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河古鎮——「江尾海頭」第一鎮

2021-01-21 騰訊網

萬裡長江第一港瀏河港赫赫有名,它位於江蘇蘇州太倉市瀏河鎮。而瀏河鎮則是長江尾的最後一個小鎮,也可稱為「東海入海第一鎮」、「江尾海頭第一鎮」,更是有著悠久歷史的古鎮——鄭和七下西洋的起錨地,古代漕糧北運的重要出海港口,開展對外貿易時諸國商船聚集地,號稱「六國碼頭」。

航拍新瀏河新面貌 瀏河宣傳辦攝 圖片來源:文明太倉網

鄭和下西洋起錨地

鄭和為何對太倉情有獨鍾?因為太倉劉家港是一座天然深水良港。它地理位置優越,位於長江入海口,被稱為「海洋之襟喉,江湖之門戶」。元朝時這裡就「潮汐洶湧,可容萬斛之舟」,常年不淤不凍,很少有風暴侵襲。明初,劉家港被立為軍漕基地,設立船廠、儲備糧食,並在周圍建立倉庫91座,每年盡收江南蘇、松、杭、嘉、湖5府糧食數百萬石,俗稱「百萬倉」。這無疑為鄭和兩萬多人的龐大船隊的後勤保障提供了方便。此外,太倉是離明朝都城南京最近的臨海港口,便於朝廷和船隊取得聯繫,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

天妃宮是瀏河鎮最負盛名的古蹟,舊稱靈慈宮。明代鄭和下西洋,從劉家港啟航前,必先在此進香祈求海神娘娘保佑航海平安,並於七下西洋結束後在此親立《婁東劉家港天妃宮石刻通番事跡碑》。

不乏老字號特色美食

瀏河鎮的繁華有「小上海」之稱,不乏數家老字號特色特產。

萬茂醬園歷史久長,清同治年間,本鎮儒商朱湘舟開設,後為其孫朱屺瞻主管過一段時間。櫃檯裡貨架上整齊碼放著商品,有鹹、甜辣醬、醬菜、黃酒、白酒、豆油、菜油、麻油等,罈罈罐罐、陶缽、缸盆,以及提子、桿秤、盤秤等計量器具。

東昇翔食品店,由吳縣陸墓人蔡雪塵於1920年開設,地址鎮中心街十字弄口,兩開間門面,以經營糕餅糖果著稱,內有糕餅工場,店員職工20餘人,以自產自銷為主。業主曾學習蘇州名店採芝齋,有一手絕活,生產椒鹽桃片、杏仁酥、襪底酥、芝麻棗泥餅、粽子糖、寸金糖、蔥油酥糖、肉餃、酒釀餅、豬油米花糖等。

聚興館,是本地婦孺皆知,名聞江南的百年老店。聘請名廚掌勺,烹飪長江四鮮(銀魚、刀魚、鮰魚、鰣魚)特色菜,再加海鮮魚(黃魚、帶魚、鯧魚、馬鮫魚、梭子蟹),各地商人慕名而來品嘗,生意興隆,名聲大振。後店主扶助其子倪崇山經營,15年苦心經營建新樓。鎮上、外地富商接踵而來,門庭若市。

小橋流水人家 最美古鎮風光 俞正修攝 圖片來源:文明太倉網

老街新貌依舊風情萬種

如今走在瀏河古鎮的老街上,這條老街已經經過了改造,但這裡的建築卻依舊保持著原有的風格。

據了解,在瀏河古鎮改造的過程中,也同樣注重對古橋風貌的修復還原。位於中心街老瀏河上,南北走向的老浮橋古稱寧海橋。作為瀏河鎮較有名的橋梁之一,老浮橋也被列為瀏河古鎮保護工程中的重點修復對象。

除了老浮橋,沿瀂漕河還改造了永安橋、中間橋、水帶橋等6座橋梁,同時還新建了幾座仿製古拱橋。

此外,瀏河鎮利用毗鄰上海、長江岸邊的區位優勢,挖掘長江旅遊資源,振興鄉村旅遊經濟。在該鎮七十二家村路口江堤內,一直有一片200畝的墾荒地,環境面貌很差。為推進農旅融合,打造七十二家村田園旅遊綜合體,瀏河鎮對這片荒灘進行規劃,改造成花海。經過前期荒地退耕清理,之后土地平整、開溝建渠、人工播種,花費約20萬元,種上滿天星、百日草、波斯菊等10多種花卉,花期可從5月至11月。

如今,從江堤上遠望,仿佛進入了花的海洋,在這裡可以呼吸百花的芳香,拍下美美的照片。周末雙休高峰期間,每天吸引近千名上海遊客前來賞花留影、飽覽長江美景。下一步,瀏河鎮將以原鄉、生態的打造手法,整合域內資源,將以景觀農業營造大環境,通過「農業+旅遊」,讓鄉村旅遊「火起來」。

來源:騰訊網、新浪網、荔枝網、馬蜂窩網

審核:殷黎 主編:李璐 責編:洪波

相關焦點

  • 徵稿|「鄭和杯」大美瀏河全國攝影作品展
    2020年「鄭和杯」——大美瀏河全國攝影作品展徵稿啟事瀏河,東沿長江,南臨上海,西連蘇州,北靠太倉港。是全國重點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國家衛生鎮、中國江海河三鮮美食之鄉。2015年,獲得「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獲評長三角最美鄉鎮。瀏河憑藉獨特的區位優勢和綜合實力,被譽為「江尾海頭第一鎮」。瀏河,史稱劉家港,是江南歷史文化名鎮。
  • 萬裡長江第一港,鄭和七下西洋起錨地,鮮為人知的瀏河古鎮
    瀏河古鎮位於江蘇太倉市瀏河鎮中心北街與鄭和路交叉處,鄭和路路南是古鎮北入口。入口外面東側有一個小型的停車場,免費停車。北入口進去後就是中心北街,西側是瀂漕塘,塘西是河西街。瀏河古鎮就是指這「兩街一塘」,及臨街的八十幢明清時代的木結構古建築。
  • 森吸氧天台山,醉美大梁酒莊,悠遊平樂古鎮,美好周末從邛崍開始
    【行程安排】Day1:成都—天台山—大梁酒莊—鐵花巷Day2: 大梁酒莊—平樂古鎮—成都林幽水美的天然氧吧—天台山初冬來臨,意味著成都開啟了霧霾模式,不過不用太擔心,在邛崍西南端就有一座林幽水美的「天然氧吧
  • 中國很低調的七大古鎮,沒有擁擠的人群,卻保留了完整的風貌
    中國歷史悠久,廣闊土地上有著很多文化底蘊深厚的古鎮,其中以江南和西南地區分布最多,保存最為完好。 一提到古鎮,總給人一種古樸、安靜的感覺,可現實是有太多的古鎮被商業侵襲,被遊人埋沒。
  • 三面繞水四面環山,歷史悠久的磨西古鎮
    磨西古鎮建在一個東西北三面繞水環山的傾斜高臺平地上,古鎮入口岔成三條馬路。一條貢嘎大道,一條穿過古街,一條海螺溝大道繞城後匯合成一圈。石板鋪設的古鎮上,樓房緊挨著聚集於路兩邊。古民居實際上已不多見,較具特色的是1918年法國傳教士修建的天主教堂。
  • 成都歷史最悠久的水鄉古鎮,已有2000多年,從古至今依然繁華
    說起四川的古鎮,成都邛崍的平樂算是其中的佼佼者,早在2000多年前的漢代時期,平樂就已經以集鎮的形式存在,雖經歷了2000多年的漫長歲月,但如今的平樂古鎮仍然鮮活的展現在世人眼前。
  • 甪直古鎮,有橋72座半,堪稱古風版威尼斯,你能念對名字嗎?
    文:貓左先生 | 攝影:貓左先生蘇州城東25公裡,有古鎮名喚甫裡,社會學家費孝通說它是神州水鄉第一鎮,橋梁專家茅以升贊它是 「中國古代橋梁博物館」。甫裡建鎮已有2500多年。於是為了紀念神獸,古鎮改名甪直。現在鎮廣場上還矗立著一座甪端塑像,每天爬到神獸身上拍照的人有很多,圍坐在神獸四周嗑瓜子,吃臭豆腐,嚼甘蔗的人也很多。形似版:甪直鎮內有六江交錯,三條橫向、三條縱向交織一起就是個「用」字,另外還有一條吳淞江沿鎮而過,很像一撇,組合在一起就成了「甪」字。甪直鎮上有五多:橋多,水多,巷子多,名人多,古宅也多。
  • 暢遊客家第一鎮第六集
    而這些問題的答案,與被稱作客家第一鎮的華城鎮息息相關。這一切將在十集專題片《暢遊客家第一鎮》中,為你一一揭曉!
  • 蘇州「最低調」的古鎮,江南流水人家,勝似烏鎮!
    看看江南古城的植物,樹木,房屋和建築物,它非常吸引人,當然江南的古鎮還有很多依舊保持著原始風貌的小鎮,它們雖然名氣不大,景色確實最為自然原始的,就說這河下古鎮吧!或許很多人都不知道河下古鎮究竟在何處,甚至從未聽說過這個名字,其實在歷史上河下古鎮有著近兩千餘年的千年古鎮,當地的古文化元素更是純正持久。
  • 【人文贛榆】連載一百三十六:新城法治文化公園、海頭海洋科技館
    【人文贛榆】連載一百三十六:新城法治文化公園、海頭海洋科技館 2019-08-20 18: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雲南遊第二站丨點蒼洱海西,風光第一鎮:客串了林更新新戲路人丁
    這樣一來在完全不匆忙的情況下暫時擬定了雙廊古鎮——大理古鎮——麗江古城——玉龍雪山這麼4大點。雙廊古鎮,距離我們下榻之處大概只有半個小時車程——自行車。據說騎自行車環遊一圈洱海才算是修成正果。但是很顯然我和朋友望著幾乎是一望無垠的洱海,堅決的打消了這個念頭,但是下坡路騎個自行車晃悠到古鎮還是半點毛病都沒有的。說到騎車,感覺上來說這裡的汽車都是屬於比較土豪的狀態的。
  • 享夢遊春暖瀟湘送客入村500人公益扶貧旅遊團走進瀏陽白沙古鎮
    為促進湖南文旅產業復甦,4月26日,享夢遊在湖南省旅行社協會、瀏陽市文化旅遊廣電體育局等單位支持下,舉辦「春暖瀟湘,送客入村」活動,帶領近500位公益扶貧旅遊團走進瀏陽白沙古鎮。旨在通過「網際網路+文旅消費」新模式,助力農村脫貧攻堅。
  • 江南古鎮煙雨濃,江南幽靜古鎮多,江南古鎮帶你看盡人生百態
    江南古鎮煙雨濃,江南幽靜古鎮多,江南古鎮帶你看盡人生百態。這裡可以說是全省夏天最涼爽的「霧江山城」,杭州建德,這裡是全省唯一的夏夜霧江納涼、船遊景濱江旅遊體驗點,建德被選為全國唯一的「中國氣候宜居城市」,每年來這裡的遊客也很多。
  • 走進古鎮榔坪 雲遊木瓜花海
    木秀春色 瓜富榔坪3月中下旬,位於川鄂咽喉、素稱「長陽山歌之鄉」的中國農村合作醫療發祥地、中國藥用木瓜第一鎮——湖北長陽榔坪,7萬畝木瓜花如期綻放,肆虐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未能阻擋春天的腳步,人們利用網絡媒體,繼續舉辦中國榔坪第十四屆網絡木瓜文化旅遊節——帶你走進古鎮榔坪,雲遊木瓜花海
  • 適合小住三五天的絕美古鎮,和當地人一起享受慢生活!
    喜歡古鎮晨起有霧,長街無行人,賣早餐的小店冒著熱氣。午後則躲在古鎮溫暖輕軟的陽光裡,看一本書,喝杯熱茶,看氤氳茶氣嫋嫋上升,如同晨霧。仿佛,只有在古鎮上,日子才能真正地慢下來。世界都在往前走,只有古鎮被遺忘了,於是似乎無論外面再喧囂匆忙,古鎮上的時光總是溫柔而漫長。想去古鎮上聽一場雨。
  • 四川原汁原味的古鎮,距今已有2000年歷史,非常適合夏天避暑
    其實在四川還存在著很多的古鎮,今天小編著重介紹一處四川原汁原味的古鎮。它就是平樂古鎮,是中國的歷史文化名鎮。平樂古鎮歷史悠久,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民風淳樸,整個古鎮綠樹成蔭,山水環繞,更是猶如一幅山水畫,所以這裡也是非常適合夏天避暑的。
  • 絕對小眾的一個古鎮,原汁原味的古老石板山路,就在重慶
    西沱古鎮原名西界沱,古為「巴州之西界」,因地臨長江南岸回水沱而得名,與長江明珠——石寶寨隔江相望。早在清朝乾隆時期,這裡就「水陸貿易、煙火繁盛、儼然一郡邑。」早在2003年,它與周莊、烏鎮等10個古鎮一同入選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它就是石柱西沱古鎮,其核心景區雲梯街,被譽為「萬裡長江第一街」。坐落於重慶東部的西沱古鎮,依山傍水,給人一種大隱於市的感覺。蜿蜒曲折的古鎮道路,高低錯落的吊腳樓,清幽的老鎮生活,讓人會在不自覺間卸下城市的浮躁,縱情於這青石板坡的怡然自得裡。
  • 這裡依山傍水風景秀麗,位列四川十大古鎮之一,距雅安僅三十公裡
    在雅安市雨城區北邊不遠處,有一個算作網紅地的古鎮,有著滄桑的歷史。這裡,歷史悠久,根據相關記載最早可以搜尋到漢代以前的歷史痕跡,當時青衣羌人將這裡作為據點之一,是比較重要的活動場地(青衣羌人,主要分布在現在的雅安地區,因青衣水而得名。青衣江也叫做羌江,早在西漢呂后時就「城焚道,開青衣」)。同時這裡的自然生態環境也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 宜都青林古鎮出歌了,《青林戀歌》歌唱中國謎語村
    近日,宜都青林古鎮對外發布旅遊形象歌曲《青林戀歌》,一經發布,就在網絡躥紅,網友紛紛稱讚《青林戀歌》歌詞朗朗上口、結構井然有序、韻腳合理,入境入情,令人愛不釋手。《青林戀歌》由宜昌本土詞曲作家鄭年忠、楊世清兩位老師創作完成。
  • 重慶一座千年的歷史古鎮,徽派建築數不勝數,就坐落在黔江
    這個古鎮是貴州江的一個古老的漱口水鎮,在國內幾乎無人知曉,即使有4000年悠久的歷史和優秀的地理位置,也一直被忽視,這個古鎮是唐代建造的,宋朝達到頂峰,從清代開始沒落。來到這個古老的城市,遊客們就像進入歷史舞臺一樣,這裡散布著很多古遺蹟,有一家商店和石橋林立著古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