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教案:《細胞膜—系統的邊界》教案二

2020-11-23 高考網

高一生物教案:《細胞膜—系統的邊界》教案二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位於人教版高中生物新課標教材必修1 分子與細胞 第三章第一節,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習了生物的物質基礎和細胞的種類的基礎上進行的,所以學好本節內容既能幫助學生鞏固前面的知識,又能為學生學習動物和植物的代謝作好鋪墊,對第四章細胞膜流動鑲嵌模型打基礎,它在教材中起著承上啟下的橋梁作用。因此本節課在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通過學習,學生能夠了解細胞膜的成分和掌握細胞膜的功能;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小組式學習,學生體驗製備細胞膜的方法;

  (2)通過觀察、分析所給材料,提高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學生能夠認同細胞膜作為系統的邊界,對於細胞這個生命系統的重要意義;

  (2)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提高團隊意識

  三、學情分析

  對於細胞膜這部分內容初中有一定的基礎。學生學習積極性較高,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不斷思考,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性。教學過程中通過聯繫生活實際,利用類比推理等方法,幫助學生識記和理解。

  四、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1)體驗利用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製備細胞膜的方法與過程;

  (2)理解細胞膜作為系統的邊界具有的功能

  2.教學難點

  (1)用哺乳動物紅細胞製備細胞膜的方法。

  (2)細胞膜對於細胞這個生命系統的重要意義。

  五、教具使用

  教具主要包括幻燈片、電腦課件、演示實驗、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模型等。【設計意圖:對於教具的使用,主要依據直觀性、科學性的原則,有利於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直觀教具的使用力求能夠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並在此基礎上積極思考】

  六、課前準備

  安排學生預習教材40頁到43頁

  七、教學過程

  課前魔術:兩個小燒杯,加入等量無色液體(其實一個是清水,一個是鹽酸),分別加入新鮮花瓣,左手燒杯(加鹽酸)代表同學們,右手燒杯(加清水)代表教師,這節課誰表現的好,相應代表的燒杯會有顏色反應,讓我們拭目以待。【設計意圖:鹽酸會破壞細胞膜,色素流出,液體發生顏色變化。為了不佔用上課等結果的時間,所有以魔術形式提前演示,上課過程中直接觀察結果,而且時間充足,現象很明顯】(0:01:20)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生物體小到一個細菌,大到一棵喬木大多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統,它就像一臺精密的生命機器,時刻不停地在高效、有序地運轉。這一章就讓我們拆開細胞這臺生命機器,一起走進組成細胞的基本結構。【設計意圖:設計語言,馬上抓住學生的注意,對學生的注意力很好的集中】(0:01:50)

  唱幾句歌曲《成都》,提問:成都這座城市在地圖上是如何體現出範圍的?學生答」邊界」,請同學們介紹生活中邊界的例子,大屏幕提示世界地圖的中國。學生答出國界(教師提出國界對一個國家的安全十分重要,臺灣、釣魚島是我們中國的一部分);又列舉籃球賽中線邊界的重要性。【設計意圖:歌曲提高學生學習的興奮點,對於中國地圖的敘述,加強學生愛國主義教育】(0:03:50)

  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統,細胞膜就是這個系統的邊界。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 細胞膜——系統的邊界

  (二)引導探索,學習新知

  通過大家課前預習,大家對本節課提出一些問題,寫在小紙條上,我總結歸納了6個問題,接下來我們班級分六組,每組對應自己的序號問題重點討論,給出問題的答案。和大家一起分享最後的討論的結果【設計意圖:增強團隊合作意識】(0:05:00)

  活動一:分組討論

  在學生討論時間裡,教師在黑板寫出本節課的概念模型,不完整板書【設計意圖:鍛鍊學生總結能力,培養學生歸納小結的能力 】

  活動二:自主閱讀課本P43最後一段,明確細胞壁的成分和功能,思考:細胞壁為什麼不是細胞的界限?(0:09:10)

  第一組同學代表回答:因為植物細胞具有細胞壁,對植物細胞有支持和保護作用。細胞壁不具備細胞膜那樣有選擇透過性,細胞壁的性質是全透性。【設計意圖:細胞壁的內容從教材最後提前到第一個問題,一方面可以解決很多孩子的為什麼細胞壁不能作為邊界的疑問,也為後邊探討提取細胞膜時選擇材料時,避免選有細胞壁的細胞材料 】

  活動三:請從下面細胞中選出符合研究細胞膜的細胞,並說明理由。

  第二組同學討論結果:課件給出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高等動物細胞、植物細胞、細菌四個細胞

  學生分析總結:選動物細胞,可避免植物細胞壁的幹擾;選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因為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細胞壁無細胞核膜與細胞器膜的幹擾。 課件(0:13:12)

  通過問題的引導,體驗製備細胞膜的方法(觀看細胞膜製備的方法)教師最後總結1.材料: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

  2.原理:細胞吸水膨脹

  3.方法步驟

  (1)制裝片   取--滴--蓋

  (2)高倍看   滴--吸--破【設計意圖:教師精煉總結,幫助學生記憶】 (0:21:30)

  活動四:如何從混合液中分離出純度較高的細胞膜?

  第三組同學討論結果:藉助物理和化學知識,採用離心的方法可以把質量不同的物質分離開。得到細胞膜後科學家化學分析研究發現,其中脂質約佔細胞膜總量的50%,蛋白質約佔40%,糖類佔2%~10%。在組成細胞膜的脂質中,磷脂最豐富。【設計意圖:學科整合,建立各學科的聯繫,培養學生全面思考問題的習慣】 (0:22:05)

  教師補充:我們在各種膜的研究中還發現,功能越複雜的細胞膜,其蛋白質的種類和數量就越多。這也和我們前面了解的蛋白質的功能是相一致的: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細胞膜的功能中也少不了蛋白質的一份!我們也將在後面章節的學習中,越來越多地了解細胞膜的各種成分在其功能中的具體作用。 (0:22:40)

  活動五:聯繫生活,讀懂預測腫瘤的化驗單 ,血液檢驗報告單中與細胞膜成分改變有關的物質的正常指標。

  第四組學生總結回答:當一個細胞發生癌變後,膜的成分會發生變化,如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的數值會偏離正常值,所以我們可以通過膜的成分變化,來判斷是否有癌變的發生。【設計意圖:聯繫生活實際,教師介紹腫瘤的化驗單各數據的意思,結合本課剛學過知識,學生會更加深刻體會到學習的樂趣,體會學以致用 】(0:23:10)

  活動六:從這一點看,細胞膜對生命活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具體有什麼功能呢?

  第五組同學討論回答:1.將細胞與外界環境分隔開2.控制物質進出細胞3.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0:23:55)

  課件原始地球環境,學生描述當時地球環境。【設計意圖: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

  教師設問:環境如此非常複雜,如何誕生生命?細胞膜的出現,它將生命物質和外界環境分隔開,成為相對獨立的系統,細胞膜保障了細胞內環境的相對穩定。為生命的誕生提供了條件。(0:25:10)

  回憶課前的魔術,展示兩個小燒杯的顏色變化,代表學生的燒杯液體有顏色變化,代表教師的液體顏色沒變,是誰表現好和不好的原因嗎?當然不是,其實這是個實驗,課件展示實驗內容:



  教師提問:這個實驗說明什麼

  學生回答:鹽酸破壞了細胞膜,裡邊的色素流利流出來,所有出現顏色變化;而水對細胞膜沒有破壞作用,所有沒有顏色變化。

  教師補充:這個現象正好說明了細胞膜有控制物質進出的作用。【設計意圖:通過實驗現象說明細胞膜的作用,更具有說服力和趣味性 】(0:27:15)

  活動七:細胞膜控制物質進出是絕對的還是相對的?

  第六組回答 :相對的。細胞能控制物質進出,但有些病原體可以進入細胞,使機體患病。(0:28:15)

  教師設問: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是通過哪些途徑和別人交流的啊?

  學生回答:電話、微信、QQ等

  其實,細胞和細胞之間也有它們的秘密語言,它們也有交流。

  出示課件

  第一幅圖表示內分泌細胞分泌激素,經過血管的運輸,激素到達靶細胞外面與靶細胞表面的受體蛋白結合。這樣一個過程完成了具有一定距離的細胞間的信息傳遞。這裡可以把內分泌細胞比喻為淘寶上的賣家,激素是你買的東西,賣家發貨後,物流公司把你的東西送到目的地,然後就需要你核查信息才能籤收。【設計意圖:運用生活中常見的例子,形象比喻,讓學生更好的理解知識 】

  第二幅圖表示相鄰細胞之間通過接觸來傳遞信息,接觸後細胞膜會相互識別比如精子和卵細胞的結合。別看青蛙和蟾蜍長得像,自然環境中,青蛙的精子會與蟾蜍的卵細胞結合嗎?當然不會,只有青蛙的精子和青蛙的卵細胞才有相互識別的物質,這是一種膜與膜直接接觸,進行細胞間的交流的

  第三幅圖表示相鄰細胞之間形成通道,攜帶信息的物質通過通道傳遞到另一個細胞。這種信息交流方式也不通過直接接觸,打個比喻,就像我們用的WIFI,從一個地方發出的信號,我們附近的很多人都可以接受這個信號。如圖上的細胞間的絲狀物,是高等植物細胞形成的信號通道,叫做胞間連絲。【設計意圖:運用生活中常見的例子,形象比喻,讓學生更好的理解知識 】(0:31:42)

  我們可以看出,在多細胞生物體內,各個細胞並不是孤軍奮戰,而是有著非常強的團隊合作能力,彼此分工合作,使生物體達到最佳狀態,就像我們一個班級體,只有每個同學團結協作,互相幫助才能創造出一個積極向上、樂觀豁達的班集體。【設計意圖:德育教育,培養在一個集體中的團結協作的意識。我認為作為教師,育人比教書更重要 】

  八.鞏固練習,及時反饋 (部分)(0:32:00)

  1.科學家常用哺乳動物紅細胞作材料來研究細胞膜的組成,是因為(  B   )

  A.哺乳動物紅細胞容易得到

  B.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內沒有核膜、線粒體膜等膜結構

  C.哺乳動物紅細胞在水中容易漲破

  D.哺乳動物紅細胞的細胞膜在光學顯微鏡下容易觀察到

  2.組成細胞膜的主要成分是( A    )

  A. 磷脂、蛋白質、糖類

  B. 糖脂、糖蛋白

  C. 脂質、蛋白質、無機鹽

  D. 磷脂、蛋白質、核酸

  7.【201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新課標II理綜試題第1題(部分)】

  關於細胞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植物細胞的胞間連絲具有物質運輸的作用

  D.哺乳動物的細胞可以合成蔗糖,也可以合成乳糖

  【設計意圖:對本節課學習的一個鞏固,提前節選涉及本節課的高考題,感知高考的難度,樹立高考的自信心】

  九.總結(0:35:10)

  學生補充完整的板書【設計意圖:再次通過小組討論,把每組對應的板書部分補充完整 ,對學生是歸納總結、團結協作、板書的書寫等都是一次鍛鍊】

  十.作業:學案本節習題34頁—38頁(0:38:20)

  十一.詩詞欣賞

  出示課件:請同學朗讀這首由我的優秀同行,生物老師做的一首詩,從朗讀中體會這首詩讚美的是什麼?

  讚美的是細胞膜的三個功能【設計意圖:加強了學科間整合,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十二.板書設計



  十三.反思

  優點:

  1.針對以前的所學知識,把細胞壁不是細胞的邊界提前,為尋找合適提取膜材料的細胞打好基礎,另外滿足學生的最初好奇心。

  2.採取分組討論學生課前提出的問題,共同解決問題。加入很多生活中的比喻為所學的知識,加深記憶並很好理解。

  3.滲透德育教育,加強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體現。

  4.有演示實驗兩次,基本得到預期效果,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不足:

  1.把視頻體驗製備細胞膜實驗,改為學生操作實驗可能會更好。

  2.後邊時間比較緊張,最後朗讀生物的詩沒有現場去完成,課下和同學們分享,加強了學科間整合,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3.關於膜的成分介紹比較少(第四章關於細胞膜的流動鑲嵌模型有具體介紹,有待和同行、專家商討此處處理方式)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願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高一生物教案:《細胞膜—系統的邊界》教案一
    高一生物教案:《細胞膜—系統的邊界》教案一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簡述細胞膜的成分和功能,解釋細胞膜在維持細胞結構和功能中重要作用。  2.能力目標:進行用哺乳動物紅細胞製備細胞膜的實驗,體驗製備細胞膜的方法。  3.情感目標:認同細胞膜作為系統的邊界,對於細胞這個生命系統的重要意義。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1)細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理解細胞膜對於細胞這個生命系統的重要意義。
  • 高一生物教案:《物質跨膜運輸的實例》教案二
    高一生物教案:《物質跨膜運輸的實例》教案二  一、教學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本模塊教材是以細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統為主線展開的,依次講述細胞的物質組成而本節內容需要學生從微觀水平上理解細胞吸水、失水的過程,理解細胞膜是選擇透過性膜,內容本身較抽象,難以理解,學生學習起來會有一定困難。另外,學生在初中曾經接觸到科學研究的一般步驟,但在如何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和設計實驗等環節都還缺乏訓練。  二、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說出細胞在什麼情況下吸水和失水。
  • 高一生物教案:《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教案一
    高一生物教案:《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教案一  一、教學理念  倡導探究性學習,力圖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逐步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科學信息的能力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是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生物必修1《分子與細胞》模塊第4章第3節的內容,是在學習了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的基礎上,進一步介紹物質的輸入和輸出方式,是理解結構和功能相統一原理的很好內容。
  • 高一生物教案:《細胞器——系統內的分工合作》教案一
    高一生物教案:《細胞器——系統內的分工合作》教案一  【教學目標】  1.細胞質基質的成分和功能。  2.細胞器的基本結構與主要功能。  【教學過程】  引言:前面我們學習了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請問細胞膜包裹的是細胞的哪一部分?  (回答:細胞質。)  講述:細胞質範圍包括細胞膜以內、細胞核以外的全部原生質。初中階段,我們用光學顯微鏡觀察過細胞,看到的細胞質是均勻透明的物質。
  • 高一生物教案:《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教案二
    高一生物教案:《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教案二  一、說教材  (一) 教材地位和作用  《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與細胞》第2章第4節的教學內容,主要學習細胞中糖類和脂質的種類和功能,由於本章與生活常識的密切結合
  • 高一生物教案:《細胞的增殖》教案一
    高一生物教案:《細胞的增殖》教案一  一、教材分析  (一)細胞增殖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細胞增殖」 是《生物1(必修)──分子與細胞》第六章第1節的內容。是學生在學習了細胞生命系統的物質組成、結構和功能之後,來認識細胞這個系統的產生、發展和消亡的過程。其中有絲分裂是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有絲分裂是學生以後學習減數分裂和遺傳規律的基礎,也是學習DNA複製及遺傳信息傳遞的重要基礎,甚至是生物班的學生學習選修模塊的基礎。
  • 高一生物教案:《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案一
    高一生物教案:《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案一  一、 教學目標  1.知識:簡述組成細胞的主要元素  2.能力與過程:學會資料分析、數據處理的能力;  嘗試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
  • 高一生物教案:《細胞的癌變》教案一
    高一生物教案:《細胞的癌變》教案一  教材分析:  本章的學習,是學生從前面了解了細胞生命系統的物質組成、構成和功能之後,來認識細胞這個生命系統的產生、發展和消亡的過程,因此本章的學習需要以前幾章的內容作基礎。
  • > 高一生物教案:《細胞的癌變》教案一
    高一生物教案:《細胞的癌變》教案一  教材分析:  本章的學習,是學生從前面了解了細胞生命系統的物質組成、構成和功能之後,來認識細胞這個生命系統的產生、發展和消亡的過程
  • 高一地理教案:《崇明島的未來是什麼樣子》教案二
    高一地理教案:《崇明島的未來是什麼樣子》教案二  設計思路:  人類在地球上出現之後,外力中增加了人為作用的影響,而且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這種影響日趨明顯。其中,問題1的答案是:人類活動對崇明島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圍墾灘涂、使崇明島的面積不斷增加;問題2的答案是:圍海造陸擴大了人類的生存範圍,但對自然環境還是有一定影響的,例如,改變了河口地區水流的速度和方向,改變水生生物的生活環境等。
  • 高一生物教案:《細胞的能量「通貨」——ATP》教案一
    高一生物教案:《細胞的能量「通貨」——ATP》教案一  教學目標:  1.(ADP,Pi,能量)  二ATP與ADP轉化  利用多媒體創設問題情境:一個成人一天安靜時消耗ATP為48kg,緊張狀態下可達0.5kg/min。而細胞內ATP,ADP總量僅在2-10mg。人體細胞每天的能量需要水解200-300摩爾ATP,這意味著每個ATP分子每天要被重複利用2000-3000次,通過以上資料,會得什麼結論呢。
  • 高一地理教案:《月球基地應該是什麼樣子》教案二
    高一地理教案:《月球基地應該是什麼樣子》教案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在問題研究中初步學會探究學習。  「生物圈2號」和月球基地有哪些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生:都是人工建造的全封閉的模擬地球的生態環境。但「生物圈2號」是建立在地球上,而月球基地建立在表面引力只有地球六分之一近乎真空的月球,「生物圈2號」失敗了人還可以重新回到地球的自然環境,但月球基地一旦失敗,人就不容易轉移到地球上。  師:答的很好。
  • > 高一地理教案:《地球的圈層結構》教案二
    高一地理教案:《地球的圈層結構》教案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地球的圈層構造,初步掌握地球內部圈層的組成和劃分依據(有關地震波的基本知識  3.了解地球的外部圈層——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的基本特徵  過程與方法  1.初步學會讀地球內部地震波與地球內部圈層構造圖,了解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  2.運用比較法學習各內部和外部圈層的特點。
  • 滬教版高一英語教案:Marco Polo
    點擊下載全部「滬教版高一英語教案:Marco Polo」  小編推薦:  滬教版高三英語教案:倒裝句式和反義疑問句  滬教版高三英語教案:賓語從句大剖析  滬教版高三英語教案:情態動詞和虛擬語氣
  • 高一物理教案:《自由落體運動》教案二
    高一物理教案:《自由落體運動》教案二  一.教學設計思路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倡導教學方式多樣化,根據學習內容和目標的不同,採用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二.前期分析  「自由落體運動」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物理1》(必修)第二章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中第五節的內容。
  • 滬教版高一年級物理教案:洛倫茲力作用下的圓周運動問題
    點擊下載全部滬教版高一物理教案:洛倫茲力作用下的圓周運動問題朽推薦:(上教版)高三物理教案:電磁感應定律的綜合應用(上教版)高三物理教案:自由落體運動和豎直上拋運動(上教版)高三物理教案:驗證牛頓第二
  • 《細胞膜—系統的邊界》-試講稿-高中生物
    一.問好部分尊敬的評委老師,大家好,我是三號考生,今天我試講的題目是《細胞膜—系統的邊界》,下面開始我的試講。二.導入部分上課,同學們好,請坐。大家還記得在初中我們學習的動植物共同的細胞器官有哪些?老師聽見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等。
  • 《精英教案》為生物競賽保駕護航
    《精英教案》基礎生物教程由北京大學13個學科的11位專家聯合著寫,本書系統、全面地展示了基礎生物學科的知識領域,概述了生命科學的全貌與普遍的規律性知識;重點闡述了各學科的重點內容和知識精華,讓學生能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的知識,並追隨國際生物學的發展,介紹了許多發展較快的學科中的前沿知識新領域。
  • 高一生物教案:《能量之源——光與光合作用》教案一
    高一生物教案:《能量之源——光與光合作用》教案一  一、教材分析  光合作用是植物體最基本的新陳代謝之一,是生物界物質和能量的基本來源。同時,光合作用對必修1前面學過的細胞、ATP、酶等知識,對後面必修3中的穩態、生態系統等知識的學習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因此,讓學生牢固掌握光合作用這一部分知識非常重要。而且光合作用的內容也是高考考查的重點。
  • 高一化學教學教案:甲烷
    高一化學教學教案:甲烷 2013-01-13 23:51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新東方網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