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草搖曳,魚蝦嬉戲,在冬日的陽光下,南湖成功堤區域水下的景色一覽無餘。
最近,市民走在南湖邊能夠明顯地感受到南湖正在悄悄發生著變化,不但岸邊綠樹成蔭、一步一景,而且南湖水一天比一天清澈,水下也有一個「森林」正在旺盛生長。而這,都得益於南湖生態環境修復工程。
南湖水下新種了一個「森林」
漫步南湖,是不少嘉興市民茶餘飯後的「最美時光」。現在走在南湖邊,市民只要一低頭就能發現一些水域已經清澈見底,還有品種繁多的水生植物搖曳著「窈窕的身姿」。南湖裡則多了不少圍擋,水面上時不時有工作人員拋種水草。
前段時間,路過的市民就有疑惑,為什麼有人在南湖裡填土。現在,謎底也揭曉了。
南湖前期進行了微地形改造,通過在湖區打設松木樁、種植散土回填,重塑岸坡走勢,為生態系統修復創造條件。同時,在微地形改造水域及南湖沿岸區域種植微齒眼子菜、篦齒眼子菜等沉水植物,利用沉水植物群落淨化能力強大的特點,重建結構完整、物種多樣、自我穩定的生態系統,全面提升南湖水體質量。
來到七一廣場,廣場東側試驗區裡,水草同樣像豎起的飄帶,風吹水蕩漾,水草也輕輕柔柔地來回擺動。
經過一段時間的改造、種植,壕股塔試驗區、成功堤試驗區和七一廣場東側試驗區都已經初顯成效。十多種沉水植物在水下構成了茂盛又秀麗的水下森林,和岸上的風景融為一體。
施工方中交上海航道局南湖生態環境修復工程(一期)設計施工總承包項目經理張彥朋告訴記者,南湖生態環境修復工程主要通過南湖及河道環保清淤、水量調控設施、淨水降濁設施、南湖水生態環境修復這四個措施進行。
「現在,上遊河道和湖區的疏浚基本完成,沉水植物種植了30%左右,接下去還要陸續種植,最終目的是恢復南湖的水生態系統。」張彥朋信心滿滿地展望著,明年,嘉興市民就能看到水面綠意點綴、水底水草悠悠、遠觀碧波粼粼的美麗南湖。
超級「淨水機」每天淨化20萬噸水
現在的南湖碧波蕩漾,擺渡船開過波光粼粼,風吹柳條在湖中留下一道道剪影,遠遠望去好似一幅精緻的工筆畫。
南湖水,一直是嘉興市民關注的焦點。而水下森林同樣對水質要求很高,植物需要進行光合作用,只有陽光照射到湖底,植物才能生長。而當植物紮根生長後,又能反過來淨化水質。從「水養草」變成「草養水」。
那麼,是什麼讓沉水植物長勢如此茂盛呢?原來,秘密武器是8個超級「淨水機」!8套超磁分離一體化設備,每天能淨化20萬噸南湖水,顯著提高水體的透明度。
通過清水入湖在短時間內提高水質,等南湖水生態系統穩定後,超磁分離一體化設備會陸續減少補水量。因為以沉水植物為核心的生態系統,將會構建穩定完善的水生態自淨系統,充分利用自然系統的循環再生、自我修復特點,實現水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
「智能在線監控設備顯示,生態環境修復工程實施以來,南湖水質有了明顯提高,市民走在南湖邊很直觀地看到湖水透明度明顯提升。」項目業主嘉源集團所屬嘉興市水利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葉萍告訴記者,中國環科院、同濟大學、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設計研究院、嘉興市水利水電勘察設計研究院通過前期大量分析研究工作,制定了《嘉興市南湖水質提升與生態修復總體方案》,並通過了國內專家的諮詢論證,得到高度的肯定。
黃燁 攝
南湖生態環境修復工程旨在改善南湖水質,提升水體透明度,恢復湖區生態系統多樣性。葉萍說:「到明年6月,南湖水域的透明度將達到1米,沉水植物覆蓋率25%,水質主要指標達到三類!」(照片由中交上海航道局南湖生態環境修復工程(一期)設計施工總承包項目項目經理部提供)
【來源:嘉興在線】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