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為給父親治療尿毒症,勵志腦癱拳手汪強要重返拳臺

2020-12-04 澎湃新聞

汪強當年在比賽中。

汪強這個名字對於很多體育人而言並不算陌生,作為一個患有先天腦癱的孩子,天津人汪強從12歲開始在父親的帶領下練習拳擊,憑藉長年的堅持不懈,逐漸擺脫了疾病對身體機能帶來的困擾。

成年後的汪強通過在俱樂部教拳謀生,2014年,他還在上海第三屆中外拳擊對抗賽上登場,完成了人生第一場具有職業意味的拳賽……

一時間汪強的事跡引發各方關注,也感染和激勵了許多身處逆境中的人。但就在這個春天,已經離開拳臺數年、年滿35歲的汪強突然又萌生了再登拳臺的念頭,而背後的緣由恐怕會讓人不忍面對。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汪強2014年比賽視頻。(00:34)

「他總是讓我打狠一些」

「我這條命是爸爸救過來的,我現在也要救他。」

這是汪強與澎湃新聞記者交流時說的第一句話。澎湃新聞記者上一次與汪爸爸攀談大約是在2014年的時候,彼時的汪爸爸雖然因為生活的艱辛顯得頗為滄桑,但身子骨依然硬朗。

在澎湃新聞記者的印象中,汪強能夠走到今天,父親汪寶柱是那個時刻站在身後最堅強的男人。

當年汪強出生時是一個早產兒,伴隨著腦出血、黃疸、肺炎等症狀,在醫院搶救了35天才邁過鬼門關,因為腦損傷帶來了腦癱殘疾,他直到6歲還不怎麼能說話,站立行走也是問題。

父母給汪強按摩。

汪強一家曾經其樂融融。

為了兒子,汪媽媽更多時間在家照顧,汪爸爸一個人打兩份工支撐家庭——白天在手錶廠上班,晚上去做體力活;工作之外,汪爸爸每天還要給兒子做按摩,每天一按就是幾個小時,幾十年沒有間斷過;甚至於汪強打拳擊,汪爸爸也是引路人。

「有同學說他是傻子,經常欺負他,我也沒法去管別人家的孩子吧,只能讓他自己強壯起來……」年輕時候曾經擔任過天津武警總隊拳擊教練的汪寶柱從汪強12歲開始教授他拳擊,因為身體不協調,單單跳繩汪強在十七八歲才學會,汪強能夠最終站上拳臺,其中的艱辛可想而知。

汪強和父親一起訓練。

在汪強的拳擊道路上,汪爸爸不僅僅是教練,也是陪練,那這數年間到底發生了什麼?

「爸爸2016年的時候右眼受傷,現在幾乎完全失明了,左眼也只有0.2……」汪強告訴澎湃新聞記者,當時自己在俱樂部教拳時,因為擔心學員在實戰中受傷,父親主動擔任他的對手進行示範,結果眼睛遭受重創,之後汪寶柱就不能再和兒子實戰了。

「其實這麼多年爸爸一直用挨拳來幫助我提高,他總是讓我打狠一些,我也不懂事,總是用盡全力去擊打,之前已經給爸爸落下了很多老傷。」汪強言語間滿是懊惱

汪強父親的診斷書。

為了給父親治病,他要重回拳臺

這是生活和這個家庭開的又一個玩笑?其實更艱難的事情還在後面。

2018年年底,汪寶柱開始咳血,最初的檢查結果是患上了小血管炎,隨後因為小血管炎給腎功能帶來了影響,汪爸爸被確診尿毒症,駭人的腫脹從腳一下子蔓延到腹部。

2019年的1月和2月,醫院一度給他下了病危通知書,雖然被搶救過來,但過去一年多汪爸爸一直依靠透析治療延緩病情、保住生命,考慮到病情嚴重,汪爸爸接受透析治療的次數越來越頻繁,1個月要去多達13次

……

汪強照顧父親。

按照他自己的話說,「每次透析完,反應都很大,頭痛,腿抽筋,需要兩天時間才能緩過來,緩過來的時候,又得去了。」

疾病不僅給汪爸爸帶來了身體上的痛苦,也給這個家庭增加了巨大的經濟壓力。透析一次花費600元人民幣,自費部分超過半數,一個月下來,父親治病就要花掉數千元。

汪爸爸退休工資2000元出頭,母親退休工資2700元,汪強平時會通過教授拳擊獲得一個月2000多到3000多不等的授課費,但因為疫情影響,他已經有好幾個月沒有收入了,作為兒子,汪強堅持要為父親治療,「不透析,人就沒了。」

然而隨著透析的次數越來越多,醫生對於汪爸爸的病情也給出了判斷——透析的效果在下降,要想讓病人減輕痛苦,儘可能恢復生活質量,需要換腎。

汪強給爸爸捏腳。

這對於汪強一家無疑是晴天霹靂,汪強希望給父親更好的治療,希望父親的餘年能夠過得儘可能舒坦,但腎移植手術需要約50萬元的開銷,汪家無論如何拿不出這麼多錢。

汪強為此整夜整夜睡不著覺,最後他想到一個辦法——回到拳臺,通過比賽獎金為父親積攢治療費用。

「他年齡大了,已經35歲了,上一次打比賽還是4年多以前,這些年都是在教拳……」父親的心情非常複雜,但也被兒子深深感動了,「過去是兒子,現在是我,這個家一直有病人要照顧,根本沒有什麼積蓄,現在兒子和我說,小時候是我救他的命,現在他要救我。

「萬一他再受傷了,這個家怎麼辦呀」

汪強不是沒有想過其他的辦法,他申請了水滴籌,希望這樣的捐助眾籌平臺可以幫助到自己,但因為平臺上的患者眾多,等待時間漫長,汪強並不樂觀,打拳成為了他心中最渴求的一條路。

「其實我和天津當地的拳擊協會和俱樂部都有聯繫,但現在受疫情影響很難舉行比賽,而且過去很多比賽都是臨時的小型比賽,我希望一切早日恢復正常,也能有規模大一些的比賽找到我。」

汪強過去打的一些比賽只有2000-4000元不等的酬勞,畢竟從專業的角度,他這樣先天處於劣勢的拳手很難踏上更高的臺階,眼下他祈求能有大型的賽事找到他,「不管對手有多強,我都願意去拼,希望能夠給到我這個機會。

父親給汪強餵水。

採訪中,澎湃新聞記者能夠通過電話聽到汪強母親的哽咽,這個母親也是妻子一輩子為家裡一小一老、兩個男人操碎了心,她像在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也仿佛是自言自語:

「他爸爸以前身體那麼棒,為什麼現在會是這個樣子,好端端的家都被病害了,為什麼這些事情都要發生在我們這個家庭裡,也不知道明天會怎樣,命太苦了……」

些許平復心情後,汪媽媽和澎湃新聞記者說:「兒子想打比賽來賺治療費 ,但我感到害怕,(未來的比賽對手)如果實力相當,我心裡會踏實點,如果比汪強強一大塊兒,萬一他再受傷了,那這個家怎麼辦呀。」

對於這個樸實的家庭婦女,她心裡的幸福生活其實很簡單,「兒子腦癱,他爸看不見,我都認了,只要他爸能夠健康點,一家三口在一起就很踏實了。」

汪強要重返拳臺,賺錢為父親治療。

腎臟移植,父親不要兒子的犧牲

在汪媽媽的記憶中,一家人最快樂的那段時光是汪強20多歲的時候,汪強剛剛開始能教別人打拳,汪爸爸也身體健康,除了經濟上不富裕之外,一家人過得平靜而滿足。

過去幾年汪強其實某種程度上也算是一個名人了,除了教拳之外,他的勵志故事頻頻被搬上各種節目,汪爸爸不否認上其中一些節目是有相應報酬的,但汪媽媽支持兒子傳播正能量的同時,倒不希望他「太過出名」。

「當時還有一些女孩子主動找過汪強,不過都沒譜兒,我擔心兒子受騙,作為母親,我也操心他找媳婦的事情,但現在更希望他平平安安。」出於對兒子的保護,一個母親有這樣的想法並不會讓外界感到多麼意外。

汪強說,之前他不懂事,和爸爸對戰總是盡全力。

眼下,看到愈發懂事的兒子,汪媽媽有時候更加心疼,「過去是他爸爸天天給他按摩,現在他為了幫助爸爸減輕痛苦,每天都在給他爸按摩,我怕兒子太累,經常想把事情搶過來。」

與澎湃新聞記者交流中,汪媽媽透露,汪強已經在遺體捐贈的相關組織那裡進行了註冊,要在自己去世後把遺體和器官捐獻出來。

「那麼年輕,就要做這個事情,兒子的想法我能不清楚嗎?他還不是想在為爸爸尋找腎源的過程中獲得一些照顧嗎?真苦了孩子。」

這幾天,汪強和他的母親正在考慮進行腎臟移植的匹配檢測,適配的話,母子倆也願意拿出自己的腎,但考慮到汪媽媽的年紀,適合的可能性很小。

至於汪強,汪寶柱坦言不希望兒子以這種方式為自己做出犧牲,「即使他適合,少了一個腎,他連自己最喜歡的拳都打不了了。」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勵志!那個超一本線108分的腦癱少年開學報到了!
    勵志!那個超一本線108分的腦癱少年開學報到了!02「將來想做一名英語翻譯」他的勵志故事讓人動容姚俊鵬在襁褓中被確診為腦癱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他的智力沒受到影響
  • 未動手先動嘴--劉易斯要把拉曼擊出拳臺
    據《中國體育報》報導 世界重量級拳王劉易斯8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米高梅大飯店舉行的最後一次記者招待會上發誓,他將在21日的南非衛冕戰中把挑戰者拉曼擊出拳臺。    劉易斯把這場比賽形容為是他「送給南非人和前總統曼德拉的禮物」。
  • 泰森宣布重返拳壇後,霍利菲爾德更新推特,宿敵有望重續「前緣」
    #泰森宣布重返拳臺#伊萬德·霍利菲爾德北京時間上周日在個人推特上更新了一條動態,隱晦地暗示自己有可能重返拳擊場。自從2011年擊敗鮮為人知的丹麥拳手布萊恩·內爾森後至今,這位現代拳擊史上第一位四次獲得世界重量級拳王的拳手就再也沒有打過架了。
  • 51歲拳王退役戰被擊出拳臺
    霍普金斯在第八回合被小史密斯擊出拳臺TKO,這是霍普金斯28年的職業生涯中首次被擊倒輸掉比賽。比賽前七個回合兩人並未分出明顯勝負,打到第八回合開局不久便出現意外一幕!當時史密斯展開猛攻,一記後手直拳直接將霍普金斯擊出拳臺!因為身體失去平衡,霍普金斯從第二、第三根圍繩間摔出去後頭部落地。
  • 超一本線108分圓大學夢 勵志腦癱少年今天報到了
    9月11日上午9點半,被網友稱為「勵志少年」的安徽蕪湖腦癱考生姚俊鵬在父母的陪伴下來到中國藥科大學報到,正式成為英語專業(醫藥方向)一名大一新生。  據了解,姚俊鵬幼時被確診為腦癱,五周歲才開始上幼兒園,由於身體原因,姚俊鵬的求學之路異常艱難,他也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功夫不負有心人,今年高考姚俊鵬考出了623分的好成績,超過理科一本線108分。
  • 米基·洛克:無緣影帝的拳臺傳奇 曾整容四次
    說到底,洛克是位拳手,他的世界永遠是拳臺,而不是華麗的銀幕。「這條回來的路很長。」米基·洛克說,說這句話時,他已經56歲了……  《摔角手》其實是洛克的自傳  《摔角手》不是洛克的自傳,但卻比自傳還要自傳。  《摔角手》講述了一名過氣的職業摔角手蘭迪·羅賓遜在人生支離破碎、事業走到終點之時,想要獲得重生的故事。
  • 勵志!那個超一本線108分的腦癱少年開學報到了
    據新華網,9月11日,高考總分623分,超一本線108分的腦癱少年姚俊鵬來到中國藥大報導,成為英語專業的一名大一新生。姚俊鵬從小被確診為腦癱,無法正常走路、寫字、說話,但他從沒放棄過學習。在今年的高考中以623分的成績被中國藥科大學錄取。
  • 「腦癱」少年當選川大2014年度勵志人物
    12月5日,四川大學為2013——2014學年「感動川大」榜樣力量暨學生新聞人物頒獎。陳超(左三)獲得年度勵志人物獎  12月5日下午,2013-2014學年「感動川大」榜樣力量暨學生新聞人物評選活動頒獎典禮在四川大學望江校區舉行,9名川大學子當選本屆「感動川大」學生新聞人物。其中,今年9月才入學的陳超被評為年度勵志人物。  2013年高考,出生後即被診斷為腦癱的廣元少年陳超,以612分的成績考入四川大學。
  • 曹建國:臍帶血的幹細胞移植是治療腦癱的最優選擇
    深圳市兒童醫院康復科主任曹建國為參會人員帶來臍帶血治療腦癱的相關國內外研究成果,分享了自體臍血治療腦癱的案例。曹建國擔任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康復學組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康復醫師分會兒童康復專委會委員,中國康復醫學會兒童康復專委會委員及康複評定專委會常委,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小兒腦癱康復專委會常委等。
  • 這群人平均身高1米94,為什麼重量級拳手都是高個子?
    如果你關注如今的重量級拳壇,你會發現活躍在拳臺上的都是高個子拳手。據統計,世界重量級拳手的平均身高是1.94米。這是為什麼呢? 身高VS體重 我們都知道,通常一名拳手的出拳力量會與其體重成正比。
  • 勵志腦癱考生612分被川大錄取
    陳超,一名在襁褓中就被確診為腦癱的18歲少年,在今年的高考中考出了612分的好成績,高出省控本一批次線50分。昨日記者從四川省高考錄取場獲悉,來自廣元市利州區廣元中學理科考生陳超,已經被四川大學環境科學專業錄取。
  • 腦癱治療|搖頭、封針、推拿不靠譜!幹細胞有望治癒就可信嗎?
    在中國 0 -~6 歲兒童腦癱患病率為 1.8 - 4 ‰,並以每年4.6萬人的速度遞增。 腦癱症狀有哪些? 確診為腦癱,需要怎樣的治療?
  • 搖頭爺爺治腦癱?不注意這些表現難怪孩子是腦癱!
    近日,一則網上流傳的關於「搖頭爺爺治腦癱」的視頻引起網友的廣泛關注。視頻中的醫生以康復治療的名義對一名5歲腦部發育遲緩的男童瘋狂搖頭。我身為兩個孩子的媽媽,看到這粗暴的一幕,全身不寒而慄。「如何及時發現寶寶是否腦癱?怎麼治療?」一系列關於腦癱的問題縈繞腦海。今天在此寫下媽媽們想知道的腦癱問題,望我們做家長的多了解一點醫學常識,避免孩子們無辜受苦。
  • 淮北市中醫醫院運用臍針+臍灸療法開展兒童腦癱康復治療
    康復科醫生代迪迪一邊親切地跟孩子打著招呼,一邊去做治療前的準備。代迪迪口中的樂樂是個腦癱患兒,當天是來醫院做康復治療的。小兒腦癱是一種非進行性腦損傷症候群,主要表現為中樞性運動障礙、肌張力異常、姿勢及反射異常,可同時伴有癲癇、智力低下、語言障礙、視覺及聽覺障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