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
「最班組」不僅僅是一場大賽,更是一個難得的講述一線班組故事、展示班組職工精神風貌的平臺
【「最班組」追蹤報導③】疫情下,101個了不起的團隊
今天9時,「最班組」全國短視頻大賽第二季的101部入圍作品在工人日報客戶端和中工網同步開啟為期一周的展播並接受投票。
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帶來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鬥。用短視頻講述這段特殊時期的故事,也是在記錄這段難忘的歷史。今年收到的參賽作品相比去年有所減少,不過作品質量一點沒有因為疫情的影響而下降。
「我們今年沒參賽,但會當熱心觀眾。我們依然關注『最班組』,這是我們一線班組職工自己的舞臺!」去年的參賽者王女士對記者說,去年「最班組」的選材範圍更廣,今年圍繞「疫情下最難忘的班組故事」,範圍相對收窄了。「我們班組不是醫療一線的,也不是身處武漢、北京這樣疫情一度緊張的地區,所以覺得很難找到特別打動人的故事,拍出來的作品可能也比較難有競爭力,所以就沒參賽。」
其實,在今年的參賽作品中,不乏那些貌似跟疫情沒有直接關聯的班組。但無論身處何地,或多或少都會受到這場席捲全球的疫情的影響。哪怕尋常的班組,也可以通過真實的記錄,留存這段歷史的一個記憶。
來自唐山的焦先生早在6月就發來郵件詢問今年還辦不辦最班組第二季,卻因為種種原因錯過了大賽截稿時間。11月10日,他發來了自己的作品。「我們集團上半年組織了一個最班組評選活動,我們以此為基礎認真準備了視頻素材,等著參加第二季。」他說,沒想到下半年疫情緩解後就一直出差,沒盯著大賽通知,等從網上搜到大賽信息的時候,已經過了截止日期。「而且押題沒押中,今年是疫情主題,我們還得重新找故事。不管怎麼說還是我疏忽了,要是有大賽溝通群,請趕緊拉我進去,明年我們再來!」
還有一位去年的獲獎者看到今年的大賽通知時正在隔離中,拍不了視頻,表示非常可惜。
這場疫情不僅打亂了很多人生活和工作的節奏,也給「最班組」第二季留下了特殊的印記。
自截稿以來,組委會的工作人員就開始了緊張的初評工作。經過認真的篩選,101部作品脫穎而出。這第101號作品的背後還有個故事。
大賽原定的入圍作品是100部,但在組委會選定之後,突然接到一位參賽者的電話,詢問有沒有收到他的作品。他在9月30日就向大賽郵箱發來了百度雲盤的視頻連結,當時負責收稿的人員發現打不開連結,就回覆郵件請他重發,此後卻一直未收到回復。這位參賽者說,他當時沒有查看郵件,所以錯過了。而組委會也認為,沒有在郵件回復之後再進行電話通知,是工作沒做到位。為了尊重參賽者的勞動,組委會請他重新發來了作品,並經過認真審核,一致認定其具備入圍水準。於是,100部入圍作品的最後,加上了這第101部。
。儘量不錯過每一部用心拍攝的作品,也是對這個平臺的珍惜。
勇氣是處於逆境時的光芒。讓我們從這101個了不起的團隊中體會這句話的含義。
(中工網北京11月16日電)
掃一掃給「最班組」投票
編輯:姚怡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