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標捐15億元支持金廈大橋建設 稱若撤資錢就送給臺灣人民

2021-01-10 觀察者網

昨日,以「高調行善」著稱的江蘇黃埔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光標在廈門宣布,願意出資15億元支持金廈大橋建設。他當場秀出三張支票以示「保證」,並表示「若我中途撤資 15億就送給臺灣人民」。這也成為昨天「兩岸民間推動金門三大項目」新聞發布會的最大亮點。

陳光標昨日帶頭為金廈和平大橋注資15億元

記者看到,陳光標的三張支票中,其中一張5億元支票的收款人寫著「臺灣領導馬英九同志收」;另一張5億元支票寫著「臺灣金門縣人民政府李沃士縣長同志收」;而第三張支票則是匯給「金廈和平大橋股份發展有限公司」,用途都標明是「建金廈和平大橋保證金」。「倘若我中途跑路撤資了,這些錢就送給臺灣人民了」,陳光標如此表示。

2000年,陳光標帶領58家企業到臺灣行走「感恩之旅」的時候,便發出建立金廈大橋的倡議。昨天他向記者表示,自從他到臺灣進行慈善之旅後,一直有這樣的心願,希望金廈大橋能夠早日建成,「今天終於看到八字的一撇了」。

「只要臺灣政府大力支持我,為我們開啟『綠燈』,我認為從今起到明年的這一天,能完成金廈大橋的整體設計;爭取2017年開建;2019年能建成。我能拿出50億元,我說到做到。」陳光標說。據他初步設想,倘若金廈大橋建成,臺灣來大陸的不收費,但大陸去臺灣的要收過橋費,對大橋收費部分,依然會拿出近半的淨利潤用於兩岸生態環境保護。

陳光標:一直希望金廈大橋能夠早日建成,「今天終於看到八字的一撇了」

陳光標欲建金廈大橋的目標很遠大,但能不能得到兩岸的批准立項仍然有待時間來檢驗。在昨日的會場中,高調行善的他不忘耍寶,上臺發言前先高喊:「陳光標加油!」致辭時,更是帶頭發動現場嘉賓高聲朗誦金廈大橋建設的倡議書:「金門廈門隔海望,華夏兒女一家親……這是經濟的橋梁,是信息的橋梁,更是情感的橋梁……」隨後,陳光標還一展歌喉獻上自己寫的一首歌《一起做好人》,充分調動了現場氣氛,不時有臺下觀眾高喊:「標哥好樣的」、「太牛了」!

「兩岸民間推動金門三大項目」新聞發布會昨日舉辦

昨日舉辦的「兩岸民間推動金門三大項目」新聞發布會由廈門市泉州商會承辦,來自兩岸的500多名企業家、專家學者出席了此次盛會,眾人對金門建設拋磚引玉、建言獻策。新聞發布會宣布的三大項目包括烈嶼島(小金門)總體策劃設計方案、金廈和平大橋造型與景觀設計方案、世界最高雙面媽祖塑像設計方案,昨日正式啟動民間意見徵集,並將面向全球公開招標。

與會人士認為,小金門位於廈門與金門之間,地理位置極其優越。倘若橫跨廈門與小金門之間的金廈大橋建成後,大陸的水、電、燃氣將隨橋體掛管實現「三通」,大小金門民生將得到極大改善。隨著基礎建設設施不斷完善,小金門的整體開發將展現出巨大潛力,在此基礎上推動兩岸共管的金門自由經濟示範區更加具有想像空間。

廈門與小金門島地理位置圖

陳光標為金廈大橋項目斥資15億元

為突破大小金門發展瓶頸,與會人士建議採取民間BOT(私人資本參與基礎設施建設,向社會提供公共服務的一種特殊的投資)方式修建金廈和平大橋。為此,臺灣光彩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與天下一家投資有限公司籤訂三大項目整體框架協議,陳光標不僅與臺灣光彩金廈和平大橋股份公司籤訂了戰略框架協議,並現場透露將發起成立金廈和平大橋BOT項目公司並帶頭注資15億元。

本次會議上,廈門市泉州商會透露擬甄選幾十家上市企業參與金門三大項目的投資開發,總投資上百億元。中國民營經濟國際合作商會秘書長王燕國表示,今後將把金門項目作為商會重點推薦投融資對象。

陳光標,企業家、慈善家,中國致公黨黨員,江蘇黃埔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長。1998年(30歲)開始慈善事業,截至2010年累計捐獻款物約26.39億元人民幣,幫助特困戶逾70萬。2008年汶川大地震後第一時間出錢出力救災,當選全國抗震救災模範,被稱為「中國首善」。2010年9月宣布死後捐出全部財產(截至2010年陳光標擁有總資產約50億人民幣)。2012年8月31日,陳光標在《紐約時報》登廣告宣示釣魚島主權。2013年12月26日,陳光標用16噸重人民幣百元鈔、共約15億元堆成牆助推經濟大普查。2014年1月,陳光標表示欲「傾盡家產」收購《紐約時報》,此舉最終失敗,有媒體質疑陳光標第一桶金來路不明,陳光標撰文回應質疑並表示不會放棄收購努力。

(觀察者網綜合臺海網、鳳凰廈門、百度百科等消息)

相關焦點

  • 虎門大橋背後的香港巨富,坐擁2座電廠4條高速,曾給美國捐6億
    1996年虎門大橋建成通車,總投資高達30億,在那個年代虎門大橋被稱為中國第一跨。即使今天看來,虎門大橋整個工程依然十分雄偉壯觀。說起虎門大橋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那就是虎門大橋的建設者,香港巨富胡應湘。胡應湘是香港合和實業的老闆,但是這個身份如今已經不重要的。因為胡應湘在未來在歷史上是一個足以跟霍英東齊名的愛國企業家了。
  • 臺灣確定興建金門大橋
    臺灣確定興建金門大橋 2010-02-26 09:52     來源:中國臺灣網     編輯:張蕾  中國臺灣網2月25日消息 據臺灣「今日新聞網」報導,在討論約10年後,臺當局「行政院會」今日終於決議興建金門大橋,臺當局「交通部長」毛治國在「行政院會」記者會上表示,金門大橋將以觀光為主、交通為輔,目前規劃長約5公裡
  • 中國一海峽大橋建成通車,全線長88公裡,離臺灣僅有68海裡
    中國的基礎建設能力現如今在世界範圍內,也是首屈一指的存在,近些年創造了許多的優質工程,前些年的青藏鐵路,近些年的港珠澳大橋都是代表作品。特別是港珠澳大橋被稱為近代奇蹟工程,使用許多世界領先的建設技術,克服了許多海上建設的困難,充分顯示了中國人民的智慧, 但是,中國的很多大規模工程中,有關於中國統一大業的,即使要花很多費用也要完成。
  • 陳光標冰桶挑戰真相曝光:浮冰之下是50度熱水(圖)
    ,在微博上發布了兩段視頻,顯示他在0℃以下的冰水裡浸泡了30分鐘,並發起挑戰:若有人超越他,就捐款100萬,結果質疑聲一直不斷。近日,陳光標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首度承認冰桶裡事先放了熱水。  實驗正名  性學泰鬥打假中國首善,贏了  去年8月底的冰桶挑戰熱潮下,有「中國首善」之稱的陳光標在其個人微博上發布了兩段視頻,自稱其在0℃以下的冰水內浸泡了至少30分鐘。「若有人能超越我,我捐款100萬。」
  • 兩岸合建「金門大橋」 首批施工設備通關運往臺灣
    21日,由廈門海關驗放的首批「金門大橋」施工設備——10套海上打樁專用設備順利通關,運往臺灣「金門大橋」施工現場。廈門海關驗放的首批「金門大橋」施工設備這座連接大小金門的大橋,又被戲稱為「選舉浮橋」。過去二十多年,幾乎每逢選舉就被候選人提出,但選舉一結束卻無疾而終。
  • 投資30億,建好虎門大橋,無償捐給國家,胡應湘圖什麼? 浣熊
    談到廣東,就必然知道港珠澳大橋,虎門大橋,二者最重要的投資支持者,胡應湘。 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是我國建設歷史上一個重大的裡程碑。1983年胡應湘考慮到它獨特的地理位置,認為聯通香港和珠海能使兩地融合人心,共同發展經濟。 這項提議同樣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不利於其他香港富豪的發展,以及因為建造技術落後,遭到了包括香港,澳門,珠海等多地政府的反對。
  • 臺灣首富投資內陸100億,稱自己只是「中國人」,郭臺銘都敬佩
    曾經我國一位臺灣富豪,為了我國的發展,可謂是「嘔心瀝血」。甚至在去世之際,他都心繫祖國內陸,他就是曾經的臺灣首富王永慶。 王永慶是臺灣的傳奇富豪,十多歲時王永慶的離家,獨自外出打拼。一開始時,王永慶只是一個小小的學徒,在一家小米店上班。幹了一段時間後,王永慶用攢下的一些錢和親人,一起合開了一家屬於自己的米店。
  • 長龍臥碧波 麒麟添雙翼——平潭海峽公鐵大橋建設紀實
    「平潭海峽大橋建成後,平潭人民已經很滿足了,之後還建了復橋,群眾都拍手叫好。」回憶起平潭海峽大橋通車,吳正壽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那是所有平潭人民一提起大橋就會有的質樸情懷。2009年5月,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發布,拉開了平潭開放開發序幕。同年7月,福建省委決定設立福州(平潭)綜合實驗區。
  • 福建風雲丨平潭海峽公鐵大橋正式通航 臺灣海峽大橋還會遠嗎?
    平潭海峽公鐵大橋2013年11月13日動工建設 ;2019年9月25日完成全部橋梁合攏工程,大橋全線貫通;12月26日,鐵路段首先正式通航。至此,一項新的造橋記錄誕生了,為中國實力點讚,為造橋工程隊點讚。
  • 多名委員提案:啟動平潭至臺灣海底隧道建設,加強兩岸融合
    「如果修建好平潭到臺灣的海底隧道工程,我想兩岸人民無論地理和心理上的距離就更近了,另外對少部分的『臺獨』分子也是一種震懾。」全國政協委員、民建福建省委主委吳志明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稱。
  • 大陸各界為臺灣受災同胞捐款逾9.6億元人民幣
    國臺辦發言人楊毅  人民網9月16日北京電 (記者鄧志慧)國臺辦新聞發言人楊毅在今天的發布會上表示,大陸各界為在「莫拉克」颱風中受災的臺灣同胞捐款,實際到帳連同意向捐款金額,共計已達9.689億元人民幣。
  • 陳光標:雅安地震災區學校校舍幾乎沒有倒塌
    人民網北京4月21日電 今天下午18時許,全國道德模範、江蘇黃埔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光標從雅安地震災區給人民網記者打來電話。陳光標在電話中稱,雅安地震與汶川地震一個比較大的不同就是,雅安地震幾乎沒有造成學校校舍倒塌。  4月20日早上9時許,陳光標接到四川來電,稱雅安地震造成大量房屋倒塌和山體滑坡。他便緊急調集了13臺機械趕往震中。
  • 臺灣當局阻通水典禮遭批:喝大陸水不準道謝? 猥瑣
    (圖源:中時電子報)海外網7月29日電據臺媒報導,金門自大陸的引水工程已經完成,原定於8月5日在金門舉辦金廈通水典禮。不料,臺陸委會竟出手幹預,稱按照目前的兩岸關係,舉辦典禮「時機不宜」,下令推遲金廈通水典禮。對此,臺名嘴黃智賢29日在社交平臺發文稱,讓金門人喝大陸的水,但是卻不準他們向大陸同胞道謝?蔡當局此舉根本是「猥瑣的命令」。
  • 「臺灣的驕傲」金門大橋預計明年底完工,臺媒:工程困難度...
    曾被臺灣交通部門負責人林佳龍稱為「臺灣的驕傲」的金門大橋興建工程,截至10月24日止,實際進度已達81.06%,由金門縣政府主辦,「高速公路局」代辦,臺灣世曦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設計監造,東丕營造股份有限公司承攬,由於期間遭遇承攬廠商是否有陸資成分,以及建造過程艱難,已歷經3個廠商,完工日期原本訂於明年5月8日,但目前預定明年
  • 無私富豪胡應湘:耗資500億,無償建造港珠澳大橋,多次炮轟李嘉誠
    此外,從大橋的觀景平臺上面,一覽碧海藍天白雲綠島,讓人心生閒適淡然之情。大橋下面還有許多絕美的海島,如若此時有人恰逢駕駛著自己的車路過,再有點詩人漫步雲端的情懷,保不準也能體會或者能領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意境了。它可以稱得上是絕無僅有的大工程,是有史以來的偉大建設。這是一個嶄新工程的開始,是中國人民對新內容的嘗試,一切都是未知的。每一步,都是第一步。
  • 這一夜,我們為臺灣花蓮地震受災者祈福
    作為臺灣最大的縣與僅次於臺東的第二「長」縣,花蓮東臨浩瀚的太平洋,西面高聳的中央山脈。夾在高山與大海間的花蓮擁有著天賜的美景:雄偉如太魯閣、蜿蜒如秀姑巒溪、明媚如鯉魚潭、絢麗如花東縱谷、幽香如舞鶴……  美麗的地方總是讓美麗的人願意停駐腳步!花蓮人民世代耕耘居住在這片土地上,用美麗的民歌與藝術作品傳頌著花蓮的美麗!
  • 臺灣海峽的寬度,能修建跨海大橋麼?專家:不存在技術問題
    眾所周知,臺灣和大陸隔著臺灣海峽,這讓兩岸的人民往來並不方便,大多數都是乘坐飛機,那麼有沒有其它的方式,讓這種來往更方便呢?有些腦洞大開的網友說,可以通過人工填海的方式,讓來往變得更方便,如果真這樣做的話,是非常不合適的,因為會破壞該海域的生態環境,之前香港填海造陸,就飽受不少人的詬病。所以最合適的方式就是架跨海大橋了,那麼臺灣海峽的寬度,能否允許建造跨海大橋呢?
  • 安鄉縣石龜山大橋通車
    石龜山大橋通車儀式現場。正式通車。石龜山大橋新橋。紅網時刻10月17日訊(安鄉分站記者 李蓉)10月17日8:58,湖南省安鄉縣石龜山大橋通車儀式舉行,標誌著石龜山大橋正式交工通車。通車儀式由安鄉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吉海波主持,安鄉縣委副書記、縣長王兆銘宣布:安鄉縣重大交通建設項目——石龜山大橋正式交工通車。石龜山大橋橫跨澧水,是安鄉「西大門」的控制性工程,是進出安鄉縣、津市的重要交通要道,該橋全長3200米、橋寬12.5米,工程總投資2.71億元。2009年10月,石龜山老橋限制通行後,對安鄉的交通運輸和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帶來了極大不便和影響。
  • 港珠澳大橋超支百億元 港澳和內地政府共同分擔
    【財新網】(駐香港見習記者 劉雁菲)香港特別行政區運輸及房屋局(下稱運房局)12月13日回應傳媒查詢時表示,根據國家交通運輸部批覆,港珠澳大橋主橋最新概算為約480.68億元,超出原定預算約99.5億元,超過部分和原定部分一樣,由內地、香港及澳門三地共同承擔。
  • 臺灣海峽有多麼寬,能不能修建跨海大橋呢?專家給出這樣的回答
    近幾年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收入也不斷的提高,大部分人民也都生活的非常好了,在解決溫飽之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追求精神的享受,最美的時光總是在路上,在旅遊的過程中也能欣賞大自然的美景,開闊自己的眼界,增長許多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