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說,基礎理論研究是攀登科學技術高峰的雲梯,那麼基礎理論是什麼?
說穿了,就是現在我們從小學到大學學的科學理論知識。這些科學理論知識是古往今來社會發展中,人們通過對客觀事物的觀察與研究,通過各種方法進行思考總結出來的理論體系,這些理論體系是理性思維的集大成者發展和總結出來,並系統的闡述了人類對客觀世界的認識,並成為改造和發展我們生存環境的知識體系。
由此可以說,進行基礎理論研究,顯然離不開前人奠定的基礎理論大廈,這些理論大廈就像一個不斷增高的雲梯,而進行創造性思維就需要我們不斷的提升基礎理論研究來增高這個雲梯,運用創新成果去攀登科學技術高峰。
我們可以看到,現代科學技術發展離不開基礎理論研究。離開了,我們就會發現,基於科學技術和科學研究的創造發明就會失去方向,或者說失去動力源。
我們經常說,實踐出真知。但是,無視或拋開前人積累的基礎理論成果,不進行基礎理論學習和研究,同時不具備一定的研究和實驗條件,而只是想通過盲目實踐獲得成果。這種輕理論重實踐的做法,不僅不會出真知,反而會造成毫無意義的失誤和沒有必要的損失。這就說明了一個道理,盲目的、或者是毫無目標的實踐,對於基礎科學理論建設來說毫無意義。
對於基礎理論研究,雖然任何人都可以去探討去研究。但是,許多時候,進行基礎理論研究還是需要具備一定條件的。
比方說,首先必須需要一定範圍的知識積累,掌握相關基礎理論。二是需要充足時間和空間,沒有任何時間和空間,會讓我們無法施展手腳。三是需要開放的思維環境,任何封閉限制的思維模式,都會扼殺新的思想和新的學術觀點產生。四是有一個能夠包容任何錯誤和奇思怪想的團隊或系統,如果沒有這樣一個能夠讓人才生存的環境,就是人才誕生了,也會被扼殺在搖籃裡,或者是摧毀在成長中。實際上,如果不能容忍人才的奇談怪論,我們可能會讓人才去掏廁所掃馬路,讓我們的科學技術創造研究團隊無法形成一個有效的基礎理論核心。
記得愛因斯坦說過,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奮,加上百分之一的靈感。而起決定性作用的恰恰是百分之一的靈感,這百分之一的靈感並不是每個人都具備的,反而恰恰是天才所具備的首要特徵。
以前我們在應用愛因斯坦的這句話時,往往會刻意迴避後面一些關鍵敘述。這種刻意迴避做法只是為了讓愛因斯坦的科學論述變得好聽一點,但卻讓這個科學論述流於平庸,成為所謂勵志的心靈雞湯,天才的說法有一階段也就像不能觸及的炸彈一樣,誰說誰倒黴。
實際上,科學家就是人類中出類拔萃的天才,就是人中尖子,具有普通人所沒有的超凡大腦,這是不可迴避的事實。這就是說,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從事基礎理論研究工作,並可以在不具備任何條件下,就能夠產生創造性思維和曠世成果。
顯然,科學技術成果也可能會產生在大學校園鍋爐房旁邊陰暗低矮的煤房裡,會產生在中學教師的粉筆灰裡,甚至會產生在並不引人注目的化驗室裡忙碌的女化驗員手裡。但是,科學技術不是學術權威的觀點,也不是由權力構成的精神崇拜。這就意味著敬畏科學,不能等同於敬畏權威或者是權力。
但是,現實生活中,我們卻發現,敬畏科學不如敬畏權威或權力有效,這就導致了一種鄙視科學崇拜權威的現象。由此產生一些令人啼笑皆非做法,甚至出現指責和攻擊理論研究者和科技工作者的學術觀點的行為。這種行為往往會以一種非常極端的面孔出現,讓人難以迴避,最後往往會導致一些理論研究者和科技工作者陷入人生的困境難以解脫。
我們一般認為思維過程是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過程。由此導出了哲學邏輯學思維方法,這種思維方法是一種解決人類主觀意識於客觀事物關係方法。也就是說,哲學邏輯學並不是解決問題的學說,解決問題需要的是對客觀事物的深層次解析,這種思維方式就是科學。然而,我們卻經常看到一種論證方法,這種論證方法把哲學提高到至高無上的位置,似乎哲學可以解決一切問題。
辯證法本身是一種哲學思維,這種哲學思維由黑格爾從唯心主義角度提出,恩格斯通過《自然辯證法》一書,把這種建立在唯心主義論述方式哲學思維,用唯物論進行了解析,其進行的深層次論述依然是研究人類主觀意識與客觀事物關係的學說,也可以說是一種學術觀點。如果我們認為通過辯證法就可以解決一切問題,而放棄了對自然本源的探討,只要有辯證法,就不必建立任何科學基礎理論,也不必進行任何基礎理論研究,就可以獲得一切科學技術成果。顯然,我們就會發現,這種思維方式顯然忽略或者是混淆了哲學是認識論這一基本概念。這種混淆甚至會產生一些似是而非觀念和意識,甚至導致了一些用社會觀念來指導或取代自然科學理論研究的荒唐甚至是可笑的行為。
而科學確實是一個非常嚴謹的研究體系,是由數學、物理學、化學、以及由此派生出的,猶如基因工程等科學技術學說構成,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基礎理論。
可以說,基礎理論研究不僅能夠推進科學技術發展,而且能夠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這種正本清源的作用會讓我們在科學技術研究中,避免一些似是而非的思維幹擾,同時也可以避免一些社會觀念對科學理論學者和科學技術工作者產生的偏見。由此可以說基礎理論研究確實是,攀登科學技術高峰的雲梯。
原創文章,歡迎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