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士作品的封面
本報特約記者文華俊
舊金山聖昆廷監獄關押著629名死囚犯,其中有一位名叫斯坦利·土基·威廉士的傳奇人物。他是美國最臭名昭著的街頭黑幫「瘸子幫」的創始人之一,身上背著4條命案;同 時他又是一名「反黑鬥士」,幫助過許多青少年迷途知返,擺脫黑幫控制,並因此4次獲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17歲當上黑幫「幫主」
1954年,威廉士出生在洛杉磯一個貧窮的黑人家庭。他日後回憶說:「在我小的時候,就知道監獄是個了不起的地方。從裡面出來的人拿照片給我們看,他們在院子裡鍛鍊,個個身材魁梧,肌肉發達,這正是我心目中的男人形象。」在這種環境的影響下,威廉士很小就在街頭打架,到高中時已經小有名氣,綽號「將軍」。
1971年,年僅17歲的威廉士與高中密友雷蒙·華盛頓成立了「瘸子幫」,其初衷是為了保護朋友們不受洛杉磯其他幫會的欺負。威廉士體重135公斤,「能徵慣戰」。「我以善打而著名,而且我打人時就想讓他們知道是土基在揍他們。我雄心勃勃,想把『瘸子幫』建成世界第一大幫會。」當時,「瘸子幫」在洛杉磯有一個死敵是「赤血幫」,幾年中雙方多次火併,5000多人死於非命。
1979年,「瘸子幫」已經發展成加利福尼亞州最大的黑幫。然而沒過多久,威廉士因在兩起搶劫案中殺死4人而被捕入獄,並於1981年被法庭判處死刑。
獄中著書挽救青少年
在入獄的最初幾年,威廉士仍然指揮著「瘸子幫」。1987年他開始被單獨關押,一關就是7年。這7年成為他人生的轉折點。他面壁思過,反省自己。這時,「瘸子幫」非但沒有偃旗息鼓,反而瘋狂地擴張到全美42個州和南非等地。許多黑人青年加入其中,成為幫會暴力的犧牲品。威廉士決心阻止這種情況。
他開始在獄中寫書,以親身經歷告誡青少年遠離幫會:「你在其中只能找到麻煩、痛苦和悲傷。我知道,因為我曾是黑幫老大。」他的行動得到了女記者芭芭拉·貝克內爾的支持。他每天用15分鐘時間,將寫成的書稿通過電話口述給芭芭拉,後者幫他整理編輯,並尋找出版商。1996年以來,威廉士先後出版了9本《土基反黑幫暴力》叢書。
威廉士還用出書的版稅收入開展了「網際網路街頭和平計劃」和其他反黑幫活動。他通過電子郵件和聊天室與加州和南非的迷途青少年談心,幫助他們改變人生觀,引領他們「走出江湖」。他先後接到來自全球青少年及其父母、教師和執法人員的5萬多封電子郵件,讚揚他挽救了許多誤入歧途的青少年。
溫妮曾經探望過他
威廉士的做法得到了許多人的肯定。南非總統曼德拉的前妻溫妮到舊金山訪問時,曾專程到監獄探訪威廉士,稱讚他為挽救失足青少年所做的努力。2001年,他被瑞士議員提名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此後又連續3年獲此殊榮。以他為原型創作的美國影片《拯救:斯坦利·土基·威廉士的故事》在今年的坎城電影節上首映,獲得廣泛好評。
今年,威廉士又出版了一本自傳《拯救》。他在書中提出一個「和平方案」,勸說黑幫實現停火。「在監獄裡,不同的幫派為了生存可以講和,這一簡單的哲學完全可以應用於街頭。大家不要互相殘殺,而應把能量用在反對貧窮、文盲、失業、種族歧視和其他社會及司法不公上。」
「和平方案」已在今年6月「試點成功」。新澤西州兩大黑幫的數百名成員籤署了這項方案,並實現了社區和平。在籤署方案前的4個月裡,當地發生了34起幫派仇殺,籤署後則一起也沒有發生過。
有人認為,威廉士明年很有可能第五次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但他首先得確保自己能活到頒獎那一天。法庭將於近期對他的上訴作出裁決,如果上訴被駁回,他將在4個月後被處以極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