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地區首個海上風電場全容量併網

2020-12-05 新華社

新華社大連11月27日電(記者郭翔、白湧泉)數十個「海上大風車」錯落有致,巨大的葉片不停轉動。距離遼寧省大連莊河市岸線20多公裡的北黃海上,作為東北地區首個海上風電場的三峽新能源大連莊河Ⅲ海上風電場近日實現全容量併網。

三峽新能源大連莊河Ⅲ海上風電場項目總裝機容量為30萬千瓦,總投資51.4億元,於2017年3月正式開工建設。

據介紹,三峽新能源大連莊河Ⅲ海上風電場建成投產後,預計年上網電量7.14億千瓦時,年均利用小時數2379小時,與火力發電相比,每年可節約標煤約23萬噸,減輕排放二氧化碳約63.7萬噸,還可節約用水約20.84萬噸。

近年來,大連持續推進清潔能源生產基地建設,先後規劃布局6個海上風電場項目,規劃總裝機容量190萬千瓦。除三峽新能源大連莊河Ⅲ海上風電場外,大連規劃的其餘5個海上風電項目預計在「十四五」期間全部建成投產。(完)

相關焦點

  • 東北首個海上風電場全容量併網
    11月25日,由三峽新能源開發建設的大連市莊河Ⅲ(30萬千瓦)海上風電場全容量併網,成為東北地區首個建成投產的海上風電項目。2016年12月,三峽新能源大連市莊河III海上風電場項目取得市發展改革委核准批覆,總投資51.4億元,於2017年3月正式開工建設。該項目是東北地區首個海上風電項目,也是我國北方地區最大的海上風電項目。
  • 我國東北地區首個海上風電項目全容量併網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風力發電網訊:11月25日15時52分,隨著#45風機併網發電,標誌著三峽新能源大連市莊河Ⅲ(300兆瓦)海上風電項目正式全容量併網,成為東北地區首個建成達產的海上風電項目。
  • 我國北方地區最大的海上風電項目全容量併網!
    11月25日15時52分,隨著#45風機併網發電,標誌著三峽新能源大連市莊河Ⅲ(300兆瓦)海上風電項目正式全容量併網,成為東北地區首個建成達產的海上風電項目。
  • 金風科技:國內首個大容量海上風電機組實現10小時併網
    記者從金風科技(002202)獲悉,坐落在福建福清興化灣的國內首個大容量海上風電場日前再傳捷報,金風科技自主研發的GW154-6.7MW機組完成「一鍵啟機」,從機組上電到併網運行用時不足10小時,並在72小時內實現滿發,又一次刷新紀錄。
  • 國內首個大單體容量海上風電項目全面進入調試併網階段
    11月23日,伴隨著最後一支葉輪與機艙在百餘米高空實現精準對接,中廣核南鵬島海上風電項目整場機組全部完成吊裝,至此,國內首個大單體容量海上風電項目全面進入調試併網階段。該項目總裝機容量40萬千瓦,採用73臺明陽智能MySE5.5MW半直驅機組。
  • 中國造、亞洲單機容量大!我國首臺10兆瓦海上風電機組併網發電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朱雪黎)7月12日21時25分,由中國東方電氣集團和中國三峽集團聯合開發的我國首臺10兆瓦海上風電機組在福建興化灣二期海上風電場成功併網發電,這是目前我國自主研發並投入運行的單機容量亞洲地區最大、全球第二大的海上風電機組,刷新了我國海上風電機組單機容量新紀錄。
  • 我國首個5兆瓦以上大功率海上風電場將併網發電—新聞—科學網
    目前,我國大容量風機關鍵技術已取得突破,具備產業發展條件,一個高起點、大容量、全產業鏈的海上風電產業基地正在福建形成,標誌著我國海上風電正進入集中連片規模開發的快速發展新階段 近日,記者從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獲悉,福清興化灣海上風電項目一期首批機組將於9月中旬正式併網發電。
  • 裝機總容量粵港澳大灣區最大 金灣海上風電場首批風機併網發電
    「併網啦,成功了!」11月18日8時16分,伴隨著集控中心裡傳出的陣陣歡呼,粵港澳大灣區最大裝機容量海上風電場——廣東能源集團珠海金灣海上風電場(以下簡稱「金灣海風場」)首批風機成功併網發電,標誌著金灣海風場由基建正式轉入投運階段。
  • 海上風電怎樣邁向深水遠海?關鍵要有這項併網技術
    大規模發展海上風電已成為我國深入推進能源轉型、促進大氣汙染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國海上風電起步晚、發展快。據預測,2023年我國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將突破千萬千瓦,市場發展前景巨大。如何實現大容量遠海風電跨海輸送和安全可靠併網,是電力行業亟待解決的關鍵技術難題。
  • 廣西北部灣沿海三市首個風電場併網發電!
    2018年6月1日0點16分,廣西北部灣沿海三市首個風電場——國投浦北龍門風電場一期工程首臺機組成功併網發電,廣西沿海三市風電開發實現零的突破。 本次成功併網的一期工程裝機容量94萬千瓦,安裝28臺2.5兆瓦和12臺2兆瓦風力發電機組。   項目自開工建設以來,廣西壯族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嚴格要求項目建設單位在建設過程中要注意生態保護,防止水土流失,要把項目建成五皇嶺地質公園另一道靚麗的景觀,期間相關業務處室負責同志多次到現場開展督查工作。
  • 大型併網風電場儲能容量優化方案
    大規模風電場併網對系統穩定性[1-2]、電能質量[3-6]的影響不容忽視,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適當的處理,不僅會危及負荷端用電,甚至可能導致整個電網崩潰,而且會制約風能的利用,限制風電場的規模。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一五」規劃》[7]指出,在「十一五」期間全國將重點建設約30個10萬kW以上的大型發電場和5個百萬kW 級風電基地。
  • 「全國海上風電第一縣」項目詳情速覽
    如東海上風電項目是省重特大項目,也是江蘇「海上三峽」建設中的重點項目,總投資達686億元,投資額居如東省級重特大項目之首,包含13個海上風電項目。它的加快實施,將有效助推如東風電新能源產業邁入「千億」大關,推動江蘇沿海綠色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 到底有哪些項目呢?
  • 京津唐海上發電項目試樁:2017年咱能用上「海電
    天津北方網訊:隨著曹妃甸海上風電基地計劃正式進入籌備階段,未來,風力發電機組有望現身唐山灣。據悉,2017年京津唐地區首個海上發電項目樂亭月坨島項目竣工後,海風將變為源源不斷的清潔電能,輸送到京津唐電網,天津居民將可以用上「海電」。
  • 環江界子良風電場機組實現8颱風機設備併網運行
    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歐慶 王淙嶽 攝廣西新聞網環江11月15日訊(通訊員 王淙嶽 莫啟文 歐慶)近日,華能環江界子良風電項目已實現8颱風機設備併網運行,預計今年底實現全線投產,將為當地及周邊地區實施效益型產業扶貧發揮示範作用。
  • 如東H14海上風電場項目主體完工 本月全場併網發電
    11月30日23時,在離岸40公裡的如東近海海域竹根沙東側,江蘇如東H14海上風電場項目最後一颱風機順利吊裝完成,至此,該項目50颱風機全部吊裝結束,標誌著H14項目主體工程全面完工,將於本月下旬全場併網發電。此次吊裝完成的6#風機總重約1400噸,其中,機艙、輪轂、葉片吊裝重量約為250噸。
  • 江西水電2個「12.30」 風電項目提前實現併網
    10月29日,江西水電2個「12.30」 新能源項目傳來喜訊,湖南梅橋項目風機吊裝全部完成,江西興國蓮花山項目首颱風機順利併網。華能湖南梅橋鎮項目17兆瓦續建工程主體建築安裝工程風機全部吊裝完成,標誌著湖南梅橋風電場項目進入併網發電倒計時階段。該工程為華能湘鄉市梅橋鎮風電場續建工程,共計安裝7颱風機,總裝機容量17兆瓦。
  • 德陽研發亞洲單機容量最大海上風電機組併網發電
    40層居民樓的高度、葉輪直徑相當於3臺波音747並排、風輪掃風面積相當於3.7個標準化足球場、單臺機組每年可以輸送電能可滿足20000個三口之家1年的正常用電……7月12日21時25分,由中國東方電氣集團和中國三峽集團聯合開發的我國首臺10兆瓦海上風電機組在福建興化灣二期海上風電場成功併網發電
  • 江蘇如東2020年實施13個海上風電項目
    「今年,如東已核准的13個38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完成投資將超過300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如東縣發改委能源科科長湯建榮說。「海上風電場項目建設包含陸、海施工兩部分。陸上集控中心是陸上建設部分的核心關鍵,是整個海上風電場的『大腦』,主要負責分析處理風力發電機組、海上升壓站以及連接海纜等設施運行狀態的反饋信息,並發出調度指令,以保障風電場平穩運行。」
  • 大型海上風電場風機排布優化策略研究
    本文以海上風電場為研究對象,提出了一種適用於任意幾何邊界形式的風電場風機機位優化策略,該策略能有效降低整個風電場尾流損失,提升風電場發電量,可為實際風機排布提供理論和工程實踐參考。1 風電場模型1.1 風資源評估評估某地區風資源情況,通常需要獲取該地區不短於1 年的實際測風數據。
  • 探秘世界最大在役風電場塞罕壩風電場
    就是在這樣一片土地上,誕生了世界在役最大的風電場。  從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驅車行駛約三個半小時即可到達塞罕壩風電場的所在地。沿途之上,沃野千裡,蒼翠欲滴。隨著車輛的行駛,隱藏在山後的一座座風機逐漸映入眼帘,風機葉片在風力的帶動下慢慢轉動,同時也為記者開啟了此次塞罕壩風電場的探秘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