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血為何是黃色的,輸血科醫生解密「成分輸血」

2020-11-24 澎湃新聞

輸血為何是黃色的,輸血科醫生解密「成分輸血」

湯朝暉 侯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輸血科

2017-03-29 07:41 來源:澎湃新聞

病人家屬看著那袋黃黃的液體正緩緩輸入親人的血管,終於忍不住問:「醫生,這黃黃的液體,也是血嗎?」「是的,這是血小板,是血液成分的一種,是專門用來止血的。」「血液不是紅色的嗎?」

確實,我們看到自己受傷出的血,看到化驗抽的血,看到影視作品裡給病人輸的血,看到自己或者夥伴獻的血,都是紅色的。這黃色的液體,為什麼也是血呢?

其實,上面提到的這些,我們稱之為「全血」。而現在我們臨床治療所需要輸的血,是「成分輸血」。成分輸血就是把血液中各種細胞成分、血漿和血漿蛋白成分用物理或化學的方法加以分離、提純,分別製成高濃度、高純度、低容量的製品,臨床根據病情需要,按照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輸用,來達到治療患者的目的。相對於以前的全血輸注,按需選擇的成分輸血更安全、更合理。

那麼,我們有哪些血液成分製品可以用呢?

紅細胞製劑

通常會做成懸浮紅細胞,就是全血通過離心,分離移去上層血漿後再加入保存液製成的血液製品,在2~6℃條件下可以保存35天。很多病人以及家屬認為的「輸血」,輸注的就是懸浮紅細胞。它最接近日常我們對血的印象,暗紅色,比較粘稠。

紅細胞最主要的作用就是運輸氧氣,我們呼吸進的氧氣就是靠紅細胞來運輸到身體的各個組織和器官。因此,輸注懸浮紅細胞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補充紅細胞,糾正貧血,恢復和維持機體攜氧能力。適用於各類中重度貧血病人。

血漿製劑

這是另一種常見的血液製品,臨床應用也很廣泛,從全血中分離出來並立即置於-20℃以下速凍保存,保存期為1年。血漿輸注前必須在恆溫37℃水溫箱中快速融化,適用於各種凝血因子缺乏症的補充治療,以及手術、外傷、燒傷、腸梗阻等大出血或者血漿大量丟失患者的血容量補充。

血漿又根據分離時間、處理方式的不同,分為新鮮冰凍血漿、冰凍血漿以及病毒滅活冰凍血漿,醫生可以根據病人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血漿製品。血漿製劑是黃色的液體。

冷沉澱製劑

冷沉澱大家恐怕比較陌生,這是在2℃~4℃條件下將新鮮冰凍血漿解凍融化後,經離心移除上層血漿,剩下的不易融解的白色絮狀沉澱物,在-20℃以下保存1年。

冷沉澱的主要作用是補充凝血因子Ⅷ、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纖維蛋白原、凝血因子ⅩⅢ等物質,對於各類凝血功能障礙而出血不止的患者常有「救命之恩」。冷沉澱製劑也是黃色的液體。

血小板製劑

血小板是機體止血機制中一個重要成分,主要功能就是用來止血。血小板可以從全血離心分離獲得,稱為「濃縮血小板」,也可以通過成分獻血獲得,稱為「單採血小板」。

目前,我們臨床上多數使用的是單採血小板,是通過血液成分單採機將單一血小板供者血循環中的血小板採集到特製血袋中製成。

血小板很「嬌嫩」,不經凍,需要在20℃~24℃的環境水平振蕩保存,保存期為5天。對於血小板數量極度減少或功能障礙並伴有出血傾向或出血表現的患者,及時輸注血小板製劑,可以預防或控制出血。血小板製劑就是黃色的液體。

當然,除了上述介紹的幾種之外,為了不同的臨床需求,有時還會使用全血、粒細胞等血液製劑,有些血液成分製劑還需要經過特殊處理,如輻照血、洗滌紅細胞等。

無論哪一種血液製品的輸注,臨床醫生都必須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依照科學規範的輸血指南來進行。一方面,血液是一項寶貴的資源,科學合理地使用各種血液製品,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費。另一方面,異體輸血會帶來一定的輸血不良反應,避免不必要的輸血,科學選用需要的血液成分製劑,才能幫助更多的患者恢復健康。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成分輸血,黃色血小板,血液成分製品

相關推薦

評論(56)

相關焦點

  • 「驚情四百年」:輸血簡史-驚情四百年,輸血,簡史,血液,生科醫學...
    直到1817年,英國婦產科醫生詹姆斯·布蘭德爾頻頻目睹產婦因大出血而死亡,對此忍無可忍的他,先用動物進行輸血實驗,取得成功後,設計了一套輸血器材,進行了將健康人血輸給瀕死之人的治療嘗試。他共為11例大失血病人輸血,成功救治了其中的5例。
  • 溫故而知新——術中輸血護理操作
    導語 「總是感覺手術室輸血和病房輸血不同。在靜療規範上寫著:輸血起始速度宜慢,應觀察15分鐘無不適後再根據患者病情、年齡及輸注血液製品的成分調節滴速。下面奉上《手術室護理實踐指南》中的術中輸血護理操作」。
  • 血型與輸血的傳說
    之後又為9位患者進行了類似的輸血,很不幸的是在為一名34歲的患者輸血後悲劇發生了,出現了嚴重的溶血性輸血反應,直接導致患者死亡。Denis被指控為"過失殺人"而入監獄,從此再也沒有人敢償試輸血治療疾病,致使輸血研究停滯了一個半世紀。
  • 護士必知:特殊情況下的輸血
    醫生向輸血科申請來2u紅懸(本院規定在血出了輸血科6h必須輸完),可是體溫一直持續高熱狀態,沒有辦法執行醫囑,血該不該輸,怎麼樣才能安全輸血?高熱狀態下,患者為什麼沒有辦法輸血?輸血併發症中就有發熱,如果在發熱時輸血就無法判斷輸血併發症是否存在。但是患者一直在出血,擴充血容量就必須要輸血。
  • 癌症病人輸血有害嗎
    網上有一篇關於癌症病人輸血的文章流傳很廣,連有些專業醫生都轉。在搜尋引擎搜索「癌症病人輸血」這篇文章的內容也往往是在第一個。這篇文章的大體思想是建議癌症病人謹慎輸血,因為輸血對癌症病人有害,可以破壞人的免疫系統,降低生存率。
  • 血型相同就可以互相輸血?關於輸血的五大認知誤區,你get了嗎?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輸血科醫生陳瓊通過辨析輸血的五大認知誤區,科普關於輸血的小知識。誤區之一:失血就應該補血?錯!毋庸置疑,輸血是臨床的一種急救措施,人體若大量失血(即失血量佔全身血量的1/3以上)則可能休克。
  • 醫生提醒:臨床輸血的原則是儘量避免使用親屬供者的血液
    半島記者 王鑫鑫  「患者現在大出血,需要緊急輸血,請問家屬在嗎?」醫生在手術室門口大聲喊,病房外焦急等候的家屬爭先恐後地要求給患者獻血。據西海岸新區人民醫院輸血科醫生介紹,輸血本質上是移植的一種,也會伴隨著一系列可能發生的免疫反應,而輸血相關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就是最嚴重的輸血併發症之一,據報導該病的發病率僅為0.01%~0.1%,雖然發病率不高,但是病情嚴重且死亡率高達90%以上!
  • 5.血型和輸血
    BOO型(OO)AO、OOBO、OOAO、BOOO5.ABO系統抗體特性天然抗體IgM免疫性抗體IgG可察覺的抗原刺激無有(妊娠、輸血②高膽紅素血症③肝脾腫大④組織水腫⑤肌張力減低2.發病機制:血型不合(ABO、Rh) 四、血液保存液 1.分類①ACD保存液:A為枸櫞酸、C為枸櫞酸三鈉、D為葡萄糖②CPD保存液:C為枸櫞酸三鈉、P為磷酸鹽、D為葡萄糖及枸櫞酸 五、輸血與輸血反應
  • Day46:血型和輸血
    因此,輸血時必須注意血型的選擇,應該以輸入同型血為原則。少量失血(小於 400 毫升)時,所喪失的血漿成分和血細胞,可以在短時間內得到補充而恢復正常。一次失血超過 800~1 000 毫升,就會出現頭暈、心跳加快、眼前發黑和出冷汗等症狀;一次失血超過 1 200~1 500 毫升,就會發生生命危險,需要及時輸血。
  • [血液百科] 血型與輸血
    血型是人類20世紀的重大發現,第一次世界大戰前,人類已經發現輸血可以挽救生命,但成功率很低,1900年,卡爾•蘭德發現了血型
  • 南昌二附院輸血科發現kidd血型新基因
    近日,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輸血科發現的kidd血型系統的新基因已通過美國國立生物技術信息中心據了解,2019年贛州市人民醫院輸血科發現一名需要長期進行血液透析與輸血的患者,同血型100名獻血員進行交叉配血均不相合,無法進行輸血,故將患者標本寄給南大二附院輸血科進行進一步研究。本院輸血科工作人員檢測發現,患者血液中帶有高頻抗體,並發現樣本中含有人類Kidd血型系統的一新型等位基因型,同時通過對其家系進行遺傳學分析,上述患者及其子代都擁有這種變異等位基因,表現出家族遺傳性。
  • 直系親屬之間可以輸血?關於輸血的常見「雷區」,還有這3個
    電視劇上常常會出現直系親屬為病人輸血的情節,因此誤導了一大部分人,認為直系親屬間輸血是最好的。然而直系親屬即使是血型相同的也不能互相輸血,不然會帶來致命危機。直系親屬能不能輸血?首先確切的說直系親屬間不能互相輸血,輸血其本質上是移植,常常伴有一系列的免疫反應,最可怕的是移植物抗宿主病,這是嚴重的輸血併發症之一,其死亡率高達90%以上。供血的人身體中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細胞,會在患者身體中遷移和增殖,從而攻擊被輸血者的免疫系統,患者可出現口腔潰瘍、身上起皮疹、肝功能受到嚴重損傷以及腹瀉,血緣越親,輸血的風險就越高。
  • B亞血型患者輸入異型紅細胞,這輸血過程管控值得分享
    摘要:輸血是臨床工作中的重要治療手段之一[1]。因誤輸入異型血所導致的不良事件時刻警醒著臨床護士。臨床工作中,護士只遵循ABO/RH同型相合型原則,罕見輸注不同血型的成分血。現有1例因病情需要,血型檢測為B亞型的患者,遵醫囑輸入O型洗滌紅細胞,無輸血反應發生,現報告如下。
  • 過敏性輸血反應與花粉性過敏反應是一回事嗎?
    那麼過敏性輸血反應是怎麼回事呢?過敏性輸血不良反應在輸血不良反應中比較常見,約佔全部輸血反應的45%。輸注全血、血漿或血液製品後可發生輕重不等的過敏反應,特別是在輸注血漿蛋白製品後。
  • 一個人竟有兩種血型——駐馬店市中心醫院輸血科首次發現嵌合體
    一個人竟有兩種血型 ——駐馬店市中心醫院輸血科首次發現嵌合體血型記者 李釗 通訊員 劉康 劉洋近日,晏先生到駐馬店市中心醫院就診,入院後常規血型檢測發現他血型結果有些異常,血型卡顯示該患者血型鑑定正定型出現了陽性與陰性並存的現象
  • 【檢驗臨床面對面】血紅蛋白輸血後升高了,竟是假象!
    臨床考慮行手術根除,由於血紅蛋白低,在3.6號開出預約輸血申請。剛好輸血科同事在,就隨口問了下,此患者是否輸過血?同事表示患者於昨日3.7號術中輸血1.5個單位。似乎這變化的血常規就可以解釋的通了,WBC的上升或為術後應激性反應;RBC和HGB的上升或為輸血緣故;血小板的降低或為術後、患者年紀較大,血小板消耗了部分,機體未能及時代償補充。
  • 透視「血漿經濟」後遺症:男子輸血20年後染C肝
    侯在訴狀中稱,1993年1月26日,她因剖腹產在焦作市人民醫院住院,術後輸血。 南都記者 郭現中 攝  南都記者 孫旭陽 發自河南焦作  在人生的第一份病歷上,還沒有取名的小張被醫生稱為「張小孩」。那是1993年的冬天,他出生第二天就開始發高燒,經診斷患有敗血症。在醫生開具的處方中,有一份30毫升的血漿。
  • 輸血會發生什麼不良反應?
    在生活中,我們可能見過很多的輸血案例,看似非常簡單,實則複雜,輸血不僅僅可以救命,還可以發生輸血反應,威脅著人的生命。1、溶血性輸血反應:是由於輸血導致紅細胞破壞增加而產生的一系列臨床表現或實驗室檢查結果。
  • 獻血、輸血和骨髓捐獻,這些都安全嗎?
    輸血有什麼風險? 那麼,輸血安全嗎?有什麼風險?輸的是什麼血? 景紅梅說,輸血是指將健康人的血液通過靜脈輸注給病人的一種治療方法,在臨床上應用廣泛。輸血療法是儘可能在血型相同的個體間進行。在輸血治療前,血液一般已經通過基本傳染病化驗,證實安全,才可使用。
  • 談談血型和輸血
    談談血型和輸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