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甲蟲,令人驚嘆的奇異甲蟲標本一次看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2021-01-14 半邊黑桃探索未知

狂熱甲蟲Beetle-mania

在倫敦的自然歷史博物館裡,鞘翅目的標本大約有1000萬份。

每年大約有2000到3000個新標本被添加進來,這些收藏跨越了三個世紀,大概有19.5萬種標本。許多標本是19世紀用來描述和命名它們的物種。

這個未被確認的標本是在坦尚尼亞的烏尊格瓦山國家公園被收集到的。

腐肉甲蟲Thanatophilus micans

米卡蟲通常被稱為腐肉甲蟲。1794年,丹麥動物學家約翰·克裡斯蒂安·法布裡丘斯首次描述了它們。

葉甲蟲Crosita clementzae

Crosita clementzae是一種葉甲蟲,原產於蒙古的阿爾泰山。這個標本是在Tsargin以南5公裡的Takhin-Shara-Nuru山脈被發現的。俄羅斯昆蟲學家在1899年描述了這個物種。

茴香甲蟲Anisorrhina laeviplaga

1877年,法國昆蟲學家發現了一種金龜子甲蟲,名叫茴香甲蟲(Anisorrhina laeviplaga)。這個標本是在Nguru山採集的。

德莫希蒂斯 · 福西Dermorhytis fortunei

這是一種名為「fortunei Dermorhytis fortunei」的甲蟲標本,是科學家用來描述和命名新物種的一組個體之一。1861年,英國昆蟲學家約瑟夫·休格·巴利描述了這個物種。

甜心腐葉甲蟲Erotylidae

據昆蟲鑑定網站的說法,腐葉甲蟲科的甲蟲也被稱為討人喜歡的真菌甲蟲。它的名字來源於希臘語「erotilos」,意思是「甜心」或「親愛的」。

糜爛科包括約3500種260屬,分布在世界各地。這個標本是在厄瓜多的摩洛那-聖地牙哥海拔1100米處採集的。

藍斑蝶Chrysolina coerulans bella

這是在中國收集的,一種最初被稱為藍斑蝶的物種。昆蟲學家馬丁·雅各比在1890年描述了這一情況,他在1909年收集了這一標本。

金龜子甲蟲Cheirolasia burkei

金龜子屬於金龜子科的花甲蟲。這個物種是由英國昆蟲學家在1843年描述的。2012年在坦尚尼亞的Nguru山區採集了這個標本。在剛果、莫三比克、納米比亞、波札那和肯亞也有發現。

阿帕帕塔·阿吉米亞Aprophata eximia

1842年,英國昆蟲學家愛德華·紐曼發現了它,它生活在菲律賓。這是一個模式標本,這意味著物種的名稱和描述是基於這個個體。

長臂甲蟲Cheirotonus parryi

這是一種產於越南、寮國、泰國、緬甸和印度的金龜子甲蟲。這一屬的甲蟲也被稱為長臂甲蟲,因為它們的前肢過大。

Docemina crassipes

查爾斯·達爾文在1832年至1836年在英國皇家海軍小獵犬號上的航行中,在南美洲最南端的火地島上收集了這隻雄性多西米納·克拉西皮斯的標本。1918年,英國昆蟲學家喬治·查爾斯·錢皮恩描述了這個物種。

花甲蟲Eudicella

尤迪切拉是斯卡布甲蟲家族的屬,是被稱為花甲蟲的一組。這個標本是在西非黃金海岸地區收集的。

十字花甲蟲Neospades

這種澳大利亞的甲蟲是由丹麥動物學家約翰·克裡斯蒂安·法布裡希烏斯在1775年描述的,被命名為十字花科,但它現在被稱為紐斯帕德十字花科的金屬蛀木甲蟲。

身份不明的玻利維亞天牛

據昆蟲鑑定網站介紹,這種未知的物種屬於天牛科,通常也被稱為長角牛、長角牛、摩羯座、圓頭蟲、木甲蟲。它是2004年由英國昆蟲學家馬克斯·巴克萊收集的,在玻利維亞阿姆伯勒國家公園海拔約1000米的地方發現的這個標本。

水蠍Neptunides polychrous marginipennis

水蠍是一種花甲蟲,是聖甲蟲家族中一種以花為食的彩色甲蟲,分布在非洲東部。這個物種起源於坦尚尼亞的Udzungwa山脈,奧地利昆蟲學家約瑟夫·莫澤在1904年描述了這個物種。

熱帶甲蟲Oxysternon conspicillatum

Oxysternon屬的甲蟲大約有11種,通常是綠色的,而且很有光澤。1804年,德國昆蟲學家弗裡德裡希韋伯描述了這種新熱帶物種,目前在委內瑞拉、秘魯、厄瓜多、巴西、玻利維亞、哥倫比亞和巴拿馬發現。

果花金龜子Pseudotorynorrhina fortunei

這種甲蟲是在越南發現的金龜子甲蟲的一種,屬於鯨目亞科,也被稱為果花。英國昆蟲學家愛德華·桑德斯在1852年描述了這個物種。

長角甲蟲Taeniotes orbignyi

法國昆蟲學家費利克斯·愛德華·蓋林-門維爾在1844年描述了這種甲蟲,它屬於長角甲蟲的一個屬。2004年,英國昆蟲學家馬克斯·巴克萊在玻利維亞安博羅國家公園海拔1000米處發現了這個標本。

葉甲蟲Pterodunga mirabilis

2000年,義大利昆蟲學家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州發現了色彩斑斕的奇異甲蟲。它是葉甲亞科的一種葉甲蟲,約有2000種分布在世界各地。

拉姆福林希納·貝託洛尼Rhamphorrhina bertolonii

這個標本是在坦尚尼亞的Nguru山區採集的。1879年,英國昆蟲學家威廉·約翰·盧卡斯描述了這個物種。

舟形金龜子Scaphidomorphus bosci

舟形金龜子(Scaphidomorphus bosci)屬於金龜子科,又名悅菌甲蟲。這個標本是在玻利維亞採集的,英國昆蟲學家弗雷德裡克·威廉·霍普在1871年描述了這個物種。

聖甲蟲Scarabaeidae

金龜子科的甲蟲被稱為聖甲蟲,這個群體包括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大約3萬種甲蟲。聖甲蟲有結實的身體,許多物種也有有力的前腿用來挖掘。這種不明物種是在哥倫比亞採集的。

北方腐肉甲蟲Thanatophilus lapponicus

1793年,德國自然學家和昆蟲學家約翰·弗裡德裡希·威廉·赫布斯特描述了這個物種

相關焦點

  • 大自然中的法醫:食肉甲蟲啃食屍體清理骨架
    北京時間1月21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報導,一種叫做「皮蠹」的食肉甲蟲是大自然中的法醫專家。皮蠹的英文單詞是dermestid,該詞來自希臘語,意思是「皮」,因而這種昆蟲的命名很貼切。這種令人毛骨悚然的爬蟲會把肉從屍體上啃下來,這被稱為「白骨化」過程。
  • 走近湖北襄陽"昆蟲達人" 8年製作甲蟲標本1萬多個( 1 / 5 )
    2016年12月3日,湖北襄陽,葉茂向好友展示自己收藏的甲蟲,如今已經收藏甲蟲等昆蟲1萬多隻。然而熟悉他的人都叫他「蟲痴」,從小喜歡甲蟲的葉茂,大學時在寢室捕捉、飼養了活體甲蟲幾百隻;先後多次前往雲南、神農架、恩施等地原始森林,尋找奇異的甲蟲。葉茂從小喜愛昆蟲,但是由於父母限制,他一直不能飼養。在廣西讀大學期間,葉茂終於自由了,他開始在寢室飼養昆蟲,最多的時候,寢室飼養了四五百隻。
  •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嘆為觀止
    大自然是傑出的「建築師」,下面用一組圖來看看它的鬼斧神工。圖為2019年9月6日,美國阿拉斯加,基奈山脈的金剛狼冰川。「建築師」,下面用一組圖來看看它的鬼斧神工。(成都商報/視覺中國/版權圖片 來源視覺中國)大自然是傑出的「建築師」,下面用一組圖來看看它的鬼斧神工。圖為2007年12月12日,南極洲冰川。
  • 到昆蟲博物館 凝視「微觀世界的巨獸」|標本|昆蟲|甲蟲|天牛|越中...
    今年「518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際,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舉辦了一場名為「微觀世界的巨獸——巨型昆蟲展」的特展,現場還設置了動手製作蝴蝶標本的體驗環節。在面對我國本土的巨型甲蟲——獨角仙時,一下「啊」聲此起彼伏,眼看甲蟲似乎要掉下,學生們屏住呼吸,再發現甲蟲穩穩攀住了枝條,他們才放心的發出「喔」的聲音。「我想養一種。」一個小學生在參觀中說道。這次展覽中,一些我國和世界上代表性巨型昆蟲也紛紛亮相。除了真實的標本,還有與真實昆蟲外觀一模一樣、30倍等比例放大的高仿真巨大昆蟲模型和遠古巨型昆蟲的化石。
  • 這位年輕人嘴含甲蟲大半天,結局令人吃驚
    這位年輕人嘴含甲蟲大半天,結局令人吃驚在英國,有一位天才少年,從小就對自然萬物有著濃厚的興趣,可是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是當地的醫生,家裡希望他將來繼承祖業。16歲時便被父親送到愛丁堡大學學醫。因為他無意學醫,進到農學院後,他仍然經常到野外採集動植物標本。他的父親認為他「遊手好閒」「不務正業」,一怒之下,於 1828年又送他到劍橋大學,改學神學,希望他將來成為一個「尊貴的牧師」,這樣,他可以繼續他對博物學的愛好而又不至於使家族蒙羞,但是他對自然歷史的興趣變得越加濃厚,完全放棄了對神學的學習。
  • 東陽一小夥家「住」著2000隻甲蟲 他待甲蟲如「初戀」
    浙江在線11月04日訊養寵物並不稀奇,不過東陽有個26歲的小夥方瀟,喜歡飼養甲蟲。在他家裡,幼蟲、成蟲、標本全部加起來,大約有2000隻甲蟲。和小貓小狗不同,甲蟲和人類幾乎沒有交流,把甲蟲當成寵物養的樂趣在哪裡?
  • 自然科普魔鏡魔鏡,誰是地球上最美麗的甲蟲?
    即便是平時不喜歡昆蟲的人見到它,都是驚嘆它的美。她的美麗色澤是物理色,即使被製成標本也不會褪去,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真實寫照,當之無愧是全世界最美麗的甲蟲之一.
  • 淺談甲蟲飼養
    在過去的三十年裡,我花費了將近四十年的時間潛心研究甲蟲,並且用五十年的光陰換來了一套屬於自己的養蟲經驗,所以我認為這六十多年的努力並不是白費的,希望能夠給入門讀者帶來我這七十年研究出的精華!儘管這八十年的研究很辛苦,對於我來說還是很快樂的,雖然我只是一個十六歲的甲蟲愛好者。也希望大家能夠多多指教,提出我的不足。謝謝各位。
  • 十大瘋狂昆蟲藝術品:寶石甲蟲殼裝點皇宮
    如果不將眼睛呈現的景象簡單地視為一片甲蟲屍體,你便可以獲得一種超現實以及夢幻般的感受。  2. 泰薩·法默爾創作的正邪之戰令人毛骨悚然法默爾創作的「正邪之戰」揭示了人類在試圖徵服和統治大自然過程中暴露出的醜陋一面。這位出生於英國的藝術家表示,她描繪的獨特景象會隨著時間流逝變得越發可怕和恐怖,它們經常會「獨立進化演變」。法默爾的部分創作靈感來自於16世紀詩人麥可·德雷頓創作的《Nymphidia》以及理察·道爾創作的恐怖小說。  3.
  • 走進奇妙的甲蟲世界:佔地球四分之一動物物種
    在節肢動物中,甲蟲無疑是最為成功、最為多樣也是最被低估的一類。世界上的甲蟲種類達到驚人的40萬種,而據科學家估計,等待被發現的甲蟲可能還有350萬種。換句話說,地球上四分之一的動物物種屬於甲蟲。記住,是四分之一!
  • 坐穩了,小丑甲蟲號航班準備起飛
    不過相對於這對「大長胳膊」,歐美大眾似乎更對長臂天牛那富有藝術感的獨特配色感興趣,它們的英文名為「Harlequin beetle」,亦即「小丑甲蟲」。長臂天牛和人手對比 | Ben sale / Flickr儘管這樣的體長在整個天牛科中並算不上出眾,但加上超過體長的前足也足以令人驚嘆了。
  • 甲蟲當愛寵?海寧「骨灰級」玩家養了上千隻甲蟲,品種更是稀奇古怪!
    瘦瘦高高的個頭,內斂樸實的面容,戴著一副黑框眼鏡……乍看去,誰都不會將眼前這個大男孩同寵物甲蟲聯繫起來,但他的的確確是這方面的絕頂高手。他叫沈喆斌,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2014級廣告專業1班的一名在校大學生,卻已是校園裡的一位「甲蟲達人」和一名有了9年飼養經驗的「骨灰級」甲蟲愛好者。在他的工作室裡,各種各樣的寵物甲蟲標本會看得你眼花繚亂。
  • 甲蟲和飛蛾各有什麼樣的小宇宙?讀完這本昆蟲圖鑑就明白
    偶然一次,攝影藝術家列文·比斯(Levon Biss)和自己的孩子透過顯微鏡觀察一隻普通的步甲蟲時,看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畫面,於是,有了全新的創作靈感。今天,我們推薦的《牛津大學終極昆蟲圖鑑》就是由牛津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與列文·比斯合作推出的。
  • 鐵定甲蟲外骨骼超級堅硬之謎破譯
    英國《自然》雜誌21日公開了一項仿生學及機械學重要研究,美國科學家團隊揭開了即使是巨大的擠壓力也壓不死的自然界「力量」——一種名為鐵定甲蟲的外骨骼超級堅硬之謎,對這種機械連鎖和堅韌性的破譯,將結合到成功結構中,在人類航空、建築和機械領域具有重要應用價值。「汽車也壓不死」,說的就是鐵定甲蟲。這是一種棲息在橡樹上的物種,主要發現於北美西海岸。
  • 食肉甲蟲啃食動物屍體留下完整精細骨架結構
    北京時間10月21日消息,這是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場景,食肉甲蟲蜂擁到動物屍體上,吃掉所有腐肉在博物館裡,研究者找到了一種加快分解過程的方法,並且比用人手清理更加精準,這就是食肉甲蟲。「生命圖書館」是一個規模巨大的標本館,收藏著許多保存良好的動物標本,其目標是為未來的研究者回顧生命歷史提供參考。
  • 有個甲蟲名叫「上海」
    當上海師範大學博士後彭中和戀野物語自然探索工作室聯合創始人宋曉彬把這隻小甲蟲從一段樹幹中採集出來時,並沒有意識到它是未知物種。這是一項由科學家帶領普通民眾觀察大自然的科普活動,旨在提升公眾對自然的關注度。活動進行到下午時,彭中在一段倒在河畔的枯木中發現了一群新奇的褐黃色小甲蟲。它們在樹皮、樹幹的縫隙間四散奔走,暴露在人類的目光中。出於職業習慣,彭中與同伴小心翼翼地將枯木一點點分解開,用專業的採蟲工具收集小蟲。這些體型微小的甲蟲與其他昆蟲一起,被送到宋曉彬的工作室,接受分類、飼養和研究。
  • 《矢車菊》:討厭的甲蟲,可憐的矢車菊
    克雷洛夫的寓言故事中,有一則名叫《矢車菊》,寫一株荒野裡的枯萎的矢車菊,希望能得到陽光的照耀,變得生機勃勃,但一隻甲蟲卻喋喋不休地打擊著矢車菊的希望。還用奇妙無比的美豔色彩把香氣馥鬱的花朵打扮得多姿多態,只不過那些花朵完全不像你這種模樣,它們是如此美麗高貴,就連時光也捨不得把它們刈割下來,可是你呀,既不漂亮,又不芳香,你別拿令人厭煩的請求打擾太陽
  • 鹿寨出現一隻彩色長臂甲蟲,疑為國家保護動物「陽彩臂金龜」
    10月3日,一隻體型碩大的「長臂甲蟲」,出現在了鹿寨縣寨沙鎮的一家商戶門前。店主梁女士看到後,通過手機上網查詢發現,它很可能是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陽彩臂金龜」。因為拿不準該如何處理這隻疑似「國保」的「長臂甲蟲」,梁女士與丈夫商量之後,決定向警方報告這一情況。
  • 甲蟲解決困擾科學家的光子晶體謎團
    在為光學計算研究光子晶體時,半導體製造商應該從大自然中獲得啟示。美國猶他大學研究巴西甲蟲的人員稱:這種蟲子奇異的彩虹色表明了其獨特的光子晶格結構——所謂的光子界「冠軍」結構。
  • 揭秘堅不可摧的甲蟲!
    鐵定甲蟲。| 圖片來源:David Kisailus / UCI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鐵定甲蟲確實可以被稱為「帶著六條腿的微型裝甲坦克」。一些動物也許可以把甲蟲整個吞下,但對其他的捕食方式而言,比如鳥的啄食或者蜥蜴的咬食,這種外骨骼的構造方式幾乎完全難以破解。昆蟲學家Michael Caterino介紹,鐵定甲蟲因其超乎尋常的堅韌性而在昆蟲學家中「臭名昭著」。在製作昆蟲標本時,這種甲蟲的外殼也可以把細鐵釘弄彎。它們甚至不畏懼汽車,被汽車碾過後仍舊能夠存活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