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車中的軟尾車型是一種比較複雜的自行車,特別是它的避震系統。正確的避震設置和保養同樣考驗技術。
很多車友自己對於避震並不是很了解,想要自己設置和保養的話並不容易,他們可能會遇到一些錯誤的操作,導致養成不好的習慣。我們通過這篇文章,講了7件關於避震的重要事情,希望對每個山地車愛好者有所幫助。
應該在避震鎖死開關打開的情況下測量預壓
這聽起來像廢話,但是小細節更需要重視。當你測量避震的數值,必須在解除鎖定的情況下進行。如果避震器處於關閉的位置,則測出來的讀數不準確,一般偏低,預壓也偏低,最後就是導致調節後的避震器偏軟。所以這一步很關鍵,就算你的避震器是慢速的,在測量時也要打開鎖死開關。
預壓非常重要,但不是唯一因素
避震器正確的的預壓設置是基礎。如果預壓設置不準確,那麼後面的避震設置也會受到錯誤的影響。然而實際操作中,測量預壓並不是一件簡單的的事情,往往很難有一個明確的標準。
在進行測量時,將重量正確分配在自行車上很重要,但請記住,不同的騎手具有不同的技術和姿勢。例如,通過在自行車上向前或向後移動,蹲下或筆直站立,坐騎或者搖車,都會影響預壓數值,你可以在網上找到許多關於測量預壓的視頻,請記住設置預壓不是絕對準則,而應被視為起點。
負氣室氣壓不要超過正氣室氣壓
一些前叉的正負氣室可以獨立調節,調整這種避震器的一個常見錯誤是將負壓室充過多的氣。大多數前叉,例如RockShox和Fox,在正負氣室之間會有一條通道自動調節,維持理想的正負氣室平衡。負氣室的作用是對抗正氣室的壓力,沒有負氣室的話,前叉壓縮時會打底,前叉就不能完美運作。
負室的任務是使避震器在開始時變得更軟更順滑。負氣室的壓力越大,避震在小顛簸上的柔韌性就越大,但負氣室的壓力不應超過正氣室。如果負壓室內的壓力過高,避震器就會少掉一部分行程,車頭就會降低,這不是我們想要的。
不要在內管或者密封圈之間塞任何東西
之前有人建議為了避震更好地運行,用尖銳物品撬開防塵密封圈,向裡面倒一點油,能讓前叉更潤滑。這招可能對於老式的密封圈有用,但是對於現在的避震器來說,已經沒必要了。
現代的密封圈,材質非常柔軟,而且上方有細槽,撬開的話容易損壞。如果你要加潤滑油,在密封圈上滴一些就可以了,不用去撬開。
要經常給內管或者密封圈潤滑
給避震外部進行表面潤滑很重要,每次洗完車,記得仔細清潔內管表面,再給內管和密封圈上點潤滑油,但是不要上太多,記得把多餘的擦掉,避免順著前叉流下去導致碟片沾到油。
為什麼要給避震內管上油,首先是油可以在防塵圈表層形成一層薄膜,保護防塵圈,油膜吸附殘留在內管的灰塵,你可以更容易擦除。還有就是保持內管潤滑。
擰開打氣筒氣嘴時,避震器是不會漏氣的
許多人認為,給避震器打完氣,擰開高壓氣筒的瞬間,避震器的氣壓會漏掉一點,所以都會比理想值打進更多的氣壓。當然這是不對的,如果你的打氣筒是正常的,那麼當你擰開氣嘴時,避震會在漏氣之前就把氣閥關上了。我們在擰開氣嘴時聽到的「嘶嘶」聲,是來自氣筒軟管裡殘留空氣的聲音,不是從避震器裡面跑出來的。
相反,當剛開始要打氣,打氣筒氣嘴接上避震器的時候,避震器會有一部分氣跑到氣筒上,這樣氣壓表才有讀數。空氣損失取決於氣室的大小。體積較大/壓力較低的空氣避震(例如DH前叉)將損失較少的空氣,而體積較小/壓力較高的空氣彈簧(例如XC自行車上的後減震器)將損失更多空氣。
所以只有剛開始打氣,氣筒與避震器相連的時候,才會有氣壓損失,擰開氣筒的時候,不用擔心氣壓損失。現在市面上也有更加保險的氣嘴,它可以先鬆掉中間頂開避震氣嘴的頂針,再鬆開密封圈,保證空氣絕對不會洩露。
避震器需要定期保養
避震器根據廠家的保養手冊來進行保養很重要,定期對避震器做保養,可以確保避震器運行正常,延長使用壽命。廠家建議的保養時間並不是為了騙消費者的錢,而是提醒用戶,你應該保持避震器時刻都能發揮穩定的性能。
編輯: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