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斑地鶇(音同「東」)是鶇科地鶇屬的鳥類,俗名虎鶇、頓鶇、虎斑山鶇。(鶇:鳥類的一科,嘴細長而側扁,翅膀長,善於飛翔,叫得很好聽。)
虎斑地鶇是鶇類中最大的一種,體長可達30cm,翅長超過15cm。上體金橄欖褐色滿布黑色鱗片狀斑,下體淺棕白色。
廣布於歐洲及印度至中國、東南亞、菲律賓、蘇門答臘、爪哇。
主要棲息於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和針葉林中,尤以溪谷、河流兩岸和地勢低洼的密林中較常見,春秋遷徙季節也出入於林緣疏林和農田地邊以及村莊附近的樹叢和灌木叢中活動和覓食。
要以昆蟲和無脊椎動物為食,所吃食物主要為鞘翅目、鱗翅目、直翅目等昆蟲和昆蟲幼蟲(幼鳥則主要以鱗翅目幼蟲和蚯蚓為食)。
此外也吃少量植物果實、種子和嫩葉等植物性食物。能在地上迅速奔跑,多在林下地上落葉層中覓食。
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多在林下灌叢中或地上覓食。性膽怯,見人即飛。喜歡直線飛行,所以經常撞牆。多貼地面在林下飛行,有時亦飛到附近樹上,起飛時常發出『噶』的一聲鳴叫,每次飛不多遠即又降落在灌叢中。
繁殖期5-8月,通常營巢於溪流兩岸的混交林和闊葉林內,巢一般多置於距地不高的樹幹枝杈處,雌雄親鳥共同育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