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被電視劇騙了!直系親屬間不能輸血!血型一樣也不行……

2020-12-05 瀟湘名醫

在電視劇中經常有這樣的橋段:劇中人物生命垂危,需要立即輸血搶救,血庫中庫存卻不足,

需要緊急輸血,親屬立馬擼起袖子:「我是他兒子,抽我的!」

是不是很感人,聽著也沒毛病,反正身體裡都流著父母的血。

可實際上,這樣的做法,弄得不好是會送命的!

直系親屬,即使血型吻合,也不宜相互輸血!

首先要從輸血的本質說起,輸血過程從本質上講屬於移植的一種,即將自體或異體的細胞、組織和器官移植到宿主體內發揮作用,所以輸血也是最早採用的細胞移植。

既然是移植,必然會伴隨著一系列可能發生的免疫反應,而輸血相關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ransfusion associated graft-versus-host disease,簡稱TA-GVHD)就是其中的免疫反應之一,同時也是最嚴重的輸血併發症之一。

TA-GVHD這個可怕的輸血併發症在親屬間發生的機率遠遠高於非親屬,並且血緣關係越近,該病的發病率越高,尤其是父母與子女之間,發病率要高10到20倍,死亡率高達90%左右,幾乎無法挽救。

輸入的血液裡含有活性淋巴細胞,淋巴細胞是機體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果這些活性淋巴細胞輸到沒有血緣關係的人身上,由於遺傳基因不一致,受血者本身的淋巴細胞就會識別、排斥並殺死這些入侵的「外人」,因此供血者的淋巴細胞一般不會影響受血者的健康。

但是當受血者與供血者有血緣關係時,二者一部分遺傳基因相同,加上受血者普遍免疫功能低下,不能識別供血者的淋巴細胞,供血者的淋巴細胞在受血者體內植活並增殖,反過來攻擊受血者的淋巴細胞,就形成了TA-GVHD。

比如一對父子,父親是供血者,兒子是受血者,兒子的免疫系統會將父親血液裡的淋巴細胞當自己人,任由其繁殖。

而父親的淋巴細胞繁殖後,會將兒子的組織器官視為「外人」並加以排斥,不但會反過來攻擊兒子的淋巴細胞,還會造成身體器官嚴重損害,以致兒子死亡。

所以,這下明白為什麼直系親屬之間不宜相互輸血了吧!不但好處全無,嚴重的還會喪命!

那也是不被建議的!

丈夫給未生育的妻子輸血同樣存在風險。雖然這個風險跟夫妻雙方無關,但直接影響到胎兒。因為你老婆接受你的血液後,會產生針對其血型抗原的抗體。

懷孕後,這種抗體可通過胎盤到達胎兒體內。如果胎兒通過遺傳從父親那裡獲得了這種血型抗原,就有可能發生新生兒溶血病,嚴重時還可能導致新生兒死亡。所以未生育的夫妻還是應該儘量規避這樣的輸血。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目前已經有了解決方案,現在有一種技術就叫做輻照技術。

就是把這種有活性的免疫細胞給殺死、滅活,讓它在輸到體內去以後它不能夠再產生它的免疫活性。所以用這種技術就可以大大降低乃至避免TA-GVHD的發生,從而解決在特殊情況下,直系親屬之間不能相互輸血的問題。

儘管直系親屬之間可以通過「輻照技術」解決以後進行輸血,但也不建議直系親屬之間血液這樣輸。

當然,如果因特殊情況只能輸直系親屬的血液的話,也不是說完全不可以。畢竟人命關天,事急從權(且TA-GVHD這種病的發病率較低,僅為0.01%-0.1%)。

不過在輸血過程中務必要記住這兩個選擇的原則:

如果有親屬要動手術需要輸血,這個時候醫院會動員親人「互助獻血」

但不少人都有這樣的誤區,認為互助獻血就是獻血給自己的親屬,其實不然。

互助獻血和直系親屬間相互輸血不是一回事,一般如果有病人需要輸血,而家屬同意獻血的話,則病人可以優先獲得與其家屬獻血量同等數量的血漿,而不是直接輸血給自己的親屬。

總而言之,若非特殊情況,直系親屬之間應避免相互輸血。

如果以後電視劇上再出現親人之間相互輸血的劇情,希望大家能直接無視跳過。

同時,也希望面向大眾的影視劇,在涉及醫療常識的時候,能夠多走心、講科學,不要只想著撒狗血、玩套路。

【來源:關於健康的那點事兒】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直系親屬之間可以輸血?關於輸血的常見「雷區」,還有這3個
    電視劇上常常會出現直系親屬為病人輸血的情節,因此誤導了一大部分人,認為直系親屬間輸血是最好的。然而直系親屬即使是血型相同的也不能互相輸血,不然會帶來致命危機。直系親屬能不能輸血?首先確切的說直系親屬間不能互相輸血,輸血其本質上是移植,常常伴有一系列的免疫反應,最可怕的是移植物抗宿主病,這是嚴重的輸血併發症之一,其死亡率高達90%以上。供血的人身體中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細胞,會在患者身體中遷移和增殖,從而攻擊被輸血者的免疫系統,患者可出現口腔潰瘍、身上起皮疹、肝功能受到嚴重損傷以及腹瀉,血緣越親,輸血的風險就越高。
  • 血型相同就可以互相輸血?關於輸血的五大認知誤區,你get了嗎?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輸血科醫生陳瓊通過辨析輸血的五大認知誤區,科普關於輸血的小知識。誤區之一:失血就應該補血?錯!毋庸置疑,輸血是臨床的一種急救措施,人體若大量失血(即失血量佔全身血量的1/3以上)則可能休克。
  • 醫生提醒:臨床輸血的原則是儘量避免使用親屬供者的血液
    這是小時候在電視上常常見到的故事情節,我們一定以為是親屬之間的血型更匹配,實際上,且不說親屬的血型不一定跟患者一樣,即使血型相合,直系親屬間輸血可能會引起「輸血相關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弄不好會出大事的!
  • ab血型為什麼不能獻血 ab血型輸血需要注意什麼?
    ab血型為什麼不能獻血 ab血型輸血需要注意什麼?時間:2017-07-29 13:14   來源:學習啦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ab血型為什麼不能獻血 ab血型輸血需要注意什麼? 現在獻血都要檢測是何種血型,然而ab型血的人有的時候不能獻血,為什麼呢?
  • 熊貓血患者急需輸血
    本報訊(記者 盧琛)昨日,有市民向本報求助,稱親屬是稀有「熊貓血」血型,因突發性消化道出血,現於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急診科住院,急需輸血。記者隨即聯繫當事人直系親屬了解情況,並聯繫市中心血站相關工作人員,了解目前血庫情況。
  • 血型與輸血的傳說
    這一發現不僅為以後的輸血奠定了基礎,也啟發人們往血管內注射藥物,藉助流動的血液把藥物帶到全身,起到治療作用。1665年英國科學家Lower在小狗之間輸血救活了一條小狗的生命,使人們第一次認識到在不同個體間輸血的可能性,科學家們開始設想在動物與人之間進行輸血。1667年法國科學家Denis將羊血輸給一名15歲的男孩獲得成功。
  • 血型能決定性格和壽命?哪種血型的人身體最好?告訴你血型的秘密
    20世紀初,人類首次發現了ABO血型系統,從這以後,關於血型的研究便逐漸多了起來。普通人對於血型的了解,一般都局限於血型決定輸血,只有相同的血型才能互相輸血,O型血可以給其它血型輸血,或者是血型決定性格、血型決定壽命等這些內容上。那麼,血型真的能決定一個人的性格和壽命嗎?
  • 全球唯一一例的「血型」,在中國的江蘇出現,引起國際廣泛重視
    比如血型,血型是對血液分類的方法,通常是指紅細胞的分型,其依據是紅細胞表面是否存在某些可遺傳的抗原物質。在人類,目前已經發現並為國際輸血協會承認的血型系統有30種,有ABO血型系統、Rh血型系統、MNS血型系統、P血型系統,而其中又以ABO血型系統和Rh血型系統(恆河猴因子)最為重要。
  • [血液百科] 血型與輸血
    血型是人類20世紀的重大發現,第一次世界大戰前,人類已經發現輸血可以挽救生命,但成功率很低,1900年,卡爾•蘭德發現了血型
  • 這個血型,你聽說過嗎?
    目前大多數醫院均使用全自動血型儀進行檢測,但由於卡式鑑定中缺乏O細胞孔,所以在日常檢測時可能有漏檢冷抗體、孟買或類孟買型的特殊血型的情況。當天輸血科醫生潘敏佳使用全自動血型儀進行檢測,發現李女士的血型既不能是O型也不能是B型,血型無法確認。
  • 5.血型和輸血
    一、紅細胞ABO血型系統 1.血型定義①早期:紅細胞抗原抗體系統的遺傳特徵
  • ...全球僅此一例,最罕見的血型出現在我國,連熊貓血的人都可以救治
    每天關注一些事,小編今天帶大家看看育兒的那些事兒1、全球僅此一例,最罕見的血型出現在我國,連熊貓血的人都可以救治血液作為每個人身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一直都倍受重視。無論是在電視劇中還是日常生活中,大家時常可以看到病人繼續用血時,都會先找直系親屬查看血型。除此之外,還有一種稀缺血型近年來也慢慢被人熟知,那就是俗稱熊貓血的Rh陰性血。熊貓血在一般的醫院裡都不會有庫存,因為是這種血型的人太少了。眾所周知,當病人需要輸血時,最好的選擇就是病人是什麼類型的血就輸哪個類型的血。除了O型血之外,還有一個稀缺血型才是真正的萬能血型,那究竟是什麼血型呢?
  • 親屬間的活體器官移植可降低術後排異
    活體器官移植前也要經過嚴格的血型配型和組織配型,只有符合輸血原則,且配型成功才能進行移植。王主任強調,活體移植首先要保證的是供者絕對安全,必須是在供者完全知情、同意的情況下才能進行相關手術。同時,因為親人間的活體器官移植相對於無血緣關係間的器官移植會大大減小患者的排異反應,所以從醫學上來講更提倡有血緣關係的親屬間的活體器官移植。
  • 70億分之一的血型,只有我國出現一例案例,該血型不能被任何人救
    曾看過趙麗穎和張翰主演的電視劇《杉杉來了》,裡面有一個老套的劇情,女主杉杉被破格錄取為男主家公司的正式員工,背後的理由居然是因為杉杉的血型是Rh陰性AB型,和男主妹妹的血型一樣,都是稀有血型。這足以可見Rh陰性血型是很罕見的,不然也不會因為血型就招進一個人。
  • 談談血型和輸血
    談談血型和輸血
  • 重病咳血、滴血認親、嘴吸蛇毒,你被這些電視劇套路了多久?
    重病咳血、滴血認親、嘴吸蛇毒,你被這些電視劇套路了多久?在醫學原則上產婦的安全是第一位所以壓根不會有這種問題出現當然如果產婦沒辦法救的時候會優先搶救胎兒直系親屬互相輸血輸血人的血液裡有淋巴細胞它們進攻性很強一旦輸血人的淋巴細胞進來
  • 世界獻血日ABO血型和輸血原則
    奧地利著名醫學家karl及其學生發現了ABO血型,為臨床安全輸血提供了理論基礎。他也因此獲頒193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這也是為什麼給病人輸入不同血型的血,會導致嚴重的輸血反應,甚至死亡的原因。輸血在臨床上應用非常廣泛,如果輸血不當或者出現差錯,將會給患者帶來嚴重的損害,甚至是死亡。那麼臨床輸血時,需要遵循哪些原則呢?1.首選同型輸血,即血型相同的人之間進行。
  • Day46:血型和輸血
    【今日分享】為什麼只有血型相合才能輸血呢?因此,輸血時必須注意血型的選擇,應該以輸入同型血為原則。3、血型鑑定ABO血型鑑定是即指ABH血型抗原的檢測。4、安全輸血與無償獻血輸血原則:輸同型血輸血關係圖在危機情況下可以異血型輸血,此時要考慮供血者的紅細胞中凝集原是否會與受血者血清中凝集素發生反應,造成紅細胞凝集
  • 南京發現稀有血型,已被國際基因收錄,專家:不是好事
    人體是非常深奧且複雜的存在,每一個人都是單獨的個體,技術有父母的遺傳,也會有獨自的DNA,在血緣方面雖說與直系親屬高度相似,但是也依舊不一樣,甚至還會在演化中出現非常罕見的變異,就像是今天要說的全球獨有的稀有血脈。
  • 男子給兒子輸血得知血型不匹配,經鑑定3個孩子都不是他親生的
    都說電視劇取材於生活,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事情還真的時有發生。就像我們今天要講到的這名男子,發現自己養大的3個孩子都不是他親生的,真是聽著都替他心塞。據非洲媒體12月28日報導,這名男子叫做Bello Kreb(化名),今年32歲,來自奈及利亞拉各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