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南縣強化食品安全監管 提升小作坊加工環境

2020-11-27 中國張液網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張掖網 >> 縣區 >> 肅南 肅南縣強化食品安全監管 提升小作坊加工環境 來源:中國張掖網    0 人參與互動 2020年11月27日 10:23

  中國張掖網肅南訊  酸奶是一種酸甜口味的牛奶飲品,以牛奶為原料,經過巴氏殺菌後再向牛奶中添加發酵劑,經發酵後,再冷卻灌裝的一種牛奶製品。肅南縣是一個少數民族縣也是牧業縣,縣內居民的飲食帶有明顯的遊牧民族的風格,從老人到小孩都喜歡吃酸奶,酸奶也就成了他們家庭飲食中的必需品。

巴氏滅菌

  在肅南縣城區及周邊鄉鎮,分布著10多家酸奶加工小作坊,小作坊生產者以家庭式加工生產為主,長期以來,這些生產設備落後、衛生防護措施缺失的小作坊,不僅存在食品安全隱患,而且對周邊的環境造成直接影響。針對這些問題,肅南縣市場監管局把存在食品安全風險的酸奶加工小作坊作為提升試點,全面推進全縣食品加工小作坊規範提升。

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檢查酸奶工作坊

  「我們也一直想把店面整改一下,但是不知道具體咋整改,市場監管局人員就帶我們到外地去學習經驗,我們按照相關要求,重新租了店面,店內設施也進行了整改,現在環境比以前好多了,自己心裡也很踏實,酸奶賣到市場上也放心了。」許愛花酸奶加工坊業主許愛花說。

  目前,肅南縣依法取締不符合生產加工條件的酸奶小作坊6家,整改提升具有一定規模的酸奶小作坊6家,整改提升的6戶酸奶小作坊都按照要求安裝人流通道風淋門,設置傳遞窗、物流通道,鋪設排汙管道等措施,按照工藝流程配備風淋門、滅菌鍋、設置操作間、發酵室以及包裝間。每戶都能做到人流物流分開,而且遠離奶牛養殖區域。經過整頓規範的酸奶小作坊,在外置化公示牌上張貼了『好」字標識,店內公示欄中證照齊全、並張貼有「綠色笑臉」和從業人員合格健康體檢證明,產品有定量包裝,並在標籤上標明小作坊名稱、生產日期、保質期等內容,同時在作坊內架設了「網際網路+陽光食安」智慧監督平臺和電子追溯平臺,有效提升從業人員守法經營意識和質量管理水平。於此同時,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還定期對店內產品及原料、添加劑等進行抽樣檢測,確保軟硬體都能達標。

  消費者潘小紅說:「現在的肅南酸奶加工坊,比以前的那種家庭式的要好多了,衛生環境和管理各方面都好了,而且我看見裡面都裝了攝像頭,在這樣嚴格的監管下,我們買上吃也放心。」

  霞霞酸奶工作坊業主趙文軍說:「現在來我們店裡買酸奶的人,看了我們環境改造提升後的作坊,覺得我們的酸奶食用更衛生、更安全了,賣的也是越來越好。」

  「我們通過收集建議、觀摩學習和座談交流,按照規範一批、取締一批、疏堵結合的總體思路,對具有一定規模、具備整改條件的酸奶加工小作坊加強業務指導,從選址、改造到生產流程全程介入、跟蹤服務,著重從改善生產環境,防止人物交叉感染和健全管理制度上下功夫,嚴格執行加工選址合規、布局流程合理、設施設備達標的三大審查標準,探索實施『一坊一檔管理、風險分級管理、主體責任約談、產品質量檢驗、專常結合監管』五項措施,著力打造高標準食品加工小作坊,有效規範加工生產經營行為,確保消費者能夠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肅南縣市場監管綜合執法隊副隊長徐向紅告訴記者。(郝進鵬 賀成傑)

 

 

編輯: 王麗蓉

最新相關新聞

相關焦點

  • 淺談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附13個基本管理制度)
    什麼是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從事食品生產,有固定生產場所,從業人員較少,生產加工規模小,無預包裝或者簡易包裝,銷售範圍固定的食品生產加工(不含現做現賣)的單位或個人。各地「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定義匯總(以實施時間排序)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總要求應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中的規定和要求,提高食品質量安全意識,完善管理制度,改善廠房、設施設備、過程控制等條件,保證所生產經營的食品衛生、無毒、無害,不得生產危害人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食品。《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是怎麼規定的呢?
  • 提升食品安全智慧監管的效能
    創新食品安全監管方式,加快推進以大數據、網際網路、信息技術為基礎,監管業務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的智慧監管,實現公正、精準、動態、社會化監管,成為提升食品安全監管效能、實現食品安全治理水平跨越式提升的必然選擇。
  • 山西省人大副主任調研食品安全 強化責任落實
    這次調研,是今年省人大常委會對食品安全工作情況進行專題詢問的重要內容,目的在於找準全省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根據《山西省人大常委會2014年工作要點》,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將於11月下旬對省政府食品安全工作情況開展專題詢問,這是近年來省人大常委會首次專題詢問食品安全。
  • 豆芽小作坊何以成為「化學實驗室」
    三門峽市湖濱區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監督協調科科長楊華認為,由於豆芽生產主要以小作坊生產模式為主,經營規模十分有限,產品生產程序規範化較差,隱蔽性、隨意性強,較之於產業化生產更容易出現食品質量安全問題。據介紹,這些「黑作坊」主要位於城市郊區的鄉鎮磚窯廠,每天凌晨三四點將生產好的「問題豆芽」運送到市內菜市場內,白天則大門緊閉,有專門房間用於儲存「問題豆芽」,如果不是內部有人舉報,附近居民群眾很難發現。
  • 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廣州市食品藥品安全第十三個五年...
    一是產業層次較低,尤其是小作坊、小餐飲、小攤販安全隱患較多。二是源頭環境汙染和違規使用高毒農獸藥屢禁不止。三是社會誠信道德失範、社會心態焦慮、消費者風險認知偏差等多種因素交互影響,風險疊加。四是企業主體安全責任尚未完全落實。二、食品藥品安全風險地方特徵明顯。作為人口密集的特大型副省級城市,廣州食品藥品安全風險呈現顯著地方特徵。
  • 內蒙古西烏旗多措並舉強化食品安全抽檢 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為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切實維護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近期,內蒙古西烏旗市場監管局對西烏旗商超、農貿市場、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等重點經營場所經營的食品(食用農產品)進行監督抽檢。西烏旗市場監督管理局立足監管實際,對近年來食品安全抽檢中發現的風險隱患等級較高的食品、小作坊、小餐飲、食用農產品等問題進行梳理、匯總,並根據全盟2020年食品監督檢查抽檢方案和抽檢計劃,制定了以商場超市、現場製售食品單位、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等為重點場所,以豆製品、糧食製品、肉及肉製品、水產品及其製品、酒類、乳製品、蛋及蛋製品、飲料類、
  • 深入推進餐飲行業治理 不斷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針對小餐飲等食品小微業態的特點,安徽通過完善立法、加強小餐飲入網後的事中事後監管,探索科學治理措施等方式,積極落實放管服改革的要求,深入推進餐飲業治理提升工程,不斷提升安徽省食品安全科學治理水平。推進餐飲行業治理,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協作,是區域發展一體化的重要內容。目前,長三角區域三省一市都出臺了小餐飲登記備案入網的管理措施。
  • 論檢驗檢測機構在食品安全中的作用
    但接連不斷發生的食品安全事故,也引發了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高度關注,如何確保食品的質量安全,事關老百姓的身體健康,事關社會的和諧穩定。重視食品安全已經成為衡量人民生活質量高低、社會管理水平和國家法制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食品安全是評價食品監管工作成效的一個重要標準,確保食品安全是食品監管系統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食品工作的重中之重。
  • 大咖眾議食品供應鏈挑戰 助力食品安全水平整體提升
    「國際食品安全最佳實踐論壇」,以期通過全球食品行業的食品安全最佳實踐分享與交流,促進食品企業通力合作,助力行業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整體提升。嘉吉蛋白中國食品安全質量法規總監謝志新表示,這歸功於食品安全文化建設和系統管理方面的有效性和有序性。「嘉吉在供應商和外部加工商管理方面建立了高效的管理系統和物料資料庫、基於科學的物料和生產商評估系統、基於風險的供應商分級管理和監管模式、對重點供應商實施全產業鏈審核監管、專業的供應商審核監管團隊、全方位食品安全文化建設。」
  • 黑豆腐作坊加工場景曝光:油豆皮與襪子混搭
    4月22日,記者跟隨城北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城北區工商局、馬坊辦事處等相關工作人員,查處了城北區西杏村多個無證照生產豆腐的黑作坊,質監部門依法責令這些豆腐加工作坊停產整改。記者也在檢查中看到了一幕幕令人觸目驚心的場景,這些作坊無論是從生產場所的原料標準、衛生條件看,還是從設施安全上衡量,都與豆腐生產加工標準相差甚遠。  【場景一】發黴黃豆堆在屋角  記者發現,這些黑豆腐作坊多隱藏在居民區狹窄的小巷中。每家作坊都異常骯髒,機器也簡陋得令人擔憂,容器內積著厚厚的油汙和原料殘渣,地面布滿汙水。
  • 黃橋鎮專項整治豬副產品加工作坊
    中國江蘇網6月26日訊 近日,市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協調聯絡組交辦了泰興市黃橋鎮豬頭加工小作坊環境信訪問題。泰興市政府和黃橋鎮政府高度重視,立即調查處理。目前,黃橋鎮已對該行業啟動專項整治。相關舉報提出:小二房村裡有30多家加工豬頭的小作坊,汙水未經處理直排如泰運河,氣味難聞。6月10日,接到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協調聯絡組交辦單後,泰興市政府相關負責人當日即帶領由環保、工商、衛生等部門組成的檢查組開展調查核實。
  • 甘肅省食品安全委員會關於印發2019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
    強化屬地監管責任,落實承儲企業糧食質量安全主體責任。開展糧油品牌創建活動,推動放心糧油示範店建設,提升糧食質量安全水平(省糧食和儲備局負責)。加強糧食質量安全檢驗監測體系建設和必檢指標檢測,支持糧食收購企業提升入庫糧食質量安全管理能力,做好超標糧食處置(省糧食和儲備局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市場監管局等部門配合)。12。實施進口食品「國門守護」行動。
  • 黑豆腐作坊加工場景讓人驚 油豆皮與襪子混搭
    、城北區工商局、馬坊辦事處等相關工作人員,查處了城北區西杏村多個無證照生產豆腐的黑作坊,質監部門依法責令這些豆腐加工作坊停產整改。記者也在檢查中看到了一幕幕令人觸目驚心的場景,這些作坊無論是從生產場所的原料標準、衛生條件看,還是從設施安全上衡量,都與豆腐生產加工標準相差甚遠。  【場景一】發黴黃豆堆在屋角  記者發現,這些黑豆腐作坊多隱藏在居民區狹窄的小巷中。每家作坊都異常骯髒,機器也簡陋得令人擔憂,容器內積著厚厚的油汙和原料殘渣,地面布滿汙水。
  • 國務院關於研究處理食品安全法
    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修訂草案送審稿共10章208條,主要從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強化和落實企業主體責任、部門監管責任和政府屬地管理責任,實施最嚴格監管,創新監管方式,推進社會共治等方面貫徹落實食品安全法。農業部啟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修訂,加快推進新修訂的農藥管理條例出臺,組織修訂生豬屠宰管理條例。
  • 關於第三方機構參與食品安全監管的思考
    食品安全關係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更關係到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本文主要從食品安全「第三方」監管概念入手,深入分析第三方機構參與食品安全的必要性,就如何有效發揮「第三方」食品安全監管作用提出了對策和建議。
  • 肥西縣市場監管局:主「凍」出擊,精準管控進口冷鏈食品安全
    連日來,肥西縣市場監管局三河所在轄區範圍內組織開展了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安全大排查行動,主要以轄區商超、餐飲、農貿市場、食品生產企業及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為重點檢查對象,切實加強秋冬季疫情防控,全力排查冷凍肉類食品安全風險,嚴把市場準入關。
  • 甘肅省生態環境部門持續提升核與輻射安全監管能力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文潔 劉成)記者從甘肅省生態環境廳獲悉,今年以來,甘肅省進一步完善監管機制、落實監管責任、強化風險防控、依法從嚴監管,持續提升核與輻射安全監管能力,確保了核與輻射環境安全可控。
  • 大咖共話:助力行業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整體提升
    近年來,在食品行業監管部門、科技界、企業界的共同努力下,中國的食品安全環境持續改善,公眾食品安全滿意度穩步提升。然而,在食品供應鏈日益全球化和複雜化的今天,食品行業仍面臨新的未知挑戰。嘉吉蛋白中國食品安全質量法規總監謝志新以嘉吉蛋白中國成立八年來,在原輔料供應方麵食品安全零事故、到貨質量表現不斷提升為案例,分析表明食品安全文化建設和系統管理方面的有效性和有序性。
  • 青島平度340家食品加工企業設置食品質量安全總監一職 一線「芝麻...
    青島平度340家食品加工企業設置食品質量安全總監一職,實行全程自查自糾——   一線「芝麻官」擁有食品生產「一票否決權」  「我認為,食用膠可以不用,部分食品添加劑使用劑量還可以下調一些。」記者從平度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生產科了解到,去年,該市要求全市340家食品加工企業任命專人擔任企業食品質量安全總監一職,賦予340名總監「一票否決權」,實現了食品安全的源頭把控,並將食品安全監管貫穿生產全過程。  「食品質量安全總監可以專職,也可以兼任,但必須是專人。」
  • 國家食藥監局加快推進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各項工作
    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認真貫徹落實2011年全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工作座談會精神,按照中央有關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要求,進一步加快推進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機制方式創新,加快推進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職責交接,加快推進餐飲服務食品安全責任落實,加快推進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能力提升,不斷推動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實現新發展。邊振甲副局長出席會議並作重要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