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iBioWorld BioWorld
編譯:Joseph Xia
自2019年底爆發以來,新冠肺炎已累計感染了超過500萬人,其中美國感染人數超過160萬人,遠超其他國家。然而,北美地區除了新冠病毒,另一種動物病毒也正在肆虐。
2020年5月20日,Science發表了題為:A deadly virus is killing wild rabbits in North America (一種致命病毒正在殺死北美野兔)的文章,報導這一正在北美爆發的動物病毒。
在北美的西南部地區,一種致命病毒正在野兔中迅速傳播。據悉,該病毒能夠造成出血性疾病,該病毒在上周已經蔓延至南加州,專家表示,該病毒可能會造成野兔的滅絕。
對此,俄克拉荷馬大學的哺乳動物學家Hayley Lanier說道:「現在的情形十分嚴峻,野兔的生存受到威脅,但是我們只能隔岸觀火」。
20世紀80年代,出血性野兔病毒首次在全世界範圍內傳播,並嚴重威脅到中國和歐洲的家兔種群。
這種新病原體的毒株被命名為:出血性兔病毒2(RHDV2),它很容易重組,因此擁有多種宿主。
據悉,這種新病毒不會對成年野兔造成致命性威脅,它只會殺死幼兔。在伊比利亞半島,60%至70%的野兔感染了該病毒,值得注意的是,當兔子數量下降之後,那些吃兔子的食肉動物也瀕臨滅絕,例如:西班牙帝王鷹數量減少了45%、伊比利亞山貓數量減少了65%。
出血性兔病毒2(RHDV2)傳染性極強,它可以在動物屍體中繼續存活至少3個月。食肉動物和昆蟲可以通過糞便傳播該病毒。對此,病毒學家兼流行病學家Robyn Hall認為,這種病毒可能會繼續在整個北美傳播。
首次發現於家兔體內
2018年,該病毒在北美的家兔中首次被發現,隨後蔓延至其他三個州。3月初,生物學家Gary Roemer無意間發現了被感染的野兔,因為他的獵犬成功抓獲一隻患病的野兔,之後的幾天內,很小的區域內出現了18具野兔屍體。
鄰近州的生物學家和獸醫Anne Justice-Allen說道:「這是非比尋常的現象,我們從來沒有在兔子身上發現過這種病毒。」 她已向美國野生動物健康中心(NWHC)寄去了幾具野兔屍體,該中心正在對病毒進行基因檢測。
病毒的測序報告已經在5月5日提交給世界動物衛生組織,結果顯示,美國西南部的毒株與其他州和加拿大有所區別。
有關人員指出,病毒基因組將很快公之於眾,屆時,更多的生物學家們深入了解該病毒。
實際上,在2017年,研究人員已經發現,出血性兔病毒2(RHDV2)可以殺死棉尾兔,註:棉尾兔是兔科 下的一屬,也稱穴兔類,共有17種,是兔科的第二大屬。
警告!食物鏈環環相扣
研究人員警告:北美所有的兔種(無論家兔還是野兔)都可能易感。生物學家擔心,這種病毒可能會對滅絕邊緣的某些物種特別不利。總體而言,北美只有兩個物種被認為是穩定的,而其餘的物種數量在顯著下降。
該病毒已經蔓延到墨西哥北部,該地區的兔種多樣性豐富,甚至生活著稀有和瀕臨滅絕的兔種,例如火山兔和戴維斯山棉尾兔。
因此,哺乳動物學家Jesús Fernández建議當地的牧場主,如果發現病毒感染而死的兔子,應該立即焚燒屍體,並將其埋葬在地下1米深的地方。
作為當地食物鏈的重要一員,如果兔子的數量直線下降,那麼土狼可能會獵殺牛,牧場主可能會用毒藥殺死土狼,而有毒的土狼屍體將危害食腐的禿鷹。
疫苗研發時間長、成本高
如果確實感染了出血性兔病毒2(RHDV2)病毒,研究人員希望疫苗可以保護兔子種群。在歐洲,用於家兔的商用疫苗不能用於野生物種,因為疫苗是由滅活的傳染性病毒製成的,所以疫苗本身也可能傳播有害病原體。
葡萄牙的研究機構正在開發一個新項目,旨在為伊比利亞半島的野兔種群提供口服疫苗。該項目於2018年10月開始,預算約為12萬歐元,用於開發基於病毒樣顆粒的原型疫苗,這種口服疫苗不具傳染性。
該項目預計到2021年底會取得有效的初步成果,如果成功,在兩至三年後將獲得疫苗許可證。
然而,野生生物學家Robert Dusek發出警告:「該項目的研發時間太長,而且價格昂貴。」
同時,另一個野生生態學家Carlos Rouco也持懷疑態度,他說:「這種病毒的蔓延是無法阻止的,但是一定比例的個體對該病毒具有抗性。」
參考文獻:
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20/05/deadly-virus-killing-wild-rabbits-north-america
BioWorld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