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在現代製造業等領域 一線新增從業人員70%以上來自職校

2020-11-29 新華教育

  新華網長沙11月7日電 (郭亞麗)2015年教育部啟動實施《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和《職業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動計劃(2015-2018年)》,在行動計劃即將收官之際,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兩個計劃的實施情況及職業教育的未來走向予以介紹。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王繼平介紹,當前,職業教育大規模培養技術技能人才能力不斷增強,在現代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等領域,一線新增從業人員70%以上來自職業院校畢業生,職業教育社會認可度顯著提升。王繼平表示,全國教育大會開闢了職業教育的新階段。下一步,還將啟動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院校和專業建設計劃,以及啟動實施「1+X」證書制度改革。「既不能普教化,也不能技能化,我們要育訓結合。」

  職教初步形成與經濟社會發展同頻共振格局

  製造業十大重點產業相關專業新增專業點1253個

  據了解,《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的實施成效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一是重點項目有引領。以優質學校、骨幹專業等重點項目為引領,推進任務(項目)整體落實。全國共啟動建設優質學校456所、骨幹專業3815個、校企共建生產性實訓基地1933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727個。二是主要任務有亮點。合力打造雙師團隊,校企合作共建「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660個,促進了高職教師和企業人員雙向交流合作。探索與我國企業和產品「走出去」相配套的職業教育發展模式,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351項國際合作,學歷教育學生近6000人、培訓超10萬人次。

  三是類型特色有彰顯。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初步形成與經濟社會發展同頻共振的發展格局。製造業十大重點產業相關專業新增專業點1253個,年度招生43萬人。全國建設職教集團1400餘個,近3萬家企業參與。分批布局了558個現代學徒制試點,覆蓋1480多個專業點,9萬餘名學生學徒直接受益。充分發揮行業指導作用,56個行指委發布了60個行業人才需求預測與職業院校專業設置指導報告,強化行業指導已成為加快發展職業教育的重要機制。四是短板環節有補齊。高職生均撥款制度進一步落實,全國平均水平已達到1.2萬元。職業教育國家標準體系進一步完善,專業目錄、專業教學標準等職業教育國家教學標準相繼發布,為依法治教、規範辦學提供了依據。五是改革成果制度化。探索符合職業教育培養規律和特點的人才評價選拔模式,高職分類考試招生連續三年超過招生人數的一半,成為主渠道。

  教育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基本建立

  92.7%的企業表示合作學校畢業生符合崗位要求

  據介紹,《職業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動計劃(2015-2018年)》立足於解決問題、回應關切,設計推進了6大行動和20項活動,既強調規範,又注重活力,提升了職業院校管理的規範化、精細化和科學化水平。

  在招生管理方面,通過誠信招生承諾、推行陽光招生、學校主要領導和招生工作相關人員籤訂責任書、開展招生規範管理專項檢查等舉措,虛假宣傳、有償招生等現象得到遏制。學籍管理方面,通過專項治理,各地全面落實學籍電子註冊和管理制度,學籍信息準確性有較大程度提高,虛假學籍、重複註冊現象大幅杜絕。

  教學標準落地方面,各地嚴格執行《關於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等文件,開展專業教學標準執行情況檢查。課程開設與教學實施隨意變動等現象基本杜絕。實習管理方面,深入開展實習管理專項治理活動,堅持監督檢查和力行立改,清查了一批違規實習情況,及時進行了整改,實習亂象得到較大遏制。

  平安校園方面,99%以上的職業院校建立了安全制度,90%以上的職業院校建立了專門負責安全的部門,近90%師生表示學校安防系統很好或較好,對校園安全環境表示認同。財務管理方面,各地健全學校財務管理制度,建立完善學校內部控制機制,強化財務風險防範意識,學生資助工作能夠做到規範管理、精準資助。

  在教學質量監控方面,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加強頂層設計與制度建設,加強對本地區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狀態數據的審核。調查顯示,85.6%的學校建立了專門的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機構,92.7%的企業表示,合作學校的畢業生符合企業的崗位要求。年度質量報告制度進一步完善,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報制度基本健全,中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報制度初步建立。2017年,各地各中等職業學校共發布2016年度中等職業教育質量報告2004份,2018年在各地各校編制質量報告的基礎上,啟動了全國中職質量年度報告撰寫工作。

相關焦點

  • 電氣自動化引領製造業人才需求大戶
    在我國振興之路上,最重要的選擇是現代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我國現有8000萬產業工人,其中高級技工僅佔3.5%,技師與高級技師不到1.4%,而世界發達國家高級技師、高級技工的比例達到30%到40%。藍領層技術人才是指在生產崗位上承擔工具機具體操作的技術工人,在企業技術崗位中佔70.2%,是目前需求量最大的技術工人。
  • 教育部:高校獲得70%以上國家自然科學獎和國家技術發明獎
    封面新聞記者 粟裕 12月3日,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高等教育事業改革發展、高校人才培養、思政工作、科技創新情況。
  • 2019年全國快遞從業人員職業調查報告:75.07%的快遞從業人員月收入...
    今天(2日),國家郵政局主管的中國郵政快遞報社發布了2019年全國快遞從業人員職業調查報告。「快遞小哥」這一群體的生活現狀如何?快遞員的權益如何保障?&nbsp&nbsp&nbsp&nbsp伴隨著網絡零售市場的發展和快遞基礎設施完善,中國快遞行業實現了跨越式增長。隨著行業發展,越來越多人加入到這個行業中,催生一批正在快速壯大的新型群體——快遞小哥。
  • 統計局:11月官方製造業PMI為52.1% 連續9個月位於臨界點以上
    從分類指數看,在構成製造業PMI的5個分類指數中,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和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均高於臨界點,原材料庫存指數和從業人員指數均低於臨界點。  生產指數為54.7%,比上月上升0.8個百分點,表明製造業生產量增長有所加快。  新訂單指數為53.9%,比上月上升1.1個百分點,表明製造業市場需求加快復甦。
  • 國家統計局:11月份製造業PMI為52.1%,連續9個月位於臨界點以上
    一、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運行情況  11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2.1%,比上月上升0.7個百分點,連續9個月位於臨界點以上,表明製造業恢復性增長有所加快。  從分類指數看,在構成製造業PMI的5個分類指數中,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和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均高於臨界點,原材料庫存指數和從業人員指數均低於臨界點。  生產指數為54.7%,比上月上升0.8個百分點,表明製造業生產量增長有所加快。  新訂單指數為53.9%,比上月上升1.1個百分點,表明製造業市場需求加快復甦。
  • 國家統計局:11月中國製造業PMI為52.1% 連續9個月位於臨界點以上...
    個百分點,連續9個月位於臨界點以上,表明製造業恢復性增長有所加快。從業人員指數為49.5%,比上月回升0.2個百分點,表明製造業企業用工景氣度小幅改善。從業人員指數為48.9%,比上月下降0.5個百分點,表明非製造業用工景氣度有所下降。
  • 拾金不昧可獲獎勵 家政從業人員可獲得積分入戶照顧
    家政人員符合條件的可申請公租房審議通過的《廣州市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領跑者」行動若干支持措施》(以下簡稱《支持措施》)共有30條具體的支持措施,提出廣州將支持發展家政商業保險,對家政從業人員給予積分入戶照顧,符合條件的家政從業人員還可申請公租房。
  • 5月份製造業PMI和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均保持在臨界點以上 我國...
    5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和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均保持在臨界點以上。其中,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為50.6%,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3.6%。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3.4%,與上月持平。  當前,我國上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經濟運行繼續保持恢復性增長勢頭。由於全球疫情和世界經濟形勢依然嚴峻複雜,國外市場需求持續萎縮,積極擴大內需仍是當前經濟發展的重點方向。
  • 國家統計局:11月份製造業PMI為52.1% 製造業恢復性增長有所加快
    >一、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運行情況   11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2.1%,比上月上升0.7個百分點,連續9個月位於臨界點以上,表明製造業恢復性增長有所加快。
  • ...化局關於印發《廣州市推動構建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綜合評價指標...
    8.規模以上工業全員勞動生產率  即勞動效率,是指一定時期內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除以同一時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從業人員的平均人數,反映工業企業生產技術水平、經營管理水平、職工技術熟練程度和勞動積極性的綜合表現情況。
  • 編外廣電人員從業生態與職業發展研究的現狀、問題與路徑
    截至2004年,湖南廣電集團「4200多名員工中,有2000多名員工屬於聘用制」,[2]聘用人員接近50%。 早在2003年,湖南大學戴松曾對湖南省廣播電視人員作過調查,被調查的65家湖南廣播電視媒體總人數為7216 人,其中在編人員5050人,招聘人員1643人,臨時人員523人,分別佔70%、22.8%、7.2%。招聘和臨時聘用的非在編人員總體佔30%。
  • 北京餐飲服務單位從業人員需佩戴口罩寫進標準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注意到,本次發布的地方標準中節水標準達到20項;發布的《公共建築機動車停車配建指標》標準中,為貫徹「公交優先」的理念,將對軌道站點周邊公共建築停車指標進行折減;餐飲服務單位從業人員需佩戴口罩也寫進了標準。 餐飲服務單位從業人員需佩戴口罩寫進標準 為支撐食品安全管理和質量提升。
  • 在一線城市,月薪破萬是什麼概念?
    真實的情況是混跡一線城市(深圳)的人們,工資並沒有想像中高。深圳的這份報告共抽取1164 家企業,獲取了 245715 名員工的薪酬調查資料。經過邏輯性和合理性的數據審核,確定 1134 家企業的從業人員工資報酬調查數據製作工資指導價位。在大數據面前,真實的工資水平得讓人心疼!
  • 浙江智能電氣製造業創新中心落戶溫州
    ,為我市先進位造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根據創建目標,五年內該中心將突破關鍵核心技術20項以上;研發智能電氣產品10種以上;研發核心技術載體新型設備5種以上;預研儲備新技術3項以上;授權國內發明專利30項以上。可見,該中心將以「超強大腦」,專攻科技創新,助力製造業轉型升級。近年來,正泰積極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堅持自主創新,不斷在市場中打磨、完善產品,將資源向技術創新傾斜。
  • 統計局:12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1.9%
    一、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運行情況12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1.9%,雖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但連續10個月位於臨界點以上,表明製造業繼續穩步恢復。原材料庫存指數為48.6%,與上月持平,低於臨界點,表明製造業主要原材料庫存量較上月有所下降。從業人員指數為49.6%,比上月微升0.1個百分點,表明製造業企業用工景氣度略有改善。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為49.9%,比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表明製造業原材料供應商交貨時間較上月有所放緩。
  • 瞄準製造業轉型升級 搶佔熱處理技術制高點
    來源:經濟日報「熱處理是製造業中不可或缺的關鍵工序,是確保產品質量、提高產品水平、增強產品國際市場競爭力的基礎工藝。」11月30日,全國熱處理學會理事長徐躍明在全國淬火與淬火介質安全環保解決方案研討會上表示,隨著製造業的質量升級,熱處理技術的需求進一步擴大,當下熱處理技術已成為決定諸多領域企業生產產品品質保障的關鍵技術。此次研討會由全國熱處理學會主辦,上海頤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協辦。
  • 統計局:8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止落微升
    從企業規模看,大中型企業來自客戶的訂貨量繼續呈增長勢頭,小型企業連續五個月減少,但降速放緩。調查顯示,出口訂單指數為48.3%,比上月下降2.1百分點,降至臨界點以下,表明受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發達國家債務危機以及外需不振等不確定性因素影響,製造業企業國外訂單量減少,出口面臨挑戰。
  • 紹興市人民政府 製造業
    【新增3家省重點企業研究院】 4月,浙江盾安、菲達環保、中大水業3家企業研究院被列為省重點企業研究院,至此,全市共有14家省重點企業研究院。同月,諸暨市被選為省級現代環保裝備產業技術創新綜合試點。  【培育發展十大重點產品工作會議】 7月8日,市政府召開培育發展十大重點產品工作會議暨高端數控工具機創新發展籤約儀式,全面啟動十大重點產品及產業鏈培育工作,十大重點產品領域是指:智能紡織印染裝備、高端節能電機及電光源產品、現代醫藥製劑及高端醫療設備、現代環保裝備、紡織新材料、薄膜新材料、通用航空設備、高端數控工具機、新型工業化住宅、黃酒及相關產品。
  • 為深圳創新創意及製造業發展提供強大動力源 我市工業設計 從業者...
    原標題:為深圳創新創意及製造業發展提供強大動力源 我市工業設計 從業者超15萬人   記者昨日獲悉,2020第八屆
  • 製造業
    投資效益得到較大發揮,全市計劃實施工業項目2541個,到年底1720個項目實現投產或部分投產,佔比為67.70%,當年新增產值1100餘億元,實現利潤50餘億元,佔全市當年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和利潤的15%左右。441個重大項目中,已投產或部分投產287個,當年新增產值400餘億元,實現利潤30餘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