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1月27日訊(今日早報記者朱寅)杭州是聞名中外的旅遊城市,西湖周邊的美麗山水更是一張金名片。
在西湖周邊的山林中,棲息著許多野生動物。野豬,就是其中一員。
近年來,杭州關於野豬的目擊報告還挺多的,大部分都發生在山野之間。但昨天,卻有一隻野豬不走尋常路,直接撞開鐵柵欄,闖進了位於上城區復興路邊的紫花苑小區,撒蹄狂奔。
由於當時正是住戶們早起出門上班的時間,往來人員很多,為避免引發危險,最終趕到現場的特警隊員開槍將這隻野豬擊斃。
百來斤的大野豬,闖進小區狂奔
紫花苑小區地處復興路之江路之間的紫花路上,小區南側離錢塘江不遠,北面只要走到復興路上,就可以看到山。
小區的總體綠化率還挺高的,沿著四面圍牆都是綠化帶,其中有高大的喬木也有低矮的灌木。
大清早野豬闖入這件事情,直到昨天下午還在小區居民之間「發酵」。
一位大伯坐在紫花苑南區1號門的大門口附近,正邊曬太陽邊和另外三個老夥伴講著這樁事情。
「真當是沒想到,我們這個小區造好也有十幾年了,原來小區裡連流浪狗都不大見得到的,更別說是野豬了。」當記者問大伯這事新不新鮮,他脫口而出。
這名大伯姓王,昨天一早出門買菜時,剛好看到小區保安一邊緊盯著野豬一邊報警求助。
「據說前一天晚上就有人看見它了,起初以為是只大個頭的流浪狗。它沒傷人,幾乎是躲著人跑,往綠化帶裡鑽。」王大伯說,當時黑燈瞎火,加上這條「大狗」並沒有出現攻擊性,也就沒人把它當回事。
可昨天清晨7點左右,早起上班的人們發現,在小區裡轉悠的這隻「大狗」,居然是只大野豬。
這樣的事情,小區裡是頭一次發生。夜班保安和來換班的白班保安都不敢怠慢,一邊盯著野豬,一邊報警並通知了社區。
隨著小區裡往來的人越來越多,原本還算「淡定」的野豬開始煩躁起來,不僅在小區裡亂跑,還在綠化帶裡亂撞。
第一批參與秩序維持工作的安保人員毛大伯說,為了不讓野豬傷人,很多工作人員都是一路追著跑,緊盯著它,「它不停地在小區南苑和北苑之間穿梭,最後一頭撞斷兩根鐵柵欄衝進北苑,連著柵欄的水泥基底都被撞得翹了起來。」
地下車庫「甕中捉豬」,特警隊員數槍將其擊斃
事情到了這一步,顯然已不是社區和保安能解決得了的了。
早晨7點22分左右,南星派出所接到報警求助,5分鐘後第一批警方人員趕到現場,劉警官是其中一員。
「當時野豬被逼到了小區23幢後牆邊綠化帶的一處死角。野豬不停地拱泥土,看起來非常緊張和狂躁。而這時候出門上班的人已經越來越多了,問題再不解決可能會出現危險。」
民警經過考慮後,決定儘量將野豬攔在綠化帶裡,並一點一點地把它往2號門和3號門之間的地下車庫驅趕。
「因為那裡只有一個出入口,方便圍捕。不過這是個技術活,很費勁,好在最終還是成功了。」民警說。
就在這段時間內,上城巡特警大隊的特警隊員和PTU民警都趕到了現場進行增援。
持槍特警和民警打著手電筒一起進入地下車庫裡搜尋。
「首先,我們封鎖了可以徒步進入地下車庫的通道。然後,我們通知社區工作人員暫時不要讓住戶乘坐電梯進入地下車庫。」
進入地下車庫後,野豬仍在四處狂奔,而狀態也已越來越瘋狂,幾次都幾乎向民警撞去。
最後,持槍特警做出了開槍擊斃野豬的決定。
在將這隻野豬逼到電梯廳邊上的一處死角後,兩名特警先後開槍。幾聲槍響之後,野豬死亡。差不多在8點20分左右,被抬出車庫運走。
參與圍捕的民警說,這是只成年野豬,個頭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上百斤肯定有的。
而根據目前的調查情況來看,這隻野豬最早被目擊是在紫花苑3號門(北苑)門口。它最有可能是從復興路北面的玉皇山、八卦田一帶躥出來,過了兩三條大馬路後才來到小區的。
-相關新聞
杭州近幾年野豬傷人幾乎沒有
倒是野豬夾常常惹事
這隻野豬到底為何會闖入小區,可能沒人能說得清楚。但這幾年來,和野豬相關的一些情況,倒是值得說一說。
隨著杭州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野豬出沒的事情也出現不少。
記者從杭州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了解到,2014年初到現在,和野豬有關的警情他們共接到43次(但其中不排除一些重複報警的情況)。
其中,2014年2月11日,一隻差不多有兩百斤重的大野豬躥入西湖「冬泳」了約半小時,最後力盡而亡。這一新聞當時也引發了全國媒體的關注。
而同年7月27日,西湖邊的茅家埠景區,一張五條拉布拉多獵犬圍捕大野豬的照片,也在當天登上了很多網站的頁面,點擊率頗高。
不過,110指揮中心也表示,近幾年來野豬傷人的情況幾乎沒有聽聞,倒是原本用來對付野豬的野豬夾,不時會惹麻煩。
在上面提到的43起報警中,就有12起野豬夾傷人的案子。最近的一起,就發生在本月的15日。
當時,一名50多歲的女士在從杭州動物園對面山上下來的過程中,在樹叢中遭遇了野豬夾,腳也受傷了,最後還是復興消防中隊的隊員替她解了圍。
而位於景區內的靈隱消防中隊,今年9月以來更是已經處理了四起野豬夾傷人的事件。
傷人的野豬夾,有些看上去比較新,而有些已經鏽跡斑斑陷入了土裡,明顯有些日子沒人管了。
靈隱消防中隊的戰士黃康說,因為自己的老家在農村,對野豬夾非常熟悉,「大部分野豬夾都是以前住在山邊附近的村民放置的,目的是驅趕野豬,避免它們糟蹋茶葉之類的作物。」
不過,隨著環境變化,景區裡的大部分野豬都被趕到周邊一些更加茂密的山林裡去了,而放置的野豬夾則被人遺忘。
很顯然,私設野豬夾的行為是違法違規的,相關部門也一直都在管理。但漏網之魚難免有,剩下的就成了「不定時炸彈」。
因為野豬夾大部分都被埋在地表下,上面還有掩護,一般情況下很難被發現。而隨著近年來戶外運動風越刮越勁,出現危險的機率也越來越高。
本報在這裡也要提醒一下大家,爬山時千萬不要去走一些灌木叢密布的林間小路。如果不得不走,要儘量使用探路棍查探虛實。
如果不幸中了野豬夾的「招」,要千萬保持冷靜,除了撥打電話求助外,自己不要隨便去處理。因為野豬夾的特點是「越動越緊」,所以被夾後不要有大幅度的動作,可以就地取材找些木棍或者石頭放在當中承受咬合力,避免傷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