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救救我丨堆放物倒塌傷人,推定堆放人有過錯!

2021-01-08 北京德翔律師事務所

第二季 侵權責任篇

第25集 堆放物倒塌傷人, 推定人有過錯!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小德的煩惱】

這天早上,小德出門上班,卻發現電梯壞了,無奈之下只好走樓梯下樓。誰成想,剛進樓梯間,就踩著個東西,滑倒在地,摔得起不來身。

原來啊,樓下的鄰居張大媽酷愛收集廢紙箱和瓶瓶罐罐,而且愛佔用樓道堆放,有些瓶罐甚至滾落到了樓梯間。加上最近樓梯間的感應燈也壞了,小德一腳踩在舊瓶子上,摔成了骨折。

小德該找誰負責呢?民法典呀,救救我吧。

【民法典來拯救你】

小德小德你別急,民法典幫你來分析。

先給這件事定個性:

1)張大媽的「可回收垃圾」屬於什麼性質呢?——堆放物。

2)發生了什麼行為呢?——倒塌、滾落或者滑落。

3)導致了什麼後果呢?——造成了小德的損害。

4)張大媽將面臨何種結果呢?——具有推定的過錯,要賠償。除非,她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

以上,說的就是民法典1255條的主要內容:

堆放物倒塌、滾落或者滑落造成他人損害,堆放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這種責任的構成要件包括4點:

一、存在堆放物倒塌的致害行為;

二、存在受害人受有損害的事實;

三、損害事實與堆放物倒塌的致害行為之間存在因果關係;

四、堆放人存在過錯。

其中,前三個構成要件由受害人小德來承擔舉證責任,所以,如果小德能夠證明張大媽的「可回收垃圾」塌了+自己受傷了+二者有因果,那麼他無疑可以要求張大媽對他進行賠償。

而對於第四個構成要件,要由堆放人張大媽來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當她不能證明時,就會被推定為有過錯,而承擔侵權責任。

同時我們注意到,樓梯間的感應燈壞了,物業公司沒有及時修理,也沒有有效地勸阻業主及時處理堆放物並真正地清理乾淨樓道,因此也具有一定的責任。

至於小德,他在樓梯中行走,尤其在燈壞了的情況下應該更加注意安全,甚至他也可以自己創造條件,用手機照亮臺階,輔助看清前方路況。結合具體的現場情況及案情,小德最終有可能被認定為疏於防範、未謹慎通行,也存在主觀上的過錯。而適用民法典第1173條的規定,由於被侵權人的過錯,而減輕侵權人的侵權責任。

生活中,除了像張大媽這樣堆放「可回收垃圾」的情況外,還有很多時候我們只是暫時地將一些裝修材料堆放在電梯口外、走廊中,然而這樣放置物品不僅影響過往人員的通行,還有安全隱患。

為了避免損害的發生,堆放物所有人、管理人理應盡到高度的注意義務,如果不得不暫時將東西放在屋外,也要將其堆放在安全的位置,同時配備其餘防護措施,比如放置警示標牌提醒他人注意,但我覺得安排專人看顧是最好的選擇,否則,導致他人受損,可能被認為存在過錯。

相關法規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千二百五十五條堆放物倒塌、滾落或者滑落造成他人損害,堆放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一百七十三條被侵權人對同一損害的發生或者擴大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

《侵權責任法》(2021年1月1日失效)

第八十八條堆放物倒塌造成他人損害,堆放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供 稿:張希

排版校對:張希

責任編輯:沈晴雯

主 編:安翔

相關焦點

  • 民法典:堆放物倒塌致害 堆放人如何承擔責任
    奶奶做事時,小李在廢紙堆旁玩耍,上午11時許,廢舊收購點內已經打好碼的廢紙堆放物突然倒塌,將小李壓倒在廢紙箱下。事故發生後小李被送入醫院住院治療23日,被鑑定機構評定為十級傷殘。小李出院後向平江縣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王某賠償因王某堆放物倒塌造成小李傷害的侵權責任。
  • 民法典在線|堆放物致害責任適用過錯推定原則!
    民法典在線|堆放物致害責任適用過錯推定原則!法條第一千二百五十五條堆放物倒塌、滾落或者滑落造成他人損害,堆放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 【今日看「典」㉖】堆放物傷及他人,如何定責?
    住建君特推出【今日看「典」】專欄,帶您了解民法典中與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相關的知識點↓【今日「一點」】堆放物 損傷 侵權責任在施工過程中,建築材料大多會堆放在施工現場周圍,如果這些堆放物不慎倒塌、滑落傷及他人,應該如何判定堆放人的責任呢?本期就帶您一起在民法典中看看這一點。
  • 《民法典》的88處重要變化
    六、《民法典》"第六編 繼承"涉及的重要變化(一)增加規定相互有繼承關係的數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且難以確定死亡時間的繼承規則《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一條規定:"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相互有繼承關係的數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難以確定死亡時間的,推定沒有其他繼承人的人先死亡。
  • 《民法典》的88個重要變化
    相互有繼承關係的數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難以確定死亡時間的,推定沒有其他繼承人的人先死亡。都有其他繼承人,輩份不同的,推定長輩先死亡;輩份相同的,推定同時死亡,相互不發生繼承。"(六)增加規定委託監護的侵權責任《民法典》規定,監護人將監護職責委託給他人的,監護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受託人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責任。
  • 民法典 | 關於飼養動物的那些事兒
    原創 瀘縣法院 瀘縣人民法院 收錄於話題#學好《民法典》不吃虧系列4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在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三次會議表決通過,宣告我國進入民法典時代,民法典共七編1260
  • 「普法驛站」《民法典》繼承篇|車禍突發去世4人,涉及3代,如何推定...
    HOME《民法典》繼承篇2021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正式實施。《民法典》的實施會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什麼影響呢?《民法典》繼承編共四章45條。該編大部分法條是從《繼承法》及其司法解釋承襲而來。
  • 民法典正式施行,88處重要變化你必須知道!
    六、《民法典》"第六編 繼承"涉及的重要變化(一)增加規定相互有繼承關係的數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且難以確定死亡時間的繼承規則《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一條規定:"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相互有繼承關係的數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難以確定死亡時間的,推定沒有其他繼承人的人先死亡。
  • 2020最新整理:《民法典》的88個重要變化(建議收藏)
    相互有繼承關係的數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難以確定死亡時間的,推定沒有其他繼承人的人先死亡。都有其他繼承人,輩份不同的,推定長輩先死亡;輩份相同的,推定同時死亡,相互不發生繼承。"(六)增加規定委託監護的侵權責任《民法典》規定,監護人將監護職責委託給他人的,監護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受託人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責任。
  • 中倫論典 | 《民法典》對私人財富規劃的十大影響
    《民法典》第366條規定:居住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對他人的住宅享有佔有、使用的用益物權,以滿足生活居住的需要。1、居住權如何設立?居住權的設立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房屋的產權人和居住權人通過書面形式的居住權合同進行約定,並辦理登記。
  •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88處重要變化
    相互有繼承關係的數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難以確定死亡時間的,推定沒有其他繼承人的人先死亡。都有其他繼承人,輩份不同的,推定長輩先死亡;輩份相同的,推定同時死亡,相互不發生繼承。"(六)增加規定委託監護的侵權責任《民法典》規定,監護人將監護職責委託給他人的,監護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受託人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責任。
  • 天降鐵球砸死女嬰整樓被判賠,專家:適用過錯推定非縱容犯罪
    遂寧市船山區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該樓棟的所有業主包括底層門面的經營者,均有可能成為實施侵權行為的加害人,除家中確實無人居住的住戶外,其餘住戶每戶賠償3000元。截至目前,已經有個別業主進行了上訴。  據了解,高空墜物的傷人次數一直在增長。實驗數據表明,從8層樓扔下一枚30克的雞蛋會致人頭皮出血,從18層樓扔下雞蛋會砸碎頭骨,從25層樓扔下雞蛋則會致人死亡。
  • 《民法典》的溫度
    對於我來說,它不僅是人們的「社會生活百科全書」,更是一部有溫度的法律。 法律對於一名普通民眾來說是什麼,它是一種行為規範,更是一種公平和正義的象徵。在我國現行的《婚姻法》中規定: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婚後尚未治癒的,婚姻無效。拋開法律人的犀利目光,作為一個普通人來看這一條,我們會作何感想?法律為什麼要這樣限制我們的婚姻。
  • 《民法典》重大變化
    該土地上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動產的歸屬,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辦理。"(八)增加規定居住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明確規定,居住權原則上無償設立,居住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或者遺囑,經登記佔有、使用他人的住宅,以滿足其穩定的生活居住需要。
  • 法律解讀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之人格權編
    今天跟著普法君一起學習《民法典》人格權編的法律規定以及特色亮點吧。什麼是「人格權編」?人格權是民事主體對其特定的人格利益享有的權利,關係到每個人的人格尊嚴,是民事主體最基本的權利。「人格權編」有哪些主要內容?人格權獨立成編是民法典的一大亮點,彰顯了我國社會對於人的尊重與保護。該編對於肖像權保護規範進行了極大的充實與豐富,首次針對肖像權的客體、內容、財產利益及合理使用等進行了明確,並就姓名許可等和聲音保護的參照適用作出了規定。
  • 遺棄、逃逸動物傷人,原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承擔責任
    《民法典》第1249條只規定遺棄、逃逸動物原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承擔侵權責任,並無關於承擔責任的條件和例外。這裡的責任是無過錯責任和嚴格責任。只要流浪動物傷人,不問原因,只問結果,民法典要求遺棄、逃逸動物的原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承擔侵權責任。
  • 《民法典》對企業和勞動者的影響
    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解讀 《勞動法》規定「禁止用人單位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民法典》繼續沿用了《民法總則》中有關「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的規定,將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的最低法定年齡限制在了年滿十六周歲,與《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規定保持了一致。
  • 闢謠之:《民法典》後出軌淨身出戶?別讓謠言騙了你
    前兩天,我的一個朋友發消息給我,說我在抖音上看到一個說《民法典》實施以後,一方出軌就淨身出戶的,讓我幫他看看人說的對不對?我一聽,也去湊了個熱鬧,看完之後,我給我的朋友發了一個消息——他可以不對他說的話負責任,但你必須對你身邊的朋友負責任,我就算了,別人千萬別亂發。
  • 學習民法典 | 高聖平:民法典擔保新規則的解釋與適用
    《民法典》對其中部分規則的修改,體現著利益平衡上的調整,體現著對保證人權益保護的基本政策傾向。1. 保證方式的推定規則【擔保法第十九條】當事人對保證方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連帶責任保證承擔保證責任。
  • 如何理解民法典上保證期間的效力及計算
    保證合同既已無效,保證人承擔的損失賠償責任,在性質上已不屬於保證責任,而屬於締約過失責任,並不受保證期間的約束,債權人請求無效保證合同的保證人承擔賠償責任直接適用訴訟時效;第二,保證合同無效,有關保證期間的約定也應無效,保證人的「締約本意」已無意義;第三,保證合同無效時,保證人無過錯者無責任,有過錯才有責任,因而債權人的權利是基於保證人的過錯,與保證合同有效時債權人的權利不具有可比性,保證合同有效時債權人的權利是基於當事人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