所有被創造出來的人都生活在那裡。希臘神話裡,創造人類的是普羅米修斯。
  • 太陽系會存在其他生命嗎?間歇泉:內部能量通過介質蒸汽形式釋放
    地球的衛星上會發現其他的生命形式嗎?最近看到美國探測器發現月球上存在水分,那麼很有可能在太陽系中星系中大部分都可能存在水。那麼太陽系是否有可能存在其他的生命形式呢?今天讓我們一起探索木星的衛星。,抵達表面接近華氏零下328度(大約為零下200攝氏度)的環境噴射出表面。
  • 第一批造訪地球的外星生命——「章魚」會是它們的後代嗎?
    關於「外星生命」會是什麼樣子,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幻想,電影、動畫片、小說中有著數不清的「外星人」形象,它們有的和人類長得很像,有的和動物長得很像,有的完全說不出來像什麼。除此之外衡量動物智力的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標準,那就是行為的複雜性,也就是說它們的行為是通過思考得來的,還是單純刻板的對環境的變化產生應激行為,「章魚」的行為非常複雜。
  • 外星人真實的樣子並不像人類?|史蒂芬·古爾德|地球|外星人
    人類想像中的外星人模樣如果外星智慧生命真的存在,他們的外觀會和我們人類相似嗎?還是會和我們完全不同?這個問題的答案取決於我們對於生命計劃最深層次的理解然而有點諷刺的是,如今計算機技術已經完全可以任意構造出各種形象,但是好萊塢電影中對外星人形象的塑造卻愈發和人類類似了。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外星人如果存在,它們究竟會長什麼樣?
  • 人類還會再進化嗎?會進化成什麼樣子?
    雖然達爾文的進化論誕生將近200年,但時至今日仍有些人不相信人類是從其他生物演化而來的,一些人常常以從古至今人類都沒有任何變化來反駁進化論。為了更好地了解進化論,我們今天詳細聊一聊,人類到底是不是從其他生物演化來的嗎?我們還會再繼續進化嗎?會進化成什麼樣子?
  • 貓真的是「液體」嗎?這些貓咪可以證明,它們真的是「液體」
    導語:貓真的是「液體」嗎?這些貓咪可以證明,它們真的是「液體」很多人養了貓之後,都會覺得自己對於自己的貓咪是非常了解的。但是其實不然,很多時候,身為鏟屎官,並不知道貓咪下一秒會做出什麼動作,就像很多人並不知道自己的貓咪下一秒會變成什麼形態一樣。
  • 人類如果不再受環境影響,未來人類會進化成什麼樣子?
    人類如果不再受環境影響,未來人類會進化成什麼樣子?在這個浩瀚無垠的宇宙中,有著上萬億個星系。我們知道每個星系,都是由眾多的恆星系組成的。而恆星系統裡,又有超級多的行星在圍繞著恆星在旋轉。因為地球有著超級多的生命,根據我們人類科學家們的研究,目前已經發現了200多萬種的生命存在。而在太陽中的其他星球上,是沒有一顆星球上,是有這麼多生命存在的。而且尤其是300萬年前,我們人類出現在了這個地球上,更是給這個地球增添了一份特別的色彩。因為我們人類是這個地球上,唯一擁有著高級智慧的生物。
  • 地球上的氧氣會被耗盡嗎?如果沒有氧氣,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子?
    人類的呼吸離不開氧氣,地球上的氧氣幾乎是所有生命存在的必須元素。除了一些厭氧型生物可以在沒有氧氣的條件下生存之外,地球上所有的生命活動都離不開氧氣。氧氣就是地球贈予生命的一種的財富,但似乎被人們認為是理所當然。隨著人類對資源環境的利用,氧氣的主要來源綠色植物大量減少,那麼,氧氣會有被耗盡的那一天嗎?
  • 它們有天敵嗎?最後會變成什麼樣子?
    它們有天敵嗎?最後會變成什麼樣子?宇宙對於人類來說,是非常的神秘的,雖然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類對於宇宙也有著非常清楚的認識,但是這種認識,僅僅只是很少很少的一部分而已,宇宙的浩瀚和神秘,遠遠不是我們人類能夠去探測的,而天體是宇宙空間當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物質,當然,天體也因為質量的大小,有了本質上面的區別。
  • 貓媽媽被困在柵欄裡,看來其他貓都是液體,只有你是只固體喵
    我們都知道,喵星人的身體柔韌度是非常好的,它們似乎能夠自由出入任何空間,沒有什麼能懶得住它。不過有些人表示,對於那些胖成了豬的橘貓來說,可能並不是這麼絕對,因為它們真的太胖了,哪怕是鬍子都能通過,到了肚子或者屁股的位置,也會被卡住。
  • 如果生命能重新進化,那麼智人或其他的古人類會再次出現嗎?
    將這個問題放到地球生命的歷史上,長久以來,吸引了各個領域的人對其進行思考。智慧生命的出現是偶然進化還是必然結果?這是史蒂芬·傑伊·古爾德的著作《奇妙的生命:波基斯頁巖與歷史的本質》(1989)中的一個主題。如果可以的話,我們讓生命重新進化,那麼智人——或其他的古人類——會再次出現嗎?或者,人類的出現靠的是一種非常不可思議的環境嗎?
  • 如果外星人存在,它們是長什麼樣子的?科學家:這4種可能!
    如果外星人真的存在,那麼他們到底長什麼樣子呢?是否真的像科幻電影當中,是身材矮小的無毛小灰人呢?外星人究竟長什麼樣子,其實和生存環境有一定的關係,就像是地球上的生物一樣,生活在不同的環境內,決定了長相是怎樣的。
  • 人類的天敵是細菌,細菌的天敵是什麼?科學家:它們的樣子很科幻
    作為地球上數量最多的生物,細菌對地球生態環境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但與此同時,很多細菌都對人類極為不友好,這些無處不在的細菌就像一個個面目猙獰的怪獸,它們仗著個頭極小、數量極多,隨時都不懷好意地潛伏在我們身邊,一有機會就會對我們發動攻擊,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稍不注意,我們就會受到它們的侵襲
  • 太陽上會進化出等離子體生命嗎?
    地球上存在千姿百態的生命,但放眼太陽系中的其他星球時,那些星球上似乎沒有生機。正因為如此,在搜尋外星生命時,類似地球的系外行星總是受到天文學家的青睞。但在浩瀚的宇宙中,不同於地球的星球上會進化出生命嗎?例如,太陽上會存在生命嗎?什麼是生命?
  • 「原始湯」是什麼?它是生命起源的證據嗎?
    該團隊的進一步分析認為,水樣中的惰性氣體成分將會提供更精準的年齡數據。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塔利斯·斯託特認為,這種「原始湯」來自無生命邊緣地帶——一個生命或可生存其中,但卻沒有生命存在的地方。這個被封閉了數十億年之久的無生命邊緣地帶,為人類研究生命起源提供了一個非比尋常的機會,同時,也有助於人類探尋其他行星上可能存在的生命形式。
  • 地球上的生命從哪來?地球生命到了其他星球還能存活嗎?
    他當時的觀點認為生命可以從一些非生命的物質中產生。比如天空中飛著的蜜蜂和一些蠕蟲很可能是黏液,露水或者一些糞便的混合物形成的。這樣的觀點在現在看起來很滑稽,但在當時,所有人都對生命的起源感到好奇,但又沒有人知道生命來自哪裡時,還是有很多人信奉亞里斯多德的觀點的。
  • 宇宙中的其他星球上會有外星生命嗎?
    迄今為止,人類還未曾在地球之外的其他天體上發現外星生命——無論是低級形式的生命,還是智慧生命。但個人認為,外星生命在很大概率上會存在,因為宇宙的環境允許地球生命存在,也就完全有可能允許外星生命存在,只是人類現在還沒有能力探測到而已。
  • 在其他星球上,會產生新生命嗎?
    這顆隕石的出現,不得不讓科學家們開始重新審視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因為在這顆奇特的隕石上,他們發現了很多化合物和胺基酸,這也就意味著在這顆隕石上很有可能會有生命出現。這一觀點被科學家們稱為外星生命論,如果這一觀點真的是正確的,這也就意味著我們苦苦所尋找的外星人就是我們自己。
  • 在地外行星上拉屎,會產生智慧文明嗎?
    那是在億萬年前,蹩腳蹩手的外星人來到了地球上,在勘探了一圈後並沒有得到它們想要的東西,隨即轉身離開,為了證明它們曾經來過地球,說時遲那時快,它們脫下了褲子,留下了這萬物起源之物.......。啊呸,我在想啥,你們是不是對拉屎有什麼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