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蹲點守候 拍下彗星拖著尾巴掃過天際

2021-01-20 騰訊網

封面新聞記者 吳冰清

「星星眨著眼,月兒劃問號,彗星拖著長長的尾巴,彩虹來架橋。」小時候看過《藍貓淘氣三千問》的小夥伴,一定記得這句歌詞。

星星、月亮、彩虹大家都見過,那拖著長長尾巴的彗星呢?

7月7日凌晨,北京的一位攝影愛好者鄭志就拍下了這一幕。

「看著天氣放晴了,想著碰碰運氣,就去等了等,沒想到真的遇到了。」鄭志說,幾天前,他在天文圈看到過預告,說這幾天北半球能看到彗星划過天空。但由於這段時間北京多雷雨,雲層較厚,他並沒寄多大希望。

7月6日下午一場大雨後,北京天晴了,晚霞、彩虹一一上線。意猶未盡的鄭志決定,守一守彗星。「夜裡雲完全散開,天空特別通透。」凌晨兩點,他帶著相機、三腳架出發前往故宮角樓,通過軟體提前「踩點」、架機器。凌晨3點半左右,東北方向,一個亮點從天際線處升了起來——這就是彗星。

拖著長長尾巴的彗星,向上升起。「大概過了20分鐘,看不見了。」

記者了解到,在上周末,就有人捕捉到了彗星。

它來自哪裡?為何它會被我們看到?

四川省天文科普學會成員劉聰解釋,彗星就是天空裡的「髒雪球」,它們來自於比冥王星還要遠的地方,偶爾會被太陽吸引了過來,不過,在接近太陽時,大部分彗星會在高溫條件下裂開,而C/2020-F3這顆彗星卻在7月3日最接近太陽時倖存了下來。「此時,彗星身上的水冰被蒸發了,大量的水汽反射了太陽光,於是地球上就看到了它。」

據了解,這顆彗星最近幾天黎明都會「上線」,每天的位置會偏北一些,亮度開始逐漸減弱,7月11日左右,它會暫時消失在晨光中,離開太陽越來越遠後,7月15-16日開始,它又將再次出現夜晚的低空中。

大家如何進行觀測呢?如果天晴好,可以首先用雙筒望遠鏡或望遠鏡在牧夫座左邊的天空中定位它,一旦找到它及其它標誌性的分裂尾巴後應該就能用肉眼去追蹤它了。

相關焦點

  • 彗星光臨 醫生守候拍下絕美延時視頻
    Flash version 9,0 or greater is requiredYou have no flash plugin installedDownload latest version from here編號為C/2020F3的彗星拖著慧尾懸在清晨的天空,天文愛好者守候兩個小時拍下絕美視頻
  • 成都追星人拍下絕美彗星 七月中下旬肉眼仍可見
    無數人還在睡夢中,突然,天邊一抹不起眼的亮光出現,它拖著長長的尾巴,在雲間自由穿梭。就是這樣一顆彗星,在四川成都、綿陽、阿壩等地,連續幾天被「追星人」用鏡頭拍下,它是大自然的禮物,也是迎接太陽的使者。
  • 我們看到的彗星為什麼總是拖著長長的「尾巴」?
    它拖著長長的「尾巴」在夜空中划過,就像是一個仙女在天空飛行一樣,它就是彗星,看成宇宙中最美麗的天體!彗星的長「尾巴」彗星,是進入太陽系內亮度和形狀會隨日距變化而變化的繞日運動的天體,呈雲霧狀的獨特外貌。
  • Cos彗星?水星拖著一條長長的尾巴,發出微弱的橙黃色光
    水星則拖著一條尾巴。 沒錯,水星幾乎像一顆巨大的彗星,彗尾從數百萬公裡的行星上流走,發出微弱的橙黃色光。 這都要歸功於水星的位置:水星是太陽系最裡面的行星。它離我們恆星的距離不到地球距離的一半,平均距離為5800萬公裡。
  • 彗尾拖著常常的尾巴~~
    彗星---太陽系中美麗壯觀的小天體,它們往往拖著一條常常的尾巴。但是這條尾巴可不是什麼時候都有的。
  • 當雲霧狀彗發劃破藍色天際 他在渝北拍到NEOWISE彗星
    7月20日凌晨,上遊新聞攝影記者李化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裡發布了多張星空美圖,並這樣配文道。他所說的「F3」是編號為C/2020 F3(NEOWISE)的彗星,7月中旬以後,這顆拖著長長尾巴的彗星出現在傍晚的西北方低空,觀測條件越來越好,也成為許多攝影愛好者和天文愛好者近日的追逐對象。
  • 為什麼宇宙中划過的彗星,會拖著長長的尾巴?
    每次看到彗星的照片,人們都會不可避免地發現模糊的軌跡。這是因為人們看到的所有彗星的圖片都是從地球上拍攝的,而人類生活的地球離太陽很近。因此,似乎是太陽造成了彗星的尾巴。當彗星飛近太陽時,太陽的紫外線輻射導致氣體以尾巴的形式從彗星表面電離。有趣的是,彗星不一定只有一條尾巴。
  • 他一個人驅車五百裡追星,拍下北半球23年第一顆肉眼觀測的彗星
    彗星拖著長長的尾巴,彩虹來架橋,時光在飛逝,生命知多少。」從小聽這首兒歌的時候就一直在好奇彗星長啥樣。」這是米拍攝影師歪傑 拍攝的彗星照片。「七月初聽到F3消息就一直在計劃拍彗星,結果重慶周邊天氣一直陰雨連綿,好不容易有兩天晴天去蹲守還是因為起雲翻車了。
  • 20年來北半球最亮彗星來了 福州最佳觀測期在15日前
    相比之下,此次NEOWISE彗星在7月4日經過近日點時,成功通過太陽的「考核」,且愈發明亮,最終達到肉眼可觀測的條件。省天文學會秘書長潘小清介紹,彗星的亮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彗核。普通彗星的彗核,有的直徑僅有數百米,但NEOWISE彗星的直徑達到了5公裡。
  • 【空少問答小課堂】解答:彗星為什麼拖著個長長的尾巴
    由於受到太陽輻射,使得彗星的表面蒸發出或本身彗星釋放冰粒(同時還有太陽引力和行星的引力影響),然後反射太陽光產生長長的彗尾。彗星的尾巴應該是由於太陽風導致彗星表面的冰劇烈氣化而形成的,因此彗星尾巴的方向不是與彗星運行方向相反,而是背對著太陽的。彗星為什麼有尾巴就要從彗星的成分說起。
  • 著名哈雷彗星,拖著長達一億公裡的尾巴,最美麗的天象之一
    哈雷彗星,目前人類已知的唯一一顆短周期性的彗星,也是人一生中唯一以裸眼可能看見兩次的彗星。是最美麗壯觀的天象之一,可能還會有其它比哈雷更加壯觀美麗的彗星但是大多數都需要幾千年才能見到一次。哈雷彗星常常會拖著長達一億公裡長的尾巴從遙遠的深空像太陽飛來。
  • 七月金山嶺長城拍絕美彗星 它的名字叫新智彗星
    彗星是太陽系中的一類小天體,直徑在幾千米到十幾千米之間,雖然數量眾多,但它們絕大多數中大部分時間都遠離太陽,亮度很暗,無法被我們觀測到。只有在彗星走到太陽附近,受太陽輻射生長出長長的尾巴,才有可能被我們看到。
  • 【科學向日葵】長尾巴的彗星
    不久前,相信很多人都關注了一顆熱門彗星——新智彗星,諸多的天文愛好者走到草原、海邊等地拍攝這顆明亮的彗星,這個拖著長長的尾巴的彗星引起了人們廣泛的關注,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彗星。彗星主要是由冰凍的各種雜質、塵埃組成。當它們運行至近日點的時候,在太陽光的作用下,彗星本身攜帶的冰雪和塵埃被蒸發、升華並噴發出來,形成彗頭和彗尾。彗頭中央部分被稱作彗核,彗核直徑從幾十千米到幾百千米不等,由小而密的冰粒構成,酷似巨大易碎的髒雪球。外面包裹著彗頭的是彗發,它是彗核的蒸發物,直徑可達幾十萬千米。在彗發的外圍還有極為稀薄的氫原子云,被稱為彗雲,厚度接近千萬千米。
  • 追「星」一族邂逅6800年出現一次的最亮彗星
    7月20日凌晨,上遊新聞攝影記者李化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裡發布了多張星空美圖,並這樣配文道。他所說的「F3」是編號為C/2020 F3(NEOWISE)的彗星,7月中旬以後,這顆拖著長長尾巴的彗星出現在傍晚的西北方低空,觀測條件越來越好,也成為許多攝影愛好者和天文愛好者近日的追逐對象。
  • 彗星為什麼會拖著尾巴?
    彗星屬於太陽系小天體,當彗星逐漸接近太陽時,冷凍的表面開始蒸發,形成一個巨大的彗頭或彗發。彗星在環繞太陽時,太陽風迫使氣體和塵埃粒子形成兩條彗尾。太陽風的平均速度是每秒350千米以上,對彗星有強大的推斥力,這就造成了彗尾的高加速度。太陽輻射及太陽風就是促使彗尾形成的兩股原動力,因此彗尾要接近太陽時才出現,且愈接近愈壯觀,但卻永遠背向太陽。
  • 彗星為什麼會拖著長「尾巴」?看看科學家研究的成果
    從我們開始注意掃過夜空的獨特的長尾巴那天起,彗星就一直吸引著我們的視線。彗星尤其令天文學家們著迷。彗星代表了宇宙輝煌的過去,從它們身上,我們能更多地了解宇宙的形成。彗星是太陽系的小小成員,直徑通常為幾千米。天文學家弗雷德惠普爾把彗星描述為「髒雪球」。一般認為彗星組成成分如下。
  • 彗星拖著長長彗尾來了,5月17日與地球最近,肉眼或可見
    在宇宙中,彗星是比較多的,此前我們還「目送」了2顆來自太陽系以外的彗星「奧陌陌」、「鮑裡索夫」離開。從尺寸來看,這些彗星和一般常見的小行星尺寸相差不大,但是在我們視野範圍內,彗星的「外形」相對較大。因為彗星的彗核雖然很小,但是由於彗星的主要組成成分是揮發性物質,意味著當這些物質在受到熱量時,就會出現揮發的現象。
  • 7年來最亮彗星現身天幕,科學家稱其是今年彗星中的「黑馬」
    拖著長長的尾巴的彗星是一種奇特的天體,它們大多都有著不規則的形狀,圍繞太陽以橢圓形的軌道運行,彗星大都是由水冰和塵埃組成的,通常在行星系形成的初期就存在了,也有的是大型星體相撞形成的,它就像一個大「髒雪球」,當它來到近日點的時候,會因為太陽光的照射而蒸發一些水分,這些水分和塵埃留在彗星的軌道上,便被拉出了長長的「尾巴」,很多彗星的尾巴的長度都在幾百萬公裡以上,有的甚至長達數億公裡
  • 在草原邂逅6800年一遇的彗星
    一些人的相機中,已經拍攝到這顆彗星。大家互相交流著拍攝參數和具體位置,快速按下快門。「就在北鬥七星下方不遠處,彗核明亮,拖著長長的尾巴,太美啦!」一名愛好者一邊看相機中的照片,一邊驚呼。幾十分鐘之後,這顆彗星在北方的夜空中愈發明亮,用肉眼直接就能看到它在夜空中拖著長長彗尾的美麗身影。拖著「尾巴」的新智彗星。
  • 彗星怎麼拖了個長長的尾巴?
    作者:王錚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空間天氣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彗星最大的特徵就是那長長的尾巴,因此,在古代它也稱為「掃把星」。令人好奇的是,為什麼彗星會拖著一條長長的尾巴?這個長長的尾巴,又是怎樣形成的呢?要解答這個疑問,就必須先了解彗星的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