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救治、血漿輸注、市民就醫……蔡立民一一解答!|核心訪談④

2020-12-05 東莞市衛生健康局

敢於啃最硬的骨頭,

勇於挑最重的擔子!

這既是挑戰,也是使命!

東莞市人民醫院在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中,承擔著救治市內危重症患者的任務。面對兇險異常的病毒,救治工作能給全市人民帶來多大的信心,這項任務就有多艱巨,市人民醫院就承擔著多大的壓力。

全省為數不多的死亡病例中,東莞就有一例。鍾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兩次為東莞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遠程會診,連院士都要出馬,是否意味著救治希望渺茫?輸注康復者血漿後,生機能否重現?

而作為全市最大、最繁忙的公立醫院,如今醫院能否正常開展診療活動?一些普通的手術現在還能不能做?疫情阻擊戰拐點未現,在救護梯隊的配備上,醫院是如何考慮的?目前面臨著哪些難題?

蔡立民是東莞市人民醫院院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廣東省名中醫、廣州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疫情襲來後,他和全體醫護人員始終奮戰在一線,面對疑問,他都坦誠地進行了回答。

大多發熱病人都是普通的疾病

記者:疫情發生以來,市人民醫院收治的發熱病人數量如何?這些病人中,新冠肺炎疑似、確診的人數有多少?這些患者大多是什麼情況?

蔡立民:截至2月16日,市人民醫院共診治門診發熱病人1183人,收治住院發熱病人87人。收治住院的87人中,屬臨床醫學觀察病例86人,疑似病例1人(轉市第九人民醫院後確診),在我們這裡確診的還沒有1例。

而86例臨床醫學觀察病例中,湖北返莞人員17例,密切接觸者5例,其餘64例是經專家會診確定為留觀病例收治的。也就是說,並非所有的發熱病人都是湖北回來的,或者他們的密切接觸者,還有很多就是普通發熱病人。

記者:你們的發熱門診現在是搬到了左側獨立的臨時建築內,這幾天運行得順暢不?

蔡立民:我們按上級相關要求,加班加點在不到一周時間內,按規範建成獨棟的貨櫃板房。目前,加緊建成的臨時發熱診室使用情況良好。醫院發熱門診24小時運行,保證發熱病人得到及時治療。

記者:發熱門診獨棟設置,也就是說,發熱病人來就診時,實際上不用進門診大樓,直接去了發熱門診,這樣就避免了可能存在的感染。

蔡立民:是的,這樣設計目的就是減少交叉感染的機率,保證其他就診患者的安全。

門診恢復正常,擇期手術建議延期

記者:剛剛我經過急診的時候看到,一個候診的患者也沒有,最近門診量是不是比以往少很多?普通門診、手術還能正常進行嗎?

蔡立民:市人民醫院去年的日均門診量接近1萬人次。從1月23日廣東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以來,1月24日到2月16日,市人民醫院日均門診量是2600多人次,不到去年的30%,下降還是比較明顯的。

目前,醫院正常提供普通門診、專科門診、專家門診以滿足市民的就診需要,不會說市民想來看病看不成的。不過,2月1日起,專家門診號源全部開放網上預約。另外,健康體檢和特需門診現在暫停,具體重啟時間待定。

在手術方面,急診手術正常開展。對於擇期手術,則視病情而定,對可以延期接受手術的患者,則建議其適當延期。

記者:大家還是有些擔憂,害怕來醫院被感染。現在,來醫院安全嗎?

蔡立民:為避免人員聚集引起交叉感染,我們兩個院區都設置了體溫檢測點,並要求就診患者及家屬戴口罩。規定每個病人僅限一名家屬陪護,並要求陪護家屬配戴醫用外科口罩,禁止有發熱、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狀或14天內曾前往湖北省等流行病學史的人員探視及陪護。基於我們開展的院感措施,普通患者來醫院就診是安全的。

輸注康復者血漿後治療效果待觀察

記者:市人民醫院承擔著救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任務,能介紹下相關的情況?

蔡立民:到目前為止,累計已有10例危重症、重症患者在市人民醫院救治,現在還有9例在院。從救治情況看,有5例已由危重症轉為重症,1例由危重症轉為普通型,總體來說,是救治的希望越來越大了。

記者:2月16日凌晨,市人民醫院首次嘗試為一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輸注了治癒患者的恢復期血漿,現在,這名患者情況怎麼樣?有沒有好轉?

蔡立民:給危重症患者用上康復者的血漿,這也是我們全力救治危重症患者的一項重要措施。理論上,從康復者的血液裡獲得抗體,再注射給重型、危重型患者,就有可能幫助患者戰勝病毒。目前這名危重症患者輸注恢復期血漿的治療效果我們正在密切跟進,有待進一步觀察。

記者:國內一些地方開展的臨床試驗表明,患者接受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漿治療12至24小時後,臨床體徵和症狀明顯好轉。東莞這名患者接受這個治療後,「有待進一步觀察」的意思是現在效果不明顯嗎?

蔡立民:各人病情不同,確實還需要觀察一下,2月17日第二例危重症患者輸注了康復者血漿。可能需要更多的康復者的血漿。

死亡病例不能證明東莞救治水平低

記者:截至2月18日24時,廣東出現了5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其中一例是東莞的。這有沒有對參與治療的醫護人員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

蔡立民:說沒有壓力是不可能的,我們肯定是想全力救治每一個危重症患者。這名死者75歲,男性,湖北籍返粵人員。因發生難治性膿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礙症候群,經省市專家全力搶救無效死亡。

導致他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一是年齡偏大,基礎病比較多,出現發病症狀後有拖延就醫;二是就診時病情較重且演變進展極快,對治療反應差,雖經全力搶救,病情也無法逆轉。他死亡後我們醫護人員也很難過。

記者:出現死亡病例,跟醫院搶救的能力、方法、水平,有沒有關係?醫護人員現在還有沒有決勝的信心和勇氣?

蔡立民:我們在鍾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省三線專家的指導下,全力以赴開展搶救,我們的危重症治療能力和水平,包括人員隊伍和硬體設施(ECMO、呼吸機等)都是達到省級水平,也得到了兩位院士的肯定。

2月15日上午,李蘭娟院士為我們收治的兩例危重症患者遠程會診,李院士肯定了我們的診療方案,並運用在浙江和武漢的救治經驗提出治療建議。我們將繼續竭盡全力做好對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給他們爭取更大的治癒機會。

全院醫護心理測試,合理調配人手

記者:這次疫情阻擊戰中市人民醫院貢獻巨大,眾多醫護人員紛紛請戰,搶著上前線,派出了大量人員支援九院、支援湖北。

蔡立民:可以說,在這次戰鬥中,不管是在院內奮戰,還是支援湖北、支援九院,我們的醫護人員都是用實際行動踐行著「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精神,充分展示了紅樓人的優良形象,我為他們感到驕傲。

作為院方,我們非常重視醫護人員落實防護措施工作,開展多場院感培訓,每個班都有專門的院感崗位,保證防護措施到位。我們全力做好醫護人員的後勤保障。關心醫務人員的休息和飲食,包括做好租用酒店給他們住宿,提供工作餐等後勤保障。

我們還將心理危機幹預納入疫情防控整體部署,成立了心理疏導專家小組,為醫務人員提供心理健康服務,並將根據疫情防控工作的推進情況,及時調整心理危機幹預工作重點。2月16日開始對全院工作人員開展心理測試,為下一步工作提供了依據。樹立「戰略上藐視敵人(新冠肺炎),戰術上重視敵人」的良好心態。

記者:目前醫護人員人手夠用嗎?

蔡立民:基本能夠滿足需求。我們全院上下齊心協力,合理調配人員,比如,目前健康體檢暫停了,我們就安排健康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員支援檢測體溫、預檢分診等工作,每個人在這場戰鬥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市衛生健康局領導非常重視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還從市內其他醫院抽調4名ICU骨幹醫生支援我們。

與此同時,我們成立了中醫專家組,積極發揮中醫藥作用,建立中西醫聯合會診制度,包括對疑似患者、重症患者進行辯證用藥,對ICU、急診綜合病區患者及時進行會診並開立處方辯證用藥,還為在市第九人民醫院接受治療的患者進行會診。

拐點未現,做好梯隊和物資準備

記者:疫情阻擊戰拐點未現,醫護人員可能得做好接續奮戰的準備,醫院在救護梯隊設置上有什麼安排嗎?

蔡立民:為了更好地應對疫情,我們自1月20日起發熱門診24小時運轉以來,醫院醫療救治組動員急診科、大內科、門診部的醫務人員經培訓後支援發熱門診的工作,很多人響應,自願報名。

同時,為了避免人員長時間疲勞作戰,我們也組建了支援後備人員梯隊,共涉及人員超100人。ICU、急診綜合病區等科室,醫院也已做好第一梯隊、第二梯隊的人員安排並做好培訓,根據情況,隨時可進行支援。

記者:在疫情阻擊戰中,還面臨著哪些困難?有沒有解決的辦法?

蔡立民:東莞外來人口多,隨著企業復工,返莞人潮將帶來比較大的疫情防控壓力。待開學後,也會有返莞人潮。這些因素可能引起新冠肺炎患者增多的情況,重症、危重症患者也可能相應的增多,對我們開展救治帶來較大的壓力。

為此,我們一是做好人才梯隊準備,做好培訓,做好人員保障;二是做好病房準備,之前萬江院區ICU已騰空病房用於收治危重症患者,萬江院區還騰出兩個病區收治發熱臨床醫學觀察病例;三是盡一切可能加大對防護物資的採購,進一步做好防護物資保障。目前醫院也正在面向社會接收依法合規、資質齊全的愛心捐贈防護物資。

文/ 廣州日報記者 汪萬裡

相關焦點

  • 東莞第二位輸注康復者血漿的患者,很快可以出院了!
    康復者血漿治療是救治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東莞市人民醫院已為兩位患者共輸注了11次康復者血漿,其中一位目前已從危重型轉為普通型,核酸檢測已連續兩次呈陰性,出院指日可待。而另一位患者則是東莞在此次新冠肺炎救治中面臨的「最後一座大山」,到3月12日已輸注了8次康復者血漿,但病情仍未穩定。
  • 輸給父親女兒的血漿!濰坊首例康復患者血漿輸注
    2月18日晚,濰坊完成首例康復患者血漿輸注。2月19日,記者從濰坊市新冠肺炎集中救治中心綜合辦公室了解到,2月18日晚,濰坊市首例新冠肺炎康復患者血漿輸注在濰坊市新冠肺炎集中救治中心完成。據了解,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王某收治在濰坊市新冠肺炎集中救治中心重症監護病房,病情危重。患者女兒也是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已康復出院。濰坊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王海波考慮到親人康復者血漿治療危重患者有一定療效,提出了血漿治療的建議,經省專家組會診,同意儘早對危重患者進行親屬康復者血漿治療。經與患者女兒詳細溝通,其女兒欣然同意。
  • 12份免疫血漿,黑龍江3名患者已接受輸注治療
    記者從哈醫大一院群力院區省新冠肺炎重症集中救治中心獲悉,目前,該中心已陸續收到12份免疫血漿,3名患者已經接受了輸注治療,下一步,醫院將會根據不同患者的炎症指標,針對性地進行輸注治療。19日凌晨,我省首批採集的「恢復期血漿」製備完畢並通過病毒檢測,已送至承擔全省重症治療任務的哈醫大一院群力分院,開始應用於臨床救治,24日,在哈醫大一院群力院區省新冠肺炎重症集中救治中心,首位接受新冠肺炎恢復期患者免疫血漿治療的危重症患者,經過5天的臨床觀察,狀態有所好轉,自我感覺良好。
  • 廣東已為17位危重患者輸注康復者血漿 未發現不良反應
    (原標題:廣東已為17位危重患者輸注康復者血漿 未發現不良反應)
  • 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康復病人的恢復期血漿的輸注顯示出初步效果
    在今晚召開的湖北省第23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針對如何提高救治、降低死亡率的問題,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 張定宇回答總臺央視記者的提問。Q:記者:從臨床救治的情況看,重症死亡率較疫情的初期有何變化,死亡病例現在有什麼樣的特點,如何提高救治、降低死亡率?
  • 輸注恢復期血漿會感染B肝等病毒?
    輸注恢復期血漿會感染B肝等病毒? 網上傳言:輸入已治癒患者的恢復期血漿會感染B肝、梅毒或者其他病毒。國家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孫燕榮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的發布會上指出:恢復期血漿治療,是帶有生命溫度的科技進展、科技成果,目前也取得了積極進展,無論是在採漿方面還是救治方面都有大幅度提升,以承擔科研攻關應急工作為例的中國生物為例,目前已經完成154例重症患者的治療,臨床顯示出較好療效。另外,在獻血漿前會採集獻血漿者的血液標本做檢測。
  • 東莞共有兩名危重症患者被輸注康復者血漿,其中一人已經出院
    東莞共有兩名危重症患者被輸注康復者血漿,其中一人已經出院金羊網  作者:文聰  2020-03-17 目前,東莞已有十幾名新冠肺炎康復者捐獻了血漿
  • 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海開展恢復期血漿科學輸注、效果評估
    在這裡,我要感謝社會各界、廣大市民對醫務人員的關心關愛,也提醒大家在醫院就診時,要積極配合醫務人員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和相關疫情處置工作。二、醫療救治情況。繼續做好上海市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的醫療救治。組織定點救治醫院根據國家衛健委要求,開展好恢復期血漿的科學輸注、病情監測、效果評估,及時上報信息。
  • 能用來治療新冠肺炎的「康復者血漿治療」是個啥?血漿可以直接輸入...
    最近全國都深受疫情的影響,但值得高興的是最近專家們找到了一個可以治療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好辦法,那到底什麼是康復者血漿治療?答案是「不」首先要進行核酸檢測,確認不含病毒,在經過五五二二病原檢測確保血漿安全,在此基礎上,通過病毒滅活工藝做最後把關,安全問題上絕不含糊,最後檢測含有有效的中和抗體後,就可以應用於臨床,通過靜脈輸注到患者體內。
  • 國家衛健委:分別調集3萬毫升血漿支持河北、遼寧重症患者救治
    國家衛健委:分別調集3萬毫升血漿支持河北、遼寧重症患者救治 杭州網  發布時間:2021-01-13 19:22    中新社北京1月13日電 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13日在北京舉行。中國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在會上表示,為了支持遼寧、河北的救治工作,國家衛健委分別調集了3萬毫升血漿支持兩地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近期河北和遼寧相繼發生新冠肺炎的聚集性疫情。此次疫情呈現出以下特點:一是老年人多,二是患有心腦血管基礎性疾病的人員較多。經統計,河北確診病例平均年齡50歲,高於60歲以上的病例佔30%。遼寧60歲以上人群佔37%,平均年齡達到53歲。
  • 廣東已有40名康復者捐獻血漿 使用患者均無不良反應
    ■新快報記者 何生廷 麥婉詩 畢志毅廣東每一例重症危重症患者,均得到省級專家救治指導廣東省衛生健康委一級巡視員劉冠賢介紹,廣東收治病例多,重型和危重型比例較大。其中,2月9日,全省收治重型患者101例,危重型患者40例,為單日重型和危重型病例數最高紀錄。
  • 濱州市兩名新冠肺炎治癒患者義獻血漿
    2月22日上午,濱州市新冠肺炎治癒出院患者張女士與賈先生,分別從惠民縣、鄒平市出發,來到了位於山東省立醫院東院區的山東省血液中心新冠肺炎康復患者血漿捐獻點,兩人均成功捐獻恢復期血漿400毫升。賈先生為濱州市首例,全省第五例捐獻者;張女士為濱州市第二例,全省第六例捐獻者。
  • 輸血就是輸全血嗎?您可能需要輸入的是血漿
    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醫學專家們發現根據疾病的不同,已不再所有情況都需要輸入全血,有些情況輸入血漿會更適合。那什麼是血漿呢?血漿是血液的細胞外基質,是血液的重要組成成分,血液經離心後得到的淡黃色液體,血細胞懸浮於其中,約佔人體血量的55%。血漿中的91%-93%是水分,血漿蛋白佔6%-7%,無機鹽佔0.9%,其餘為非蛋白質有機物。
  • 血漿療法有效嗎?科學家這麼說
    當時醫生們採用了恢復期血漿療法,這位老人也成為被該療法治癒的年齡最大的患者。恢復期血漿療法對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究竟有沒有確切效果?這個問題需要科學的回答。近日,國際醫學學術期刊《美國醫學會雜誌》,刊發了共同作者之一、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呼吸重症醫學科張偉副教授的最新研究——「恢復期血漿對重症和危重症新冠肺炎的治療效果」。這是世界第一項恢復期血漿治療新冠肺炎的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
  • 專家呼籲康復患者捐獻血漿...
    恢復期血漿在突發性傳染性疾病救治中應用的典型案例包括SARS恢復期血漿的救治應用、Ebola恢復期血漿的救治應用等。特免血漿如何用?中國生物指出,已有的針對其他突發性傳染性疾病的臨床經驗表明,恢復期血漿使用時,首次劑量為200ml,4小時內輸注完成。
  • 救治重症患者,陝西第5批幹細胞製品送往武漢
    3月13日,陝西省細胞組織庫馳援武漢的第五批六人份的幹細胞製品送至武漢,用於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救治。自2月21日以來,陝西省細胞組織庫先後五次向武漢輸送幹細胞製品,累計無償提供幹細胞製品近六十人份。這批幹細胞製品運抵武漢後,將交給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援鄂醫療隊,用於新冠肺炎重症病人的救治。根據反饋,目前,首批採用幹細胞治療的六位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已完成第一個療程的數次幹細胞輸注,治療效果明顯。(總臺央視記者 楊雨桐 高濤)
  • 新冠肺炎康復者恢復期血漿治療,存在很大風險嗎?
    來源標題:新冠肺炎康復者恢復期血漿治療,存在很大風險嗎?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攻堅戰」中,康復者恢復期血漿治療立下了汗馬功勞。全國各地紛紛採集康復者恢復期血漿,截至目前,共採集血漿上千例,用於新冠肺炎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救治,取得了顯著成效。那麼,到底是什麼「魔力」使得康復者血漿治療在眾多治療方法中脫穎而出呢?
  • ...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主任張西京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緊要關頭,一位目光堅毅的軍醫拍板決斷:停用抗凝藥物,輸注新鮮冰凍血漿,補充維生素K。幾個小時後,病人化險為夷。  這位軍醫,就是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主任張西京。他來自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是國內知名的重症醫學專家。常年搶救患者生命,張西京從不輕言放棄,哪怕只有1%的希望,也要盡100%努力。
  • 紅細胞與常見晶體溶液混合輸注,安全!?
    與血漿中孵育的添加劑保存的紅細胞相比,添加劑保存的紅細胞在與四種晶體溶液(SAGM、AS-3、PAGGSM或D5W-PAGGSM )之一孵育時顯示出更高的平均游離血紅蛋白濃度。3.與血漿中孵育的添加劑保存的紅細胞相比,添加劑保存的紅細胞在與晶體孵育時顯示出相似或減少的聚集性。4.
  • 恢復期血漿治療Covid-19重症患者療效分析
    恢復期血漿治療Covid-19重症患者療效分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6 10:58:12 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義大利醫院Ventur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