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利用小時數」新政下的新能源項目併網容量、併網時間及監管...

2020-11-28 索比光伏網

發表於:2020-11-27 14:37:28     作者:葛志堅

來源: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

編者按:2020年1月,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三部委)聯合下發了《關於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財建〔2020〕4號),提出了「按合理利用小時數核定中央財政補貼額度」的新政,對於其可能溯及存量新能源項目補貼的問題,業界給與了高度關注。今年9月,三部委下發了關於《關於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有關事項的補充通知(財建〔2020〕426號,以下簡稱426號文件)、財政部辦公廳下發了《關於加快推進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項目清單審核有關工作的通知》(財辦建〔2020〕70號,以下簡稱70號文件),對於新能源項目容量、併網時間及監管規則進行了明確。今天,我們為您梳理相關政策規定。

一、新政之前的併網容量、併網時間認定規則

新能源項目的併網容量、併網時間對於項目具有重要意義,決定了項目能否執行核准/備案時的上網電價。但是,國家層面對於新能源項目的併網容量、併網時間並沒有統一的認定規則。在2015年國家能源局《關於徵求2015年光伏發電建設實施方案意見的函》(國能綜新能〔2015〕44號)中,提出了「併網的標誌以電網公司出具的併網驗收報告為準」的一個籠統、含糊的規定。

實踐中,很多項目並沒有實現全容量併網,為了在規定時間節點(如630、1230等)取得電網企業的併網驗收報告,往往通過先行部分容量併網的方式「搶電價」。很多項目的容量存在多種口徑:即實際併網容量、電網公司驗收口徑和調度口徑等。

二、容量核減規則

由於「項目全生命周期補貼電量=項目容量×項目全生命周期合理利用小時數」,項目容量不實、虛報會導致項目獲得額外的補貼收入。426號、70號文件規定的核減規則是:

1、申報容量與實際容量不符的核減

426號文件規定:如果申報容量與實際容量不符,按照不符容量的2倍核減補貼資金,用公式可表示為:

2、併網時間滯後引起的核減

70號文件規定了因實際全容量併網時間滯後企業承諾併網時間(滯後3個月以下的)且影響到項目上網電價的,須在補貼目錄清單中剔除該項目未按期併網發電的容量。用公式表示為:

如果項目既存在申報容量與實際容量不符,又存在未按期併網影響項目上網電價的情況,則應合併進行核減。

三、全容量併網時間認定規則

1、新增企業承諾制度

企業在申請進入補貼目錄時,應提交全容量併網時間的承諾。

2、衝突認定規則

電力業務許可證、併網調度協議都會記載項目(全容量)併網時間,但分屬於政府和企業(電網),在出現衝突的情況下,70號文件規定了衝突認定規則如下:

3、覆核程序

項目單位對上述認定有異議的,可提請覆核程序,須提交項目質量監督報告、總承包合同(或相關設備採購合同及付款憑證)。

值得注意的是,70號文件規定了計算項目併網後12個月的平均利用小時,並將之與同類型、同地區、同期間項目(三同項目)年平均利用小時進行比較;項目達到「三同項目」年平均利用小時的50%的,可按承諾時間納入補貼清單。否則,應向後推延平移,達到「三同項目」年平均利用小時的50%的月份視為全容量併網月份。

四、監管措施

70號文件規定了極為嚴格的監管措施,可以歸納為:

在控制補貼資金總額的大背景下,出臺更為細緻、嚴格的認定和監管措施,是否會能夠促進補貼資金實際、快速的進入新能源項目公司的銀行帳戶,進而緩解全行業的資金困難,讓我們拭目以待。

光伏行業最新動態,請關注索比光伏網微信公眾號:solarbe2005

投稿與新聞線索聯繫:010-68027865 劉小姐:news@solarbe.com

掃碼關注

相關焦點

  • 「合理利用小時數」不合理
    本次補充通知的核心是合理利用小時數,既關乎存量併網項目的補貼電量規模,又對項目的經濟性產生直接影響。按照426號文,風電一類、二類、三類、四類資源區項目全生命周期合理利用小時數分別為48000小時、44000小時、40000小時和36000小時。海上風電全生命周期合理利用小時數為52000小時。
  • 【周觀點】新能源全壽命利用小時數政策的影響分析
    新增海上風電和光熱項目不再納入中央財政補貼範圍,存量海上風電和光伏項目須在2021年12月31日前完成併網,並自2021年1月1日起,實行配額制下的綠色電力證書交易。2020年10月21日,《關於〈關於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有關事項的補充通知》印發,明確各發電類型的合理利用小時數,並以全生命周期發電小時數確定補貼範圍。
  • 新能源發電保障利用小時數首次劃定
    新能源發電保障利用小時數首次劃定 發布時間:2016-06-13   來源:中國能源報
  • 關於「合理利用小時數」的不同說法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春節前三部委印發的《關於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財建〔2020〕4號)提到,已按規定核准(備案)、全部機組完成併網,同時經審核納入補貼目錄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按合理利用小時數核定中央財政補貼額度。不過,這一條款當時並未引起太多人的關注。
  • 光伏合理利用小時數出爐、補貼拖欠問題官方回復!10月光伏政策利好...
    國家層面10月國家層面的政策集中在可再生能源發電合理利用小時數、光伏補貼、光伏工程建設、供暖等多個方面。10月20日,三部委聯合出臺《關於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有關事項的補充通知,正式明確了可再生能源發電合理利用小時數、補貼電量、標準等信息。文件解決了長期困擾行業的歷史遺留問題。
  • 2019年風電併網運行情況
    2019年風電併網運行情況 發布時間: 2020-03-02 09:08:41   來源:  作者:
  • 【重磅消息】國家能源局分布式光伏發電新政出臺
    各地區要將光伏發電納入能源開發利用和城鎮建設等相關規劃,省級能源主管部門要組織工業企業集中的市縣及各類開發區,系統開展建築屋頂及其他場地光伏發電應用的資源調查工作,綜合考慮屋頂面積、用電負荷等條件,編制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規劃,結合建設條件提出年度計劃。
  • 可再生能源補貼劃定合理利用小時數 光伏發電政策傾斜明顯
    其中,比較受市場關注的是,意見中對風電、光伏發電以及生物質發電項目都進行了合理利用小時數的劃定。即相關項目的實際利用小時數,只有在合理利用小時數內的部分,才能獲得中央財政的補貼資金。一般情況下,合理利用小時數劃定的限制越高,補貼對相關行業就越有利。
  • 2019年1月各省光伏電站利用小時數出爐
    1、1月各省光伏電站利用小時數出爐 內蒙蟬聯冠軍  木聯能消息,已發布的2019年1月各重點省份的利用小時數,重點省份包括安徽、甘肅、廣東、河北、江蘇、內蒙古、寧夏、青海、新疆、雲南等省份。本月內蒙古平均利用小時數為123小時,排名第一。
  • 關注|澳大利亞可再生能源項目開發併網風險與應對
    在新冠疫情大流行的背景下,可再生能源行業將成為澳大利亞重振經濟、刺激就業的主要驅動力之一,其投資市場發展前景非常樂觀。儘管近年來澳大利亞可再生能源項目裝機容量增速較快,但國家電網升級改造速度相對滯後,引發了例如併網申請期大幅度延期、併網技術要求提高等與併網相關的開發風險。
  • 三部委明確發電補貼事項 風光電項目影響有限 生物質發電、垃圾...
    本次的補充通知中正式明確了生物質發電項目(含農林生物質發電、垃圾焚燒發電和沼氣發電)全生命周期合理利用小時數為82500小時。此外,補充通知同樣明確了單一生物質發電項目可獲得中央補貼的期限:(1)在未超過項目全生命周期合理利用小時數時(即82500小時);(2)自項目併網之日起15年內。超出前兩項任意之一的,項目不再享受中央財政補貼資金,核發綠證準許參與綠證交易。
  • 「十四五」新能源高比例併網 電網如何應對?
    澳州位於南半球,12月的澳洲炎熱乾燥,聖誕節屬於啤酒海鮮、衝浪與各種水上活動,雖然2020年因為疫情,這個聖誕在限制聚會、邊界管控等防疫措施下與前幾年有所不同,但天氣依然炎熱、太陽炙熱依舊。太陽...,多方共同推動項目前期工作,為項目後續申報奠定堅實基礎。
  • ...國家電投、華能等7大央企光伏併網項目一覽!(1月1日至11月30日)
    該項目是由國家電投集團舟山智慧海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資新建,上可發電,下可養殖,是全國單體最大工廠化漁光互補的分布式光伏電站。項目建成後,將成為一個國際先進、國內領先的集新能源、水產品綠色養殖和生態休閒旅遊為一體的示範基地。
  • 22個風電等新能源項目籤約!「2020中國新能源高峰論壇」成功舉辦
    ·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截止到今年六月底,風電併網容量1110萬千瓦,提前完成了『十三五』規劃的目標。其中海上風電裝機464萬千瓦,佔到全國的70%,連續多年佔到全國第一。可以說,新能源已經成為江蘇能源高質量發展的亮麗的名片。」江蘇省發改委副主任、能源局局長季鳴在大會致辭時表示。
  • 152MW | 正泰新能源荷蘭新添三座"錦繡光伏"電站
    正泰新能源與Astron(荷蘭射電天文學研究所)達成協議,並定製開發了一款針對該項目的直流濾波器,同時採取其他相關技術措施將電站整體EMC排放量控制在規定限值內,以確保該光伏電站的建設和運營符合當地規範,電站系統在正常工作的同時,不對環境中任何事物構成不能承受的電磁幹擾。
  • 我國北方地區最大的海上風電項目全容量併網!
    11月25日15時52分,隨著#45風機併網發電,標誌著三峽新能源大連市莊河Ⅲ(300兆瓦)海上風電項目正式全容量併網,成為東北地區首個建成達產的海上風電項目。
  • 2015年中國多種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下降
    原標題:2015年中國多種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下降   中新社北京1月29日電 (記者 周銳)中國國家能源局29日發布消息稱,受電力需求增長放緩、新能源裝機容量佔比不斷提高等因素影響,中國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2015年繼續下降。   「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是發電廠發電設備利用程度的指標。
  • 《國家能源局關於2020年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
    二是對電網企業,要求及時測算論證2020年風電、光伏發電新增消納能力並落實消納方案,做好電力送出工程建設銜接,合理安排項目併網時序。三是對投資企業,要求理性投資、防範投資風險,嚴格落實各項建設條件,有序組織項目開工建設,加強工程質量管控。四是對各派出機構,要求加強對規劃落實、消納能力論證、項目競爭配置、電網送出工程建設、項目併網消納等事項的監管。
  • 我國東北地區首個海上風電項目全容量併網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風力發電網訊:11月25日15時52分,隨著#45風機併網發電,標誌著三峽新能源大連市莊河Ⅲ(300兆瓦)海上風電項目正式全容量併網,成為東北地區首個建成達產的海上風電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