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101個了不起的團隊

2020-11-18 中工網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

「最班組」不僅僅是一場大賽,更是一個難得的講述一線班組故事、展示班組職工精神風貌的平臺

【「最班組」追蹤報導③】疫情下,101個了不起的團隊

今天9時,「最班組」全國短視頻大賽第二季的101部入圍作品在工人日報客戶端和中工網同步開啟為期一周的展播並接受投票。

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帶來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鬥。用短視頻講述這段特殊時期的故事,也是在記錄這段難忘的歷史。今年收到的參賽作品相比去年有所減少,不過作品質量一點沒有因為疫情的影響而下降。

「我們今年沒參賽,但會當熱心觀眾。我們依然關注『最班組』,這是我們一線班組職工自己的舞臺!」去年的參賽者王女士對記者說,去年「最班組」的選材範圍更廣,今年圍繞「疫情下最難忘的班組故事」,範圍相對收窄了。「我們班組不是醫療一線的,也不是身處武漢、北京這樣疫情一度緊張的地區,所以覺得很難找到特別打動人的故事,拍出來的作品可能也比較難有競爭力,所以就沒參賽。」

其實,在今年的參賽作品中,不乏那些貌似跟疫情沒有直接關聯的班組。但無論身處何地,或多或少都會受到這場席捲全球的疫情的影響。哪怕尋常的班組,也可以通過真實的記錄,留存這段歷史的一個記憶。

來自唐山的焦先生早在6月就發來郵件詢問今年還辦不辦最班組第二季,卻因為種種原因錯過了大賽截稿時間。11月10日,他發來了自己的作品。「我們集團上半年組織了一個最班組評選活動,我們以此為基礎認真準備了視頻素材,等著參加第二季。」他說,沒想到下半年疫情緩解後就一直出差,沒盯著大賽通知,等從網上搜到大賽信息的時候,已經過了截止日期。「而且押題沒押中,今年是疫情主題,我們還得重新找故事。不管怎麼說還是我疏忽了,要是有大賽溝通群,請趕緊拉我進去,明年我們再來!」

還有一位去年的獲獎者看到今年的大賽通知時正在隔離中,拍不了視頻,表示非常可惜。

這場疫情不僅打亂了很多人生活和工作的節奏,也給「最班組」第二季留下了特殊的印記。

自截稿以來,組委會的工作人員就開始了緊張的初評工作。經過認真的篩選,101部作品脫穎而出。這第101號作品的背後還有個故事。

大賽原定的入圍作品是100部,但在組委會選定之後,突然接到一位參賽者的電話,詢問有沒有收到他的作品。他在9月30日就向大賽郵箱發來了百度雲盤的視頻連結,當時負責收稿的人員發現打不開連結,就回覆郵件請他重發,此後卻一直未收到回復。這位參賽者說,他當時沒有查看郵件,所以錯過了。而組委會也認為,沒有在郵件回復之後再進行電話通知,是工作沒做到位。為了尊重參賽者的勞動,組委會請他重新發來了作品,並經過認真審核,一致認定其具備入圍水準。於是,100部入圍作品的最後,加上了這第101部。

。儘量不錯過每一部用心拍攝的作品,也是對這個平臺的珍惜。

勇氣是處於逆境時的光芒。讓我們從這101個了不起的團隊中體會這句話的含義。

(中工網北京11月16日電)

掃一掃給「最班組」投票

編輯:姚怡夢

相關焦點

  • 《了不起的村落》,了不起的團隊,記錄下那些正在逐漸消失的村莊
    因為一部紀錄片,從而關注了一個製作團隊。也因為這個團隊,又了解到了更多優秀的紀錄片。今天壹醬要給大家介紹的一檔紀錄片,不過在介紹這檔紀錄片前,壹醬想先來說一說紀錄片幕後的製作團隊,知了青年。正如同名稱一般,知了是一個年輕的團隊。年輕一方面體現在,這些幕後工作人員年齡十分年輕。另一方面是這個團隊充滿新鮮的血液,很多年輕人的想法匯集於此。知了青年成立之初,定下的目標就是創造真正有價值的內容,「讓每秒都算數」。在最後呈現出來的只有十幾分鐘的視頻,每一幀都做到十分精緻。
  • 在臺北101大樓感受「最」震撼
    連通達   對初到臺灣的遊客來說,臺北101大樓,是不得不去的一處觀光點。  曾經的全球最高樓,如今世界第三   初次見到臺北101大樓,牡丹晚報特派記者是在大巴車上,遠遠地看到這棟了不起的建築。經過一段行程,記者終於有機會登上了聲名遠揚的這座大樓。
  • 了不起的2020!了不起的黃石!
    暖冬黃石的2020註定了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我們「南徵北戰」、「大刀闊斧」打贏了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通過了艱苦卓絕的防汛大考我們經歷了挫敗我們又重整旗鼓,再度前行……復工復產3月13號,市防疫指揮部發布通告,將企業復工審批權下放到縣市區,為復工復產按下「
  • 袁隆平做出的貢獻和他的三個了不起兒子
    袁隆平,最了不起的是研究出了可以養活世界的口糧,其次就是生了三個了不起的兒子。袁隆平的三個兒子分別叫袁定安、袁定江和袁定陽。因為袁隆平在雜交水稻發源地安江工作生活了37年,對這片土地有著深深地愛戀,所以3個孩子的名字都跟安江有關。
  • 每位交大人都了不起!
    辭別不平凡的2020迎接嶄新的2021這一年我們一起心手相牽,風雨同舟我們一起全力以赴,共謀發展以平凡鑄就偉大每個人都了不起!校園書聲起,夏末學子歸七個月的等待終於劃上句點所有牽掛與思念被一齊喚醒按下上園村三號的重啟鍵熟悉的紅果園回來了!跨越山川與河流,只為見你久別重逢,甚是想念謝謝你,在疫情中重啟希望的交大暖 心▲震撼!特別的畢業「寄」,來自上園村3號!
  • 你有房了不起啊?就是了不起!
    有房者與無房者的差距,在一場疫情面前 金融屬性 yoyo買房除了想擁有一個自己的理想生活空間外,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還房貸能讓她強制儲蓄了,她說自己不是一個儲蓄觀念很強的人,平日裡開銷也沒設麼概念,導致自己也沒什麼積蓄,這下買了房子
  • 101航空小鎮在萬德鎮掛牌了
    ——101濟南市長清區飛行應急中隊進駐101航空小鎮 2020年8月22日上午9點101通用航空集團航空小鎮在濟南市長清區萬德鎮徐莊辦事處徐莊村掛牌了。因為疫情原因,政府派出徐莊村書記朱臣堂同志出席了本次活動,101航空集團董事長兼總隊長張傳林,101飛行應急救援總隊辦公室主任楊心潤,101濟南市長清區飛行應急救援中隊長張增柱,隊員王剛,張丙坤,張壽斌出席了本次活動。
  • 上抖音健康中國「了不起的醫生-直播顯微鏡」活動...
    2020年8月19日,我們將迎來第三個「中國醫師節」。今年的節日,因新冠疫情的突襲而變得意義非凡。疫情防控常態化階段,面對曾捨命衝向一線,與病毒抗爭的白衣英雄們,除了感謝還能為他們做些什麼?第三個中國醫師節到來之際,國家衛生健康委政務新媒體健康中國在今日頭條、抖音、西瓜視頻等平臺發起「了不起的醫生」系列活動,通過「話題+直播+微紀錄片」的形式讓廣大網友進一步了解醫師的日常工作,致敬醫務工作者。此次系列直播活動主要包括「健康知識科普」、「一線抗疫故事」、「了不起的醫生—直播顯微鏡」3個版塊。
  • 臺北101大樓
    由建築師李祖原設計,KTRT團隊建造,是世界最高摩天大樓(不含天線)與目前全世界第二高的大樓類結構物(以建築結構實際高度來計算)。以實際建築物高度來計算,臺北101已在2007年7月21日時,被當時興建到141樓的杜拜塔(位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杜拜)所超越。
  • 兒童節贈書 | 《了不起的古希臘》送給了不起的你!
    遠遠望去,烈日下那些矯捷的身軀有如移動的黑點, 輕盈又優美。嗨翻了後,大家意猶未盡,決定以後這項活動每四年都要舉辦一次。慢慢地,比賽項目從原來的兩百米賽跑增加到拳擊、擲鐵餅、戰車比賽等,此外還有文藝類的唱歌、樂器和詩朗誦。有一年,一位短跑選手因為太熱,把自己身上唯一遮擋私處的短布當眾扯掉,來了個徹底的裸奔——結果獲得了第一名。
  • 臺灣地標之101大樓
    臺北101(Taipei 101),又稱臺北101大樓,在規劃階段初期原名臺北國際金融中心(Taipei Financial Center),位於中國臺灣省臺北市信義區,由建築師李祖原設計,KTRT團隊建造,保持了中國世界紀錄協會多項世界紀錄。2010年以前,臺北101是世界第一高樓。
  • 北大光華研究團隊:疫情下消費重啟,數字消費券堪當重任
    原標題:疫情下消費重啟,數字消費券堪當重任 ——基於對杭州消費券的實證研究及政策建議近期,杭州、深圳、鄭州等多地通過發放消費券的方式激發消費潛力、帶動消費回補。為評估消費券對拉動消費的實際效果,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劉俏、沈俏蔚教授研究團隊聯合螞蟻金服以杭州為樣本進行了研究。
  • [分享]臺北101大廈分析資料下載
    吳雪平表示,世貿中心是一個成立於1970年總部在紐約的國際性組織,遍及全球100多個國家,一個城市只有一個世貿中心,重慶世貿中心將落戶西永。「世貿選址有四個原則,一是未來經濟產業中心,二是人口聚集中心,三是商務商貿中心,四是城市經濟帶中心,這四個原則缺一不可。」吳雪平說,在重慶,西永新區是下個崛起的區塊,世貿入駐地必須是人口聚集中心,西永符合這個條件。
  • 《了不起的匠人》第三季重磅回歸 導演獨家解密拍攝幕後
    黎振亞告訴記者,在整個團隊拍攝一位製作霓虹燈的香港匠人時,曾遭遇到了一件顯得有些尷尬的境況。「老匠人自認為有20多個徒弟,但現實情況中,他們這種所謂的『師徒關係』,更像是僱傭關係。有活、有事做,徒弟們就來了;沒事做時候,人就散了。完全沒有中國傳統中的『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概念。我們希望讓真正的東方師徒文化得以回歸,讓現代人重拾那些『遺忘的美好』。」
  • 熱狗退出《中國新說唱》,潘瑋柏跑去「臺版101」當導師?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前段時間網上有一個「臺版101」的綜藝節目上了熱搜,而主要原因是場內有選手模仿「黑人抬棺」的舞步,從而引發了網友熱議。有趣的是這檔「臺版101」的常駐導師就是潘瑋柏和楊丞琳,另外再加上一個喜劇天賦點滿的陳漢典,最終組成了陣容完全體。
  • 馬雲:阿爾法狗會下圍棋沒什麼了不起
    「阿爾法狗下圍棋?會背書有什麼了不起呢?機器做人會做的事情不算什麼,要做人類做不到的事情才是本事。另外的方向是機器學習,過去100年人在變成機器,未來一百年要把機器變成人。」  馬雲提到未來10年比較看好的方向。
  • 二元對立視角下的《了不起的蓋茨比》:偉大而孤獨,華麗而荒誕
    《了不起的蓋茨比》就是這個時代的代表作。小說的情節並不複雜。出生在美國中西部小鎮的貧窮青年蓋茨比在紐約愛上了黛西這位漂亮而富有的貴族小姐。戰爭爆發後,蓋茨比於1917年離開紐約去參加戰爭,他為了奪回愛人不擇手段,就在他以為贏得佳人芳心之際,卻被自己所愛之人設計致死。
  • 島內最高大樓——臺北101
    由建築師李祖原設計,KTRT團隊建造,是世界最高摩天大樓(含天線,不含天線則為第二高)與目前全世界第二高的大樓類結構物(以建築結構實際高度來計算)。保持了中國世界紀錄協會多項世界紀錄。  以實際建築物高度來計算,臺北101已在2007年7月21日時,被當時興建到141樓的杜拜塔(位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杜拜)所超越。
  • 我國疫情防控成效如何?科研團隊利用數學模型驗證有了結論
    科技日報記者 過國忠 通訊員 張運 趙婷婷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二次爆發的可能性引發了越來越多的擔憂。那麼,我國的疫情防控政策到底如何?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怎樣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衝擊?10月19日,科技日報記者從揚州大學了解到,該校林支桂教授科研團隊利用數學模型刻畫了在我國公共衛生四級應急響應機制下採用分階段實施幹預措施控制疫情的發展,驗證了國家早期採取公共衛生應急預案一級響應的及時性和有效性,並對國內疫情防控的措施和成效進行數據化解構,系統分析了原理和意義。
  • 疫情下的職業生涯急轉彎:面對疫情,行動起來
    ,對於身處博後以及學術生涯不同階段人們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為了對疫情期間科學研究的走向以及職業生涯的安排進行了解,BioArt Reports編輯部對Cell上發表良師益友(Mentor 我們的小組由Nevan Krogan教授所領導,是一個由40至50名具有不同的背景和專業知識研究人員組成的龐大團隊。此外,我們還是一個「靈活」的團體,善於與世界各地的研究團隊合作一起探索新的研究領域。對於我來說,從博後過渡到實驗室中的領導角色,就意味著扛下了指導學生、尋求資助以及合作夥伴的重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