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平面設計理念一次次的更新,當前越來越多的設計,已經不僅僅是在平面上了。很多設計師,把空間造型融入到了作品中,利用光影效果,透視原理實現了平面圖形的立體化。這樣的作品,能激發受眾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多個方面的感受,更能得到受眾的青睞。所以,在現在的平面設計中,圖形的立體空間視覺形態成為了一種常態。我們怎樣呈現空間形態,突破平面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運用三維透視。這是空間視覺形態表達中使用頻率最高的方式。其主要原理是運用透視讓二維設計產生三維立體空間感。重點介紹三維透視中的焦點透視。它運用多點透視營造出距離延伸感,受眾的視覺上有一種縱深感。它是對透視規律更加誇張、強化的利用。是比較典型的透視。
第二、運用色彩的對比。我們之所以去強調空間視覺形態的呈現,其主要目的是提升作品層次。而實現這個目的最有趣、最鮮明的方式是:色彩對比。簡言之就是運用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色相相差大的色彩進行組合,產生強烈色彩對比效果的方法。看似簡單,實則複雜,這種方法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讓受眾產生多層次的立體空間視覺感。設計師一般採用暖色調與冷色調的對比。
第三、運用形態錯位與重複的空間表現方式。這種方式打破了我們的固有思維模式,視覺模式。將各種創意元素進行邏輯思維上的倒置,而產生的形態上的錯位與重複,最終形成的立體上的空間視覺形態。
第四、運用正負圖形。正負圖形的運用在實現空間視覺形態中發揮極為特殊的作用。正負圖形是將正形和負形兩種圖形輪廓,進行借鑑、融合、虛實轉化等形式後,形成的一種新的圖形。這種圖形的空間表現方式給了受眾切入點的錯位,產生一種矛盾空間,而且切入點不同圖形會有所不同,給受眾是一種遠近反轉的立體形態感。
第五、運用重疊。最為常見的一種的表現形式。是指用一個形象對另外一個或者幾個形象進行局部遮蓋,所形成的前後、上下、遠近有差別的縱深空間。運用比較廣泛,可以是字母的重疊、也可以是漢字的重疊、圖形的重疊等等。
第六、運用殘缺空間。這種模式相當於我們文學作品中的省略號。這種模式下,給予了受眾心理、視覺上的停頓,讓他們去想像和聯想。殘缺空間帶來的空間表現力大大超越了完整空間。
第七、運用矛盾。矛盾指的是,改變原有客觀存在規律和連接法則,使得畫面物象在我們的三維空間中呈現不同尋常的形式結構。在空間中充滿了矛盾,這些矛盾營造出了不同層次的虛擬空間,已經打破了現有空間的束縛。運用的手段有兩種。1、共用面。將不同視點聯合。是指將不同視點的立體圖形進行劃分後,借共用面聯繫起來,形成矛盾空間效果。2、前後錯位,矛盾連接。可利用相互交叉的直線、曲線、折線將平面中的形體,按無前後、無上下、無左右、無方向、無體積的原則構成原理連接起來,形成矛盾視覺空間。
空間視覺形態的表現方式比較多,在平面設計中佔據的位置很重要,所以作為一個現代平面設計師必須要端正態度,認識到它的重要性,學會它的各種表現方式,不僅如此,在工作中還要積極改變自己思維模式,緊跟時代的潮流,創作更豐富,更有趣的空間形態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