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列舉哪門課程高中生最怕,回答最多的肯定是數學,當然有些學生會說是物理,但這些學生最終都繞開了物理,比如舊高考的選了文科,新高考的也不選物理。那麼這樣一來,數學就成了跳不掉的難度所在。
特別是對於高一學生,在即將過去的這一學年,數學簡直就是噩夢般的存在。在初中,怎麼著也能考個八九十分,可是到了高中,滿分一百五卻經常性不及格,嚴重的時候居然連總分一半都不到,實在是太打擊人!那麼,高中數學為什麼難度大到「變態」?學霸:那是你學習方法有問題,為何說是方法有問題?下面分析到的方法看看你做到了沒有——
1、持續地、深入地思考
對於高中數學的難度,大家普遍的反映是太靈活了,上課能聽懂,課後作業不會做;就算課後作業會做,教輔資料上的題目就真心不會做了。其實這一切的本質性原因,就是你還沒有通過持續、深入地思考來提高你的數學素養。
在初中,數學知識的內涵相對較淺,但高中內容則非常抽象,僅僅概念理解起來就費勁,更何況還需要靈活運用。學好高中數學, 需要深入思考,養成主動思考,對抽象性很強的問題,一定要不斷思考,而非嫌麻煩懶得動腦筋。畢竟,數學是思維的體操。那些數學成績高的學生,都是熱愛思考的。哪怕你的思考是鑽牛角尖,也是有意義的。
2、不死做題,善於尋找規律
很多刷題無數,卻仍然學好數學的同學,苦惱、無助。其實仔細分析他們數學學習過程就會發現,問題就出在做題上。最常見的表現有——為了做題而做題,追求數量而忽視質量,一遇到難題就看答案,思考不到位、做題經常性半途而廢,過程不完整,導致考試時出現不應該的扣分;做題時缺乏選擇性,做難度過大的題目, 對提高能力水平沒有幫助,如此等等。
數學需要刷題,但前提是要有質量,做一道要有一道題的收穫;同類型題目做了幾道後,務必一定要進行總結,找規律,掌握解題規律是數學解題的最終目的!與此相關的錯題本,裡面的題目要少而精,而且需要反覆、經常性研究,不能只記不鞏固,這樣的錯題本意義不大。
3、總有問不完的問題,堅持以問題為導向
那些數學學霸基本上都有一個習慣,就是熱愛思考,他們總有問不完的問題,他們也是數學老師辦公室的常客。甚至他們經常會有些特別的想法,在解題上另闢蹊徑。大腦中總有想不完的問題,這樣他們苦惱有快樂。苦惱的是感覺有太多的地方還沒有搞懂,對自己數學不滿意;快樂的是這樣的探究讓人充實,又有收穫感。
當然,真正的數學學霸都有堅持不懈的恆心。很多同學之所以沒學好數學,不是你笨也不是方法問題,而是缺少堅持。可以看出,學好數學並沒有多麼神奇的方法,以上這些都很尋常,但是要真正做到不容易,要做出一定的境界就更難了。因此,學好數學需要埋頭苦學,做好長期奮鬥準備,就像人們所說的那樣——把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學數學完全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