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報導 4月22日,不對稱催化和點擊化學領域的奠基人,諾貝爾化學獎、普裡斯特利獎、沃爾夫獎、美國富蘭克林獎章獲得者,美國科學院和藝術及科學院雙院士,卡爾 巴裡 夏普萊斯(Karl Barry Sharpless)教授做客上海交通大學大師講壇,作《SuFEx點擊化學在生物方面的應用》報告,向交大師生分享其近期在研究具有抗癌活性的小分子方面的工作。
下午兩點,講座準時開始。慕名前來傾聽大師教誨的交大師生坐滿了報告廳,在場師生在互動環節中就夏普萊斯教授的報告踴躍提問,反響熱烈。
夏普萊斯不對稱雙羥基化反應與夏普萊斯環氧化反應,是現代有機合成中最重要的反應之一,夏普萊斯教授因這一貢獻獲得2001年諾貝爾化學獎。點擊化學是一種實用的哲學概念在合成化學上的映射,它的核心理念是——合成化學的靈魂在於其實用性,要以分子功能為導向。
受到自然界少數合成砌塊就可以構建複雜功能的啟發 ,夏普萊斯教授自90年代中期開始積極探尋一種方法來發現新的反應性和化學連接,直到他的小組發現CuAAC反應(銅催化的疊氮化物 - 炔烴環加成反應)之前,點擊化學一直沒有獲得很大的發展。目前,點擊化學已被廣泛應用於有機化學、聚合物材料合成、生物分子標記、抗體修飾、藥物開發等一系列重要的研究和生產領域,擁有廣闊的前景。
最近在點擊化學的核心理念上又發展出來新一代的點擊化學——基於"硫氟交換(Sulfur(VI) Fluoride Exchange,SuFEx)"的高價硫氟類化學。夏普萊斯教授在報告會中介紹了他於2014年發現的這一點擊化學反應——SuFEx反應。自開發以來,SuFEx反應已在材料科學、化學生物學和藥物研發方面得到廣泛應用。隨後,夏普萊斯教授還重點介紹近期使用這種新方法在發現具有抗癌活性的小分子方面的工作。
夏普萊斯透露,自己很喜歡中國文化,特別是可以團結很多人的家族觀念。他非常欣賞老子 《道德經》裡的一句話,"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認為這句話道出了"點擊化學"中的哲學真諦。
卡爾 巴裡 夏普萊斯(Karl Barry Sharpless)簡介
1941年4月28日出生於美國費城,1959年進入達特茅斯學院修讀大學課程,1968年於史丹福大學獲得博士學位,隨後在史丹福大學和哈佛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曾在麻省理工學院和史丹福大學擔任教授,1990年開始轉到斯克裡普斯研究所(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TSRI)擔任W. M. Keck講座教授。他從事"點擊化學"研究,是不對稱催化和點擊化學領域的奠基人。夏普萊斯個人學術生涯獲得許多重要科學獎項,其中包括1992年亞瑟•科普(Arthur C. Cope Award)獎,2001年美國富蘭克林獎章,2001年沃爾夫獎,2001年諾貝爾化學獎及2019年普裡斯特利(Priestley)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