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吳小姐最近很苦惱,為的是一隻不起眼的小蟲。「最近被這隻毒蟲害慘了,毀容了。」吳小姐頗感無奈地告訴記者,她的臉和脖子真是「慘不忍睹」。
是什麼蟲這麼厲害?該怎麼預防被它咬?被咬之後又該怎麼處理?一大堆問題困擾著吳小姐,於是她希望記者幫忙找到答案。
隱翅蟲毒素有強酸性
吳小姐的臉上和脖子上有條狀的紅斑,「早上起床就有疼痛和腫脹的感覺,洗漱的時候照鏡子才看到臉頰和脖子上已經起膿包了。我馬上上網查,發現可能是睡覺的時候被隱翅蟲咬了。」被咬後的第二天,紅斑不僅沒消掉反而更加嚴重,傷口中間變白,紅斑的面積也在擴大,於是吳小姐不得不到醫院就診。
隱翅蟲究竟長什麼樣子,對人的傷害有多大?記者採訪了市第一醫院皮膚科主任殷文浩。「說實話,我也沒有親眼見過隱翅蟲,只是在資料上看到過。」殷主任給記者看了資料照片,隱翅蟲身體細長,有3對足,腹部有黑黃相間的環紋,乍一看長得有點像螞蟻,但它有一對透明的翅膀。
「隱翅蟲的體液和生殖器內含有毒素,而且它的毒素具有強酸性,一旦人的皮膚上沾到就會發出點狀、片狀或條狀水腫性紅斑,還會產生小水泡、膿包,嚴重的還會演變成壞死性灰白斑並且糜爛。」殷主任告訴記者,隱翅蟲雖然小,但一旦被咬到的確讓人難受。
怎樣才能不讓它靠近
「隱翅蟲晝伏夜出,具有趨光性,所以它常常出現在夜晚有光亮的地方,如果晚上房間裡面開著燈,它就會『鑽空子』飛進來。它的爬行和飛行速度都很快,容易蜇人皮膚裸露處。」殷主任說,根據隱翅蟲喜好的環境,即使在夏天也不要開著窗戶睡覺,一定要安裝紗窗,有條件的還可以掛蚊帳睡覺。另外,晚上儘量不要待在草地上和路燈下。
一般來說,每年的黃梅天和三伏天前後都是隱翅蟲大量出現的時候,要特別注意防範。
千萬別直接拍死在身上
對付隱翅蟲有一招是萬萬使不得的,那就是當它飛到你的皮膚上時,千萬別直接用手把它拍死。殷主任說:「隱翅蟲蟲體破裂後,會有大量毒液濺出,被毒液濺到的地方就會出現紅、腫、痛、出膿的症狀。」
因此,遇到隱翅蟲停在自己的皮膚上,最好先朝它吹一口氣,或者將其抖落在地後再把它拍死,「馬上用蘇打水或者肥皂水清洗被咬處,因為鹼性能夠中和酸性。」殷主任強調,必要時還可以在室內噴殺蟲劑驅趕蚊蟲。
醫生總結防蟲招數
夏秋季是人被蚊子、蜈蚣等蟲類叮咬而產生皮炎的高發季,殷主任給晚報讀者總結了一些防蟲叮咬妙招,大家不妨試一試。
1.注意室內通風乾燥,勤曬被褥,蓆子要經常拍打、晾曬,容易過敏者要少用草蓆,最好選擇精編的竹蓆、藤蓆、麻席,蓆子的擺放環境也要乾燥衛生。床墊、沙發、地毯也要經常拍打或者吸塵。
2.儘量避免在昆蟲比較多的花叢、草坪、樹林等環境下長時間坐臥,如必須去的,建議穿長袖長褲,不要穿涼鞋,紮緊袖口和褲管。
3.如果家裡養寵物,要注意保持衛生和除蟲。
4.要注意屋子裡和屋子附近的環境,比如牆外有爬山虎等植物的,最好定期進行清除,潮溼的牆壁、地面等都會讓蟲子寄生,建議撒些生石灰,或者噴灑殺蟲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