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墓客變身遊客,墓園附近的鄉鎮短時間內湧入大量人流,帶火了鄉鎮遊。
4月4日上午九點半,崑山市錦溪旅遊服務中心附近的停車場,已經被旅遊大巴和私家車停滿,錦溪古鎮明顯多了一股「清明人流」。記者看到,不遠處一輛滬牌的小轎車上走下來一家五口人,全部為休閒裝扮,背著水壺帶著乾糧。其中一位鍾姓上海男子告訴記者,他們一家剛在附近的息園公墓掃完墓,「不想太早回家,就想著到錦溪來逛逛,反正從墓區開車過來就幾分鐘。」他說,自從前年買了私家車後,就不再像以前那樣單純掃墓「速去速回」了,如「今出來一趟總會做個『詳細攻略』,安排好踏青觀光。」
記者從錦溪旅遊公司獲悉,得益於近年來掃墓人潮疊加,清明節成為錦溪古鎮僅次於國慶黃金周的旅遊高峰。這些由掃墓客變身的遊客很會發掘特色餐飲和時令土特產,尤其鍾愛錦溪「三湖五蕩」盛產的野生魚蝦。古鎮內的一家小餐館,這三天裡每到飯點,老闆娘阿琪就忙得恨不得有三頭六臂。「很多人站在門口等翻臺,河蚌燉豆腐、椒鹽鰟鮍、醬爆螺螄、黑蜆湯是顧客最愛點的幾道菜,食材都是最新鮮的,所以量有限,來晚了還未必吃得到。」話音未落,阿琪又被叫去後廚幫忙了。
「來時帶的祭奠用品用完了,回去時後備箱空了,正好可以多買些土特產裝車上。」說此話的市民吳小姐來到錦溪當地的「小毛糕餅店」一口氣買了100個襪底酥,「回家和親朋好友分一下。」
除了周莊、千燈、錦溪等古鎮外,連平時十分冷清的崑山正儀老街也被掃墓大軍「攻佔」了。4月4日下午,記者趕到這裡時,原本空閒的停車場已經沒有了空位。老街上,小花泡泡餛飩店、紅霞泡泡餛飩店內座無虛席,還有不少遊客等不及了朝老闆大喊:三碗泡泡餛飩加六塊大「排,外帶。」
已有上百年歷史的正儀青糰子更是遊客到此的最終目的。在正儀老街,隨處都能看到青糰子的攤位,空氣中也瀰漫著青團的香味。記者在百年老店文魁齋看到,五六位阿姨圍在一起做著手工青團,旁邊已堆了不少做好的青團,一個個圓滾滾的頗惹人喜愛。一旁的價目表上寫著「青糰子單只1.2元(不含包裝),30隻禮盒裝52元」。只是記者來遲了,當天該店已不對外零賣。「2萬多隻青糰子全部預訂掉了,我加了人手還是來不及做。」老闆一邊將剛出爐的青團裝盒,一邊對前來詢問的顧客連聲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