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量子科技實用化未來可期

2020-12-03 南方新聞網

南方網訊 (記者/楊智明 通訊員/蘇華麗 張嘉嘉)近日,廣州科普大講壇第181期《走向實用化的量子技術》特別直播節目舉行。中山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教授、物理與天文學院量子信息和測控團隊負責人羅樂給網友們帶來了一場內容豐富的知識盛宴。

本期講壇由廣州市科學技術協會、廣州日報主辦,廣州市科學技術普及中心、廣東廣播電視臺珠江經濟臺等單位承辦。

 量子技術為我國信息世界帶來革命性變化

今天越來越多人開始討論量子科技,實際上我們早已處於第二次量子革命階段。羅教授首先談到如何理解量子物理學?它有兩大特點,首先,任何的量子都是處於一種不確定的疊加狀態當中,它的重點不是我們無法確定它的狀態,而在於量子本質上就處於一種不確定的狀態。第二個特點是,如果你一旦對這個量子系統進行測量的話,那麼它的狀態就確定了。打個比方,我們在大樓上行走,作為一個人,是一個經典物體,人在3樓和在4樓,是確定的;但作為一個量子物質,可能處在3樓,也可能同時處在4樓,但是很奇怪的是,如果你打一個電話問一問這個量子物質在哪裡,當你問的一瞬間,它的狀態馬上就確定了,這就是量子世界的一些奇妙之處。

早在20世紀末期,量子革命的新時代就開始了。第一次量子革命把粒子和波的概念聯繫在一起,而第二次量子革命則是來源於著名物理學家費曼對于波粒二象性的一些前瞻性的思考。羅教授講到,費曼在上個世紀70年代想像的那臺量子計算機,是將量子信息原理作為軟體、將對微觀量子粒子的測控作為硬體來打破我們對於傳統信息處理方式的認知。簡單來說,第二次量子革命實際上是物質和信息在量子的層次上加以統一的描述並且利用,來盡力進入一個所謂物質和信息一體的物理學,從而為信息技術帶來新的革命。現今,人類歷史上第二次量子革命已全面開啟,將誕生一系列量子技術。一些量子技術已經在探測、通信、計算等領域初顯身手,並逐步應用於各個領域,這將對現代社會產生深遠影響。

節目現場(活動方供圖)

量子技術走進大眾生活,帶來實際應用

羅樂教授表示量子技術所依賴的物理體系,在自然界中是不存在的,需要在實驗室中進行製備。這種人工製造的物力體系具有量子相干態和糾纏態,可以應用於信息的處理和感知等方面。

一是量子通訊。利用微觀粒子的量子態或量子糾纏效應等進行密鑰或信息傳遞,基於量子力學原理提供無條件安全的通信保證。

二是量子傳感。基於量子態測量,對被測系統的各種物理量執行變換和信息輸出的精密測量技術,測量精度、靈敏度和穩定性優勢明顯。

三是量子計算,以量子比特為基本單元,通過量子態受控演化實現信息編碼和計算存儲,具有巨大信息攜帶量和超強並行計算能力。IBM、華為、大眾汽車、谷歌等多家企業機構均已在量子計算技術實用化道路上取得了非凡的成績。

可以預見,未來量子技術的實用化發展將實現真正惠及生活。

粵港澳大灣區有望成為我國量子信息產業發展的排頭兵

羅教授提到,未來廣東的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一些具有發展優勢的傳統信息產業的企業,必將能夠把以前在傳統信息產業發展中所積累的優勢成功轉化為量子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優勢。量子信息產業的光電技術、雷射技術、真空技術、精密機械製造技術、微製備技術、高速電子器件技術等,實際上都依賴於傳統產業發展的基礎,兩者之間密不可分、相互促進。

羅樂教授最後談到,基於廣東在人才吸引、智力引進、制度創新方面所具有的獨特優勢,我們可以相信廣東完全可以在量子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上成為中國的排頭兵,甚至能夠引領世界發展的潮流,有信心期待粵港澳大灣區能夠成為一個量子灣區,信息科技的下一個矽谷。

相關焦點

  • 量子速報:量子科技實用化未來可期;芬蘭將建第一臺量子計算機
    測試將在未來36個月內進行,英國研究與創新組織領導的量子技術挑戰賽將提供770萬英鎊的資金。 分析警報通過電子郵件、瀏覽器或可選的API發送到客戶端,這些分析現在提供了更多的新功能,包括至關重要的外匯和外匯國債預測功能。此項分析至關重要,是在現有的多資產類別預測分析範圍之外的,額外提供的功能。
  • 走向大眾生活,量子科技實用化未來可期——第181期廣州科普大講壇
    11月18日下午,廣州科普大講壇第181期《走向實用化的量子技術》特別直播節目,在廣東廣播電視臺直播間熱烈開講,中山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教授、物理與天文學院量子信息和測控團隊負責人羅樂,就量子科技的應用與影響、實用化發展方向、廣東量子科技發展的現狀、粵港灣大灣區能否成為量子信息科技時代的矽谷灣區等方面,給觀眾和網友們帶來了一場內容豐富的知識盛宴,讓公眾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量子力學
  • 廣州科普大講壇第181期:走向實用化的量子技術
    廣州科普大講壇第181期:走向實用化的量子技術 2020-11-23 17: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京量子院:量子直接通信技術實用化加速
    新華網北京10月9日電(記者蓋博銘)記者9日從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兼聘研究員、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龍桂魯團隊在量子直接通信領域取得突破性成果,助力量子直接通信技術實用化進程加速。通信安全是網絡安全的重要基礎,隨著超級計算機的發展以及量子計算機研發不斷取得突破,通信安全受到越來越嚴重的威脅,能防範竊聽的量子保密通信受到廣泛重視。
  • 玻色取樣逼近裡程碑:量子計算未來可期
    科技日報記者 吳長鋒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與中外科學家合作,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20光子輸入60×60模式幹涉線路的玻色取樣量子計算,輸出了複雜度相當於48個量子比特的希爾伯特態空間,其維數高達三百七十萬億。
  • 碳量子點材料,未來可期!
    碳量子點材料具有綠色環保,水溶性和導電性好以及生物毒性低等優勢,近年來在納米電子學、光學、催化化學、生物醫學以及傳感器等領域都有較好的應用前景。目前,國家重點研究發展計劃將納米研究和量子調控作為重大科研計劃。碳量子點材料的發展,未來可期!
  • 站在量子科技風口:量旋科技再獲千萬融資,助力實用型超導量子...
    量旋科技聯合創始人、總經理鄒均庭博士接著項金根博士的話語,繼續說道:「在我們團隊看來,「雙子座」是一款非常具有突破性意義的產品,量子計算行業的發展,歸根結底是人才的培養,不僅僅需要科學家,更需要海量的工程師進行硬體、應用軟體和算法堆棧的創新,從而實現實用型量子計算機的落地,而我們公司的主要目標也是要實現實用型量子計算機的研發與生產,因此我們除了「雙子座」產品以外,正在穩步地走在研發實用型量子計算機的道路上
  • 中國量子技術走向實用,產品已驗收,國外專家大讚!
    說到量子技術,雖然我們大家對量子技術並不是十分的了解,但是近年來,關於量子技術的消息卻頻繁地出現在我們的視野當中。例如當年美國谷歌提出率先實現了量子霸權,而近段時間我國也在量子計算方面實現量子霸權,而且要比谷歌更強。
  • 「量子科技,未來已來」科學傳播營啟動
    本報訊 (記者郝天韻)11月27日,「刊媒惠—科學傳播工作營」之「量子科技,未來已來」活動在中國科普研究所啟動,這同時也是中國科普研究所前沿系列學術報告的第30期活動。中國數字科技館、《大眾日報》、湖北經視、百度百家號等多家平臺同步在線直播,共同打造了量子科技的科學傳播盛宴。
  • 達摩院2021十大科技趨勢,一起看未來
    這是達摩院成立三年以來第三次發布年度科技趨勢報告,阿里雲智能研究中心攜手達摩院的科學家和業界專家人士,歷經長達3個月大量訪談交流,共同碰撞觀點,深入探討,對人工智慧、物聯網、量子計算、雲計算、區塊鏈、新材料等熱點科技做出研判和預測,對未來的科技走向進行解讀。
  • 這期荔灣大講壇,專家詳解「量子科技戰略布局」
    為拓寬領導幹部戰略思維和視野,以「走出去+引進來」的培訓方式,實現教學互動、教學相長,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情況下,著重邀請國內知名專家學者來區內授課,講授當今時代前沿科技知識,旨在培養一支具有國際視野、創新意識、戰略思維的領導幹部隊伍,以推動荔灣區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和治理增效。
  • 量子計算,可商用化之路還有多遠?|億歐問答
    不論雙方最終誰被證明是正確的,不可否認的是,谷歌實驗的確證明了量子計算的絕對優勢,並在量子計算的第一階段取得了重要突破。這裡需要解釋一下什麼是量子霸權,量子霸權又叫量子優勢,即在未來的某個時刻,功能強大的量子計算機可以完成經典計算機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打破經典計算機所遵循的「摩爾定律」。 比如在一天之內破解原本幾萬年才能破解的密碼、實現通用人工智慧等等。
  • 長江CEO9期校友,浙江九州量子鄭韶輝講解量子通訊的技術原理
    科技洪流,創享未來 | 長江CEO9期校友 鄭韶輝 1.量子計算: 是一種遵循量子力學規律調控量子信息單元進行計算的新型計算模式。從計算的效率上,由於量子力學疊加性的存在,量子算法在處理問題時速度要快於傳統的通用計算機。
  • 量子科技拒絕「泡沫」 最正宗概念股壟斷86%市場
    華安證券認為,量子信息技術在面向「十四五」乃至更長遠的未來,有望成為中國在全球科技產業中「換道超車」、掌握產業鏈話語權的重要核心技術,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產業在政策的驅動下,將迎來進一步加速發展。在量子計算、量子通信和量子測量三大應用領域中,量子通信是最有可能在5年內實用化的技術。但受制於技術成熟度和應用成本,量子通信尚不是目前市場上解決信息安全問題的主要機制。
  • 周末刷屏的量子科技究竟是什麼?
    這次集體學習的目的是了解世界量子科技發展態勢,分析我國量子科技發展形勢,更好推進我國量子科技發展。這個量子科技究竟是什麼樣的「棋」?在細分領域中,保密通信是量子信息領域中率先進入實用化的技術方向傳統保密通信技術成熟度高、技術體系齊全、部署成本較低,但未來其算法可被量子計算破解,其技術發展趨勢是抗量子計算破譯的新型密碼算法(PQC),目前尚未得到使用。
  • 廣州科普大講壇|量子科技走向大眾生活
    11月18日下午,廣州科普大講壇第181期《走向實用化的量子技術》特別直播節目,在廣東廣播電視臺直播間熱烈開講,中山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教授、物理與天文學院量子信息和測控團隊負責人羅樂,就量子科技的應用與影響、實用化發展方向、廣東量子科技發展的現狀、粵港灣大灣區能否成為量子信息科技時代的矽谷灣區等方面,給觀眾和網友們帶來了一場內容豐富的知識盛宴,讓公眾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量子力學,打開了量子思維,了解了最新量子科技發展態勢與應用。
  • 量子電池開始向實用化推進
    7月20日,量子物理學專家詹姆斯·夸克(James Quach)博士,以訪問學者的身份加入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推進量子電池的實用化。夸克博士畢業於墨爾本大學,曾分別在東京大學和墨爾本大學擔任研究員。量子電池為何能實現瞬時充電?
  • 三大科技巨頭的2021量子計算科技趨勢預測與分析
    未來該何去何從?考慮到今年量子領域取得的成就令人目不暇接,但科技的走向趨勢,尤其對接下來一年2021進行預測不是一件易事。  而各大科技公司還是紛紛做出了2021技術的預測觀點,不謀而合的是量子計算皆位列其中,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科技公司包括阿里巴巴達摩院、騰訊研究院和亞馬遜。  下圖整理了他們對未來科技方向的趨勢預測。
  • 政治局集體學習的量子科技,究竟是什麼?
    由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集體學習量子科技的消息在周末刷屏了。習近平強調,要充分認識推動量子科技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加強量子科技發展戰略謀劃和系統布局,把握大趨勢,下好先手棋。這次集體學習的目的是了解世界量子科技發展態勢,分析我國量子科技發展形勢,更好推進我國量子科技發展。這個量子科技究竟是什麼樣的「棋」?
  • 生命科技賽道持續升溫 信銘生命科技未來可期
    原標題:生命科技賽道持續升溫,信銘生命科技未來可期   信銘生命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