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闡明食物鏈和食物網的特點以及營養級的概念。
【能力目標】
通過分析食物鏈和食物網的特點,提高觀察、分析、總結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會食物網中生物之間的複雜關係,意識到保護生物對生態系統穩定性的重要性。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闡明食物鏈和食物網的特點以及營養級的概念。
【難點】
食物網和生態系統穩定性的關係。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溫故知新導入,回顧生態系統的結構,從而引出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即食物鏈和食物網。
(二)新課展開
1.食物鏈
自主學習:
(1)食物鏈概念:在生態系統中,不同生物之間由於吃與被吃的關係而形成的鏈狀結構叫做食物鏈。
(2)食物鏈和食物網是生態系統組成成分中哪兩者的關係?
大屏幕展示,同桌交流:
(1)食物鏈和營養級是什麼對應關係?
(2)食物鏈有什麼特點?
(①每條食物鏈的起點是生產者,終點是不被其他動物所食的動物;②生產者總是屬於第一營養級;③各種生物所處的營養級並不是一成不變的;④一條食物鏈中的營養級一般不超過5個;⑤分解者不屬於任何一個營養級。)
(3)「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所形容的是不是一條完整的食物鏈?
2.食物網
組織學生上黑板連線,畫出食物網,小組討論:
(1)食物網概念:許多食物鏈彼此相互交錯,連接成的複雜營養結構就是食物網。
(2)食物網有什麼特點?
(①一種生物可同時佔有幾個不同的營養級;②食物鏈的營養級越多,最高營養級獲得的能量和物質越少;③兩種生物之間的種間關係有可能出現不同概念上的重合;④食物網中一種生物的變化會引起其他相關生物數量的變化。)
(3)食物網和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有什麼關係?
(三)小結作業
1.小結:師生共同總結
2.作業:思考為什麼食物鏈上一般不超過五個營養級。
四、板書設計
以上是《生態系統的結構》教學設計,更多教師資格面試技巧,請查看教師資格面試頻道。
中公講師解析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我要過面試」下載試講教案(含音頻)+答辯+結構化資料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