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血就是輸全血嗎?您可能需要輸入的是血漿

2020-12-01 澎湃新聞

原創 王珊 檢驗醫學網 來自專輯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檢驗科文章

作者:王珊

單位: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空港醫院

相信大家對於輸血都是非常熟悉的,至少很多人都獻過血吧,我們獻出來的血都是給了一些需要輸血的人群使用。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醫學專家們發現根據疾病的不同,已不再所有情況都需要輸入全血,有些情況輸入血漿會更適合。

那什麼是血漿呢?

血漿是血液的細胞外基質,是血液的重要組成成分,血液經離心後得到的淡黃色液體,血細胞懸浮於其中,約佔人體血量的55%。血漿中的91%-93%是水分,血漿蛋白佔6%-7%,無機鹽佔0.9%,其餘為非蛋白質有機物。

血漿有什麼作用呢?

1、運輸作用。運載血細胞,運輸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所需的物質和體內產生的廢物等。

2、提供身體基本營養物質。胺基酸、維生素、無機物、脂類物質、核酸衍生物等,是細胞生長必須的物質。

3、提供皮生長因子、血小板生長因子等。如胰島素、腎上腺皮質激素、類固醇激素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等。

4、提供結合蛋白。結合蛋白作用是攜帶重要低分子量物質,如白蛋白攜帶維生素、脂肪、以及激素等,轉鐵蛋白攜帶鐵。

5、對細胞起到某些保護作用。有一些細胞,如內皮細胞、骨髓樣細胞可以釋放蛋白酶,蛋白酶能夠消化細胞,血清中含有抗蛋白酶成分,可以中和掉蛋白酶。血清蛋白形成了血清的粘度,可以保護細胞免受機械損傷。

到底哪些情況更適合輸入血漿呢?

(1)嚴重肝臟病:這是最常使用新鮮冰凍血漿的情況之一。

(2)凝血因子缺乏。

(3)瀰漫性血管內凝血(DIC)。

(4)燒傷。

(5)抗凝血酶VII(AT VII)缺乏:可使用新鮮冰凍血漿或普通冰凍血漿。

(6)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子癜(TTP):常使用新鮮冰凍血漿做血漿交換。

(7)香豆素藥物作用的逆轉。首先要注射維生素K,凝血酶原時間(PT)可以在6~12小時得到糾正,如時間等不及,可同時使用新鮮冰凍血漿或普通冰凍血漿。

(8)手術時PT或APTT>正常1.5倍,伴有創面瀰漫性滲血,需要輸注新鮮冰凍血漿。

(9)急性大出血輸注大量保存期相對較長紅細胞製劑後,仍出血不止,需要輸注新鮮冰凍血漿。

(10)病史或臨床過程表現有先天性或獲得性凝血功能障礙,需要輸注新鮮冰凍血漿。

(11)對抗華法令藥物過量,需要輸注新鮮冰凍血漿。

哪種情況不能輸入血漿呢?

禁止用新鮮冰凍血漿作為擴容劑,禁止用新鮮冰凍血漿促進傷口癒合。

【參考文獻】

[1]張秀靈,段志文,楊瑞東,等.血源緊張條件下血漿置換聯合雙重血漿分子吸附系統治療早中期肝衰竭患臨床研究[J].實用肝臟病雜誌,2019,22(2):289-290.,中華醫學會肝病

[2]許世梅.瀰漫性血管內凝血救治的臨床觀察及護理體會[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9,19(53):302,307.

原標題:《輸血就是輸全血嗎?您可能需要輸入的是血漿!》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輸血為何是黃色的,輸血科醫生解密「成分輸血」
    「血液不是紅色的嗎?」確實,我們看到自己受傷出的血,看到化驗抽的血,看到影視作品裡給病人輸的血,看到自己或者夥伴獻的血,都是紅色的。這黃色的液體,為什麼也是血呢?其實,上面提到的這些,我們稱之為「全血」。而現在我們臨床治療所需要輸的血,是「成分輸血」。
  • 獻血、輸血和骨髓捐獻,這些都安全嗎?
    比如「血漿治療」,就是利用新冠肺炎康復者恢復期的血漿,來治療重症和危重症患者。 但在疫情期間,面對血液緊缺,一方面要增加血液來源,另一方面要保障血液的安全供應。那麼,獻血、輸血與骨髓捐獻真的安全嗎?有請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血液科主任醫師、中國老年學學會血液學分會第一屆委員會常委景紅梅給大家講解。 獻血會影響健康嗎?
  • 血紅蛋白低至70,需要輸點紅細胞來補補嗎?
    血紅蛋白低至70,需要輸點紅細胞來補補嗎?輸哪種紅細胞,輸多少合適呢?1. 什麼時候需要輸血因個體生理、病理差異,以及對貧血程度的耐受力不同,輸注指徵也會有所不同。一般來說,非手術的患者血紅蛋白Hb<60g/L,推薦輸血;Hb在(60-70)g/L之間時,通常有指徵時需輸注。2.紅細胞有哪些,選哪種呢?
  • 輸「年輕血漿」逆轉衰老,你信嗎?
    簡直就是傳說中的「不老泉」(Fountain of Youth)。這讓世人夢寐以求的「不老泉」究竟是什麼呢?有個叫「Ambrosia」的公司給出了答案,而且簡單的讓人難以置信:輸血。更準確地說,是輸年輕人的血漿。
  • 聽說輸年輕人血漿可「長生不老」?竟然真的有人做起了這個生意……
    對而且在單一遺傳背景、環境和行為受到嚴格控制的實驗動物中觀察到的某些現象未必能夠重複驗證更不能簡單地應用於人類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更是發布聲明目前尚無臨床證據支持輸注年輕人血漿延緩衰老的療法輸血是指將血液通過靜脈輸注給患者的一種治療方法如同所有藥物一樣輸血也具有發生不良反應的風險
  • 過敏性輸血反應與花粉性過敏反應是一回事嗎?
    那麼它與花粉過敏性反應是一回事嗎? 進入四月份,隨著氣溫的不斷回升,北京正式進入了百花盛開的季節,景色美不勝收。大量花卉綻放的同時,空氣中花粉濃度引起了不少人出現鼻癢、打噴嚏、流涕等花粉過敏性症狀。所以過敏這個詞成了高頻詞彙,今天要提醒的是,你聽說過輸血也能發生過敏反應嗎?那麼它與花粉過敏性反應是一回事嗎?
  • 輸年輕人的血可長生不老?獻血對健康有影響?世界獻血日,來了解這些...
    在美國,有些機構專門為富人打造「長生不老」的千古帝王夢,方法是給對方輸入年輕人的血漿來保持年輕!這種操作聽起來很玄乎,但真的靠譜嗎?「年輕血液」之謎通過輸注年輕人的血漿變年輕「奇思妙想」並非來自中國四大名著《西遊記》,而是得到了「聯體共生」(Parabiosis)研究的啟發。
  • 癌症病人輸血有害嗎
    比如有些人把以前的一些病人資料找出來,看哪些人在做手術的時候輸了血,哪些人沒有輸血,然後對比雙方的情況。這樣的研究即便發現輸血的病人預後確實比沒輸血的差,也不能排除疾病本身的影響。很可能手術當中輸血的病人,本身病情就比較複雜,手術時間長,手術成功率低,相應的一般就生存率低,預後差。
  • 「驚情四百年」:輸血簡史-驚情四百年,輸血,簡史,血液,生科醫學...
    受到動物輸血的啟發,人們認為將動物的血液輸入人體,能治療麻風、潰瘍等疾病,還能改變性格,治療精神疾病。最早的翔實的記錄,就是1667年的幾起輸血手術。給狗輸血的那位洛厄,嘗試著把綿羊的血輸給「癲狂症」患者亞瑟·科伽,希望讓小夥子免除病痛,從某種角度來說,目的達到了:眾目睽睽之下,科伽在幾分鐘內便一命嗚呼了。
  • 血液專家:關於獻血輸血與骨髓捐獻 你應該知道這些
    所以健康人獻血是不會影響健康,獻出你的5%,其他人可能將獲得生命的機會。輸 血 輸血安全嗎?有什麼風險?輸什麼血?輸血是指將健康人的血液通過靜脈輸注給病人的一種治療方法,在臨床上應用廣泛。但沒有絕對安全的血液,任何方式的輸血療法,都有可能產生感染和併發症。也有獻血者處於感染的窗口期,用現有的方法不能檢測到。所以說輸血是相對安全的,但也存在風險,應該嚴格掌握適應症。如果輸血確屬需要,應首先考慮病人需要什麼樣的血液,進行相應的成分輸血。一般血液製品包括新鮮全血,紅細胞和血小板。
  • 護士必知:特殊情況下的輸血
    (1)在輸血儘可能用物理降溫及藥物降溫將體溫降至38度左右;(2)輸血過程中密切關注患者體溫變化,如果體溫升高,可以遵醫囑用冰袋等物理降溫;(3)輸血過程中發生寒戰,適當減慢輸血速度。不能因為病人發熱就不給予輸血或者延遲輸血時間,該輸的血要輸,該降溫的要降溫,但在輸血過程中照舊要親密監測病人生命體徵,若在輸血過程中病人突發高熱應配合醫生結合臨床表示查明高熱原因,採納必要的降溫措施。
  • 細數「特免血漿」的來龍去脈
    「特免血漿」能夠治療新冠肺炎,正是因為康復期患者的血漿中含有大量專門針對新冠病毒的特異性抗體。將它輸入到患有新冠肺炎的患者體內,大量抗體就會與新冠病毒結合,引導患者體內的白細胞發動攻擊,消滅病毒,改善病情。  不過,之所以強調「特免血漿」,而不是「特免血液」,還有一層考慮。
  • 血清、血漿和全血傻傻分不清?
    血清、血漿和全血傻傻分不清?其實這與我們進行的化驗是需要全血還是血清或血漿有關。那麼這三者到底有什麼不同呢?血液經抗凝處理後的全部血液為全血;離心除去血細胞後所得到的淡黃色液體為血漿。
  • 透視「血漿經濟」後遺症:男子輸血20年後染C肝
    焦作市婦幼保健院給他開了處方之後,由父親持處方到焦作市衛校附屬醫院的血站裡,花了22元錢,幫他買回了這份血漿。  1993年11月10日上午9時,這30毫升血漿被輸入「張小孩」的體內。17年後,多日高燒不退的小張被發現患有C肝。這種足以致命的傳染病讓張家陷入了困境。為給獨子治病,父母花光了預備給他買房子的積蓄,現在靠打零工給小張積攢醫藥費。
  • 獻血和獻血漿是一回事嗎?關於血漿捐獻,你需要知道的事
    - 圖片來源:祝博士 -根據既往治療SARS、MERS、流感及其他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經驗,「新冠肺炎」患者輸入康復者恢復期血漿,可能對感染者有一定的治療效果。目前在缺乏疫苗和特效治療藥物的前提下,採用血漿治療是一種探索性的治療。是否適合所有「新冠肺炎」患者?
  • 溫故而知新——術中輸血護理操作
    輸血時必須實施兩人核查流程。 2.血液製品不應加熱,不應隨意加入其他藥物。血小板輸注前應保持震蕩,取出即用。 3.全血、成分血和其他血液製劑應從血庫取出後30分鐘內輸注,4小時內輸完。 4.用於輸注全血、成分血或生物製劑的輸血器宜4h更換一次。手術中輸入不同組交叉配血的血製品,應更換輸血器。
  • 東莞共有兩名危重症患者被輸注康復者血漿,其中一人已經出院
    沈利漢所說的「其他辦法」,就是為危重症患者輸入治癒患者恢復期血漿。2月17日、2月27日、2月28日,Z女士先後三次接受了共計900毫升的康復者血漿治療。「第一次輸完後的評估效果還不是太明顯,但第二次、第三次評估發現,患者雙肺裡的病毒數量明顯下降。」沈利漢說。為何治療效果各異?
  • Rh陰性血及Rh陰性病人怎樣輸血?
    但Rh(-)者遇到特殊時其臨床意義不容忽視,如連續兩胎母嬰Rh血型不合的妊娠,很可能導致胎兒的嚴重傷害;又如有輸血、人流等免疫史的病人再次輸入Rh(+)血時,可能產生強烈的溶血性輸血反應。血型不合導致輸血反應的基本原理輸入的血液(紅細胞)如果與病人的血型不合,病人體內又有針對輸入的紅細胞的抗體,就可能導致溶血性輸血反應
  • 能用來治療新冠肺炎的「康復者血漿治療」是個啥?血漿可以直接輸入...
    從病毒感染康復者的身體中來,但是注意,獻血漿並非獻全血,單採血漿技術恢復時間更快,一名新冠肺炎康復者的獻漿量,通常為400ml左右,不會對身體健康產生影響。那有了血漿就可以直接輸入給患者嗎?答案是「不」首先要進行核酸檢測,確認不含病毒,在經過五五二二病原檢測確保血漿安全,在此基礎上,通過病毒滅活工藝做最後把關,安全問題上絕不含糊,最後檢測含有有效的中和抗體後,就可以應用於臨床,通過靜脈輸注到患者體內。
  • 血型相同就可以互相輸血?關於輸血的五大認知誤區,你get了嗎?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輸血科醫生陳瓊通過辨析輸血的五大認知誤區,科普關於輸血的小知識。誤區之一:失血就應該補血?錯!毋庸置疑,輸血是臨床的一種急救措施,人體若大量失血(即失血量佔全身血量的1/3以上)則可能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