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野生動物中心宣布 稀有的伊比利亞母狼完成分娩 狀況良好

2020-12-05 全球黃金眼

當地時間5月26日,據《每日星報》報導,從一段母狼的生產視頻,我們可以清晰地觀看這一特殊的分娩時刻,懷孕的母狼先是努力找到一個舒適的環境,覓得洞穴後,準備分娩。

沒過多久,它便開始忍受著陣痛地嚎叫,接下來我們就看到母狼用自己的牙齒咬斷臍帶,吃掉胎盤的畫面,隨後,它慈愛地舔舐幼崽來,徹底把它們清理乾淨,就讓新生的幼崽舒舒服服地靠著它的腹部睡下,整段視頻令人心生母愛。

母狼雅拉(Jara)是一頭稀有的伊比利亞狼,早前在位於薩莫拉的羅布雷多·德·薩納布裡亞地區完成生產,此外,該地區還有其他14頭狼。

原定的分娩日期本是5月14日,但錄製好的影片最近才發布,野生動物中心的相關人士表示,新生的三隻幼崽和它們的母親目前狀況都很好。

公狼索隆(Sauron)是三個幼崽的父親,它出生在西班牙北部納瓦拉地區阿格達斯市(Arguedas)的森達維瓦自然公園(Sendaviva)。

2013年,雅拉被留在了比利亞拉爾博野生動物中心(Villaralbo Centre for Wild Animals)的門口,還附帶了一張便條,上面說有一家人在田野裡發現了它,以為它是條狗,就把它帶了回家,後來他們發現它是頭狼,選擇將它送往野生動物中心,以便得到專業的照顧。

母狼雅拉是第三隻在該中心監測下的洞穴分娩的母狼,在它之前,於2016年6月生了一隻幼崽的達科他(Dakota)和2019年5月生了三隻活崽和一頭死胎的奧斯科拉(Oscura)。

伊比利亞狼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的紅色名錄中被列為「弱勢」,它們也是西歐唯一仍合法狩獵的狼亞種,只是,現在西班牙政府都很少發放狩獵許可證了。

圖片來源:每日星報,網絡

相關焦點

  • 瀕危的貓科動物-伊比利亞猞猁
    是歐洲本土現存最大的貓科動物,被生物學家認為是世界上數量最少的貓科動物之一,由於其行動詭秘,所以一直不太為人所熟知。西班牙猞猁分布於歐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亞半島上,主要居於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多山森林地區,在西班牙的克託.多納納(Coto Donana)國家公園裡有較多的數量。
  • 西班牙跨學科團隊分析了在伊比利亞半島發現的600多種化石
    西班牙跨學科團隊分析了在伊比利亞半島發現的:雖然化石十分稀有,但它們是考古記錄中的常見元素。化石從伊比利亞舊石器時代的主要考古遺址就可以發現(阿爾塔米拉、帕爾帕洛、雷克勞-維弗、艾茲比塔特、拉加馬、拉斯卡尼奧、朱尤或拉皮耶塔),也包括金屬時代(洛斯米拉雷斯、洛斯米拉雷斯、瓦倫西納、洛斯卡斯蒂利亞霍斯、薩爾瓦多、豐特·阿拉莫、聖佩德羅新城等)。
  • 西媒:瀕危動物伊比利亞猞猁長途跋涉170公裡跨國找配偶
    參考消息網5月9日報導 西媒稱,一隻出生於西班牙的伊比利亞猞猁長途跋涉170公裡到葡萄牙尋找配偶。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5月7日報導,一隻出生於西班牙的雄性伊比利亞猞猁長途跋涉170公裡,從西班牙的多尼亞納到達葡萄牙的塞爾帕地區,與一隻雌性伊比利亞猞猁交配並隨後生下3隻幼崽。
  • 瀕臨滅絕的十大珍稀動物 比大熊貓更稀有
    1.伊比利亞猞猁,也稱西班牙猞猁伊比利亞猞猁也被稱為西班牙猞猁(Spanish Lynx)。它是國際公認的數量最少的中型貓科動物,目前僅剩不足120隻。4.野生雙峰駝野生雙峰駝瀕臨滅絕,全球僅剩650餘峰,因此有人稱其為比大熊貓還珍貴,到了極度瀕危的狀態。
  • 一旦愛上,終生難忘的伊比利亞半島雄獅——西班牙
    西班牙正式名稱為西班牙王國,是一個位於歐洲西南部的國家,與葡萄牙同處於伊比利亞半島,東北部與法國及安道爾公國接壤。它的領土還包括地中海中的巴利阿里群島,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島,以及在非洲的休達和梅利利亞。一、 地理定位位於歐洲西南部伊比利亞半島。北瀕比斯開灣,西鄰葡萄牙,南隔直布羅陀海峽與非洲的摩洛哥相望,東北與法國、安道爾接壤,東和東南臨地中海。西班牙海岸線總長為7921公裡,西班牙太陽海岸是著名的代表。境內多山,是歐洲高山國家之一。
  • 伊比利亞猞猁從100隻到700隻,種群數量增長的背後經歷了什麼?
    伊比利亞猞猁原產於伊比利亞半島,位於歐洲南端,所以在有些地方也把它稱之為南歐猞猁,又因為其主要棲息地位於西班牙,所以也有西班牙猞猁之稱。在19世紀以前,伊比利亞猞猁幾乎佔據了整個伊比利亞半島,甚至一度延伸到法國南部,但是後來隨著人類世界的發展,道路橫穿了西班牙大部分鄉村,在曾經只屬於野生動物的棲息地上設置人工邊界,將猞猁的生活區域分隔開了,在隨後的1960-1990年間,伊比利亞猞猁的棲息地減少了80%,再往後至21世紀初期,整個伊比利亞猞猁的棲息地相較於歷史分布來說,減少了95%。
  • 瀕危的伊比利亞猞猁 Lynx
    南歐猞猁(Lynx pardinus):又名伊比利亞猞猁或西班牙猞猁,主要棲息於西班牙西南部和極少分布在葡萄牙,稀有種類,已近瀕臨滅絕。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危物種。短尾貓(Lynx rufus):體型最小的猞猁。我們先從瀕危的伊比利亞猞猁來介紹吧
  • 18年增長600多隻,這種絕處逢生的貓科動物為何還可能野外滅絕?
    近期,從西班牙和葡萄牙不斷傳來關於伊比利亞猞猁的好消息:3月26日至4月1日一周時間裡,在西班牙多納納自然保護區,3隻圈養雌性伊比利亞猞猁相繼產下8隻幼崽,全部存活;4月6日到11日短短6天時間裡,位於葡萄牙的西爾維斯伊比利亞猞猁繁殖中心,4隻雌性伊比利亞猞猁相繼產下12隻幼崽
  • 為什麼在歐洲伊比利亞半島內部會出現乾旱的「溫帶大陸性氣候」?
    氣候是指某一地區大氣的多年平均狀況,我們根據全球各地區氣候特徵的差異,劃分出各種氣候類型,其中基本的氣候類型包括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亞熱帶夏幹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極地氣候和高山氣候等類型
  • 世界動物日 | 從滅絕邊緣復甦,多達種哺乳動物和鳥類重獲新生
    據評估,在1960-1990年之間,伊比利亞猞猁在其活動範圍內的種群數量下降了80%以上。於本世紀初進行的種群數量普查中發現,野生伊比利亞猞猁的數量已不足100隻,且僅存兩個獨立的種群[2]。在西班牙國家與地區管理部門、包括WWF在內的不同非政府組織和歐盟的共同努力下,該物種已經從滅絕的邊緣恢復過來[3]。IUCN在2015年的普查發現,野生伊比利亞猞猁數量已恢復到400隻以上[4],並將伊比利亞猞猁從極度瀕危(CR)調整為瀕危(EN),未來還將在鞏固現有種群及其重新定居方面繼續努力。
  • 西班牙國王宣布退位
    西班牙國王胡安·卡洛斯一世2日在全國電視講話中宣布退位決定。他說,年輕一代需要承擔「領導角色」,費利佩王儲「做好準備」。  就國王退位原因,有消息人士稱,這一決定更多基於政治考慮,而非健康原因。胡安·卡洛斯近年來受到非洲獵象和女婿涉腐等醜聞困擾,民意支持率不斷下滑。相反,行事低調的費利佩王儲民意支持率一路攀升。
  • 新冠疫情未平,又一種致命性動物病毒正在北美肆虐……
    這種病毒導致伊比利亞半島60%至70%的野兔死亡,而這也造成了兩種以野兔為食的食肉動物數量驟降:西班牙帝雕和西班牙猞猁分別減少了45%和65%。兩種RHDV都具有極強的傳染性。它們能在死亡的動物體內生存三個月以上。食肉動物和昆蟲會通過糞便傳播病毒。
  • 自然日報——伊比利亞猞猁
    今天他要給小朋友們介紹一種大臉盤,大長腿的動物——伊比利亞猞猁希望伊比利亞猞猁像小主播畫的顏色一樣多一些。希望小朋友們喜歡我們的節目,記住這種小動物!以下知識來自百度百科:伊比利亞猞猁(學名:Lynx pardinus  )是歐洲本土現存最大的貓科動物,被生物學家認為是世界上數量最少的貓科動物之一。西班牙猞猁在體形上比普通猞猁小,體長在85釐米~110釐米間,其皮毛上的斑點顏色較深。主要分布在有植被的山區或短灌木叢林帶。
  • 這個大臉絡腮鬍,是全球最瀕危的貓科動物
    圖片來源見水印 家在地中海伊比利亞猞猁適應的生境是典型的地中海植被景觀,林下植被豐富的櫟樹(也就是橡樹)林地和密生的常綠灌叢提供了良好的隱蔽所,而鑲嵌其中的開闊草地是它們捕獵的好去處。林地邊緣的伊比利亞猞猁從林下植被中出現,前方是草地。圖片來源見水印常綠灌叢中的伊比利亞猞猁。
  • 5種稀有至極的野生動物
    5種稀有至極的野生動物動物是人類的朋友 請保護動物 野生動物是人類的朋友! 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保護野生動物,維護生態安全!保護野生動物,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小齒靈貓體形較小的一種靈貓科動物在中國僅見於雲南南部西雙版納的勐臘和勐養,在20世紀,小齒靈貓在中國已是被宣告滅絕的一個物種,但是在2011年有人還在雲南發現了小齒靈貓,相信現今野外依舊存活有小齒靈貓,只是數量極少。
  • 分娩時間僅隔半天 9隻北極狼寶寶誕生浙江湖州
    分娩時間僅隔半天 9隻北極狼寶寶誕生浙江湖州 2020-11-03 20:37:49 責任編輯:李玉素     9隻小狼崽 李夢嫻 攝   中新網湖州11月3日電(施紫楠 陳瑤)記者3日獲悉,9隻北極狼寶寶近日在浙江省湖州市龍之夢動物世界出生
  • 良好生態環境讓野生動物頻現 魯山縣沙河驚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
    黑鸛是世界瀕危珍禽,與大熊貓、東北虎同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目前全世界僅存2000多隻,中國約有1000隻,已被列為瀕危物種,其珍稀程度不亞於大熊貓,因此被稱為「鳥中熊貓」。黑鸛天生好潔也被視為「鳥中皇后」,它們體態優美、高雅端莊、體色鮮明,活動敏捷,性情機警的大型涉禽。成鳥的體長為1-1.2米,體重2-3千克;嘴長而粗壯,頭、頸、腳均甚長,嘴和腳紅色。
  • 一種新型致命動物在北美爆發,可能造成野兔滅絕,威脅生態平衡
    在伊比利亞半島,60%至70%的野兔感染了該病毒,值得注意的是,當兔子數量下降之後,那些吃兔子的食肉動物也瀕臨滅絕,例如:西班牙帝王鷹數量減少了45%、伊比利亞山貓數量減少了65%。出血性兔病毒2(RHDV2)傳染性極強,它可以在動物屍體中繼續存活至少3個月。食肉動物和昆蟲可以通過糞便傳播該病毒。
  • 錐椿蟲災害席捲西班牙 危害自然環境和居民健康
    中國網3月3日訊 據西班牙《ABC》網站報導,2月28日在馬德裡舉行的第三屆伊比利亞蟲災防禦專會上,害蟲防控中心的專家們分享相關知識根據西班牙全國害蟲控制協會(Anecpla)的報告,這種煩人的節肢動物繁殖數量已經增長了70%。錐椿蟲和蟑螂以翻天覆地之勢席捲了整個伊比利亞半島,城市發展迅速、全球化、旅遊業的發展、跨國貨物運輸,氣候變化等都是導致這種狀況的因素。先不說這種害蟲從感官上會讓人噁心,錐椿蟲的泛濫已經嚴重影響到環境以及公共衛生。
  • 瀋陽猛禽救助中心救助野生動物3000多隻
    本報訊 記者徐迪報導 瀋陽猛禽救助中心成立至今,已救助猛禽2000多隻、瀕危鶴類20隻、其他野生動物1000多隻。        瀋陽猛禽救助中心成立於2009年,是國內第二家由高校、政府主管部門和民間志願者團體合作成立的野生動物專項救助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