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獅西洋公園浮現大量死魚原因:湖面水位較低湖內氧氣不足

2020-12-03 閩南網

  近日,有市民致電12345便民服務熱線反映,連日來西洋公園湖面浮現許多死魚,魚腥味擾民影響市民運動健身。

  昨日,記者來到西洋公園,在公園湖面並未看到大面積死魚現象。公園管理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死魚已於當日早晨清理完畢並就地掩埋在公園附近。據工作人員介紹,從8月15日開始,公園湖內開始出現大量魚死亡現象,每日清理湖面死魚便有三船之多,「前些天下了場雨後就陸續出現死魚,每天都要清理,每天都有死魚浮在水面」。據悉,為了保證市民在公園健身運動質量,公園每日清晨都會安排工作人員清理湖內死魚,避免魚腥味影響市民運動,但即便如此還是有市民投訴反映湖內臭味擾民。

  為何公園湖內會突然出現魚大量死亡現象呢?對此,西洋公園管理處工作人員推測與天氣過熱、公園湖面水位較低有關。「由於目前公園湖內水位較低,最近幾天天氣又非常悶熱,水裡面可能氧氣不足,所以魚出現大量死亡現象。」工作人員說。

  據悉,西洋公園內湖是我市主要洩洪區之一,每逢颱風季節公園內湖水位便需調整降低水位,以便颱風來臨時洩洪不時之需。

  (記者張澤業莊玲娥)

相關焦點

  • 寧波四明湖死魚潮原因查明 細菌性出血病引發
    但這段時間,釣友們發現湖水上經常會有泛白的大肥魚飄在湖面上,有些湖面灣地,成片的死魚集聚起來,太陽一曬,臭不可聞。網友「永泳甬勇」在寧波某知名論壇上就曬出了帖子,表示每年這個時候都會出現類似大面積死魚的情況,帖子裡配發了幾張圖片,湖面上星星點點的白色,都是泛白的死魚。坊間更有一種說法,說今年上半年四明湖裡打撈起來的死魚已經有五六十噸。
  • 北京昨氣壓低氧氣不足 悶熱憋死兩萬斤活魚(圖)
    蓮花池公園的工作人員正在打撈死魚   信報訊(記者趙磊)昨天上午,蓮花池公園裡的大批魚突然死亡,並浮在水面上,到中午公園的工作人員已經打撈了1000多斤的死魚,初步估計有2萬斤魚死亡。  昨天中午,記者來到了蓮花池公園。
  • 沸騰的湖:湖水水溫超過90°,湖中心沸騰,水位10米上下劇烈變化
    位於加勒比海島國多米尼加的比頓斯國家公園是一個火山活動區。位於公園邊界近7000公頃的土地上有五座火山,數十座溫泉和噴氣孔,以及一座非常大而著名的沸騰的湖泊,人稱沸騰湖。多米尼加的沸騰湖實際上是一個被淹沒的噴氣孔,它是地殼中的一個開口。這個湖湖水的溫度約為90°C,它充滿了冒泡的灰藍色水。水被熱蒸汽和從下面熔融熔巖中逸出的氣體加熱。湖面通常籠罩在一片蒸汽中。
  • 武漢湖泊接連發生藍藻水華暴發及死魚事件
    藍藻水華頻暴發年年翻塘成頑疾7月初,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李仁輝博士來到我國最大城中湖東湖的子湖水果湖,發現湖面上浮著一層綠油漆狀藻類,並不時散發出一股腥臭味,待取樣研究後發現,漂浮物正是藍藻水華。直至6日,在持續高溫天氣下,水華不斷蔓延,幾乎覆蓋全湖。這是水果湖繼2007年首次出現藍藻水華後再次暴發大面積藍藻水華。
  • 高考地理小專題——湖陸風
    湖區水位季節變化很大,但近年有減小的趨勢。湖區內湖陸風(在較大水域和陸地之間形成的以24小時為周期的地方性天氣)現象較顯著。多年平均數據顯示,博斯騰湖夏半年陸風轉湖風的時間為11~12時,比冬半年提前兩小時左右。材料二 博斯騰湖區域圖和湖區湖陸風風速月變化圖。(1)結合材料,分析博斯騰湖水位季節變化減小的原因。
  • 長沙桃子湖面漂著成噸死魚 疑為缺氧水汙染所致
    7月11日,桃子湖靠近牌樓路的一邊,居民發現湖面上出現大量死魚,桃子湖周邊居民李先生在打撈死魚。圖/記者陳斌事發地點  桃子湖面漂著成噸死魚 專家疑為缺氧和水汙染引起  瀟湘晨報 記者 陳斌 「好重的腥味!」
  • 清割水草 清理藍綠藻 青城公園湖面不再「刷綠漆」
    它們大量繁殖不但會使水質惡化,還影響環境美觀。為此,青城公園管理處採取多項舉措治理湖水,防止生態失衡,保護水質,提升景觀效果。昨日上午,記者在青城公園看到,一艘藍色打草船(水草打撈船)正在對湖裡的水草進行清割。作為護湖「新秀」,凡是它通過的地方,船底部的割刀就會將水草割掉,然後再通過傳送帶將水草送到船後部的艙鬥裡,其所到之處便不會見到「冒頭」的水草了。
  • 海南一公園35噸魚死亡:海水魚不適應湖水水壓
    據官方通報,死亡的魚為海水魚,因進入紅城湖時鹽度突然降低,導致大量死亡。  5月4日上午,有海口市民發現,紅城湖湖面上漂浮著大量的死魚。當地居民王女士告訴北青報記者,4日中午她路過紅城湖時,看到湖岸邊聚集著不少白色的魚,走近一看才發現這些魚已經死亡,「大部分的魚個頭不大,是白色的,一堆一堆地浮在湖面。」
  • 公園湖內驚現巨型「食肉水怪」,緝拿歸「岸」後原來竟是……
    也頻頻發現湖水中出現了大量被咬死的死魚不僅如此公園管理處收到很多遊客的反映說看到湖裡有這方法其實公園管理處不是沒想過但是實施起來,有點難啊……據了解,中心湖的面積約4萬平方米,水深0.3米至3米,要將水抽乾十分困難,工程難度較大。
  • 公園湖內驚現巨型「食肉水怪」,緝拿歸「岸」後原來竟是…
    大量被咬死的死魚 不僅如此公園管理處收到很多遊客的反映說看到湖裡有 這方法其實公園管理處不是沒想過但是實施起來,有點難啊…… 據了解,中心湖的面積約4萬平方米,水深0.3米至3米,要將水抽乾十分困難,工程難度較大。
  • 熱心市民:汀棠公園這些水鳥叫啥名?為啥常見死魚?
    蕪湖眾多公園越來越美麗已是不爭的事實,其中汀棠公園改造後的華麗蛻變有目共睹。但日前有市民通過本報新聞熱線3838110反映,為什麼會經常看到死魚,是否有汙水排入。記者對這些問題也一一走訪,公園主管部門也予以認真回復。
  • 中印界湖-班公湖
    班公湖面積667平方千米,湖面海拔4241米,湖長約155千米,南北平均寬約4千米。夕陽映照下的倫珠曲典寺,圖源:第二次青藏科考隊 倫珠曲典寺依山就勢,寺內可以鳥瞰班公湖溼地。他們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記錄了大量科學觀測數據。
  • 市環保局調查南山公園人工湖湖水變綠原因
    遊客聲音    「早該報導了,真該管管了」    經常到湖邊鍛鍊和遊玩的宋先生向記者反映,南山公園人工湖湖水變綠他半個月前就已經關注了,但也只有去湖邊玩時和同行人抱怨幾句,不知道向哪些部門反映。8月3日到湖邊晨練時,他在湖北岸附近又見到一條約一尺長的死魚。「早該報導了!看湖水綠成什麼樣了,真該有人管管了!」
  • 高考地理小專題——沙嘴、潟湖
    (2)眾多河流攜帶大量泥沙進入亞速海;常年存在海流呈逆時針方向將泥沙搬運到錫瓦什灣東部;錫瓦什灣島嶼眾多,海底地形平坦,水深淺,海流運動速度減緩;海流攜帶泥沙易沉積形成狹長沙嘴。(3)灣底分布黏重深厚的淤泥;夏季氣溫高,微生物生長活躍;夏季蒸發量大,降水少,灣內水位更淺;沙嘴阻擋了灣內外海水的交換,夏季風力較弱,稀釋作用弱,產生的臭味濃度大,難以擴散。
  • 石獅中心市區防洪排澇 將不再受制「海水頂託」
    還記得2016年、2018年浦內水閘連破歷史最高水位嗎?這是近年來石獅防洪排澇遭遇的兩次重大挑戰。未來,如何避免這樣的景象重演?石獅市水頭排澇樞紐工程被寄予厚望。好消息來了!記者昨日從市水務處獲悉,計劃投資5億多元的石獅市水頭排澇樞紐工程已於6月開工,預計於2022年底完成。
  • 海滄一水庫死魚成片 原來是上遊施工淤泥惹的禍
    海滄蔡尖尾山公園有個龜山水庫,21日,市民發現水庫內死魚成片。海旅集團下的海旅景觀設計有限公司只負責水庫周邊綠道的施工,水庫並不屬於他們的管轄範圍。導報記者了解到,龜山水庫屬於嵩嶼街道辦管轄,魚應該是當地村民放養的,水庫目前沒有外包,是公園的景觀湖。
  • 泰興公園水面驚現大量綠藻……
    最近市民黃建元反映:說他平時喜歡在泰興公園散步,半個月前發現公園內的河水越來越綠,而且有異味,記者隨即進行了走訪。 站在橋上往下看,公園內的部分水面被一層綠膜所覆蓋,向遠處望去,清澈的水面如今大部分已被水藻佔據。
  • 青城公園湖區微囊藻毒素的形成
    【導讀】6月中旬開始,青城公園東西湖區的水質從淺綠色漸變成黃綠色,湖面漂浮著一層附著物。市民原以為這是水草過多不及時清理所致,但公園管理處稱其每天出動專業機械進行打撈,一刻也不曾懈怠。內蒙古農業大學動科院羅旭光教授反覆觀察取樣後發現,青城公園東西湖區內藍藻較多,且均為有毒藻類。湖水內咋能出現毒藻?
  • 石獅寶蓋山體育公園:「智」管公園「慧」及民生
    夜幕降臨,寶蓋山體育公園裡依然有許多市民在健身。福建日報記者 肖榕 攝智能健身車 福建日報記者 肖榕 攝作為我省2020年計劃建成的18個智慧體育公園中的第一個落成項目,石獅寶蓋山體育公園從3月份投入使用至今,總客流量達到21萬多人次「智」管公園「慧」及民生東南網12月25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肖榕 文/圖)冷空氣來勢洶洶,卻吹不涼人們冬練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