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造、亞洲單機容量大!我國首臺10兆瓦海上風電機組併網發電

2020-12-05 騰訊網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朱雪黎)7月12日21時25分,由中國東方電氣集團和中國三峽集團聯合開發的我國首臺10兆瓦海上風電機組在福建興化灣二期海上風電場成功併網發電,這是目前我國自主研發並投入運行的單機容量亞洲地區最大、全球第二大的海上風電機組,刷新了我國海上風電機組單機容量新紀錄。

它的成功併網標誌著我國已完全具備10兆瓦級大容量海上風電機組自主研發、製造、安裝能力,實現歷史性跨越,躋身世界第一方陣,是實現海上重大裝備國產化,打造海上風電大國重器的重要成果。

該10兆瓦風電機組是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最新一代大容量海上風電機組,採用水平軸、三葉片、上風向、變速變槳雙驅調節、中壓電氣系統、外轉子永磁同步發電機、全功率變流的總體方案,針對福建、廣東等海域I類風區設計,機組的環境適應性、設備可靠性、風能利用率得到極大提高,具備超強抗颱風能力。

機組輪轂中心高度距海平面約115米,近40層居民樓的高度,葉輪直徑185米,相當於3臺波音747並排的寬度,風輪掃風面積相當於3.7個標準化足球場。

在年平均10米/秒的風速條件下,單臺機組每年可以輸送出4000萬度清潔電能,可滿足20000個三口之家1年的家庭正常用電,可以減少燃煤消耗13000噸,二氧化碳排放35000噸。

東方電氣集團致力於打造大國重器,引領海上風電發展。依託60餘年發電設備研製技術積澱,充分發揮在風力發電機組整機設計,發電機、葉片、電控系統等10餘年自主研製的技術優勢,一舉攻破多項大型海上風電技術瓶頸,首創變槳雙驅方案,填補了我國自主品牌雙驅電動變槳系統的空白,成功突破了萬千瓦級海上風力發電機軸系、密封結構、電磁絕緣、通風冷卻等關鍵核心技術,實現技術跨越。10MW機組的研發、生產和投入使用,可大幅降低基礎、徵海、安裝、海纜及後期運維成本,促進海上風電度電成本降低,也有利於減少風電場用海面積,提高海洋利用率,促進海上風電高質量發展。

東方風電供圖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德陽研發亞洲單機容量最大海上風電機組併網發電
    40層居民樓的高度、葉輪直徑相當於3臺波音747並排、風輪掃風面積相當於3.7個標準化足球場、單臺機組每年可以輸送電能可滿足20000個三口之家1年的正常用電……7月12日21時25分,由中國東方電氣集團和中國三峽集團聯合開發的我國首臺10兆瓦海上風電機組在福建興化灣二期海上風電場成功併網發電
  • 東方風電10兆瓦海上風機通過高/低壓穿越測試
    11月16日,由東方電氣風電有限公司(簡稱「東方風電」)研製的國內首臺、亞洲地區單機容量最大的10兆瓦海上風電機組,在福建興化灣二期海上風場一次通過高/低電壓故障穿越測試,標誌著該型機組具備高/低電壓故障穿越能力,即當電網出現故障時,在標準規定的故障穿越曲線範圍內,機組不但不脫網,還能為電網提供支撐,幫助電網恢復。
  • 行業深度觀察|海上風電「大功率」時代到來
    14臺海上風電機組分別包括GE的6兆瓦風機、金風科技的6.7兆瓦風機、中國海裝的5兆瓦風機、太原重工的5兆瓦風機、明陽智能的5.5兆瓦風機、東方風電的5兆瓦風機和湘電風能的5兆瓦風機,單機容量最小是5兆瓦,最大是6.7兆瓦。  「這是海上風機的賽場,通過讓各廠家同臺競技,為集中連片規模化開發適合福建地區海況風況的風電遴選出最優機型,打造我國海上風機技術進步的載體和平臺。」
  • 我國首個5兆瓦以上大功率海上風電場將併網發電—新聞—科學網
    目前,我國大容量風機關鍵技術已取得突破,具備產業發展條件,一個高起點、大容量、全產業鏈的海上風電產業基地正在福建形成,標誌著我國海上風電正進入集中連片規模開發的快速發展新階段 近日,記者從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獲悉,福清興化灣海上風電項目一期首批機組將於9月中旬正式併網發電。
  • 我國東北地區首個海上風電項目全容量併網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風力發電網訊:11月25日15時52分,隨著#45風機併網發電,標誌著三峽新能源大連市莊河Ⅲ(300兆瓦)海上風電項目正式全容量併網,成為東北地區首個建成達產的海上風電項目。
  • 東方風電內蒙古包頭固陽懷朔二期項目首臺機組成功併網發電
    12月1日,固陽懷朔二期項目首臺機組成功併網發電,這是東方風電併網發電的首臺商業化運行4.2兆瓦風電機組。東方能源內蒙公司固陽虹景懷朔項目位於內蒙古包頭市固陽縣,總裝機容量50.4兆瓦,計劃投資3.5億元,安裝12臺東方風電自主研製的DEW-D4200-155型永磁直驅風電機組。
  • 我國與歐洲海上風電技術差距逐步縮小
    「我國與歐洲海上風電技術差距正在逐步縮小,海上風電機組單機容量正在逐步提高。大兆瓦機組是海上風電的必然趨勢,目前有些企業已經開始研究15兆瓦的風機。」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在7月19日,國家海上風力發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暨第六屆年會暨國際海上風電高層技術論壇上說。
  • 我國北方地區最大的海上風電項目全容量併網!
    11月25日15時52分,隨著#45風機併網發電,標誌著三峽新能源大連市莊河Ⅲ(300兆瓦)海上風電項目正式全容量併網,成為東北地區首個建成達產的海上風電項目。
  • 「全國海上風電第一縣」項目詳情速覽
    國信H2 國信如東H2#海上風電場項目總投資64億元,規劃總裝機容量350兆瓦,計劃安裝70臺套5兆瓦海上風機,項目計劃2021年9月份全部風機併網發電,全面建成後,年上網電量可達10.4億千瓦時。
  • 華能濮陽500兆瓦風電項目全容量併網發電
    華能濮陽500兆瓦風電項目全容量併網發電 發布時間: 2020-11-30 13:41:22   來源:  作者:魏亞芳 宇文炎
  • 華銳風電5兆瓦風機8月正式安裝
    第一財訊 華銳風電(601558.SH)有關人士6月16日在「上海國際海上風電及風電產業鏈大會」上透露,華銳風電今年5月出產6兆瓦風機之後,將在今年8月正式於東海大橋安裝我國首臺5兆瓦風機;同時,上海電氣、湘電風能及中船重工旗下企業等三家風機整機公司有望在今年下線5兆瓦風機。
  • 國際能源網-風電每日報,3分鐘·縱覽風電事!(11月5日)
    該工程位於山東省菏澤市單縣,是目前國內最高的混塔風電工程,一期工程由15臺混塔風力機組和1臺柔塔4.0試驗機組成,該機組為國內風電140米高度純鋼塔最大機組。4、中國能建安徽電建二公司承建遼寧南票新能源發電項目開工10月30日,中國能建安徽電建二公司承建的遼寧南票400兆瓦新能源發電項目開工。
  • 國內首個大單體容量海上風電項目全面進入調試併網階段
    11月23日,伴隨著最後一支葉輪與機艙在百餘米高空實現精準對接,中廣核南鵬島海上風電項目整場機組全部完成吊裝,至此,國內首個大單體容量海上風電項目全面進入調試併網階段。該項目總裝機容量40萬千瓦,採用73臺明陽智能MySE5.5MW半直驅機組。
  • 全球最大海上風電巨無霸定樁臺灣 海上風電競爭加速
    SG 14MW首秀臺灣海龍2號項目,並有望在臺灣建設產業中心上周,西門子歌美颯宣布推出前所未有的單機14 MW容量的風機,使用其獨家Power Boost功能可將容量擴展到15 MW。風輪直徑達222米,採用創紀錄的108米長的大葉片,掃風面積達到驚人的39,000平方米。西門子歌美颯將再次以自己在海上風電領域的創新,使自己在競爭中佔得先機。
  • 如東13個海上風電項目「追風逐電」
    在4月10號取得陸上集控中心施工許可證後,國信如東H2#海上風電場項目部第一時間安排施工隊進場。江蘇新能海力海上風力發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高忠「總容量是350兆瓦,安裝海裝風電的5兆瓦風機70臺,計劃6月份海上風電海上部分全部開工,整個項目計劃今年年底首批機組併網,全部風機明年10月份全部竣工。」
  • 通渭風電基地義崗二期第一風電場10萬千瓦項目首颱風電機組實現...
    1月9日,通渭風電基地義崗二期第一風電場10萬千瓦項目,按照國網省、市電力公司調度中心指令,完成了風電場啟動各項工作,實現首颱風電機組併網發電。通渭風電基地義崗二期第一風電場10萬千瓦建設項目,於2019年12月完成項目核准,場址位於通渭縣馬營、華家嶺等鄉鎮境內,覆蓋面積90平方千米。項目業主為通渭綠動新能源有限公司,總投資7.5億元,總裝機容量10萬千瓦,擬安裝單機容量3兆瓦風電機組12臺、單機容量3.2兆瓦風電機組20臺。
  • 魯能江蘇東臺200兆瓦海上風電項目建成投運 攻克「最難」成標杆
    經濟日報記者 李 景攝&nbsp&nbsp&nbsp&nbsp2017年9月10日凌晨1時,江蘇省東臺市沿海東沙沙洲東南海域。&nbsp&nbsp&nbsp&nbsp隨著4號機組風機葉片緩緩啟動,魯能集團江蘇東臺200兆瓦海上風電項目50臺4兆瓦海上風機全部成功併網發電。
  • 一周核准、中標、開工等風電項目匯總(01.01-01.08)
    項目規劃佔地面積場區面積約為10.4km2,90m高度代表年平均風速為8.48m/s,項目規劃容量50MW,初步估算年上網電量為1.65678億kWh,年等效滿負荷小時數為3249小時。項目共安裝上海電氣3臺單機容量2.5MW機組、13臺單機容量3.0MW和1臺單機容量3.4MW的風力發電機組,共17颱風機,總裝機容量50MW。
  • 江蘇如東2020年實施13個海上風電項目
    國信如東H2#海上風電場項目總投資64億元,計劃安裝70臺套5兆瓦海上風機,其中,海上風機基礎施工計劃於6月份開工,預計今年底首批機組可實現併網發電,2021年9月份全部風機併網發電。全面建成後,年上網電量可達10.4億千瓦時,與相同容量常規燃煤機組相比,每年可節約標煤29萬噸,減排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二氧化碳59.6萬噸,節約淡水259.1萬立方米,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 風電招標持續放量 企業盈利或現拐點(受益股)
    來源:金融界網站近期中廣核、三峽集團、國電投、華能、國瑞等先後發布近20個風電項目招標公告,而年初總投資425億元的全球規模最大單一陸上風電基地「烏蘭察布風電基地一期」獲得核准,結合補貼退坡節點的臨近,預計2019年風電有望迎來搶裝,風電設備需求或繼續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