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到碳排放峰值」意味著什麼?

2020-11-24 中國環境報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提出 「十四五」時期將推動能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同時,降低碳排放強度,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到碳排放峰值,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

  制定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需明確峰值的水平、何時達峰及如何達峰。筆者認為,為確保2060年前碳中和的實現,碳達峰應盡力實現以下三個維度的達峰:

  一是高速度達峰,從時間尺度對達峰加以界定。由於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已經確定,儘快、儘早實現碳排放峰值,將為達峰後到碳中和的碳排放下降過程留出更多緩衝時間,使政策制定、能源結構改革部署、生產生活方式轉變更為遊刃有餘。

  二是高強度達峰,為中國碳排放設定一個較低的峰值水平。一個較低的峰值水平,既直接降低了峰值年的碳排放量,同時也對峰值年後的排放水平有深刻影響。更低的峰值為峰值年後設定了更低的排放量基準,從而在更長的時間尺度上鎖定了一個更低的排放水平,也對峰值後的減排行動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是高質量達峰,這意味著達峰是在全產業都以清潔低碳為發展方向、能源系統和能源結構開始出現根本變革和轉變的前提下實現的。能源結構低碳化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一方面,能源消費結構要顯著優化:嚴格控制煤炭消費總量,不再新增煤電裝機,可再生能源、低碳能源成為主流。另一方面,能源供給質量大幅提升,降低甚至消除高碳能源投資、逐步退出已有高碳能源設施。此外,終端部門用能形式實現創新,終端能源向電力、氫能等末端零排放的能源形式轉變。

  「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是中國為實現《巴黎協定》所確定的控制全球溫度升高不超過2℃,並努力控制在1.5℃以下的全球長期目標的部署。國際社會對中國碳中和目標的實現也給予了高度關注。不同速度、強度、質量的達峰路徑和能源轉型路徑,決定了中國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願景的難易程度。高速度的達峰,強化了達峰的時間節點,可以為2060年前碳中和的實現爭取最有利的時間期限;高強度的達峰,為達峰後碳中和的實現降低了難度;高質量的達峰,則從能源結構根本變革的角度為碳中和的實現奠定了基礎。高速度、高強度、高質量的達峰,為經濟結構調整提出了根本要求,也為「十四五」期間經濟社會的變革提出了更高要求。

  首先,將綠色復甦作為「十四五」發展的主線。疫情後「經濟綠色復甦」已成為廣泛共識,歐盟及歐洲主要國家均出臺了綠色復甦計劃。應對氣候變化工作作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十四五」期間應堅持「綠色復甦、低碳發展」的政策導向,嚴格控制煤電產能和煤炭消費總量,推動有條件的地區和高能耗強度行業CO2排放率先達峰。

  其次,充分發揮碳排放交易機制在二氧化碳減排及低碳發展中的作用。一方面,碳市場作為推動碳達峰、實現碳中和的重要機制,「十四五」期間要加快推進全國碳市場建設,推動更多行業納入碳市場,實現碳減排;另一方面,考慮將非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納入碳市場,如允許甲烷減排作為補償機制進入碳市場。

  第三,融入低碳減排的創新因素,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變革。一方面,提升公眾低碳意識,推動綠色消費。中國二氧化碳排放70%來自工業生產,30%基於消費型排放。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型排放會逐步上升。這就需要進一步提升公眾的低碳意識,引導綠色消費。另一方面,通過技術創新驅動能源轉型,充分利用技術發展和創新,推動新能源技術成本快速下降,進而控制高耗能重化工業的發展。

  第四,加強應對氣候變化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建設。加快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在認識水平、政策工具、基礎能力等方面的不足,推動氣候變化全面融入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實現溫室氣體與汙染防治、生態修復的協同增效。推動能源、財稅等相關政策的出臺,實現應對氣候變化各方面政策的協同發力,推動經濟綠色低碳循環發展。

  筆者建議,可以充分發揮「十四五」規劃的引領作用,促進經濟轉型升級、能源結構優化。雖然「十四五」規劃綱要還在具體制定中,具體指標及其考核衡量標準還未出臺,但可以通過規劃目標制定,設置最優的能源轉型路徑,為2030年前碳達峰、2035遠景目標及2060前碳中和願景的實現打下基礎。

相關焦點

  • 江蘇鎮江擬於2019年在全國率先達到碳排放峰值目標
    江蘇鎮江擬於2019年在全國率先達到碳排放峰值目標   中新網北京7月23日電(周銳 張雨曦)鎮江市市長朱曉明日前在貴陽表示,按照低碳發展理念,鎮江將通過優化產業結構等措施,力爭2019年在全國率先達到碳排放峰值目標。
  • 中國碳排放2023年能否達到峰值
    自然資源保護協會高級顧問楊富強認為,中國排放達峰越接近2020年,全球在2020年碳排放達峰的可能性越高。   2020年被普遍認為是全球氣候行動的關鍵時間點,如果無法在2020年使碳排放達峰,人類將面臨海平面加速上升、極端天氣事件惡化等災難性後果。
  • 超前布局為二〇三〇年前碳排放達峰創造條件
    ——訪中國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何建坤  「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降低碳排放強度,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到碳排放峰值,制定二〇三〇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鄭重宣布:「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一重要宣示為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綠色低碳發展提供了方向指引,擘畫了宏偉藍圖。  那麼,新的減排目標會對哪些地區和行業產生較大影響?這對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意味著什麼?
  • 碳排放四問
    我國去年在聯合國大會上明確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作為2021年要抓好的重點任務。「十四五」規劃建議,降低碳排放強度,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到碳排放峰值,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
  • 英語熱詞:碳排放峰值
    根據《巴黎協定》,中國承諾將在2030年左右達到碳排放峰值,並在2030年前將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耗的比重提高到20%。   國新辦2019年11月27日發布的《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9年度報告》顯示,2018年以來,中國繼續深入推進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採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
  • 我國將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制定___年前碳排放達到峰值的行動...
    我國將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制定多少年前碳排放達到峰值的行動方案?這是青年大學習11月16日第十季特輯中的題目,一定還有很多用戶不知道這道題的正確答案是哪一年吧,下面就是這道題的正確答案和解析了,一起來看看吧!
  • 每日一詞∣碳排放峰值 the peak in carbon emissions
    由於在能源轉型方面付出的努力,我國有望在2025年前後達到碳排放峰值,提前五年完成2030年《巴黎協定》目標。根據《巴黎協定》,中國承諾將在2030年左右達到碳排放峰值,並在2030年前將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耗的比重提高到20%。國新辦2019年11月27日發布的《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9年度報告》顯示,2018年以來,中國繼續深入推進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採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
  • ...到2030年碳排放達到峰值的目標起草了低碳發展計劃。-FX168財經網
    公司按照中國到2030年碳排放達到峰值的目標起草了低碳發展計劃。 聲明:FX168財經報社僅提供交易相關數據及資訊參考,由此帶來的投資風險由交易者自行承擔。
  • 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江蘇要努力在全國率先實現「碳達峰」的目標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火力發電網訊:我國去年在聯合國大會上明確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作為2021年要抓好的重點任務。「十四五」規劃建議,降低碳排放強度,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到碳排放峰值,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
  • 我國碳排放2030年達峰值
    有外媒關心,中國碳排放的峰值何時到來?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認為,中國明確提出了INDC(自主貢獻目標),到2030年左右,會出現二氧化碳排放峰值,而且我們要爭取早一點實現。為此採取的具體措施也都是國際上通行的做法:第一是節能,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第二,發展可再生能源,也就是零碳的能源;第三,增加森林碳匯;第四,調整經濟結構、產業結構。
  • 專家:加快實現碳排放達峰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碳達峰是指某個地區或行業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歷史最高值,然後經歷平臺期進入持續下降的過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轉降的歷史拐點,標誌著碳排放與經濟發展實現脫鉤,達峰目標包括達峰年份和峰值。碳中和是指某個地區在一定時間內(一般指一年)人為活動直接和間接排放的二氧化碳,與其通過植樹造林等吸收的二氧化碳相互抵消,實現二氧化碳「淨零排放」。
  • 碳排放權交易可適時引入有償分配
    溫室氣體重點排放單位將被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辦法》中規定了溫室氣體重點排放單位。溫室氣體排放單位符合下列條件的,應當列入溫室氣體重點排放單位(以下簡稱重點排放單位)名錄:屬於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行業;年度溫室氣體排放量達到2.6萬噸二氧化碳當量。
  • 推動碳排放率先達峰 建設更高水平美麗廣東
    《建議》明確,到2035年,廣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格局基本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總體形成,碳排放率先達峰後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廣東基本建成。《建議》指出,廣東將以生態環境更加美麗為主要目標努力前行。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生態系統安全性穩定性顯著增強,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 2017年啟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再次利好光伏!
    (二)啟動運行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三)強化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基礎支撐能力。以加快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確保完成「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低碳發展目標任務,推動我國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達到峰值並爭取儘早達峰。
  • 碳排放交易
    中國政府的碳約束目標是: 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左右達到峰值、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45億立方米。2016年4月22日,中國籤署《巴黎協定》,承諾將積極做好國內的溫室氣體減排工作,加強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合作,展現了全球氣候治理大國的巨大決心與責任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