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機總容量粵港澳大灣區最大 金灣海上風電場首批風機併網發電

2020-12-05 讀創

「併網啦,成功了!」11月18日8時16分,伴隨著集控中心裡傳出的陣陣歡呼,粵港澳大灣區最大裝機容量海上風電場——廣東能源集團珠海金灣海上風電場(以下簡稱「金灣海風場」)首批風機成功併網發電,標誌著金灣海風場由基建正式轉入投運階段。

金灣海風場位於珠海市三灶島南側海域,裝機總容量30萬千瓦,建設55臺單機容量為5.5兆瓦的風力發電機組;配套建設一座220千伏海上升壓站,一座陸上集控中心。成功併網發電後,一望無垠的大海上徐徐轉動的風機會將源源不斷的海上風能轉化為清潔電力送入粵港澳大灣區千家萬戶。

項目總投資約53億,由廣東省能源集團公司投資建設,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負責EPC總承包施工,建成後預計年上網電量超7.29億千瓦時,每年可節省燃煤消耗約22.58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45.63萬噸,對優化粵港澳大灣區能源結構和布局,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供給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來源:南方網

相關焦點

  • 我國首個5兆瓦以上大功率海上風電場將併網發電—新聞—科學網
    目前,我國大容量風機關鍵技術已取得突破,具備產業發展條件,一個高起點、大容量、全產業鏈的海上風電產業基地正在福建形成,標誌著我國海上風電正進入集中連片規模開發的快速發展新階段 近日,記者從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獲悉,福清興化灣海上風電項目一期首批機組將於9月中旬正式併網發電。
  • 風電和光伏發電有望成為廣東省發電裝機量增長比率最大的兩種能源
    廣東首個海上風力電場桂山電場風能廣東首個海上風力電場 去年31颱風機併網發電在珠海伶仃洋蔚藍的海面上,31臺銀白色風機錯落有致地分布在一望無垠的洋面上,成為伶仃洋裡獨特的「海上風光」。這便是廣東省首個真正意義上的海上風力發電場——桂山海上風電場。去年4月3日,桂山海上風電場項目首批3颱風機開始旋轉發電。截至去年年底,31颱風機全部併網主調試發電。據介紹,桂山風電場併網發電後不僅可以徹底解決東澳島、桂山島、大萬山島等3個海島的用電問題,還能將約90%的電力回輸到珠海陸地電網。記者從珠海市萬山海洋開發區獲悉,桂山風力電場二期目前也獲批建設,預計今年內正式動工。
  • 如東H14海上風電場項目主體完工 本月全場併網發電
    11月30日23時,在離岸40公裡的如東近海海域竹根沙東側,江蘇如東H14海上風電場項目最後一颱風機順利吊裝完成,至此,該項目50颱風機全部吊裝結束,標誌著H14項目主體工程全面完工,將於本月下旬全場併網發電。此次吊裝完成的6#風機總重約1400噸,其中,機艙、輪轂、葉片吊裝重量約為250噸。
  • 江西省首個智慧風電場項目首批風機順利併網發電
    旭日東升,風機葉片迎風轉動,江西院定南新陽智慧風電場EPC總承包項目首批風機順利併網發電。定南新陽智慧風電場是江西省能源局批准的江西省首個智慧風電場項目,並列入了江西省重點項目和江西省2018-2020電力行業三年攻堅計劃項目。
  • 南通如東569颱風機風力發電佔全縣用電量一半
    569颱風機沿著如東沿海一字排開,形成綿延60多公裡的長蛇陣,1707片風葉日夜不停地迎風搖曳,日均併網發電2006年10月25日,由龍源風電實施的國家特許權示範項目如東風電二期100.5MW工程首批機組併網發電。接著,一個又一個風電項目來到如東海邊安家。在環港外灘,綿延10多公裡的「風車之林」蔚為壯觀,作為全球首個海上潮間帶風電場,也是江蘇的「海上三峽」工程的開篇之作,從開工到併網發電僅用15個月,攻克灘涂潮起潮落打樁的世界性難題,裝機規模和建設速度均居亞洲第一。
  • 金灣,是道什麼灣?
    > 11月18日8時18分,由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東院EPC總承包建設的珠海金灣海上風電場項目(下稱「金灣項目」)首迴路機組,成功併網發電,標誌著該項目向全面建成投產的目標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 醴陵賀家橋風電場年底可實現併網發電
    醴陵賀家橋風電場年底可實現併網發電 來源:株洲日報  發布時間:2020-08-17 08:25:41  作者:肖捷 肖曦  【字體大小:大中小】 近期晴熱高溫,正是工程建設的黃金季。在醴陵市各個項目施工現場,「忙碌」成為了建設者們的共有名詞。
  • 甘肅白駝風電場全容量併網發電(圖片新聞)
    11月18日,白駝風電場最後一臺機組併網發電,這標誌風電場全容量投產
  • 大型海上風電場風機排布優化策略研究
    風電場的利用效率常用容量因數η 表徵,該參數為風電場風機全年實際發電量與全部風機全年持續滿功率發電量之比,其計算式為:風機尾流損失值δwake 為風機由於尾流虧損造成的年發電量損失與理論年發電量之比,其計算式為:式中,Ptheory 為風電場理論年發電量,MWh,其是根據風機功率曲線和輪轂高度處的風速頻率分布估算得到的全場風機的年發電量,未考慮風電場尾流效應的影響。
  • 全球最大海上風電場融資關閉,啟動在即!
    英國海上風電開發商SSE宣布,正在開發中的全球最大海上風電場Dogger Bank即將融資關閉。Dogger Bank位於英國北海,裝機容量3.6GW,離岸130km,水深20~35m。SSE和Equinor在上一輪CfD競標中獲勝,贏得了補貼。
  • 湘西州首個風電場併網發電(圖)
    紅網永順縣分站10月20日訊(分站記者 田新寬 通訊員 周小明)10月18日,湘西州首個風電場羊峰山·大青山風電場首批機組調試成功並正式併網發電。   羊峰山·大青山風電場項目地處永順縣石堤和松柏兩鎮境內,佔地面積69.59公頃。場內海拔高度為1000—1450米,風能密度大,是湘西州內最為理想的風能發電場址。
  • 英擬修建全球最大海上風電場
    據新華社電(張家偉)英國政府日前宣布,已批准一項在該國東北部海岸對開海域修建一個大型海上風力發電場的開發計劃,風電場建成後將是全球最大的一處海上風電場。據英國政府介紹,這個風電場將坐落在距約克郡海岸89公裡處的海域,面積相當於大倫敦區域的近三分之一。
  • 「全國海上風電第一縣」項目詳情速覽
    國信H2 國信如東H2#海上風電場項目總投資64億元,規劃總裝機容量350兆瓦,計劃安裝70臺套5兆瓦海上風機,項目計劃2021年9月份全部風機併網發電,全面建成後,年上網電量可達10.4億千瓦時。
  • 我國北方地區最大的海上風電項目全容量併網!
    11月25日15時52分,隨著#45風機併網發電,標誌著三峽新能源大連市莊河Ⅲ(300兆瓦)海上風電項目正式全容量併網,成為東北地區首個建成達產的海上風電項目。
  • 行業深度觀察|海上風電「大功率」時代到來
    14臺海上風電機組分別包括GE的6兆瓦風機、金風科技的6.7兆瓦風機、中國海裝的5兆瓦風機、太原重工的5兆瓦風機、明陽智能的5.5兆瓦風機、東方風電的5兆瓦風機和湘電風能的5兆瓦風機,單機容量最小是5兆瓦,最大是6.7兆瓦。  「這是海上風機的賽場,通過讓各廠家同臺競技,為集中連片規模化開發適合福建地區海況風況的風電遴選出最優機型,打造我國海上風機技術進步的載體和平臺。」
  • 探秘世界最大在役風電場塞罕壩風電場
    因風緣聚 御風前行——探秘世界最大在役風電場塞罕壩風電場中國電力新聞網記者 白宇  草原盛夏,綠草如茵。在塞罕壩,一臺颱風機迎風而動,葉片發出的颯颯聲,冷靜而執著,而這就是塞罕壩風電場中的一幕。就是在這樣一片土地上,誕生了世界在役最大的風電場。  從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驅車行駛約三個半小時即可到達塞罕壩風電場的所在地。沿途之上,沃野千裡,蒼翠欲滴。隨著車輛的行駛,隱藏在山後的一座座風機逐漸映入眼帘,風機葉片在風力的帶動下慢慢轉動,同時也為記者開啟了此次塞罕壩風電場的探秘之旅。
  • 如東13個海上風電項目「追風逐電」
    今年如東縣已核准13個38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預計可完成投資超300億元海上風電場項目建設包含陸、海施工兩部分。陸上集控中心是陸上建設部分的核心關鍵,是整個海上風電場的「大腦」,主要負責分析處理風力發電機組、海上升壓站以及連接海纜等設施運行狀態的反饋信息,並發出調度指令,以保障風電場平穩運行。
  • 江蘇如東2020年實施13個海上風電項目
    ,方圓五公裡的範圍裡,總投資680億元的國家能源項目建設按下快進鍵。「今年,如東已核准的13個38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完成投資將超過300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如東縣發改委能源科科長湯建榮說。「海上風電場項目建設包含陸、海施工兩部分。陸上集控中心是陸上建設部分的核心關鍵,是整個海上風電場的『大腦』,主要負責分析處理風力發電機組、海上升壓站以及連接海纜等設施運行狀態的反饋信息,並發出調度指令,以保障風電場平穩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