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東北地區首個海上風電項目全容量併網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風力發電網訊:11月25日15時52分,隨著#45風機併網發電,標誌著三峽新能源大連市莊河Ⅲ(300兆瓦)海上風電項目正式全容量併網,成為東北地區首個建成達產的海上風電項目。
-
東北首個海上風電場全容量併網
11月25日,由三峽新能源開發建設的大連市莊河Ⅲ(30萬千瓦)海上風電場全容量併網,成為東北地區首個建成投產的海上風電項目。2016年12月,三峽新能源大連市莊河III海上風電場項目取得市發展改革委核准批覆,總投資51.4億元,於2017年3月正式開工建設。該項目是東北地區首個海上風電項目,也是我國北方地區最大的海上風電項目。
-
海上風電怎樣邁向深水遠海?關鍵要有這項併網技術
大規模發展海上風電已成為我國深入推進能源轉型、促進大氣汙染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國海上風電起步晚、發展快。據預測,2023年我國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將突破千萬千瓦,市場發展前景巨大。如何實現大容量遠海風電跨海輸送和安全可靠併網,是電力行業亟待解決的關鍵技術難題。
-
德陽研發亞洲單機容量最大海上風電機組併網發電
40層居民樓的高度、葉輪直徑相當於3臺波音747並排、風輪掃風面積相當於3.7個標準化足球場、單臺機組每年可以輸送電能可滿足20000個三口之家1年的正常用電……7月12日21時25分,由中國東方電氣集團和中國三峽集團聯合開發的我國首臺10兆瓦海上風電機組在福建興化灣二期海上風電場成功併網發電
-
華能濮陽500兆瓦風電項目全容量併網發電
華能濮陽500兆瓦風電項目全容量併網發電 發布時間: 2020-11-30 13:41:22 來源: 作者:魏亞芳 宇文炎
-
不同地區海上風電項目造價及成本構成!
這就意味著在所謂的平價時代,海上風電的所需達成的目標不僅僅是達到此前「煤電上網電價」,而是要與,目前已經具備平價能力的陸上風電、集中式光伏乃至特高壓傳輸而來的電源,以及更為廉價的分布式光伏來競爭。顯然,步入純市場競爭階段,如何擺脫補貼依賴,實現單位造價成本逐步下降,成為當前海上風電面臨的最大挑戰。
-
我國首臺10兆瓦海上風電機組併網發電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朱雪黎)7月12日21時25分,由中國東方電氣集團和中國三峽集團聯合開發的我國首臺10兆瓦海上風電機組在福建興化灣二期海上風電場成功併網發電,這是目前我國自主研發並投入運行的單機容量亞洲地區最大、全球第二大的海上風電機組,刷新了我國海上風電機組單機容量新紀錄。
-
浙江岱山4號23.4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實現54颱風機全容量投產運行
繼12月16日廣東陽江南鵬島4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全容量投產運行之後,中廣核新能源海上風電再傳捷報:12月25日,浙江岱山4號23.4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實現54颱風機全容量投產運行。 浙江岱山4號海上風電項目位於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島西北側海域,分為東、西兩個區域,場區總面積約19平方公裡,布置54颱風電機組,同時配套建設1座220kV海上升壓站和1座陸上集控中心,總裝機容量23.4萬千瓦。
-
一周核准、中標、開工等風電項目匯總(01.01-01.08)
3、國內首個近海深水區風電項目在陽江全面開工! 2020年12月29日,廣東華電陽江青洲三5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打響沉樁第一錘,標誌著我國首個離岸最遠、水深最深、單機容量及總裝機規模最大的海上風電項目正式進入施工階段。
-
制定<風電併網技術標準>有望破解風電併網難題
日前,國家能源局組織制定的《風電併網技術標準》(下稱《併網標準》)已完成初稿,並徵求業界意見。據國家能源局相關人士介紹,《併網標準》通過制訂科學合理的技術標準,對風電併網進行規範,將著眼於提高電網對風電的接納能力,為風電大規模開發創造條件。
-
分散式風電啟動發展元年 核准、併網預計將加速
分散式風電起跑,核准、併網預計將加速 分散式風電將迎來快速的發展,主要原因有三。 從能源產業發展形態看,分散式風電是國內風電發展到一定規模、電力系統需要重新建立新秩序、開發企業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政策引導行業建立新均衡的結果。
-
十張圖了解2020年中國風電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海上風電...
原標題:十張圖了解2020年中國風電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海上風電項目加速搶裝 風電作為清潔能源備受各國關注,近年來,我國風電行業快速發展,我國已經成為全球主要的風電
-
舒印彪委員:加快海上風電核心技術部件研發
來源:科技日報代表委員議國是「近年來,我國將海上風電作為東部沿海能源轉型升級的重要戰場,到2019年底,累計併網裝機容量593萬千瓦,佔全球的21%,僅次於英國、德國,位居世界第三位。」本次全國兩會上,海上風電發展,成為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華能集團董事長舒印彪關注的焦點議題。如何抓住我國海上風電發展這一新的歷史機遇?舒印彪提出建議:進一步推進海上風電規模化集約化開發。
-
東北地區首個海上風電場全容量併網
新華社大連11月27日電(記者郭翔、白湧泉)數十個「海上大風車」錯落有致,巨大的葉片不停轉動。距離遼寧省大連莊河市岸線20多公裡的北黃海上,作為東北地區首個海上風電場的三峽新能源大連莊河Ⅲ海上風電場近日實現全容量併網。
-
來2019中國海上風電工程技術大會 聽聽海上風電發展「最強音」
近年來,我國風電產業規模增長平穩,技術和商業模式穩中有進,問題有序解決,產業業態由高速度發展逐步轉向高質量發展。 《風電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提出,到2020年底,海上風電併網裝機容量將達到500萬千瓦以上。
-
海上風電「2022關口」!江蘇平均造價上漲了1000-2000元/kW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風力發電網訊:海上風能是全球最新大規模開發的可再生能源。風能資源富裕地區皆鄰近沿海經濟發達的電力消費中心,是我國發展海上風電最大的優勢,因此雖起步較晚,但近年來迅速躋身世界最前列,迄今江蘇省規模居全國之首。然而,「狂飆突進」之後,這一產業將要面對的卻是頗為嚴峻的「2022關口」。此關從何而來?
-
2021年中國風電裝機行業市場現狀與競爭格局分析海上風電份額逐步...
風電併網發展現狀:裝機容量穩步提升風力發電是指利用風力發電機組直接將風能轉化為電能的發電方式。在風能的各種利用形式中,風力發電是風能利用的主要形式,也是目前可再生能源中技術最成熟、最具有規模化開發條件和商業化發展前景的發電方式之一。隨著近年來對環境的整治力度加大,我國逐漸從煤炭發電轉向環保的風力發電,風力發電量逐年增長,如今已成為風能利用的主要形式。
-
風電搶裝時代如何解決併網難題?
來源:能見Eknower隨著平價時代的臨近,2020年陸上風電搶裝併網之路崎嶇難行,併網已成為搶裝潮面臨的最大風險和難題。從2018年開始,風電行業大景氣周期開啟,復甦趨勢明顯。事實上,併網一直是制約投資商最大的難題。2018年全國新增併網風電裝機數據是2059萬千瓦。此前業內廣泛預測,今年全年新增併網風電裝機將在2000-2200萬千瓦左右。但根據前11個月情況來看,2019年全國新增併網裝機很難超過去年了。
-
2020年中國及全球風電市場規模狀及發展前景分析海上風電發展迅速
風電地位顯著提高無論是累計裝機容量還是新增裝機容量,中國都已經成為世界規模最大的風電市場。根據中國風能協會的統計,截至2019年底,全國風電累計裝機容量為21億千瓦,其中陸上風電累計裝機2.04億千瓦、海上風電累計裝機593萬千瓦,風電裝機佔全部發電裝機的10.4%。
-
國內首個大單體容量海上風電項目全面進入調試併網階段
11月23日,伴隨著最後一支葉輪與機艙在百餘米高空實現精準對接,中廣核南鵬島海上風電項目整場機組全部完成吊裝,至此,國內首個大單體容量海上風電項目全面進入調試併網階段。該項目總裝機容量40萬千瓦,採用73臺明陽智能MySE5.5MW半直驅機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