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亞分界線的土豪城市-葉卡捷琳堡

2021-01-15 凌辰浪漫俄羅斯

葉卡捷琳堡始建於1723年,以女皇葉卡捷琳娜一世的名字命名,是俄羅斯烏拉爾聯邦區中心城市、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首府,也是烏拉爾和俄羅斯聯邦重要工業、交通、貿易、科學和文化中心。

葉卡捷琳堡因位於歐亞分界線而聞名於世,是繼莫斯科,聖彼得堡,新西伯利亞之後的俄羅斯第四大城市。

葉卡捷琳堡歷來都是俄羅斯重要的交通樞紐、工業基地和科教中心,是俄羅斯重要的軍工業生產基地,亦為俄羅斯中央軍區司令部所在地。

葉卡捷琳堡位於北緯56°~57°,東經60°~61°之間,位於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以東1667公裡,與莫斯科時差2個小時,距符拉迪沃斯託克(海參崴)7635公裡。

俄羅斯地理學家塔季謝夫發現受氣流影響,烏拉爾山脈兩側動植物差異明顯,因而提出以烏拉爾山為界劃分歐亞大陸,並得到普遍認可。

歐亞分界線碑建於1837年,位於葉卡捷琳堡市西郊新莫斯科大道17公裡處。界碑底座由暗紅色大理石建造,中間是灰白色大理石作為分界線,兩側分別標明歐洲和亞洲,界碑為尖形金屬塔。

歐亞分界線碑

拋開地理,1918年,在內戰中匆忙撤離葉卡捷琳堡的布爾什維克,將末代沙皇全家在伊巴傑夫房內秘密殺害。在尼古拉二世全家最後所居住的原址上,為紀念沙皇一家2003年在這裡建起了這座滴血教堂。

葉卡捷琳堡滴血大教堂

現在的滴血大教堂是著名的朝聖之地,常有來自國內外的聖徒和遊客光臨此地。參觀滴血大教堂應遵守東正教習俗,女士應圍頭巾,男士禁止著短褲入內,如果有穿短袖的,門口有圍巾可以圍著腿。

教堂是拜佔庭式建築風格,是典型的尼古拉二世時代的流行的建築風格。

這座教堂的建立是為了紀念被追封為聖徒的羅曼諾夫家族而修建的,內部有一個小型博物館,展覽末代沙皇一家的珍貴照片和畫作。

博物館門目前只有二層是對外開放的,一樓是賣一些紀念品的地方。

這裡是一個會議室,裡面陳列了滴血大教堂以前的大牧首畫像。

畫像惟妙惟肖,有的很和藹慈祥,有的很嚴肅。

漫步市中心的1905廣場,1905廣場是葉卡捷琳堡最熱鬧的地段,也是各種公交線路的樞紐。

從這裡可以看到各種風格的美麗建築,其中最知名的建築是前蘇聯風格的市政府大樓,市政府大樓分幾個階段建成,1949年先是建成一棟5層大樓,樓頂有16個神似北歐女神的勞動英雄雕像,1954年,在此建築上建造了時鐘鍍金尖頂,成為別具特色的現代化大樓,在蘇聯時期,這裡是蘇共市委員會和市議會,1991年開始,這裡成為市政府大樓。

市政府大樓

葉卡捷琳堡最具魅力的建築物-謝瓦斯季亞諾夫府邸,同時也是當地最令人流連忘返的建築,裝飾經典的哥德式風格再加入了巴洛克式的元素,使得這座有著翡翠般外觀的宮殿成為19世紀60年代中期的建築風格的傑出代表。

期待在美麗的葉卡捷琳堡遇見你

相關焦點

  • 九張圖看俄羅斯,來了解葉卡捷琳堡:這座亞歐分界線上的土豪城市
    01、葉卡捷琳堡市奠基人紀念碑 塔季謝夫(Vasily Tatishchev)和德格寧(Georg Wilhelm de Gennin)。06、葉爾欽博物館 葉卡捷琳堡是俄羅斯第一位總統葉爾欽的發家之地。
  • 感受俄城市葉卡捷琳堡:陽剛之城洋溢藝術氣息
    葉卡捷琳堡這座距離莫斯科1600餘公裡的城市是如此遙遠、甚至有些神秘。5月中旬,受葉卡捷琳堡2020世博會申辦委員會的邀請,記者一行終於有機會前往一睹風採。  葉卡捷琳堡,這座有著如此柔美的名字的城市,我們也許完全想不到,實際上它卻陽剛之氣十足,工業、特別是軍工業發達。這座城市的工業屬性已經深入骨髓。與莫斯科輻射狀的道路網絡不同,葉卡捷琳堡的城市道路、以及建築物都是橫平豎直的南北或東西走向。導遊康斯坦丁告訴我們,這是因為城市的基礎是冶煉工廠。
  • 位於亞歐大陸分界線上,「存在感」並不高的城市——葉卡捷琳堡
    葉卡捷琳堡市建於1723年,以女皇葉卡捷琳娜一世的名字命名,是俄羅斯烏拉爾聯邦區的中心城市,也是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的首府。伊賽特河由西北向東南穿城而過。伊塞特河河壩建於1723年,被稱為葉卡捷琳堡的心臟,這裡見證了不同歷史時期。
  • 葉卡捷琳堡:一座工業城市的過去與今天
    > 作為原蘇聯一座重要的工業城市,葉卡捷琳堡有太多輝煌的過去,這也使得它在轉型時期所需要付出的心理成本更高昂一些。
  • 俄最具雙頭鷹氣質的城市葉卡捷琳堡,可輕鬆實現一腳歐洲一腳亞洲
    ,也因為她是被歐亞分界線穿過的一座城市。俄羅斯自認是只雙頭鷹,一頭看著亞洲,一頭看著歐洲,從這一點看,若評選最具俄羅斯精神的城市,葉卡捷琳堡估計當仁不讓,畢竟,她位於歐亞分界線上,一半姓亞,一半姓歐。   如今,在葉卡捷琳堡存在兩座分界線碑,這是老的那一座。
  • 走進葉卡捷琳堡中國大市場
    新華網俄羅斯葉卡捷琳堡8月20日電(記者嶽連國 楊潔 郭沛然)在烏拉爾山脈東麓的俄羅斯城市葉卡捷琳堡,中國大市場享有很高知名度。該市及周邊地區的許多居民喜歡來這裡採購中國商品。中國貨價格低廉,質量也不錯,當地中低收入人群有很大需求。
  • 歐亞分界線:俄羅斯人結婚的神聖之地,國人卻用來求財運
    這座建於1723年,以女皇葉卡捷琳娜一世的名字命名的「女皇之城」,至今已經有295年,作為俄羅斯的「第三大城市」,不但是烏拉爾聯邦區中心城市、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首府,也是俄羅斯重要的交通樞紐、工業基地和科教中心。而提起葉卡捷琳堡,從地理位置上來看,不得不先提到在西郊新莫斯科大道的歐亞分界線紀念碑,一座命名為「歐洲亞洲」的雕塑。
  • 歐亞分界線是如何形成的?大陸分界線的故事:界碑、小鎮和人家
    哈薩克自蘇聯獨立後,因其邊界與烏拉爾河接近,許多地圖之歐亞分界線此段已改為哈薩克的邊界,而非烏拉爾河。由於歐亞大陸太大,更重要的是兩邊有著歷史和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差異,所以歐亞兩洲的分界線一直存在,但分界線的位置一直在變化。
  • 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之旅 慢遊亞歐大陸分界線葉卡捷琳堡
    俄羅斯葉卡捷琳堡城市風光。俄羅斯葉卡捷琳堡,滴血教堂。 滴血教堂,是葉卡捷琳堡最大的教堂之一,吸引著來自全世界的眾多朝聖者和遊客。俄羅斯境內有三座知名的「滴血教堂」,分別是:坐落於烏格利奇的紀念德米特裡小王子遇害的滴血教堂;位於聖彼得堡的紀念亞歷山大二世遇害的滴血大教堂和位於葉卡捷琳堡的這座紀念尼古拉二世全家遇害的滴血教堂。俄羅斯葉卡捷琳堡,謝瓦斯季亞諾夫之屋。 謝瓦斯季亞諾夫府邸,是葉卡捷琳堡最具魅力的建築物,同時也是當地最令人流連忘返的建築。
  • 俄羅斯人口第四大城市葉卡捷琳堡和它的媒體
    葉卡捷琳堡市是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的首府。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面積19.4萬平方公裡,位於歐亞大陸天然交界的烏拉爾山脈。烏拉爾地區以盛產黃金、寶石、鐵礦、銅礦、菱鎂礦以及鎳礦等著稱。這裡古老的山坡丘陵孕育了俄羅斯的礦石開採業,也使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成為俄羅斯聯邦最大的冶金工業地區。
  • 直通俄羅斯易起菱動 金穹之下——葉卡捷琳堡遊記
    有人曾經這樣形容葉卡捷琳堡:一個天生麗質卻不愛洗頭的大姑娘。沒錯,這個城市雖然有個很好聽的名字,但作為一個老牌的重工業城市,自然對它的容貌不抱太多期望,而蘇聯解體前這裡甚至是禁止外國人入內的。這個略帶神秘的城市究竟是怎樣的面貌?帶著諸多疑問,我跟隨廣汽三菱直通俄羅斯易起菱動的團隊來到了這裡。
  • 歐亞分界線是如何形成的
    地球分為七大洲,各個大洲的分界線早已是路人皆知的常識。然而從地圖上看,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卻顯得頗為另類:從烏拉爾山-烏拉爾河經裏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再到土耳其海峽,這一系列線條曲折而模糊,相比之下,無論是人工的蘇伊士運河還是自然的白令海峽,都有著清晰的辨識度。那麼,歐亞分界線到底是如何確定的呢?
  • 石家莊至俄羅斯葉卡捷琳堡國際貨運航線開通
    航班時刻為:北京時間15時從葉卡捷琳堡起飛,20時55分飛抵石家莊;21時55分從石家莊起飛,次日4時40分到達葉卡捷琳堡。7月31日,河北石家莊至俄羅斯葉卡捷琳堡定期國際貨運航線開通,這是石家莊今年開通的第6條國際貨運航線。據悉,該航班為客改貨航班,貨品主要以電商貨、郵政小包、服裝、百貨為主。
  • 中國駐葉卡捷琳堡總領館微信公眾號正式開通
    中國駐葉卡捷琳堡總領館微信公眾號正式開通
  • 財經隨筆:葉卡捷琳堡退休老人的「的哥」生活
    新華社俄羅斯葉卡捷琳堡7月14日電(記者胡曉光 魏良磊)費佳長髮長須,身體硬朗,很難看出有62歲的年紀。退休後,他每天開輛白色二手車,專為葉卡捷琳堡的酒店接送客人。這幾天,他成為我們的專職司機:早晨把我們從酒店送到30多公裡外的葉卡捷琳堡會展中心,晚上再從那裡把我們接回酒店。
  • 中國中鐵再戰俄羅斯:將參建車里雅賓斯克-葉卡捷琳堡高鐵項目
    近日,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州州長新聞處發布消息稱,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將參與「車里雅賓斯克-葉卡捷琳堡」高鐵建設項目。據悉,車里雅賓斯克州州長杜布羅夫斯基6月15日在2017第四屆中俄博覽會期間會見了中鐵股份有限公司代表。
  • 俄羅斯中央軍區在葉卡捷琳堡舉行的國防部長杯全軍競賽圓滿結束
    > 在俄羅斯中央軍區(CVD)的編隊和單位中服役的100多名各個級別的指揮官參加了在葉卡捷琳堡舉行的俄羅斯聯邦國防部長杯
  • 國際論壇「俄中青年企業家商業競賽」在葉卡捷琳堡結束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俄羅斯報》消息稱,國際論壇「俄中青年企業家商業競賽」在葉卡捷琳堡結束。兩國學生向創新園和出口中心的專家介紹了未來項目的想法。該論壇在烏拉爾國立經濟大學舉行。經過兩天的準備,團隊用三分鐘時間講述了獨特的業務項目。
  • 一條隱形的分界線,把歐亞大陸分割成了亞洲和歐洲
    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也更多的是一個文化概念而非地理概念。下面就來詳細說一下這裡面的玄機。現代地理學中把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達達尼爾海峽-博斯普魯斯海峽這一線作為歐亞兩洲的分界線。但實際上,歐亞分界線一直都是隨著歷史的發展在變動,使用時間最長的分界線是「黑海-亞述海-頓河」一線,進入近代以來,才逐漸演變成「烏拉爾山-烏拉爾河」一線。
  • 駐葉卡捷琳堡總領館召開留學生防疫工作會議
    11月19日,駐葉卡捷琳堡總領館崔少純總領事與領區中國留學生和漢語教師代表召開防疫工作會議。來自近30所高校、5所孔子學院(漢語課堂)的35名師生代表參加。我館教育領事趙巖和領保幹部高延山、李哲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