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系親屬之間可以輸血?關於輸血的常見「雷區」,還有這3個

2020-12-05 家庭醫生在線網

電視劇上常常會出現直系親屬為病人輸血的情節,因此誤導了一大部分人,認為直系親屬間輸血是最好的。然而直系親屬即使是血型相同的也不能互相輸血,不然會帶來致命危機。

直系親屬能不能輸血?

首先確切的說直系親屬間不能互相輸血,輸血其本質上是移植,常常伴有一系列的免疫反應,最可怕的是移植物抗宿主病,這是嚴重的輸血併發症之一,其死亡率高達90%以上。供血的人身體中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細胞,會在患者身體中遷移和增殖,從而攻擊被輸血者的免疫系統,患者可出現口腔潰瘍、身上起皮疹、肝功能受到嚴重損傷以及腹瀉,血緣越親,輸血的風險就越高。若不能規避直系親屬輸血,需利用專門的輻照儀照射,能滅活血液中免疫活性的淋巴細胞,然後再輸入。

關於輸血的誤區有哪些?

1、血型相同就能輸血

輸血並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簡單,其過程甚是複雜。血型系統和輸血關係非常密切,輸血前不僅僅需鑑別血型,而且要做抗體篩查檢測,根據凝集反應原理,把提供人的血液和受血者的血液做交叉配血試驗,看看其他紅細胞血型系統是否相容,只有相容時才能輸血,這樣才能保證輸血安全。輸注血漿、冷沉澱以及機採血小板等血液製品時,一樣的血型能互相輸血,因為其中沒有凝集原和紅細胞。

2、失血就應該補血

輸血常常用於急救措施,因為大量失血時可引起休克,尤其是失血量超過全身血量的30%以上時。就拿體重是100斤的人來說,全身血液大約在4000毫升,有4/5的血液在外周血管中參與血液循環,剩下的一部分暫時存在肝脾等器官中,以備不時之需。成年人失血少於800毫升不需輸血,可輸出適量晶體鹽溶液,這樣能恢復血容量,維持正常的血液循環。

3、 O型血是萬能血

相當一部分人認為 O型血能給任何血型輸血,其實這是錯誤的想法。 O型血的紅細胞上沒有AB抗原,因此O型血的紅細胞在主側配型相合時,能給A型AB型和B型的人群輸血。但O型血血漿中含抗A和抗B抗體,若把含o型血漿的紅細胞輸入A型、B型和AB型血患者身上可能會引起溶血性輸血不良反應。其主要症狀是皮膚顏色發青,四肢麻木無力、發抖,伴有腰痛胸悶,心跳速度加快和血壓下降,嚴重時可導致死亡。所以非緊急情況下,輸血時必須選擇合適的血型,以輸入同型血為原則。

溫馨提示

平時在大街上獻著血並不會直接給患者用,醫院用血需由血站統一採集且調配,凡是沒有經過檢測和檢測不合格的血液都不能提供給醫療機構。獻血前先做篩選,獻血後再做檢測,這樣能最大程度保證安全用血,其中包括對B肝和C肝病毒以及轉氨酶檢測,還包括血型分型分析。

相關焦點

  • 血型相同就可以互相輸血?關於輸血的五大認知誤區,你get了嗎?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輸血科醫生陳瓊通過辨析輸血的五大認知誤區,科普關於輸血的小知識。誤區之一:失血就應該補血?錯!毋庸置疑,輸血是臨床的一種急救措施,人體若大量失血(即失血量佔全身血量的1/3以上)則可能休克。
  • 直系親屬間不能輸血!血型一樣也不行……
    直系親屬,即使血型吻合,也不宜相互輸血!首先要從輸血的本質說起,輸血過程從本質上講屬於移植的一種,即將自體或異體的細胞、組織和器官移植到宿主體內發揮作用,所以輸血也是最早採用的細胞移植。所以,這下明白為什麼直系親屬之間不宜相互輸血了吧!不但好處全無,嚴重的還會喪命!那也是不被建議的!丈夫給未生育的妻子輸血同樣存在風險。雖然這個風險跟夫妻雙方無關,但直接影響到胎兒。
  • 輸血為何是黃色的,輸血科醫生解密「成分輸血」
    「是的,這是血小板,是血液成分的一種,是專門用來止血的。」「血液不是紅色的嗎?」確實,我們看到自己受傷出的血,看到化驗抽的血,看到影視作品裡給病人輸的血,看到自己或者夥伴獻的血,都是紅色的。這黃色的液體,為什麼也是血呢?其實,上面提到的這些,我們稱之為「全血」。而現在我們臨床治療所需要輸的血,是「成分輸血」。
  • 血型與輸血的傳說
    1616年英國醫學家Harvey用動物實驗的方法闡明了血液在體內的循環方向或運行途徑,並於1628年和1651年分別了發表了兩篇關於血液循環的論文,才使人們知道血液在體內是流動的。這一發現不僅為以後的輸血奠定了基礎,也啟發人們往血管內注射藥物,藉助流動的血液把藥物帶到全身,起到治療作用。
  • 醫生提醒:臨床輸血的原則是儘量避免使用親屬供者的血液
    這是小時候在電視上常常見到的故事情節,我們一定以為是親屬之間的血型更匹配,實際上,且不說親屬的血型不一定跟患者一樣,即使血型相合,直系親屬間輸血可能會引起「輸血相關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弄不好會出大事的!
  • 癌症病人輸血有害嗎
    網上有一篇關於癌症病人輸血的文章流傳很廣,連有些專業醫生都轉。在搜尋引擎搜索「癌症病人輸血」這篇文章的內容也往往是在第一個。這篇文章的大體思想是建議癌症病人謹慎輸血,因為輸血對癌症病人有害,可以破壞人的免疫系統,降低生存率。
  • 「驚情四百年」:輸血簡史-驚情四百年,輸血,簡史,血液,生科醫學...
    可見,輸血作為一種救命的手段,早已深入人心,輸血急救的相關操作和標準也被許多人所熟知。但是,輸血作為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案,應用於臨床,至今才有約百年歷史。算上之前走的那些彎路,從可以被稱為「輸血治療」的臨床治療手段問世至今,也才四百年左右的時間。和醫學中的其他門類一樣,輸血醫學也經歷了從蒙昧到開明、從粗陋到精細的發展歷程。
  • 輸血會發生什麼不良反應?
    在生活中,我們可能見過很多的輸血案例,看似非常簡單,實則複雜,輸血不僅僅可以救命,還可以發生輸血反應,威脅著人的生命。1、溶血性輸血反應:是由於輸血導致紅細胞破壞增加而產生的一系列臨床表現或實驗室檢查結果。
  • 輸血界的諾貝爾獎你知道幾個?
    尤其是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由3位科學家共同分享這一殊榮。他們是接力賽跑的「病毒獵手」,在不同階段的貢獻發現了C型肝炎病毒。這一發現為抗擊血源性肝炎做出了關鍵性貢獻,增加了從世界人口中根除C型肝炎病毒的希望,同時也為輸血安全築起了防護牆。
  • [血液百科] 血型與輸血
    血型是人類20世紀的重大發現,第一次世界大戰前,人類已經發現輸血可以挽救生命,但成功率很低,1900年,卡爾•蘭德發現了血型
  • 護士必知:特殊情況下的輸血
    案例一患者,男,26歲,下消化道出血,一直在解暗紅色血便,最新血紅蛋白40g/l,血壓72/48mmhg,心率120次/分,體溫波動在在39到40度之間。醫生向輸血科申請來2u紅懸(本院規定在血出了輸血科6h必須輸完),可是體溫一直持續高熱狀態,沒有辦法執行醫囑,血該不該輸,怎麼樣才能安全輸血?高熱狀態下,患者為什麼沒有辦法輸血?輸血併發症中就有發熱,如果在發熱時輸血就無法判斷輸血併發症是否存在。但是患者一直在出血,擴充血容量就必須要輸血。
  • 透視「血漿經濟」後遺症:男子輸血20年後染C肝
    況且,C肝感染者有窗口期,C肝傳染途徑又不止輸血一種,感染原因很難判定。  但在醫療事故案件中,實行舉證責任倒置,就是患者只需要證明存在先後事實,醫院則需要反駁事實之間的因果關係。這使得1993年7月1日,成為曾接受輸血的C肝患者維權的「生死線」。近年來媒體披露的河南焦作、洛陽和鄭州多例C肝患者告輸血醫院勝訴的案例,都或多或少受益於舉證責任倒置。
  • 血液能挽救生命,但輸血不當也能奪人性命?
    不過實際上,輸血既非大多數疾病的「神藥」,也無法保證不會帶來嚴重的不良反應,正是因為這樣,醫生們才會在決定輸血之前再三斟酌,以避免潛在的嚴重後果。親屬之間獻血的噩夢我們經常能夠在電視劇之中看到這樣的情景:患者由於受傷失血過多需要輸血,結果在手術室門外的患者家屬就衝上前去,和醫生說「抽我的血就好」。
  • Day46:血型和輸血
    凝集成團的紅細胞可以堵塞小血管,引起血液循環發生障礙。接著這些紅細胞又破裂溶血,放出大量的血紅蛋白。當大量血紅蛋白從腎臟排出時,又可以堵塞腎小管而損傷腎功能,引起少尿或無尿。這一連串的反應可以引起下列症狀:皮膚發青、四肢麻木、全身發抖、胸悶、腰疼、心跳加速、血壓下降,嚴重時甚至死亡。
  • 從輸血感染愛滋病談患者權益保護
    事實上,患者因使用血液製品而感染愛滋病病毒的案例,每年都有數起發生,這已然成了全世界值得關注的問題。本文從我國愛滋病的立法進程、立法缺陷及患者法律保護三個方面展開論述,以期構建一個完善的針對愛滋病患者的法律賠償機制。  一、我國愛滋病立法的進程  愛滋病並不是源發於我國,因此對我國的社會生活來說,它是一個舶來品。
  • 談談血型和輸血
    談談血型和輸血
  • 世界獻血日ABO血型和輸血原則
    至今已經發現30多個血型系統,抗原近300多個。其中,與臨床關係最密切的是ABO和Rh血型系統。該系統一共有4種血型,即A型、B型、AB型和O型。這也是為什麼給病人輸入不同血型的血,會導致嚴重的輸血反應,甚至死亡的原因。輸血在臨床上應用非常廣泛,如果輸血不當或者出現差錯,將會給患者帶來嚴重的損害,甚至是死亡。那麼臨床輸血時,需要遵循哪些原則呢?1.首選同型輸血,即血型相同的人之間進行。
  • 溫故而知新——術中輸血護理操作
    (3)輸血時應使用符合標準的輸血器進行輸血。 (4)輸血前後用靜脈注射生理鹽水衝洗輸血管道。 (5)術中輸血應遵循先慢後快的原則,但同時根據病情和年齡遵醫囑調節輸血速度。嬰幼兒患者輸血宜採用注射泵輸注。
  • 5.血型和輸血
    紅細胞抗原和抗體紅細胞抗原血液中抗體A型A抗原B抗體B型B抗原A抗體AB型A、B抗原無A、B抗體O型無A、B抗原A、B抗體3.BOO型(OO)AO、OOBO、OOAO、BOOO5.ABO系統抗體特性天然抗體IgM免疫性抗體IgG可察覺的抗原刺激無有(妊娠、輸血
  • 血液專家:關於獻血輸血與骨髓捐獻 你應該知道這些
    作者 | 景紅梅出品 | 網易科技《知否》欄目組(公眾號:tech_163)獻 血正常人體內的血液總量約佔體重的7-8%,一般成人的血液總量為4000-5000毫升,一次獻血200-400毫升僅佔總血量的5-10%,一般失血600毫升以下都可以不輸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