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phaFold破解「蛋白質摺疊問題」,目前不會取代人力
圖片來源:DeepMind
當地時間11月30 日,DeepMind 官方網站發文,宣布其開發的AlphaFold人工智慧系統解決了50年以來困擾蛋白科學界五十餘年的「蛋白摺疊問題」,即能夠基於胺基酸序列,精確預測蛋白質 3D 結構。
對此,科學家認為AlphaFold 目前還不會取代現有的實驗方法,但它使以全新方式研究生命成為可能。
英國本周或將開始接種輝瑞疫苗
當地時間12月2日,輝瑞與BioNTech聯合研發的新冠疫苗BNT162b2獲得英國醫藥監管機構(MHRA)的緊急使用臨時授權,本周即將在具備存儲條件的醫院開始進行第一批接種,首批接種人群為療養院的老年人以及護工,其次是80歲以上的老人及醫療衛生人員。
輝瑞是全球首個經過全球 III 期臨床試驗後獲批的疫苗,將在今明兩年向英國提供4000萬劑疫苗,預計可使2000萬人免疫。
侯建國院士接任中國科學院院長
11月25日中國科學院黨組召開 2020 年第 14 次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時,侯建國開始以中科院黨組書記的身份來主持會議。12月4日,中國科學院正式更新官網「組織機構」欄目,侯建國接任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
侯建國1959年10月生於福建省。博士,物理化學家和納米材料專家,中國科學院、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科學家在120℃深海沉積物中發現生命
圖片來源:Science
12月4日,美國羅德島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科學》(Science)發表的最新研究中指出,他們在 120 ℃的深海沉積物中發現了具有活性的甲烷菌群落。
此研究的主要參與者認為,這項研究可能說明了生命在其他星球的惡劣環境中生活的可能性。
歐洲航天局宣布「進入太空收垃圾」計劃
當地時間12月1日,歐洲航天局(European Space Agency )宣稱將與瑞士初創公司ClearSpace合作,於2025 年執行首個捕獲和處理太空垃圾的任務 ClearSpace-1,回收 VESPA(織女星二級有效載荷適配器),並希望將清除太空垃圾作為一項長期業務。
科學家首次直接觀測到半導體中的「暗激子」
12月4 日發表於《科學》(Science)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首次實現直接可視化並測量了暗激子。
激子(exciton)是在半導體中發現的受激物質狀態,對其性質的研究是當前許多半導體技術的關鍵。半導體材料中同時存在著亮激子和暗激子,且暗激子佔主導地位,但暗激子中電子的動量與其所束縛的空穴不同,無法被光學捕捉到。這一技術研究成果可能會徹底改變二維半導體和激子的研究領域。
迄今最精細銀河系恆星地圖發布,包含近20億顆恆星數據
圖片來源:Gaia
12月3日,歐洲航天局(ESA)蓋亞空間望遠鏡(Gaia)發布了第三版早期數據,包含了近20億顆恆星的位置、運動、亮度和顏色等參數的高精度數據,及首次對太陽系加速度進行光學測量的原始結果。
最終版本將包括超過20億個天體的數據,恆星位置的精確度可達目前結果的1.9 倍,自行數據的精確度將提高7倍以上。
冷凍27年的胚胎成功發育成女嬰
今年二月,一位女性從美國的國家胚胎捐贈中心「領養」了一個胚胎,於10月底順利誕下新生兒,這個胚胎共被冷凍了27年。美國國家胚胎捐贈中心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只要胚胎在液氮中保存得當,理論上可以無限期具有活性。
來源:科研圈、環球科學、科技日報、Science官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