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祭日!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

2020-12-05 田園易經

不知不覺間,時令已到了春分。漢代儒學大師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說:「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意思就是春分節氣的時候,陰陽之氣各佔一半,所以晝夜等長,氣溫不冷不熱。那麼在這樣一個特殊的節氣中,到底有哪些禁忌和講究呢?

01 春分宜祭日

遠在夏商時期,春分就有了祭日的儀式,進入周代以後,「太陽」的地位逐漸被「天」所取代,因此祭日這一禮製品級慢慢下降,不過明代修建日壇之後,春分登壇祭日,再次成為了「國之大典」,清代潘榮陛在《帝京歲時紀勝》中記載:「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國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隨著時代的發展,祭日這一習俗已經不再是國之大典,但在北京日壇的春分祭日儀式得到了傳承,在大家的倡議下,於2011年卻得到了恢復。

那麼春分祭日習俗其中的道理是什麼呢?

春分祭日,這裡的「日」指的就是太陽。《明史》中對於春分的天象是這樣記載的:「分者,黃赤相交之點,太陽行至此,乃晝夜平分。」易經中講究陰陽,在整個宇宙體系中,太陽代表陽,月亮代表陰,春分之後,白天越來越長,夜晚越來越短,這意味著陽氣將逐漸上升。祭日這一儀式充分體現了古人對天道規則(自然規律)的追求,另一方面也體現了古人在懂得了自然規律之後對自然能量的一種應用。

作為現代人,我們應該如何利用好春分時間?

對於所有人而言,都可以通過祭日表達與天地一體遵守天道的意思。春分黃道卦在14大壯卦,於圓圖關係來說,利於58升,升卦的含義就是靈魂得到提升。所以古人才設計在春分之時祭日,目的就是使靈魂得到上升。這是中國古人最大的追求,不論儒釋道家,莫不如此。所以,這一天祭祀太陽。具體方法如下:

有條件時點燃三支香,沒條件就左手在外雙手抱握,於正午時向太陽敬拜三次,心中默念:敬畏自然恪守天道,只種善因不求回報。

因為春分的黃道卦為14大壯卦,所以出生黃道卦或木星卦為58升卦的朋友,春分那一天的運勢不錯,在祭日之後帶來的提升效果會更加顯著,而18泰卦的朋友運勢不佳,54恆卦的朋友則會打破穩定的狀態,這兩類人除了春分祭日之外,可以進行打坐修身,能幫助平穩的度過運勢的波動期。

02 離日忌重大事項

《玉門經》中說:「離者,陰陽分至前一辰也。」兩分兩至,即春分和秋分、夏至和冬至的前一日被稱為離日。而四離者,春分前一日叫做木離;夏至前一日叫做火離;秋分前一日叫做金離;冬至前一日叫做水離。

我國古代傳統民俗認為「日值四離,大事勿用」,因為在陰陽之氣即將發生逆轉的情況下,會令人的命運產生波動,對有些人就會產生諸多不利影響。

從伏羲易角度來說,節氣相交前後,能量場會產生變動,人們容易受影響,有人會生病,有人會思維混亂,有人心情會抑鬱等,民俗就出現「黴運」這樣的概念。只要嚴格按照【我的黃曆】:

1、穿衣搭配:穿自己本命卦或成功卦顏色的服裝,以形成對自然界的一個正向反饋;

2、打坐修身:感受到自然在變化;

3、合理膳食:根據黃曆推薦膳食,不求都對,儘量別錯。

03 春分宜祭春捂

民間有句俗話:「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還有梨花雪」。就是說在春分之後,天氣乍暖還寒,過早脫掉棉衣,有可能受凍生病。古人很重視「春捂」,這個養生之道有3個好處:

1、有利於調節人體的恆定溫度,維持身體抵抗力;

2、有利於抵禦風寒,春分後人體「冬眠」的皮膚細胞開始活躍毛孔張開,遇冷風襲來便會長驅直入,傷及身體;

3、有利於適應季節的變化,讓身體有一個調整和過度的時間。不「捂」著點兒,很難適應這種冷暖的變化。

希望你通過【我的黃曆】了解時間節點的變化,結合自身命運調整,能讓更加平穩、健康地度過這個節氣。

好啦,以上就是春分的3大要點。如果我們的內容對你有幫助,你可以轉發給像你一樣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的朋友,如果您對春分禁忌有不同看法可以在下方留言與我們探討。

相關焦點

  • 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
    我知道,春天已經如期而至……庚子鼠年春天,註定是不平靜不平凡的,一場突如其來的病毒給這個春天留下了特殊的印記。「病毒感染」「封城」「新增病例」「湖北、武漢換將」……,這場疫情每時每刻的變化都在牽動著億萬國人的心。全國各大城市紛紛啟動一級響應,網絡和電視播放著各類信息,公職人員紛紛返回堅守崗位。人們驚恐、慌亂、淡定,從自信到不自信再到自信,從漠視到過敏反應再到科學面對。
  • 和煦春風話「春分」
    今天是春分今早一起來,手機裡的各種信息顯示今天是春分,二十四節氣的春分。關於春天,我們最耳熟能詳的恐怕就是"一年之計在於春"了,但這裡的春一般是一個泛指,並不專指哪一天,好像春節一過就開始了。大約已經直到高中,忽然有一天自己察覺感情書本上寫的節氣的"春分"不是"春風",才恍然大悟,啞然失笑。才知道原來這春分是要把春分成兩半,一半像冬天一樣冷酷無情,另一半就接近於夏天一樣的怡人舒暢。
  • 春分小記 第B03版:趵突 20180320期 濟南日報
    春分這天,太陽從南回歸線北移至赤道,這一天南北半球晝夜均分。自此以後,太陽北歸,北半球晝長夜短,北半球的夏半年開始了。  春分時節才真正有春天的樣子。氣溫明顯回升,萬紫千紅的局面正在一步步打開。北半球有許多國家以春分為新年,慶祝春的到來,伊朗、土耳其、阿富汗都是。中國是以立春為新年的。從實際情況看,前三個節氣立春、雨水、驚蟄倒更像是春的鋪墊和序曲,春分一到,春天才真的來臨了。
  • 春分的含義是什麼意思 春分的寓意及內涵
    在氣候學上,立春標著著一年四季之首春天的正式到來.天氣轉暖,氣溫升高,空中水氣不再凝雪,是為雨水;隨著氣溫的   原標題:春分的含義是什麼意思 春分的寓意及內涵     「春分晝夜無長短,日月陰陽兩均天.」今日春分,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第一個是立春,然後是雨水和驚蟄.
  • 春分是幾月幾日 春分日是什麼時候
    3月是大地回春,萬物復甦的一個月份。一到三月,距離春分也就不遠了。那麼今年的春分在什麼時候呢?這個時候各地都會進行哪些活動呢?  春分,古時又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在每年二月十五日前後(目前格里曆為3月20~22日期間)交節,這時太陽到達視黃經0°。
  • 本年度最後一個「超級月亮」巧遇春分,你看到沒有?
    不要緊,繼1月的「超級血狼月」和2月的「超級元宵月」之後,本年度最後一個「超級月亮」——「超級蟲月」將現天空。由於「巧遇」春分,此次的「超級月亮」大有看點。想知道最佳賞月時機?這份「觀天時間表」請收好!
  • 春分是幾月幾日?是什麼意思?春分節氣的特點簡介
    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春分節氣期間,我國各地幾乎晝夜平分,白天和夜晚的時間等同,這是因為春分期間太陽直射在地球赤道的緣故,那麼2020年春分是幾月幾日呢?接下去就帶大家詳細了解一下吧。
  • 戰疫情 校長說|西安小學:「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
    一場新冠肺炎疫情兇猛襲來,打亂了所有人的工作和生活節奏,使我們剛剛度過了一個特殊的、難忘的春節。按照常規今天我們應該如約相聚在西小校園,老師的忙碌、家長的重託、孩子們的微笑是校園今天最美的風景線。同學們將在美麗的校園、整潔的教室、墨香的課本裡開啟我們新一年的成長與探索。但是為了防控疫情的需要,我們需要咬緊牙關再堅持。
  • 「豎蛋」迎春送春牛 春分習俗知多少?
    中國天氣網訊 春分古時又稱「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並非傳統節日,而是一個指示農業生產的重要節氣。在春分當日,民間雖然沒有大規模的慶祝活動,但卻流傳下來一些頗有意味的習俗和小遊戲,比如「豎蛋」等。1、「豎蛋」「春分到,蛋兒俏」。「豎蛋」又叫「立蛋」,是春分節氣特有的習俗。
  • 春分日,蘇東坡一首春分詩,暗喻諷刺,寫盡世事難料
    春分,是春季第四個節氣。春分日,太陽直射點在赤道上,此後太陽直射點開始北移一直到夏至日,北半球各地開始晝長夜短。春分這一天,南北半球晝夜平分「日中」「日夜分」。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商周時期,春分是一年中重要的節日,這一天官方會舉辦祭祀慶典,普通老百姓不能擅自祭祀。
  • 今日11時50分,春分!
    今日春分。春分,二十四節氣之一,是春季第四個節氣。春分之時,北京的春天也已經近在咫尺。春分的分是指九十天之春分為兩半,自此進入春和日麗、萬紅千翠爭媚時節。此時,陽在正東,陰在正西,由此晝夜平分,冷熱均衡,為一年中最好氣候。
  • 春分到來!廈門雨勢減弱!今年預計3-4個颱風影響廈門!
    > 春分一到,雨水明顯增多 最近廈門的雨勢也 印證了春分的到來 今天之後 北半球白晝將越來越長 黑夜越來越短
  • 明天迎來百年來最早的春分節氣,但是下周可能……
    據《中國天文年曆》,北京時間3月20日11時50分將迎來「春分」節氣。1896年以來來的最早的春分春分是從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開始至4月4日(或5日)結束。春分是春季第四個節氣,晝夜長短平均,正當春季九十日之半,故曰「春分」。
  • 春分有三層含義,您了解幾個?
    「春分晝夜無長短,日月陰陽兩均天。」今日春分,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第一個是立春,然後是雨水和驚蟄。在氣候學上,立春標著著一年四季之首春天的正式到來。大家都知道,一天24小時,晝夜時長並不均等,冬天是晝短夜長,夏天是晝長夜短,晝夜的這個長短變化,每天都在進行,這中間,一定有一個晝夜時長均等的一天,那就是今天的這個春分,這是春分的第二層含義。「二月驚蟄又春分,種樹施肥耕地深。」
  • 明日春分,俗語「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無路行」,啥意思?
    今天為你帶來的是:明日春分,俗語「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無路行」,啥意思?今天是3月19日,明日就是今年的第四個節氣,春分。春分是一個特殊的節氣,這一天全世界晝夜等長,智慧的古人早就發現了這一現象,總結出了「春分秋分,晝夜平分」的俗語。春分意味著春天已經完全到來,這個時候和風送暖、桃紅柳綠、鶯歌燕舞。
  • 春分習俗知多少?流行「豎蛋」遊戲 校對度量衡器具
    春分的由來在二十四節氣中,春分是較早確立的一個。一般來說,它通常特指太陽真正位於黃經0°的日期,即每年3月20日或3月21日。中新社記者 唐志卓 攝西漢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中提到:「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就是說,春分時晝夜等長,其後陽光直射位置逐漸北移,逐漸晝長夜短。依照節氣到來的時間,在特定的方位舉行隆重的儀式,是一項古老的時令習俗。在古代,春分時一般會舉行祭日儀式。《禮記》記載:「祭日於壇。」按照孔穎達的註疏就是「謂春分也」。
  • 今日春分:老北京在這一天有哪些習俗你知道嗎?
    、犒勞春牛等習俗;春分還是節日和祭祀日,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的禮制,民間有拜神祈福、掃墓祭祖的儀式。春分祭日 國之大典潘榮陛的《帝京歲時紀勝》曰:「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國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春分祭日,是皇家的專利,民間不得擅自為之。春分祭日始於周代,源於華夏先民對日神的崇拜。夏商周三代都有祭日的傳統,夏尚黑,祭日在日落之後;殷尚白,祭日在紅日當空之時;周尚赤,祭日在晨曦黃昏之際。《禮記·祭法》載:「埋少牢於泰昭,祭時也。相近於坎壇,祭寒暑也。
  • 春分| 雪後初霽,桃花始開,簪花喝酒放紙鳶
    3月21日,春分,晝夜平分,傳統24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它前有驚蟄,後有清明。是春天的分割線。在古時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蘇軾曾在《癸丑春分後雪》言道:」雪入春分省見稀,半開桃李不勝威。應慚落地梅花識,卻作漫天柳絮飛。
  • 屬於南極石的冬天,不會再有了
    《寶石之國》放到現在,我想每個人喜歡的寶石,都會有那麼一兩個,貪心的還會承包全部小姐姐(寶石沒有性別)。大樹也是。除卻我最喜歡的是金剛老師(因為他夠強,有些時候還蜜汁萌),然後我開始喜歡庸醫、喜歡辰砂、喜歡鑽石,喜歡黑長直(圓粒金剛石),喜歡黃鑽,喜歡紫水晶……嘛,反正就是見一個愛一個,直到我看到了南極石出場。
  • 春分豎蛋的原理科學依據是什麼?春分立蛋的意義寓意
    春分豎蛋的起源  春分「節氣在古老的傳說中,春分這天最容易把雞蛋立起來。據史料記載,」春分「立蛋的傳統起源於4000年前的中國,當時是為了慶祝春天的來臨。」春分到、蛋兒俏「的說法一直流傳到現在。這一天,我國很多地方都會舉行立蛋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