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構與重組 MIUI V5/MIUI 6橫評

2021-01-13 雷鋒網

MIUI 6於前天正式發布。作為國內最大的Android定製系統,它的發布自然備受矚目,我們也第一時間拿到了刷機包,並進行了較為詳細的體驗。現在就為大家獻上MIUI 6和MIUI V5的詳細橫評對比。


本次採用的測試機都為量產版的小米4,一部刷上了最新的MIUI6,另一部刷上的是最新的MIUI V5開發版(4.8.15)。本次橫評將根據MIUI的系統邏輯,分為設計風格、系統底層、系統應用、工具應用,共4部分進行對比▲

設計風格對比

作為一個整體的系統,其UI界面的統一度可以直接反映其成熟度,同時統一高效的UI也可以減少用戶學習成本並提升使用感受。

MIUI V5設計風格上,最明顯的特徵是圓潤,無論是圓角矩形的圖標和系統按鈕,還是各種過場動畫,都有一種MIUI V5特有的柔和感▲

MIUI6則去掉很多陰影和過渡,同時採用更加淺的色系,顯得簡潔明快▲

系統底色對比,MIUI V5在系統應用統一的頂部指示欄,採用的是深灰色紋路背景;MIUI 6則是加入了更徹底的沉浸式狀態欄,並採用類似iOS7的背景模糊化處理,會根據背後的實際畫面渲染出獨立的背景紋路▲

系統主色方面,V5的按鈕和提醒區底色皆為經典的橙色,顯得成熟穩重;MIUI 6則採用更加輕快明亮的色彩元素。雖然還是沿用橙色作為基礎色,但無論是彩色的選項圖標,還是那些會更根據應用類型更改的應用底色,都可以看出系統中更突出的是「多彩」▲

不喜歡複雜的用戶可能會喜歡V5穩重的處理,但半透明毛玻璃效果倒是很合年輕人的審美口味。

系統底層對比

作業系統是應用程式的展現和管理平臺,雖然除去桌面和鎖屏外,它的出現率不高,但是底層功能是否優秀,會直接影響用戶對系統整體的評價。這部分會分為鎖屏、桌面、通知欄、任務管理器、設置界面,共5部分進行比較。

鎖屏

鎖屏界面對比,V5的鎖屏界面採用的是經典的四向解鎖,用戶可以通過左右和上滑,直接進入通話、簡訊或相機應用。MIUI 6則改用了底部上滑解鎖的方式,在加入了消息提醒,可以在鎖屏界面顯示通知條數並直接進入相關應用▲

桌面

 

兩代系統桌面最明顯的視覺差異,在於MIUI 6的圖標進行了扁平化處理,減少的倒角的弧度,去掉了陰影和漸變,同時採用更淺的色系,看起來更加簡潔明快。新版的系統圖標略有縮小,字體也變得更加詳細▲

新系統還加入了全局上滑進入搜索界面的功能,以及新的角標顯示功能▲


新版在桌面widget插件上,增加了一類百變插件,當中包括日曆、計算器、播放器和虛擬時鐘。值得一提的是,計算器插件是可以直接在桌面上進行計算操作的▲

通知欄

新版的通知欄變窄,字體變小,加入毛玻璃效果並且採用了沉浸式設計。同樣是左划進入通知界面,右滑進入N宮格式的快捷開關的設計。新版的左上角常駐音樂播放器,快捷開關列表可以滑動,並取消了自定義開關位置的設計▲

 

當中的一個小細節是,運營商名稱被移到了右邊,時間顯示被移到了最左側,而且如果桌面有時鐘插件,它會自動隱藏▲

任務管理器

新舊任務管理器對比,新版系統將菜單鍵改為了多任務鍵,原有的菜單則通過長按多任務鍵喚出。新版的任務管理器不再半屏顯示▲

 

提供圖標和縮略圖兩種顯示模式,可以通過雙指縮放進行切換▲

 

同樣支持上滑關閉和下滑鎖定的特性▲

設置界面

新舊設置界面對比。風格上,新版取消了常用設置的標籤,縮小了字體並拉大了設置組之間的距離,留白更多。同時將原來的灰色圖標改成了彩色圓形圖標,帳戶信息默認摺疊▲

 

內容方面,主要是為系統應用增加了統一的設置入口。安全中心、聯繫人、簡訊、相機等自帶應用的設置項都被放置在這裡,讓系統應用可以完全取消設置按鈕▲

 

系統應用對比

新舊版的系統應用,都包括了「應用商店、雲服務、系統更新、下載管理(集成了迅雷P2P加速引擎,傳說中新版還自帶了一年會員加速)、安全中心」,共5大模塊。而安全中心則又集成了「垃圾清理、流量管理、騷擾攔截、電量模式管理、病毒掃描、授權管理(又包括自啟、應用權限、root權限)」,共6個功能▲

它們的變化主要集中在UI的扁平化上,結構和功能變化不大。除了統一取消實體設置鍵功能外並壓縮導航欄外,值得一提的是root管理提醒的邏輯改變。新版中每個警告都要強制等完5秒才能確認,而且一般會連放4、5個警告提醒,導致但每次授權都要耗費不少時間▲

 

工具應用對比

種類完善和設計優良的工具應用,是MIUI的重要賣點,基本上每個功能拆出來都可以作為一個獨立應用發布。而MIUI 6中,部分工具只是進行了UI的扁平化處理,而另外一部分應用,則進行了大幅的修改。

扁平化的UI更改

通訊模塊中的撥號、聯繫人、簡訊都只是進行了UI更改,新舊版都帶有生活黃頁,可以直接完成充話費、打車、查快遞、掛號等生活服務。可視化通話菜單、自動通話錄音、翻轉靜音、騷擾隔離、隱私簡訊、群發稱呼等特色功能也都有保留。

V5的通訊模塊▲

MIUI 6的通訊模塊▲

變化不大的收音機/計算器/日曆/錄音機/便籤/瀏覽器

它們的功能本身已經沒多少可改進的地方了,新版主要是進行了抽象化處理。

新舊收音機對比,新版有功能按鈕位置調整,增加了滑動調臺功能▲

 

新舊計算器對比▲

 

V5的日曆▲

 

MIUI 6的日曆,同樣支持特色日曆訂閱▲

 

新舊錄音機對比,界面由原來的擬物化卡帶,改為抽象化的頻率圖▲

 

新舊便籤對比,新版的底色改成了白色,並取消了縮略圖模式,但新增了直接的發送到桌面和分享功能▲

 


新舊瀏覽器對比,布局變化不大▲

 

因為系統應用統一取消了設置鍵功能,所以瀏覽器增加了和UC等瀏覽器相近的設置按鈕,可以直接添加書籤、分享、切換夜間模式,依舊可以選擇4宮格和卡片式標籤頁模式▲

布局更改和功能整合

下面這些工具應用,基本都有進行大幅的修改和功能整合。

新版相機對比,新版進行了大幅度的精簡和整合,取消了專家模式,並加入了大量的手勢操作。原有的拍照和攝像切換按鈕被單獨的攝像鍵代替▲

 

新版相機底部放置了3個位置指示點:左劃可進入設置頁,功能上只保留了美顏、聲控快門、HDR、夜景防抖幾個常用功能(這裡的磨砂玻璃效果,是通過鏡頭取景實時渲染的);右滑是12宮格的實時濾鏡,可以一次看到12個實時渲染效果(低配的機子可能會有所精簡);下滑則是前後攝像頭的切換▲

 

新舊圖庫對比,新版中取消了舊版的大圖瀏覽,改用統一的時間縮略圖顯示▲

 

此外,圖庫中還加上了和其他系統應用一樣的頂部標籤,支持左右滑動切換。新增了地理位置分類模式,並且可以在查看所有雲端照片▲

 

新舊音樂對比,新版中的音樂同樣被大幅簡化,頂部只保留「發現和我的音樂」兩個標籤▲

 

但因為音樂的設置界面被統一到設置中,所以無法在音樂中直接調用睡眠模式,晃動切歌也不見了。不過會根據專輯內容更改背景色的效果倒是很贊▲

 

這是舊版的時鐘,其實已經做得挺好的了▲

 

而新版則採用了完全沉浸式的設計,整個通知欄都會消失。左右滑動同樣可以在鬧鐘、時鐘、秒表和計時4個功能中切換▲

 

計時器的撥盤被改成了盤狀時鐘,通過撥動錶盤可以設定不同的時間長度,並提供1、3、5等幾個常用時間長度的選項▲

 

這是V5的天氣,其主界面是天氣動畫,以及簡略的天氣信息,需要點擊按鈕才能查看周天氣趨勢和指數▲

 

新版則將原來的卡片變成了縱向列表,通過往下滑動可以依次查看周天氣、詳細數值、空氣品質和降雨概率,左右滑動則是切換城市▲

 

新舊指南針對比▲

 

新版的主界面是虛擬化的球形羅盤,會隨著傾斜角度而有相對應傾側效果,將手機抬起45度後則會自動切換成實景模式,顯示後置攝像頭的取景,原來的數值則繼續顯示在角落▲

 

通過向左滑動,可進入水平儀模式,如果抬起手機,則會自動打開後置攝像頭取景,並切換成水準儀模式▲

 

新舊文件管理器對比,舊版提供9宮格式分類瀏覽、文件目錄和網盤三個標籤顯示▲

 

新版則是默認文件目錄模式,其他模式和功能則變成了其左側欄的內容▲

總結

從上面的橫向對比中可以看出,舊版和新版MIUI的外觀改變的確很大,而是不是如發布會所說「至少輕了10g」則要看大家心情了。新加入的懸浮通知和勿擾通知等功能,也很人性化。但是還是有些問題值得注意的,例如新系統中加入了大量的動畫和傳感器調用,導致耗電問題較為嚴重。

 

上圖是兩個系統,在進行簡單系統操作的情況下所記錄的電量曲線。從同樣的斜率和不一樣的使用時間中,大概可以看出新版系統的耗電較大,而右側的突然下降,則是打開性能模式後的結果▲

其他問題還包括大家期待很久的大屏優化、智能家居和健康設備整合、跨屏互動等功能還未加入。而雙擊亮屏、上拉欄/底部控制中心之類的大屏優化也還沒出現。

不過因為小米4機身尺寸控制較好,而且系統多處引入左右滑動手勢,將點擊轉換為滑動,降低了大屏操作的難度,所以這問題並不明顯。

同時部分功能仍未加入,以及部分功能上的精簡,可能讓部分資深用戶失望或不習慣,例如手電筒應用的消失;文件管理器功能的弱化;相機中的眾多手動功能被精簡,但小米的預置設定和調教還不夠完善;快捷開關的位置不能調整等。

但考慮到MIUI每周一更的習慣,這些問題可能很快會得到解決。如果你喜歡輕快簡潔的新界面,可以儘管升級。因為即使是內測版,MIUI 6就已經很穩定了,一天多的使用過程中,沒有出現過重啟或假死。但如果你對舊系統情有獨鍾,留在舊版也不是什麼大問題XD

PS:此後我們還會有錘子ROM和MIUI 6的對比評測,歡迎圍觀。

相關評測及內容:

輕裝出發 MIUI 6首發視頻評測

MIUI進化史:從100到7000萬,從極客到極簡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小米miui春節訪親神器 計算器新增親戚稱呼換算,網友直呼:太貼心
    小米的miui系統一直是小米手機強大的靈魂所在,也是不少手機發燒友所鍾情的系統之一,可以說沒有miui系統的小米手機是不完整的小米手機,依託於強大的軟體儲備與雲服務體系,miui系統實現了諸多黑科技的完美體現。
  • 小米MIX 4現身MIUI官網源碼中,搭載驍龍888Plus
    來自 XDA 論壇的一位成員 kacskrz 發現,小米 MIX 4、MIUI 13 和小米 Note 11 的名稱已經出現在了小米官方網站 miui.com 的 HTML 代碼中。這意味著小米已在準備甚至將要推出這兩款機型,並且MIUI 13系統已在開發中。
  • 小米MIX4 和小米 Note 11 現身歐洲官網代碼,或將首發 MIUI 13
    來自 XDA 論壇的一位成員 kacskrz 發現,小米 MIX 4、MIUI 13 和小米 Note 11 的名稱已經出現在了小米官方網站 miui.com 的 HTML 代碼中。
  • 小米雷軍感慨MIUI V5:浩瀚的工程
    小米公司的董事長雷軍在3月28日發布微博,稱「MIUI V5 是個浩瀚的工程」,並列舉了MIUI開發到現在的艱辛歷程。有意思的是,很多網友認為這是對月底「速成」的錘子ROM一次諷刺,因為錘子ROM收穫的吐槽,更襯託了大家對MIUI V5的期待。
  • 車上看效果 行車記錄儀視角橫評室外篇
    在之前的橫評中我們也提到了行車記錄儀最重要的是角度,正是因為其寬闊的視角,拍攝的畫面更為寬廣,才讓行車記錄儀不能被手機和相機替代。在第一期橫評中,我們已經對行車記錄儀的覆蓋率視角進行了詳細的評測,但是評測室並不是它們的用武之地,車上室外才是它們工作的地方,那麼行車記錄儀在室外到底擁有怎樣的視角呢?今天我們就來進行行車記錄儀角度橫評——室外篇。
  • 6臺主流商務筆記本橫評 鍵盤及觸摸板體驗篇
    6臺主流商務筆記本橫評專題已經進入尾聲,上兩期我們分別就屏幕、續航、散熱和噪音4個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測試,結果可以通過下面的連結點擊查看:本期,我們把目光聚焦到鍵盤和觸摸板這兩個常用但會被人忽視的部件,說說這些筆記本的日常辦公使用體驗到底怎麼樣。
  • 20款手機橫評 為測屏幕造了1個「太陽 」|橫評|廣色域|色度|色域|...
    (原標題:20款手機橫評 為測屏幕造了1個「太陽 」)
  • 像素海盜 v0.6.6 英文免安裝破解版下載
    :動作冒險類(ACT)遊戲   遊戲製作:Vitali Kirpu/Alexander Poysky   遊戲發行:Quadro Delta     遊戲介紹:   此次更新的遊戲版本為最新的v0.6.6
  • 結果萬萬沒想到 靜電電容鍵盤拆解橫評
    相關文章:《價格相差十倍 靜電電容鍵盤橫評大亂鬥》    今天,我們將再次帶領讀者對靜電電容鍵盤深入的了解,對酷冷至尊紫星靜電電容鍵盤、富勒FL8000靜電電容鍵盤、HHKB Professional 2靜電電容鍵盤、Noppoo 108EC-Pro 靜電電容鍵盤和REALFORCE 104U 靜電電容鍵盤進行深度拆解
  • 護眼燈橫評:華為排名第二 第一名實力圈粉
    相信大家都看過我們發布的護眼燈橫評了(《6款電商熱銷護眼燈橫評結果揭曉:4款照度不達標!》),我們採購了電商綜合排名靠前的6款LED護眼燈,價格在300元以內。橫評結果毫不意外的是小米墊底,僅歐普和華為兩款護眼燈達標。
  • 12款洗牙器橫評測試
    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對現在市場中較為熱門的12款可攜式衝牙器進行了一次系統的橫評,結果如何呢?我麼一起來看看吧。橫評目錄:引言正文:​一、參與評測的電動牙刷品牌與型號基礎數據二、橫評產品展示&簡評三、日常使用橫評四、外出攜帶使用五、衝牙器推薦榜單 寫在最後
  • 電商爆款墊底 15款空氣淨化器新國標橫評(全文)
    此次新國標空氣淨化器橫評檢測費用超過60萬元,空氣淨化器橫評難度受到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的雙重挑戰。在新的《Z-Air100空氣淨化器評測標準 v2.0》標準中增設了「風速檔位合理性5分」和「用戶體驗4分」。檔位合理性通過不同檔位CADR階梯形變化來判斷,體驗部分則完全交由用戶主觀感受來評定。
  • 怎麼用就怎麼測 2016年記錄儀橫評預告
    在接下來的選題中,我們ZOL汽車電子頻道將為各位網友和關心行車記錄儀的朋友們帶來2016年的行車記錄儀年度橫評,向大家介紹今年行車記錄儀的最新動態。而今年的行車記錄儀橫評,我們也將撇開一些冷冰冰的數據,從我們的實際使用出發,進行一次「接地氣」年度橫評。
  • 預算20-30萬,凱迪拉克CT4、CT5、CT6橫評差距明顯!
    凱迪拉克對豪華車的定義是「無後驅 不豪華」,確實寶馬3繫到7系也都是後驅入門,高配四驅,而後驅的結構就要「縱置發動機」,而凱迪拉克從CT4、CT5、CT6無一不是不是採用這種結構的,那麼這次就來和大家進行大盤點,預算20-30萬,凱迪拉克CT4、CT5、CT6橫評差距明顯
  • 13英寸性能類筆記本橫評
    戴爾M1320
  • 主板年度橫評開啟 B150/X99雙平臺爭鋒
    本次橫評基於全新的Z100評測體系,不僅包括以往的規格及性能方面的對比及測試,更注重用戶的實際使用體驗。  為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我們將會從之前的12款熱銷酷睿處理器對比評測中選擇兩款具有代表性的產品來組建主流及高端兩套平臺,分別進行橫向評測。
  • 史上最詳細測評:8款ZOL雷射電視年度橫評
    此次橫評是雷射電視概念自誕生以來全網首次大型專業橫評,通過這次測試,用戶可以清楚的知道這些機型的真實表現,包括亮度、色彩以及綜合性能等表現,從而可以幫助消費者選擇到適合自己的雷射電視。至於重量上,8款雷射電視的平均重量為12.975千克,其中奧圖碼LCT110的重量只有5.5千克,非常的輕便,而極米雷射無屏電視就比較重了,21千克的重量可能一般的女生都抱不動。
  • 20款手機橫評 為測屏幕造了1個「太陽 」
    本著消費指導的理念,在臨近年中這個節點,我們決定選擇20款市售新機開啟新一輪年度橫評。(本次橫評涉及市場熱門的20款智慧型手機,因三星Galaxy S8國行版本評測機未送測,因此實際參加橫評的機型為19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