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細胞與常見晶體溶液混合輸注,安全!?

2021-02-22 輸血人

1.本研究將紅細胞與血漿、生理鹽水、Plasma-Lyte、乳酸林格氏溶液(LR)和5%葡萄糖水溶液(D5W)分別共孵育5min,然後對樣品的溶血情況、聚集性和膜變形性進行評估。聚集性與膜變形性使用微流控縫隙式血細胞測定儀進行測定。

2. 與血漿中孵育的添加劑保存的紅細胞相比,添加劑保存的紅細胞在與四種晶體溶液(SAGM、AS-3、PAGGSM或D5W-PAGGSM )之一孵育時顯示出更高的平均游離血紅蛋白濃度

3. 與血漿中孵育的添加劑保存的紅細胞相比,添加劑保存的紅細胞在與晶體孵育時顯示出相似或減少的聚集性

4. 與配對血漿添加劑對照組相比,在Plasma-Lyte-SAGM、LR-AS-3、D5W-AS-3、LR-AS-5和Plasma-Lyte-PAGGSM晶體添加劑組合中觀察到平均變形性顯著降低

5. 在常用添加劑溶液中製備的紅細胞,與晶體溶液混合(與血漿混合相比)後顯示:

(a)血漿游離血紅蛋白水平表明沒有臨床相關的溶血增加;

(b) 臨界切應力表示沒有臨床相關的聚集性增加,但在某些情況下會減少;

(c)膜變形能力沒有臨床相關的惡化。任何可檢測到的與添加劑相關的變形性惡化,即使可能與臨床無關,隨後也會在晶體溶液被血漿稀釋的5分鐘內恢復正常。

6. 數據表明,當紅細胞用最常用的添加劑溶液而不是血漿製備時,普遍能耐受與等滲鹽水、平衡晶體溶液和D5W的混合。血液和晶體的比例被選為接近於在重症監護環境中用來輸注血液和中等劑量血管活性藥物的比例。通過避免需要額外的血管內通道,醫療保健系統可以降低患者的不適、感染風險和人力成本。

相關焦點

  • 腸外營養液輸注中的那些事
    知識連結1、單瓶輸注和腸外營養混合液輸注,哪種輸注方式較好?單瓶輸注和腸外營養混合液輸注的比較單滴腸外營養混合液(PN)血管刺激藥物濃度不均勻,對血管刺激大,增加靜脈炎的發生充分稀釋混勻的營養液,對血管刺激性小,可經周圍靜脈滴注機體利用滴入藥物不均勻,機體利用率低, 「脂肪超載症候群」、胺基酸單滴後一過性轉氨酶升高,皮膚黃染,血清尿素氮升高。
  • 血紅蛋白低至70,需要輸點紅細胞來補補嗎?
    輸哪種紅細胞,輸多少合適呢?1. 什麼時候需要輸血因個體生理、病理差異,以及對貧血程度的耐受力不同,輸注指徵也會有所不同。一般來說,非手術的患者血紅蛋白Hb<60g/L,推薦輸血;Hb在(60-70)g/L之間時,通常有指徵時需輸注。2.紅細胞有哪些,選哪種呢?
  • 紅細胞的凍存
    目前認為甘油是保存紅細胞最好的保護劑,具有保護效果好、易洗滌的優點。由於甘油相對分子項裡小,能日面應八通2Na或氯化鈉。在3~4min 內降到-196℃,解凍後細胞存活率為80%~96%。其羥基能和水分子形成氫鍵而與水分子牢固結合,使溶液在冰品存在時保持過狀態,這樣可以減輕對紅細胞的損害。更有人曾深低溫保存紅細胞28年。
  • 懸浮在溶液中的小晶體 黃金雨實驗
    (註:此處所用溶解度單位為「g/100g水」)所以,當我們加熱含有碘化鉛沉澱的溶液時會有一部分碘化鉛繼續溶解。而溶液加熱到80攝氏度以上後,過濾掉多餘的碘化鉛,會得到一種含有大量碘化鉛的淡黃色清液。這時如果讓溶液冷卻下去,就是「見證奇蹟的時刻」了。
  • 初三化學下冊,溶液的組成與溶液的命名方法講解
    1.5、溶劑為液體①最常見、使用最廣泛的溶劑:水如氯化鈉溶液、高錳酸鉀溶液、硫酸和鹽酸等溶液,溶劑都為水。溶液命名格式為:」溶質的名字+的+溶劑的名字+溶液「。2.1、溶質為固體和氣體+溶劑為液體的命名方法註:若固體或氣體溶於液體中形成溶液,那麼固體或氣體為溶質,液體為溶劑。
  • 緊急搶救時ABO血型不相同血小板輸注專家共識
    1965年AsteR提出血小板ABO不相容輸注患者的血循環中血小板恢復程度低於同型輸注的患者以來,血小板治療性輸注已有50 多年的歷史,目前全世界每年的血小板輸注量已達1000萬U。美國新英格蘭地區《血液成分輸注指南》建議如果無法得到與ABO 血型相合的血小板,輸注ABO 血型不同的血小板也能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 在這種情況下,雖然同時輸注了大量與ABO 血型不同的血漿,血漿白會導致受血者的抗球蛋白試驗陽性,卻罕見紅細胞溶血反應的發生。
  • 兒童靜脈輸注甘露醇,如何防止外滲?
    甘露醇對血管刺激性強,易引起疼痛和藥物外滲,特別是在兒科,由於小兒血管很細,管壁通透性高,加之液體張力大應用時常加壓滴注, 因此發生外滲的風險較成人更大。一旦發生外滲會迅速出現腫脹、疼痛,嚴重者甚至會引起周圍組織的壞死,造成神經肌肉的損傷。通過實施有效的護理幹預,可以降低輸注甘露醇的不良反應,預防外滲的發生,減輕患兒痛苦,有利於疾病康復,提高護理質量。
  • 損傷控制復甦10年實踐的體會|病死率|創傷性|紅細胞|凝血病|-健康界
    對近10年的創傷患者的前瞻性收集數據進行回顧性分析,這些患者啟動了重要創傷中心的大出血方案(MHP)並接受了至少1單位紅細胞輸注(RBC)。共有1169名創傷患者啟動了MHP,並輸注了至少1單位的RBC,其損傷和入院生理特徵相似。
  • 輸年輕人的血可長生不老?獻血對健康有影響?世界獻血日,來了解這些...
    「年輕血液」之謎通過輸注年輕人的血漿變年輕「奇思妙想」並非來自中國四大名著《西遊記》,而是得到了「聯體共生」(Parabiosis)研究的啟發。聯體共生研究是將年邁和年輕動物的血液循環系統連接起來,從而使它們的血液相互混合。
  • B亞血型患者輸入異型紅細胞,這輸血過程管控值得分享
    臨床工作中,護士只遵循ABO/RH同型相合型原則,罕見輸注不同血型的成分血。現有1例因病情需要,血型檢測為B亞型的患者,遵醫囑輸入O型洗滌紅細胞,無輸血反應發生,現報告如下。3月16日患者血常規示:血紅蛋白(HGB)77.2g/L,紅細胞(RBC) 2.43*109/L,考慮為支氣管出血、感染消耗、使用利奈唑胺產生的骨髓抑制綜合因素所致,更改利奈唑胺為替加環素。查ABO血型:ABO血型正定型O型,反定型為B型,RH(D)陽性,患者為中度貧血,有輸血指徵。輸血科建議:該患者為B亞型血,使用非同型相容性輸注。非同型相容性輸血發生的輸血不良後果及醫療風險與同型輸注相同。
  • 寶石居然屬於溶液?無處不在的固溶體
    不過,如果告訴你,鋼鐵和寶石也是「溶液」,你會相信嗎?真的,它們確實是「溶液」,只不過是「固體溶液」。只要兩種固體間達到分子或原子水平上的混合,它們也能形成「溶液」。這種在分子或原子水平上均勻混合的固體混合物稱作固體溶液,簡稱固溶體。那這個過程是如何實現的呢?
  • 網絡頻現尋求Rh陰性血 專家表示或可輸Rh陽性血
    近年來,類似因急需Rh陰性血向社會告急求助的信息常見於網絡。血液專家對此表示,對於Rh陰性患者的用血,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應儘量給予Rh陰性血。但在病情危重急需用血時,應以「救治生命」為首要原則,可給予配型相合的Rh陽性血,甚至為爭取時間搶救生命,給予未做交叉配型的Rh陽性O型血。
  • 利用溶液中的流體行為調控晶體生長和材料組裝
    文章發展了一種通用的晶體生長和材料組裝的策略通過調控氣液固三相接觸線附近楔形溶液區域內的溫度梯度分布,在溶液區域內構建穩定的馬拉高尼單渦流體系,這種穩定的單渦流體系為材料的生長和有序組裝提供了更加有利的環境。利用這一策略,作者實現了多種有序微納結構的製備。 利用溶液過程進行晶體生長和材料組裝具有簡單易行、靈活多變的特點,因而被廣泛地使用。
  • 醫生給糖尿病患者輸葡萄糖!真相是…|葡萄糖液|葡萄糖|糖尿病...
    因此,為了避免患者血糖顯著升高,一般情況下會儘量避免給糖尿病患者輸注葡萄糖液。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糖尿病患者就絕對不能輸注葡萄糖。在某些特定情況下,葡萄糖該用還得用,但要採取一定的措施,以確保患者不會因輸注葡萄糖而導致血糖失衡。葡萄糖易溶於水,臨床上,葡萄糖溶液常被作為溶媒用來稀釋藥物。
  • 患者因輸注清開靈注射液死亡 基層醫生牢記這3點
    患者輸液後身亡,屍檢報告顯示,為輸注這種藥產生過敏性休剋死亡!患者稱嗓子痛靜注清開靈後身亡據紅星新聞報導,雲南教師張建寧疑似因注射清開靈注射液導致過敏身亡案有最新進展。患者屍檢報告公布:鑑定意見顯示其死亡原因為清開靈急性藥物過敏性休剋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