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會滅絕嗎?對於所有存在的威脅,我們都可能避免滅絕!

2020-12-05 生物谷

2020年6月4日訊 /

生物谷

BIOON /——人類會滅絕嗎?簡而言之,答案是肯定的。化石記錄顯示,所有生物最終都會滅絕。幾乎所有曾經存在過的物種,超過99.9%,都滅絕了。


當然也一些留下的後代。但是大多數都滅絕了蛇頸龍、三葉蟲和雷龍滅絕了。其他人類物種也是如此。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直立人都消失了,只留下智人。人類不可避免地走向滅絕。問題不是我們是否會滅絕,而是何時滅絕。


新聞標題經常暗示這種滅絕即將來臨。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威脅是媒體的最愛。火星經常被認為是一個螺栓孔。此外,氣候危機的威脅還在持續。


人類很脆弱。像我們這樣的大型溫血動物不能很好地應對生態破壞。小而冷血的海龜和蛇可以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生存幾個月,所以它們能存活下來。擁有快速新陳代謝的大型動物--暴龍,或人類--持續不斷的需要大量的食物。這使得它們很容易受到火山爆發、全球變暖、冰河時代或小行星碰撞後的冬季撞擊等災難所造成的短暫食物鏈中斷的影響。


我們的壽命也很長,一代的時間很長,後代很少。緩慢的繁殖使其難以從種群崩潰中恢復,減緩了自然選擇,使其難以適應快速的環境變化。這註定了猛獁象、地懶和其他巨型動物的滅亡。大型哺乳動物的繁殖過於緩慢,以至於無法抵抗或適應人類的過度捕獵。

圖片來源:Wikipedia


所以我們是脆弱的,但是有理由認為人類是可以抵抗滅絕的,也許是獨一無二的。我們是一個非常奇怪的物種--分布廣泛、數量眾多、適應性極強--所有這些都表明我們將會繼續存在一段時間。


無處不在、數量巨大的人類


首先,我們無處不在。地理上分布廣泛的生物體在小行星撞擊等災難和大規模滅絕事件之中生存得更好。大的地理範圍意味著一個物種不會把所有的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如果一個棲息地被破壞,它可以在另一個棲息地生存。


分布範圍小的北極熊和大熊貓瀕臨滅絕。而有著巨大活動範圍的棕熊和紅狐就不一樣了。人類是所有哺乳動物中地理分布最廣的,居住在所有大陸、遙遠的海洋島嶼、沙漠、苔原和雨林等各種各樣的棲息地。


我們不只是無處不在,我們的數量也很大。我們有78億人口,是地球上最常見的動物之一。人類的生物量超過了所有野生哺乳動物。即使假設一場流行病或核戰爭能消滅99%的人口,仍有數百萬人能存活下來重建家園。


我們也雜食動物。從滅絕恐龍的小行星上倖存下來的物種很少依賴單一的食物來源。它們是雜食性哺乳動物,或者像短吻鱷和鱷龜這樣的食肉動物,它們什麼都吃。人類吃成千上萬種動物和植物。我們是食草動物,食魚動物,食肉動物,雜食動物。


但最重要的是,我們的適應能力不同於任何其他物種,是通過習得的行為--文化--而不是DNA。我們是動物,我們是哺乳動物,但我們是如此怪異、特殊的哺乳動物。所以我們與其他動物是不同的。


人類不是花幾代人的時間來改變我們的基因,而是利用智力、文化和工具在幾年甚至幾分鐘內改變我們的行為。鯨魚花了數百萬年才進化出鰭狀肢、尖牙和聲納。在幾千年前,人類發明了魚鉤、船和尋魚器。文化進化甚至超過了病毒進化。病毒基因在幾天內進化。讓別人洗手只需要一秒鐘。


文化進化不僅比基因進化快,而且是不同的。在人類中,自然選擇創造了一種具有智能設計能力的動物,這種動物不會盲目地適應環境,而是有意識地重塑環境以適應其需要。馬進化出磨牙和複雜的內臟來吃植物。人們馴養植物,然後砍伐森林種莊稼。獵豹進化的速度是為了追逐獵物。但我們飼養了不會跑的牛羊。


我們的適應性是如此獨特,我們甚至可能在物種大滅絕事件中倖存下來。如果在小行星撞擊地球之前有10年的預警時間,人類或許可以儲存足夠的食物,以度過寒冷和黑暗的歲月,挽救大部分或大部分人口。長期的破壞,比如冰河時代,可能會導致大範圍的衝突和人口崩潰,但文明可能會倖存下來。


但這種適應性有時會讓我們成為自己最大的敵人,因為我們太聰明了。改變世界有時意味著把世界變得更糟,製造新的危險:核武器、汙染、人口過剩、氣候變化、流行病。因此,我們通過核協議、汙染控制、計劃生育、廉價太陽能和疫苗來降低這些風險。我們已經逃脫了自己設下的每一個陷阱。

圖片來源:RomanRaD Shutterstock


相互聯繫的世界


我們的全球文明也發明了相互支持的方式。世界上某個地方的人們可以向其他地方的弱勢群體提供食物、資金、教育和疫苗。但相互聯繫和相互依賴也會造成脆弱性。


國際貿易、旅遊和通訊把世界各地的人們聯繫在一起。因此,華爾街的金融賭博摧毀了歐洲經濟,一個國家的暴力激發了地球另一端的極端主義謀殺。


這表明樂觀情緒有限。智人已經經歷了超過25萬年的冰河時代、火山爆發、流行病和世界大戰。我們很容易再活25萬年甚至更長。


悲觀的情景可能會看到自然或人為災難導致社會秩序的普遍崩潰,甚至文明和大多數人類人口的喪失--一個殘酷的、後世界末日的世界。即便如此,人類還是有可能生存下來,以社會的遺留物為食,或許會回歸自給自足的農業,甚至成為狩獵採集者。


生存的門檻很低。問題不在於人類能否在未來的三到三十年中繼續生存,而在於我們是否能做得更多。(生物谷Bioon.com)


參考資料:







相關焦點

  • 我們花多少錢能避免人類滅絕?
    你可能認為生命和人類的存在是無價的,因此值得付出任何數量的金錢和努力。另一方面,你可能會正確地認識到,這些災難性事件是極其不可能的,事實上,這些可能性也是非常渺小,以至於這些事件發生概率下降至零,過著相對沒有恐懼和經濟負擔的生活。
  • 人類會滅絕嗎?會是什麼時候?
    作為地球的一個物種,人類會滅絕嗎?最簡單的答案是:會。化石記錄顯示,所有生物最終都會滅絕。幾乎所有曾經存在過的物種,超過99.9%,都滅絕了。一些物種留下了後代,但大多數物種——如蛇頸龍、三葉蟲、雷龍等——則徹底消失。其他人類物種也是如此。
  • 是什麼導致人類未來可能走向滅絕?
    關於最終導致人類滅絕的原因有多種理論,從外星入侵到災難性的小行星撞擊,甚至到人類自己。但所有觀點的背後都有一個普遍的共識,即對人類生命的某些風險比其他風險更可信。在這一領域,研究人員給這些風險取了一個名字:他們稱之為「存在風險」。什麼是存在風險呢?別急,接著往下看。
  • 揭秘人類滅絕的10種可能是什麼?2032年人類滅絕是真的嗎?
    對於人類滅絕一直有很多的說法,其實不只是人類,其他的生物也在面臨著滅絕,之前傳言人類會在2012年面臨世界末日,可是人類依然存在,現在又傳出了2032年人類滅絕的傳聞,難道人類真的會滅絕嗎?人類滅絕的10種可能是什麼?
  • 我們花多少錢能避免人類滅絕?這是一個天文數字
    ,抹殺地球所有生命形式……  這份噩夢般的「死亡清單」引發一個計算問題:我們應當花多少錢避免人類滅絕消失?  考慮到我們大多數人每天都要面對許多令人分心煩惱的事情,因此我們會自然而然地選擇後一種觀點——相信災難性事件發生概率極低,享受著沒有恐懼、沒有經濟負擔的生活。
  • 我們花多少錢能避免人類滅絕?這是一個天文數字!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9月2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人類滅絕的方式有許多種:臭氧層可能瓦解,導致地球表面暴露在危險等級的紫外線輻射之下;超級火山可能在全球範圍爆發,剝奪糧食作物生長必需的陽光;無政府主義者可能製造出一種致命、高度傳染性的超級病毒;某顆毀滅行星等級的小行星可能碰撞地球,抹殺地球所有生命形式……這份噩夢般的「死亡清單」引發一個計算問題:我們應當花多少錢避免人類滅絕消失
  • 如果人類滅絕,誰會成為我們的「繼承者」?有可能是黑猩猩嗎?
    雖然演化沒有目標,也不存在終點,但是假設人類在未來的某時某刻滅絕,那麼我們如今的角色會被誰替代呢?會是近親黑猩猩嗎?,如果情況繼續惡化,那麼就很可能發展成為野生滅絕,進而滅絕。舉例來說,感冒對於黑猩猩、大猩猩來說都是致命的,流感更是會使它們的種群遭到重創
  • 何種因素會導致人類滅絕:核戰爭、流行病、人工智慧
    這一類科幻電影令觀眾印象深刻,但是如果人類滅絕不再是電影中的科幻場景,而一個隱現的現實呢?這似乎非常可怕,令人擔憂,但事實上,研究人員每天都在努力工作,試圖揭曉這種可能性,以及提出有效方案有效避免這些災難。
  • 人類滅絕的六種可能方式!
    我們人類在地球上已經繁衍生息了 5 0 多萬年,經過了漫長而又艱難的進化歷程後,毫無疑問,我們人類如今早已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可以說,我們真正是這顆星球的主人!可是,我們人類就真的無敵了嗎?我們能夠在這個星球上再生存50萬年嗎?
  • 外媒盤點:那些可能導致人類滅絕的「生存風險」
    美國趣味科學網站7月25日發表文章《什麼可能導致人類滅絕?》稱,從外星人入侵地球到災難性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圍繞著什麼可能最終導致人類滅絕,目前存在著多種理論。然而在研究這個問題的人當中,普遍的共識是:人類生存面臨的另一些風險發生的可能性更高。對於這些風險,研究人員稱之為「生存風險」。下文列舉了一些被研究人員最為看重的風險。
  • 人類真的相安無事嗎?在未來可能面臨的5大災難,或會滅絕!
    人類真的相安無事嗎?在未來可能面臨的5大災難,都是危險的開始!我們在享有這些成果的同時,有沒有想過人類發展也為未來人類走向滅絕埋下了伏筆,科學家認為在未來社會當中,人類可能會發生以下的這五大災難,都是危險的開始,也很有可能會導致人類的滅絕。
  • 人類會怎麼滅絕?
    但人們又是從什麼時候起、才真正對人類滅絕這件事展開思考的呢?在古代神話中,在人類滅絕之後,實體宇宙並不會在一片空曠的狀態下延續下去,而是會連同人類一起湮滅。世界末日也不會被視作一起無意義事件,而是往往與某種道德意義、或啟示意義聯繫在一起。即使在死後的世界中,意義與價值也依然存在,以擬人化的神的形象表現出來,或是最終以重生的方式重現於世。如今對存在風險所做的一切衡量和緩解工作都始於2個多世紀以前。
  • 能否避免物種滅絕?
    2020-11-25 12:07:00   我們面臨著第六次物種大滅絕。能否避免物種滅絕? 物種消亡是自然現象。人類導致了當代物種生存危機,是第六次物種大滅絕的主要推手。人類必須採取措施,避免物種高速消忘。
  • 有史以來最重要的發現:人類會滅絕
    是的,人類在其漫長的歷史中,並沒有很早就考慮到自己的滅絕問題。「人類會滅絕」的觀念是一個新的觀念,直到幾個世紀前,它才出現。當然,我們人類可能從開始說話和講故事開始就在預言世界末日。但在古代神話中,人類的末日往往伴隨著地球或者宇宙的終結。世界末日總是充滿一些道德意義或啟示性的教訓,而且每一個故事的結尾,似乎都有重生的隱喻。
  • 人類滅絕的可能性是中彩票概率的200倍,真的會在2021年終結嗎?
    人類文明真的會在2021年終結嗎?你會如何看待世界末日?儘管在過去已經發生過幾次令人震撼的世界末日了,過去人們對待它的態度是輕率的,帶有諷刺意味的,但我們怎麼能完全不去思考人類滅絕的後果?在接下來的任何一年裡,一段文明成功延續的機率有多大?在這一點上,科學家們有什麼要說的呢?
  • 人類未來可能面對的三大災難,都可能導致文明滅絕,我們需要重視
    人類文明只有短短的一萬年,面對地球和生命的歷史,還十分的短暫,但是人類文明表現出的潛力讓人震撼,科學的發展只有數百年的時間,我們卻取得了一個個改變世界的成果,也成為了地球歷史上第一種離開大氣層的生物,這樣強大的人類,是否也會面對滅絕的危險呢?
  • 蚊子會產生什麼影響,人類可以將其全部滅絕嗎?
    ,而對於大多數生物來說,我們也不是每天可以見到,在不同的季節可能我們接觸的生物都是不一樣的。對於大多數的蚊子而言,我們都知道被蚊子叮咬之後,會出現一個「大血包」,其實這就是一種被蚊子感染的情況,所以說很多人在蚊子叮咬之後,還會用手去抓,其實這可能是在原有的基礎上「雪上加霜」,會加速它的一個反應過程。所以這就是蚊子對人類直接的影響。那蚊子出現還能夠治理嗎?
  • 如果恐龍沒有滅絕,人類有機會出現嗎?地球可能誕生「恐龍人」!
    人類還沒有出現以前,地球存在著一個讓所有人畏懼的生物,它就是在6500萬年前消失的恐龍,它們在地球上生存超過1.6億年的時間,沒有任何一種生物可以威脅到它的地位,因為一場隕石的到來讓它們退出了歷史舞臺。
  • 如果恐龍沒有滅絕,人類還能掌控地球嗎?
    恐龍滅絕了以後,人類崛起。但是如果地球上的兩個霸主同時存在的話,世界會是一副怎樣的景觀?你們是否也曾經想過假設恐龍沒有滅絕,人類還能掌控地球嗎?人類還能驕傲地在地球上呼風喚雨嗎?如果恐龍沒滅絕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電影《侏羅紀公園》就向世人顯示了如果恐龍還存在的故事,在影片中恐龍的殘忍覓食讓小時候的我們對恐龍產生了莫名的恐懼。
  • 我們能預期地球的滅絕事件嗎?
    當很多人爭論人類是否會滅絕和怎麼去滅絕,毫無疑問作為最基本的原因和在地球上的物種滅絕的主要促進因素:一個來自外太空的巨大物體撞擊地球。6億5千萬年前,一個大約5-10千米直徑的小行星撞擊墨西哥灣,減少了地球上差不多30-50%的物種,同時結束了恐龍時代。我們會在不遠的未來迎來另一個這樣的事件嗎?