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說出生態系統的概念;
熟悉生態系統的分類及範圍;
說明生態系統組成成分以及各成分在生態系統中的重要作用。
過程與方法目標:
能夠說明生態系統的開放性和整體性原理,學會分析並解決生態學上的實際問題。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認同生物與環境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從而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觀點;落實到現實生活中就是要學會保護一個生態系統;
通過學習生態系統各組分的相互關係及食物網,理解普遍聯繫的辯證觀點。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生態系統的概念;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以及各成分之間的關係和其在生態系統中的重要作用;食物鏈與食物網;營養級的概念。
難點:
生態系統的各組成成分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
營養級的概念以及初、次級消費者的概念以及兩者的對應關係。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溫故知新)
複習舊課:
同學們:上一節課,我們已經初步研究了生態系統,詳細地講述了生態系統的概念,了解了生態系統的範圍,介紹了生態系統的各種類型以及各種生物在生態系統中的適應性特徵,並在最後總結出了所有的生態系統所具有的共同特點。下面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準備回答問題:
1.什麼叫生態系統?(生態系統是生物群落及其無機環境之間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統)
(生態系統是在一定的空間和時間內,在生物與生物之間,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通過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而相互作用的一個自然系統)
2.所有的生態系統所具有的一個共同特點是什麼?(既有大量的植物,也有大量的動物,還存在很多微生物)
(學生回答出第一個問題後,以下面的語言引出問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